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格局
被引量:
105
1
作者
樊后保
李燕燕
+3 位作者
苏兵强
林德喜
刘春华
蒋宗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463-2473,共11页
在25年生的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1年生火力楠、闽粤栲、苦储、格氏栲、青栲和拉氏栲幼苗,经过16a的培育后形成了郁闭的针阔混交异龄林。应用分层平均标准木收获法,建立相对生长方程,对上述6种混交林及马尾松纯林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
在25年生的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1年生火力楠、闽粤栲、苦储、格氏栲、青栲和拉氏栲幼苗,经过16a的培育后形成了郁闭的针阔混交异龄林。应用分层平均标准木收获法,建立相对生长方程,对上述6种混交林及马尾松纯林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6个混交林的林木总生物量分别为216.41、260.06、221.92、221.65、246.13t/hm^2及201.04t/hm^2,而马尾松纯林的生物量为204.37t/hm^2;其中地上部分占81.4%~83.7%,林分之间差异较小。在混交林中,处于主林层的马尾松生物量占林分总生物量的比例为73.5%~85.4%。在各林分生物量组成中,干材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的56.4%~64.8%,其它组分所占的比例依次为根(16.3%~18.6%)〉枝(9.O%~16.9%)〉皮(4.9%~7.3%)〉叶(1.1%~4.3%)。生物量的空间结构在马尾松纯林和混交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混交林中0~9m高度的生物量分配比例(67.1%)明显大于马尾松纯林(53.7%);混交林中,在2~3m高度就出现了枝、叶的分布,而马尾松纯林中则出现在13~14m。混交林中,阔叶树根系的生物量主要集中于0~40cm土层,占根系总生物量的74%~99%,60cm以下土层则根系分布很少,而马尾松的根系则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0~20cm)和60cm以下土层,分别占总生物量的26%和49%。各混交林分的净初级生产力为10.60~15.25t/(hm^2·a),而马尾松纯林的生产力仅7.34t/(hm^2·a)。林分净初级生产力(NPP)与光合器官/地上部分生物量比(X1)、细根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比(X2)存在显著的非线形关系:NPP=5.5745+1.1985 X1+2.6479X2^2。在所研究的林分中,细根(d〈2mm)生物量占林分总生物量的平均比例为0.2%,但细根生产力占林分净生产力的平均比达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阔叶树
混交林
生物量
净初级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格局
被引量:
105
1
作者
樊后保
李燕燕
苏兵强
林德喜
刘春华
蒋宗垲
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福建省国有林机构管理局
福建
农
林
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福建
农
林
大学莘口教学
林
场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463-2473,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370259)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项目(B0320001)~~
文摘
在25年生的马尾松林下分别套种1年生火力楠、闽粤栲、苦储、格氏栲、青栲和拉氏栲幼苗,经过16a的培育后形成了郁闭的针阔混交异龄林。应用分层平均标准木收获法,建立相对生长方程,对上述6种混交林及马尾松纯林的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格局进行了研究。6个混交林的林木总生物量分别为216.41、260.06、221.92、221.65、246.13t/hm^2及201.04t/hm^2,而马尾松纯林的生物量为204.37t/hm^2;其中地上部分占81.4%~83.7%,林分之间差异较小。在混交林中,处于主林层的马尾松生物量占林分总生物量的比例为73.5%~85.4%。在各林分生物量组成中,干材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的56.4%~64.8%,其它组分所占的比例依次为根(16.3%~18.6%)〉枝(9.O%~16.9%)〉皮(4.9%~7.3%)〉叶(1.1%~4.3%)。生物量的空间结构在马尾松纯林和混交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混交林中0~9m高度的生物量分配比例(67.1%)明显大于马尾松纯林(53.7%);混交林中,在2~3m高度就出现了枝、叶的分布,而马尾松纯林中则出现在13~14m。混交林中,阔叶树根系的生物量主要集中于0~40cm土层,占根系总生物量的74%~99%,60cm以下土层则根系分布很少,而马尾松的根系则主要分布于土壤表层(0~20cm)和60cm以下土层,分别占总生物量的26%和49%。各混交林分的净初级生产力为10.60~15.25t/(hm^2·a),而马尾松纯林的生产力仅7.34t/(hm^2·a)。林分净初级生产力(NPP)与光合器官/地上部分生物量比(X1)、细根生物量/地下部分生物量比(X2)存在显著的非线形关系:NPP=5.5745+1.1985 X1+2.6479X2^2。在所研究的林分中,细根(d〈2mm)生物量占林分总生物量的平均比例为0.2%,但细根生产力占林分净生产力的平均比达2.9%。
关键词
马尾松
阔叶树
混交林
生物量
净初级生产力
Keywords
Pinus massoniana
hardwood species
mixed stand
biomass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分类号
S718.5 [农业科学—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马尾松-阔叶树混交异龄林生物量与生产力分配格局
樊后保
李燕燕
苏兵强
林德喜
刘春华
蒋宗垲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10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