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邱村金矿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9
1
作者 黄宝 倪培 +5 位作者 项洪亮 王国光 杨玉龙 潘君屹 李肃宁 鲍谈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50-659,共10页
为研究福建邱村金矿的矿床成因,对围岩蚀变、矿石矿物成分及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围岩蚀变研究表明,金矿化与石英(玉髓)-伊利石-黄铁矿-碳酸盐矿物组合相关,为一套典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蚀变组合。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显示,银金矿中金... 为研究福建邱村金矿的矿床成因,对围岩蚀变、矿石矿物成分及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围岩蚀变研究表明,金矿化与石英(玉髓)-伊利石-黄铁矿-碳酸盐矿物组合相关,为一套典型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蚀变组合。电子探针成分分析显示,银金矿中金含量为62%~69%,银含量为28%~33%,金的成色平均为674。包裹体岩相学及显微测温结果显示,含金石英脉中以富液相两相包裹体为主,偶见少量富气相包裹体;富液相两相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180~250℃,盐度为0.5%~3.0%Na Cleq。激光拉曼测试表明,包裹体气相成分以水为主。上述结果均表明邱村金矿床应属于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岩蚀变 矿石矿物 流体包裹体 低硫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 邱村金矿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载金硫化物黄铁矿的热分解动力学特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留成 孙春宝 +3 位作者 张舒婷 谢文清 郑新烟 刘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212-2217,共6页
采用TG-DSC热分析技术,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对主要载金硫化物黄铁矿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研究,并采用SEM对反应前后的黄铁矿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铁矿热分解的温度区间为400~800℃,质量损失率保持在26%左右;随着升温速率的增... 采用TG-DSC热分析技术,在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对主要载金硫化物黄铁矿的热分解动力学进行研究,并采用SEM对反应前后的黄铁矿微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黄铁矿热分解的温度区间为400~800℃,质量损失率保持在26%左右;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TG曲线向高温区偏移,即得到相同转化率所需的温度越高,其最大反应速率的温度范围为600~700℃。采用Kissinger法和Ozawa-Doyle法求得黄铁矿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和指前因子A分别为259.23 k J/mol和1×1014.67。根据Coats-Redfern方程和常见的热分解机理函数对热重分析数据进行线性拟合,采用Malek法进一步确定了黄铁矿的热分解过程符合Mample单行法则,其反应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并获得了热分解反应的微分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金硫化物 黄铁矿 热分解 动力学 热重分析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中德化邱埕钼矿床辉钼矿Re-Os同位素定年及其对成矿时间的限定 被引量:2
3
作者 范飞鹏 肖凡 +5 位作者 项红亮 陈世忠 李超 周延 陈凯 曹明轩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38-1849,共12页
福建德化邱埕钼矿床是德化—尤溪—永泰矿集区唯一一处规模较大的钼矿床。辉钼矿体分布在花岗斑岩外接触带,辉钼矿多沿中新元古代变质岩和晚侏罗世花岗岩裂隙分布,多呈浸染状、脉状和团块状。本次测得该矿床6件辉钼矿样品Re-Os模式年龄... 福建德化邱埕钼矿床是德化—尤溪—永泰矿集区唯一一处规模较大的钼矿床。辉钼矿体分布在花岗斑岩外接触带,辉钼矿多沿中新元古代变质岩和晚侏罗世花岗岩裂隙分布,多呈浸染状、脉状和团块状。本次测得该矿床6件辉钼矿样品Re-Os模式年龄为150.1~152.8 Ma,^(187)Re-^(187)Os等时线年龄为(150.8±1.6)Ma,加权平均年龄为(151.8±0.9)Ma,表明成矿时代为晚侏罗世晚期,与该地区大规模的火山-侵入体活动相关;Re/Os比值远大于4,Re同位素含量14.31×10^(-6)~45.8×10^(-6)(最高达174.7×10^(-6)),指示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壳源,可能还有少量幔源物质的加入。邱埕钼矿床的形成可能为古太平洋板块朝东亚陆缘碰撞挤压作用结束向伸展作用转化过程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OS同位素年龄 辉钼矿 斑岩型钼矿 矿产勘查工程 邱埕 福建德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设备安装时操平测量的方法
4
作者 赖东林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39-39,共1页
通过实例介绍了采用普通水准仪配合高精度游标卡尺进行精密水准测量的方法
关键词 精密水准测量 安装 操平测量 游标卡尺 水准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