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大肠杆菌的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振霖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8-79,共2页
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是各种样品是否受粪便污染的重要指示微生物。由于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不是微生物学上具有严格分类含义的概念,近年来国际上已开始采用在微生物分类学上严格定义的大肠杆菌来替代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 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是各种样品是否受粪便污染的重要指示微生物。由于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不是微生物学上具有严格分类含义的概念,近年来国际上已开始采用在微生物分类学上严格定义的大肠杆菌来替代大肠菌群和粪大肠菌群。大肠杆菌是人和温血动物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如果样品中出现大量的大肠杆菌就说明该样品近期受到了粪便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快速检测 水产品 粪大肠菌群 生物分类学 粪便污染 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九龙江河口区海水中溶解和颗粒态Cu、Pb、Cd的地球化学行为 被引量:3
2
作者 郭建青 钱碧华 +9 位作者 党爱翠 庄宏儒 陈登辉 孙炯辉 王蕴 黄水英 齐安翔 刘晓艳 丘灿荣 蔡明刚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1期54-61,共8页
于2006年4月采集厦门九龙江河口水样,测定其溶解、颗粒态Cu、Pb、Cd及相关水化学参数的含量.结果表明,厦门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海水中溶解态Cu、Pb、C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96~2.16、1.02~2.49及0.16~0.44μg/L,平均值分别为1.52、1.60和0... 于2006年4月采集厦门九龙江河口水样,测定其溶解、颗粒态Cu、Pb、Cd及相关水化学参数的含量.结果表明,厦门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海水中溶解态Cu、Pb、C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96~2.16、1.02~2.49及0.16~0.44μg/L,平均值分别为1.52、1.60和0.34μg/L;颗粒态Cu、Pb、Cd的含量范围分别为0.26~3.40、0.11~6.00、0.000 4~0.028 0μg/L,平均值分别为1.08、1.61和0.0064μg/L.在垂直变化上,除Cd变化较小外,Cu和Pb浓度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升高,其贡献主要来自底部沉积物再悬浮.九龙江河口溶解和颗粒态Cu、Pb、Cd的平均入海通量分别为6.57、6.91、1.47、4.66、6.96和0.027 kg/d.九龙江河口区表层水体中Cu、Pb、Cd的表观分配系数(Kd)分别为4.09、2.84和0.10 L/kg.3种金属在研究海域的固-液分配机制主要受"颗粒物浓度效应"影响,而Cd在低盐度区受到"盐度效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行为 九龙江河口 厦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厦门海域溶解氧日变化特征的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蔡励勋 《海洋渔业》 CSCD 2008年第3期213-218,共6页
从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对厦门海域的同安湾和九龙江河口的溶解氧进行每30 min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厦门海域的溶解氧含量随潮汐的运动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其表现形式有双峰双谷、单峰单谷和双齿状特征,特别是溶解氧随潮汐下降的过... 从2007年3月至2008年2月,对厦门海域的同安湾和九龙江河口的溶解氧进行每30 min的连续监测。结果表明,厦门海域的溶解氧含量随潮汐的运动表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其表现形式有双峰双谷、单峰单谷和双齿状特征,特别是溶解氧随潮汐下降的过程中回带现象明显。从湾内和河口的统计比较看,湾内的溶解氧日平均含量高于河口3.2%,而日差平均值低河口2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解氧 连续监测 日变化 厦门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养殖中使用氰化钠毒杀敌害生物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庄宏儒 《福建水产》 2006年第2期33-37,共5页
在水产养殖中,氰化物被用于毒杀敌害生物,但有关使用氰化物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鲜有报道。本文从氰化钠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在水产养殖中合理使用氰化钠,对生态环境和... 在水产养殖中,氰化物被用于毒杀敌害生物,但有关使用氰化物对海洋生态环境影响鲜有报道。本文从氰化钠在海洋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对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表明:在水产养殖中合理使用氰化钠,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不会造成有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氰化钠 海洋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对虾养殖技术之一 日本对虾繁殖习性及亲体培育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沈丽琼 陈政强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46-47,共2页
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亦称竹节虾、斑节虾、花虾及车虾,英文名称Kuruma shrimp,它广泛分布于印度、澳大利亚、红海、坦桑尼亚、菲律宾到日本的东南沿海,我国江苏以南沿海也有分布。由于日本对虾甲壳坚硬,耐干、耐低温、... 日本对虾(Marsupenaeus japonicus)亦称竹节虾、斑节虾、花虾及车虾,英文名称Kuruma shrimp,它广泛分布于印度、澳大利亚、红海、坦桑尼亚、菲律宾到日本的东南沿海,我国江苏以南沿海也有分布。由于日本对虾甲壳坚硬,耐干、耐低温、耐低氧能力好,适宜活虾运销,经济价值较高。此外,日本对虾生长速度快、对环境适应能力好,抗病能力也较中国对虾、斑节对虾等养殖虾类强,因此,从90年代起,我国日本对虾养殖范围由南向北逐渐扩大,近年来已发展成为全国沿海各地普遍养殖的虾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对虾 养殖技术 培育技术 繁殖习性 亲体 SHRIMP 东南沿海 环境适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好四级渔科网 促进渔业大发展
6
《水产科技情报》 1979年第2期F002-F003,共2页
厦门市水产局遵照英明领袖华主席关于各县都要建立和健全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指示精神,学习华容经验,加强对渔业科技工作的领导,办起了四级渔业科学实验网,科学实验活动蓬勃开展,在捕捞、养殖、渔机、保鲜等方面取得丰硕科研成果... 厦门市水产局遵照英明领袖华主席关于各县都要建立和健全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指示精神,学习华容经验,加强对渔业科技工作的领导,办起了四级渔业科学实验网,科学实验活动蓬勃开展,在捕捞、养殖、渔机、保鲜等方面取得丰硕科研成果,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厦门市水产局 四级渔业科学实验网 渔业科技 科学实验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