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挣值法在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本偏差分析中的运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魏延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78,共6页
研究目的:本文借鉴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技术方法——挣值法的基本原理,试图基于工作分解结构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本偏差分析框架,为解剖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竣工成本偏差的成因、全面反映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和费用执行偏差情况提供... 研究目的:本文借鉴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技术方法——挣值法的基本原理,试图基于工作分解结构构建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本偏差分析框架,为解剖土地开发整理工程竣工成本偏差的成因、全面反映土地开发整理工程规划设计和费用执行偏差情况提供一个参考工具或报告框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比较借鉴法。研究结果:通过增加"实际完成的工程的预算价格"的计算,与实际工程结算价格、计划工程预算、实际工程成本等进行比较,得到单价变化引起的成本偏差、工程量变化引起的成本偏差、结算价格浮动系数、工程量执行系数、费用执行系数等分析指标,基于工作分解结构(WBS)构建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本偏差分析框架。研究结论:挣值法可运用于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成本偏差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开发整理 挣值法 工作分解结构 成本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山丘陵盆地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分级研究 被引量:21
2
作者 王婉晶 陈艳华 +2 位作者 黄锦东 邓敏生 伍宏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6-140,共5页
为探讨低山丘陵盆地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分级模式,在MAPGIS软件的技术支持下,综合处理研究区土地利用基础数据,针对低山丘陵盆地区土地资源现状特点,综合考虑自然、区位、经济、社会等因素,通过分析地形坡度、耕地等级和耕地区位条件,在常... 为探讨低山丘陵盆地区农用地整理潜力分级模式,在MAPGIS软件的技术支持下,综合处理研究区土地利用基础数据,针对低山丘陵盆地区土地资源现状特点,综合考虑自然、区位、经济、社会等因素,通过分析地形坡度、耕地等级和耕地区位条件,在常用潜力分级方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增加耕地面积、增加耕地系数和耕地区位指数的三指标综合分析模型,并将其应用于福建省明溪县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研究,研究结果更加贴近实际,Ⅰ、Ⅱ、Ⅲ级潜力镇可分别增加耕地面积329.41,144.03,77.21hm2,以期为地方农用地整理提供更好的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地整理 低山丘陵盆地区 潜力分级 MAPGIS 明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用地整理对碳储量和粮食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军 钟莉娜 +4 位作者 白中科 郭义强 应凌霄 陈艳华 张瑜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256-265,共10页
农用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功能产生的影响需要持续不断的予以关注和调节。该文以福建省建溪流域为例,采用碳储量多源模型和耕地生产潜力模型估算了建溪流域的碳储量和粮食产能,分析了区域尺度农用地整理对碳储量和粮食产能... 农用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系统的空间格局和功能产生的影响需要持续不断的予以关注和调节。该文以福建省建溪流域为例,采用碳储量多源模型和耕地生产潜力模型估算了建溪流域的碳储量和粮食产能,分析了区域尺度农用地整理对碳储量和粮食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与2010年相比,2016年碳存储总量降低了38.28×10~6 t,为369.29×10~6 t;整理区以1.41%的土地贡献了整个建溪流域1.70%的碳储量减少量,农用地整理对建溪流域生态系统的固碳服务有负作用;2016年建溪流域的粮食产能提高了10.83×10~4t,为124.46×10~4t;农用地整理项目区占建溪流域耕地面积的14.61%,贡献了20.87%的粮食产能提高值,有效提高了建溪流域耕地的粮食产能。农用地整理所产生的碳效应不容忽视,在农用地整理中需要注重生态措施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粮食 碳储量 农用地 生态系统服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riging插值的高效耕地质量监测点布设方式研究——以建瓯市为例 被引量:14
4
作者 庄雅婷 陈训争 +4 位作者 范胜龙 林常永 申琪 王慧敏 李云辉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3年第2期17-22,共6页
耕地质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对耕地质量实行监测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现实需求,因此高效、可行的监测样点布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单纯格网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和基于Kriging插值法对建瓯市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进行高... 耕地质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对耕地质量实行监测是国土资源管理的现实需求,因此高效、可行的监测样点布设对耕地质量等级监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单纯格网法、简单随机抽样法和基于Kriging插值法对建瓯市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进行高效样点布设研究。结果表明,基于Kriging插值的布样方法精度最高,且基于Kriging插值方法布设的67个监测样点能够满足监测的精度要求,说明基于Kriging插值方法对建瓯市耕地等级质量监测进行布点是一种高效且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质量 监测 样点 KRIGING插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的目标体系及其确定依据 被引量:1
5
作者 陈艳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59-262,共4页
本研究在深入分析移土培肥工程及其专项规划编制目的与意义的基础上,借鉴相关规划理论与研究成果,研究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的目标体系及其确定依据,为继续深入开展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编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提供基础。通过研究,本文构建了移土培... 本研究在深入分析移土培肥工程及其专项规划编制目的与意义的基础上,借鉴相关规划理论与研究成果,研究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的目标体系及其确定依据,为继续深入开展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编制理论与技术研究提供基础。通过研究,本文构建了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目标体系,具体包括总目标与分目标、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剥离面积目标和新增耕地面积目标、改良中低产田面积目标和治理退化土地面积目标、经济目标、社会目标与生态目标等若干方面,并从农业可持续发展、耕地保护与开发、土地生态建设、建设占用耕作层实际潜力与资金成本投入能力等方面提出了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目标确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土培肥 专项规划 目标体系 确定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征不同地貌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方法研究——以龙海市为例
6
作者 王慧敏 黄炎和 +2 位作者 郑海军 王其标 林常永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8-144,共7页
以龙海市为研究区,在沿海平原区与丘陵山地区分别采用4种格网密度(0.5 km×0.5 km、1 km×1 km、2 km×2 km与3 km×3 km)与4种不同样点分类方式的组合,研究不同地貌区高效表征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采样点布设方式。结... 以龙海市为研究区,在沿海平原区与丘陵山地区分别采用4种格网密度(0.5 km×0.5 km、1 km×1 km、2 km×2 km与3 km×3 km)与4种不同样点分类方式的组合,研究不同地貌区高效表征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的采样点布设方式。结果表明,在不同格网密度下,沿海平原区按土壤类型进行采样的土壤有机质均方根误差均较其他方式低,为精度最高的样点布设方式;丘陵山地区以土地利用方式结合土壤类型为高效的样点布设方式。在样点密度布设方面,沿海平原区0.5 km×0.5 km、1 km×1 km与2 km×2 km三种格网密度的土壤有机质均方根误差差值均在35%以内,而2 km×2 km格网密度下的样点数量仅为0.5 km×0.5 km的15.21%,因此,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为节约成本,可采用2 km×2 km格网密度下进行采样。同理,丘陵山地区宜采用2 km×2 km格网密度,按土地利用类型结合土壤类型的分类方式进行样点布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样点布设 土壤有机质 空间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县级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编制总体思路与技术路线研究
7
作者 陈艳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267-270,共4页
移土培肥已成为我国下一步耕作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其相关的技术规范尤其是移土培肥专项规划涉及的相关技术研究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针对移土培肥工程的特点,运用理论分析和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县级移土培肥... 移土培肥已成为我国下一步耕作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其相关的技术规范尤其是移土培肥专项规划涉及的相关技术研究已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科学问题。本文针对移土培肥工程的特点,运用理论分析和系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县级移土培肥专项规划应具有的目标与任务,并从正确处理剥离与客土需求的数量、质量与区位"三平衡"以及效益成本统筹兼顾等角度,研究了规划编制的基本理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思路,提出了规划编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弥补了移土培肥专项规划编制相关技术与理论研究的空白,丰富了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内容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土培肥 规划编制 总体思路 技术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本农田保护20年实施评价及创新路径 被引量:3
8
作者 黄锦东 卢艳霞 周小平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2年第2期27-31,共5页
为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供依据,本研究从社会、经济和生态多个层面对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成效进行了系统评价,并深刻反思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及实施中的问题,提出了"突出重点,集中投入,滚动发展,全面推进&... 为基本农田保护制度适应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需要提供依据,本研究从社会、经济和生态多个层面对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实施成效进行了系统评价,并深刻反思了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及实施中的问题,提出了"突出重点,集中投入,滚动发展,全面推进"的基本农田保护新思路,重点探讨了"基本农田保护转换机制和基本农田分级保护机制"两大创新路径。这两大创新路径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吃饭"与"建设"这一对深层次矛盾,破解基本农田保护与经济建设、基本农田保护与农民致富要求相冲突的困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农田保护 转换机制 分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福州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汤俊红 申琪 柳建玲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201-1205,共5页
以福州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为例,从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质量、空间形态、生态环境和空间规划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核密度估计模型分析福州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城市周边永久基本... 以福州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为例,从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质量、空间形态、生态环境和空间规划4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和核密度估计模型分析福州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特征。结果表明:福州市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空间布局合理性综合指数在70.48~98.20,其中,一到五级合理区的永久基本农田分别占划入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60.18%、8.72%、7.14%、20.54%、3.43%,空间布局呈现"四周密中间疏,南边密北边疏"的特征,空间布局趋于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基本农田 空间布局 福州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略论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价格评估 被引量:8
10
作者 申琪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09年第1期40-42,共3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已成为事实,并且将成为我国建设用地市场的组成部分。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评估是其入市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是,关于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价格评估我国...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进入市场已成为事实,并且将成为我国建设用地市场的组成部分。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评估是其入市的核心问题之一。但是,关于农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价格评估我国还没有相应的技术规程。因此,研究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价格评估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在分析我国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流转及流转价格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改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价格评估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集体建设用地 使用权流转 价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