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打造学习型研修团队,引领心理教师专业成长——以福建厦门市海沧区心理教师团队建设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郑晓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第11期70-72,共3页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两大任务,其一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称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其二是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称为矫治性心理辅导,方式是进行个别辅...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两大任务,其一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称为发展性心理辅导;其二是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个别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称为矫治性心理辅导,方式是进行个别辅导或小组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发展性心理辅导,主要通过讲座、心理课、拓展活动等途径来开展;个别辅导,则必须由掌握团体及个体心理咨询的方法技术的心理教师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教师 专业成长 队伍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心理健康状况——以厦门市为例 被引量:5
2
作者 朱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23期14-20,共7页
本研究采用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和症状自陈量表(SCL-90),调查福建省厦门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厦门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新教师职业倦怠较轻,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年长... 本研究采用职业倦怠问卷(Maslach)和症状自陈量表(SCL-90),调查福建省厦门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表明,厦门市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新教师职业倦怠较轻,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年长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较不容乐观。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和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我们应对教师群体有更多的关爱,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和职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倦怠 中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话题·功能·文本·板书——福建省第三届小学英语教学设计大赛一等奖
3
作者 陈碧云 吴青梅 《英语学习》 2014年第1X期48-49,共2页
教材选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新标准)第八册第九模块,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涉及澳大利亚的地图、语言、动物等,其语言形式为Why do you like.../Because...属于交际型功能句式。第二课时继续学习澳大利亚典型动物kangaroo的习... 教材选自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英语》(新标准)第八册第九模块,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涉及澳大利亚的地图、语言、动物等,其语言形式为Why do you like.../Because...属于交际型功能句式。第二课时继续学习澳大利亚典型动物kangaroo的习性,其语言形式为一般现在时。本课为第一课时,教学对象为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设计点评本课基于课标、教材、学情等所做的教学设计充实饱满,且富有整体感。1.以话题为中心,以功能为主线,教学设计富有整体感。本课以国家为话题中心,围绕Why do you like...?/Because...这一语言功能,以课文对话为基本语境,教给学生喜欢一个事物有各种各样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大赛 小学英语教学 语言功能 整体感 第一课 一般现在时 Australia 评本 《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尊重与倾听——基于学校“公共性”的教师变革
4
作者 谢澜 《江苏教育》 2021年第14期75-76,共2页
佐藤学博士认为学校是各种各样的人共同学习的“公共空间”,每个孩子的学习权和尊严都应该受到尊重,各种各样的思考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应该受到尊重,这就是学校的“公共性”原理。[1]3基于这个原理,学习共同体的课堂要求师生具备宽容品质... 佐藤学博士认为学校是各种各样的人共同学习的“公共空间”,每个孩子的学习权和尊严都应该受到尊重,各种各样的思考方式与生活方式都应该受到尊重,这就是学校的“公共性”原理。[1]3基于这个原理,学习共同体的课堂要求师生具备宽容品质,尊重他人,倾听他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 倾听 公共空间 尊重 佐藤学 公共性 课堂要求 宽容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美情感:道德信念的“胶黏剂”——基于德育美学观的学校德育策略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桂虹 《江苏教育》 2018年第47期32-34,共3页
从当前学生的道德践行危机入手,分析道德信念弱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道德感的原初动力机制原理,分析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之间的关系,指出要提高道德的实践力,需要确立一个以审美情感为发展源头的践行机制,从根本上提高道德信念的执行... 从当前学生的道德践行危机入手,分析道德信念弱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道德感的原初动力机制原理,分析道德情感与审美情感之间的关系,指出要提高道德的实践力,需要确立一个以审美情感为发展源头的践行机制,从根本上提高道德信念的执行力度,寻求道德践行危机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情感 道德信念 道德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教师“同伴互助式”主题研讨网络研修探索与实践
6
作者 郑晓玲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第3期47-49,共3页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及时地支持学校心理教师,做好疫情期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采用“同伴互助式”“主题研讨式”研修活动让心理教师持续学习和阅读,观察工作中的现象、困难,整合网络优质资源,将自己的所思、...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及时地支持学校心理教师,做好疫情期间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采用“同伴互助式”“主题研讨式”研修活动让心理教师持续学习和阅读,观察工作中的现象、困难,整合网络优质资源,将自己的所思、所做表达出来,与同伴们分享,持续打造互助式学习型研修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研修 同伴互助 主题研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7
作者 郑晓玲 朱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第16期14-18,共5页
为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2811名中小学教师,使用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施测。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感较... 为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与社会支持之间的关系,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2811名中小学教师,使用中小学教师职业枯竭量表和社会支持量表进行施测。结果显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感较低,社会支持较高;不同性别、学历、职称、教龄及是否为班主任的教师在职业枯竭感和社会支持上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教师职业枯竭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而个人成就感与社会支持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结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感较低,社会支持较高,且两者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教师 职业倦怠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策略齐头并举 “五育”融合全面育人——以“职业体验:我是超市理货员”主题活动为例
8
作者 余定斌 丁云苑 《教育界》 2024年第21期134-136,共3页
新时代教育背景下,“五育”融合成为新时代的育人主流趋势,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阐述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落实“五育”融合的教学策略,分析将“五育”有机渗透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全过程的路径。
关键词 “五育”融合 综合实践活动 劳动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语境下小学英语读写课学习活动设计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碧云 杨艳 《教育界》 2021年第52期56-58,共3页
主题语境下小学英语读写课学习活动设计要基于三大主题语境,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解析文本,关注主题意义引领读写方向;创设语境,关注问题图式引领读写内容;结构剖析,关注学习策略引领读写方法;任务驱动,关注迁移创新引领读写表达。
关键词 小学英语 主题语境 读写课 学习活动设计 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核心问题,促深度学习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淑娟 《教育视界》 2020年第17期42-45,共4页
核心问题引领下的深度学习,基于学科的深入理解、学生的质疑探究等提出围绕学习主题、引向知识本质的核心问题,紧扣核心问题,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展开由浅入深、开放性的思考,学会对话说理,从而引发深度学习,实现从知识向经验、思想、... 核心问题引领下的深度学习,基于学科的深入理解、学生的质疑探究等提出围绕学习主题、引向知识本质的核心问题,紧扣核心问题,让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展开由浅入深、开放性的思考,学会对话说理,从而引发深度学习,实现从知识向经验、思想、能力的深度转化,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问题 深度学习 问题探究 有效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功能为载体的初中英语话题式复习教学——以《Go for it》教材中“Rules”话题为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窦红 卢寒青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4年第10期70-73,共4页
以功能为载体的初中英语话题式复习教学模式,即按《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话题项目表梳理教材,明确话题,定位功能,确定目标,将语言知识依附于语言功能,并以具体课例阐述了如何让学生在"用英语做事情"的过程中回顾、巩... 以功能为载体的初中英语话题式复习教学模式,即按《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话题项目表梳理教材,明确话题,定位功能,确定目标,将语言知识依附于语言功能,并以具体课例阐述了如何让学生在"用英语做事情"的过程中回顾、巩固已学知识,提升语言技能,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复习教学 话题式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校社一体化联动机制的实践探索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桂虹 《江苏教育》 2020年第74期48-50,共3页
家校共建,就要调动学校内外一切教育因子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家庭、社区在协同教育中的推进作用。学校要引导家长、社区关注并参与学校的育人活动,要规范、培训、提升“家校社”一体化的共建队伍,要明晰、完善、科学的“九年一贯... 家校共建,就要调动学校内外一切教育因子的力量,形成教育合力,发挥家庭、社区在协同教育中的推进作用。学校要引导家长、社区关注并参与学校的育人活动,要规范、培训、提升“家校社”一体化的共建队伍,要明晰、完善、科学的“九年一贯”育人目标体系,由内而外、逐项落实九个学段各时间节点“一体化”的育人实践活动,形成一以贯之的“家校社一体化”合育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协同 联动共育 成长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名著导读策略——以《骆驼祥子》整本书阅读教学为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芬芳 张正耀 《江苏教育》 2023年第37期47-49,共3页
名著整本书阅读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名著导读时,教师应该努力构建学习任务群,创设情境,设计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提供训练学生思维的学习支架,有机进行读写融合拓展延伸。如此方能使名著阅读有广度、深度和高度,切实提高阅... 名著整本书阅读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名著导读时,教师应该努力构建学习任务群,创设情境,设计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提供训练学生思维的学习支架,有机进行读写融合拓展延伸。如此方能使名著阅读有广度、深度和高度,切实提高阅读活动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本书阅读 学习任务群 《骆驼祥子》导读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加法交换律》教学与思考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淑娟 《教育视界》 2020年第17期46-49,共4页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7页。【课前思考】《加法交换律》这节课,许多老师认为其知识点太简单,内容没有探究性,无法激发思维挑战性,教学、育人价值不明显。老师们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曾对不同的班级做...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17页。【课前思考】《加法交换律》这节课,许多老师认为其知识点太简单,内容没有探究性,无法激发思维挑战性,教学、育人价值不明显。老师们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是可以理解的。我们曾对不同的班级做了前测,第一个问题是“请你举例说说什么是加法交换律”,结果只有12.6%的学生知道,并能举例说明;第二个问题是“根据加法交换律填空,并说说你的想法,出4道类似32+27=()+()的填空题”,正确率高达97.3%。仅有少数几个学生因没有理解题目的意思而做错。根据数据分析,我们发现,学生或许不知道加法交换律这个名称,却已经知道加法交换律的意义且会应用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法交换律 激发思维 数据分析 人教版小学数学 育人价值 填空题 教学内容 探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用情节圆,让详细复述水到渠成
15
作者 卢雯 《江苏教育》 2023年第5期41-44,共4页
详细复述是三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复述技能。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复述基础和本文特点出发,引入可视化工具——“情节圆”,循序渐进、拾级而上,让学生的复述有序、有料、有趣,全面培养学生的复述能力。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详细复述 “情节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善用惩罚
16
作者 朱勇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第19期59-60,共2页
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奖励也需要惩罚。如何巧妙地使用惩罚是很重要的教育手段。当我们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禁止体罚、变相体罚和侮辱、惩罚的对象是学生的违规行为、提前告知学生、取消奖励或剥夺权利作为惩罚、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育是一门科学,需要奖励也需要惩罚。如何巧妙地使用惩罚是很重要的教育手段。当我们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禁止体罚、变相体罚和侮辱、惩罚的对象是学生的违规行为、提前告知学生、取消奖励或剥夺权利作为惩罚、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适度惩罚时,教育就会成为有艺术的科学,让孩子成为更健全的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教育手段 惩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