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对兔牙龈创伤愈合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朱慧颖 车彦海 +1 位作者 何畔 马宁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206-1209,1335,1336,共6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于牙龈创伤修复的影响,为其在口腔牙周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16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手术刀切除上下切牙唇侧牙龈2mm。术后实验组每日3次...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对于牙龈创伤修复的影响,为其在口腔牙周领域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方法:16只健康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采用手术刀切除上下切牙唇侧牙龈2mm。术后实验组每日3次创面涂抹rhGM-CSF,对照组以生理盐水替代。于术后3、7、11和15d各处死动物2只,HE染色观察镜下上皮及上皮下结缔组织的结构、分布,各种创伤修复细胞的变化,PCNA染色后观察阳性染色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数目。结果:形态学观察,第3天2组均表现出炎细胞浸润,但实验组浸润数目更多;第7天2组均可见到新生血管、成纤维细胞和胶原纤维,实验组新生血管化的程度较为显著;第11天2组出现大量增殖的成纤维细胞,但实验组和程度更广泛,至第15天时2组的创伤均已基本恢复正常,组间差异不明显。PCNA染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增殖的上皮细胞数目逐渐增加,至第15天时达到高峰,增殖的成纤维细胞数目从第3天起开始增加,至第11天达到高峰,第15天则明显降低为最低值。实验组增殖的上皮细胞数量在第3和11天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增殖的成纤维细胞数量在第11和15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时间点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hGM-CSF可以促进牙龈组织中炎细胞的浸润、血管的新生、上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增殖,rhGM-CSF可以促进牙龈组织创伤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创伤愈合 牙龈创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