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近海腹刺■属鱼种毒性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马群飞 林升清 +4 位作者 付武胜 张荣标 何冠智 郑加武 程兴旺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0-42,共3页
应用酶联免疫法对福建近海的腹刺 主要鱼种的58尾分部位检测,毒素含量范围为<4.0×10-2~21.6MU/g。毒素含量:雌性大于雄性.性腺>肝脏>皮肤>肌肉。肌肉毒素含量为<4.0×10-2~8.9MU/g,多数属无毒或弱毒。毒素... 应用酶联免疫法对福建近海的腹刺 主要鱼种的58尾分部位检测,毒素含量范围为<4.0×10-2~21.6MU/g。毒素含量:雌性大于雄性.性腺>肝脏>皮肤>肌肉。肌肉毒素含量为<4.0×10-2~8.9MU/g,多数属无毒或弱毒。毒素含量的种间差异显著,并存在同种鱼个体间的显著差异。经检测:暗鳍腹刺 、棕斑腹刺 各部位均属无毒级,淡鳍腹刺 属微毒或弱毒级。闽中、闽南渔场捕获的暗鳍腹刺 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季节捕获的暗鳍腹刺纯和棕斑腹刺纯肌肉毒性随时间呈有规律的变化。建议在监督控制下,批准部分具备条件的企业进行河纯鱼干品的加工生产,但只允许加工腹刺 属鱼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 腹刺豚属 毒素 鱼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临床医学科研获奖成果信息流的研究
2
作者 李双官 朱凯 胡师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91-92,共2页
我们对福建省临床医学科研成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获奖成果前3位为内科学、肿瘤学和外科学;自选课题占66%,招标课题占34%,国内先进占65.4%;第一作者平均年龄49.4岁。提示应加强重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经费投入,以提高总体科研水平。
关键词 科研成果 临床研究 信息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瓶装啤酒中双乙酰含量的调查分析
3
作者 付武胜 林生金 金玉铃 《福建轻纺》 2001年第6期1-2,共2页
测定了福建省地产 47份瓶装啤酒中双乙酰含量 ,贮存 1~ 3个月后合格率为 87.2 %~89 .4% ,存放 3个月后 ,较 1个月后双乙酰含量有较大的回升 ,回升的样品占抽查样品总数的3 8.3 % 。
关键词 瓶装啤酒 双乙酰 福建 测定 调查分析 超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盐催化比色法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 被引量:64
4
作者 傅武胜 蔡一新 +1 位作者 林丽玉 郑鹏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57-61,共5页
建立了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测定方法———铁盐催化比色法 ,并探讨了影响催化比色的有关因素。经实验 ,最佳测定条件为 :体系含水量为 3%~ 4 % ,硫酸高铁铵浓度为0 6~ 0 8g/L ,加入 0 5mL浓盐酸使H+ 为 0 6mol/L ,在正丁醇... 建立了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测定方法———铁盐催化比色法 ,并探讨了影响催化比色的有关因素。经实验 ,最佳测定条件为 :体系含水量为 3%~ 4 % ,硫酸高铁铵浓度为0 6~ 0 8g/L ,加入 0 5mL浓盐酸使H+ 为 0 6mol/L ,在正丁醇介质中于沸水浴 (99± 1℃ )下反应 4 0min。本法最低检测限为 4 μg ,平均回收率 (n =3)随浓度增加而逐渐下降 ,加入浓度为 5 2 0 0~ 2 0 8 0 μg/mL的原花青素标准液时 ,回收率为 90 6%~ 10 9 5 % ,精密度 (RSD)为 2 13%~ 2 98% ,原花青素浓度在 2 6 0 0~ 4 16 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值呈线性相关 (r =0 9993) ,符合测定要求。葡萄籽提取物样品经 6次分析 ,平均含量为 99 39% ,RSD为0 4 2 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花青素 葡萄籽提取物 提取 铁盐催化比色法 测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瓶装饮用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32
5
作者 马群飞 陈伟伟 +2 位作者 杨毓环 邹红 刘绛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50-52,53,共4页
报告了瓶装饮用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现状、对福建省39家企业生产的38个牌号的瓶装纯净水采样调查, 43件样品中5件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率11.63%。发现这种致病菌与产品的菌落总数等常规卫生微生物学指标无显著相关... 报告了瓶装饮用纯净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现状、对福建省39家企业生产的38个牌号的瓶装纯净水采样调查, 43件样品中5件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阳性率11.63%。发现这种致病菌与产品的菌落总数等常规卫生微生物学指标无显著相关性,而与产品包装方式密切相关。调查表明,加工后期的交叉污染是终产品被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瓶装饮用纯净水 纯净水 污染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蜂蜜中残留抗生素的填充毛细管液相色谱法检测 被引量:7
6
作者 黄宏南 陈天豹 +1 位作者 陈儒明 饶平凡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88-589,共2页
采用新型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自行填充的毛细管色谱柱,以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为标准物,对蜂蜜中残留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的优点。在10 μg/L至0.4m g/L的质量浓... 采用新型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自行填充的毛细管色谱柱,以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为标准物,对蜂蜜中残留的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了定量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定量准确的优点。在10 μg/L至0.4m g/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土霉素、四环素和金霉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OTC= 0.996 95,rTC= 0.997 78 和rCTC= 0.988 36。毛细管高效液相色谱法可用于抗生素类物质的高灵敏度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 蜂蜜 四环素 HPLC 抗生素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原花青素含量 被引量:50
7
作者 傅武胜 赵道辉 黄剑锋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2002年第6期90-92,共3页
本文建立了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测定方法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本法最低检测限为8.23μg,原花青素浓度在10.4~52.0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r=0.9996,加入浓度为52.0~520μg的原花青素标准溶液时,回收率(n=3)为96.2%~101%,RSD为0.4... 本文建立了葡萄籽提取物中原花青素的测定方法一紫外分光光度法。本法最低检测限为8.23μg,原花青素浓度在10.4~52.0μg/mL范围内线性相关,r=0.9996,加入浓度为52.0~520μg的原花青素标准溶液时,回收率(n=3)为96.2%~101%,RSD为0.45%~0.67%,符合测定要求。葡萄籽提取物样品经6次分析,平均含量为95.2%,铁盐催化比色法较之略高(99.3%)。本法具有测定准确、稳定、灵敏,操作简便的特点,适用于葡萄籽精提物中原花青素总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分光光度法 测定 葡萄籽提取物 原花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植物油中维生素E的HPLC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宏南 陈宏靖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36-37,共2页
关键词 植物油 维生素E HPLC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味品氯丙醇污染状况与各国的危险性管理 被引量:9
9
作者 傅武胜 吴永宁 赵云峰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4-19,28,共7页
概述了氯丙醇 (3-MCPD ,1,3-DCP)污染物在调味品的污染状况 ,综合了世界各地区根据危险性评估结果 ,所制定的降低酱油、HVP氯丙醇污染的危险性管理措施。
关键词 调味品 氯丙醇 污染状况 危险性管理 酱油 危险性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慈菇对小鼠抗氧化和DNA修复能力作用的探讨 被引量:3
10
作者 吴小南 汪家梨 +1 位作者 黄芳 范新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1-54,共4页
为进一步探讨慈菇的抗氧化及延缓衰老的保健功效,以120只昆明种小鼠为对象,给予喂饲慈菇汁,测定观察SOD活性、MDA和脂褐质含量,并采用3H-TdR掺入法观察DNA修复能力。结果表明,给予慈菇汁小鼠幼龄期肝、脑匀浆中SOD活性增高,当饲... 为进一步探讨慈菇的抗氧化及延缓衰老的保健功效,以120只昆明种小鼠为对象,给予喂饲慈菇汁,测定观察SOD活性、MDA和脂褐质含量,并采用3H-TdR掺入法观察DNA修复能力。结果表明,给予慈菇汁小鼠幼龄期肝、脑匀浆中SOD活性增高,当饲养至110d时,对照组肝、脑匀浆中SOD活性均有所降低,但慈菇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高于幼龄期,但慈菇组较同龄对照组却明显为低(p<0.01);中龄期脑匀浆MDA含量与幼龄时相比无明量差别,中龄期慈菇组与对照组之间也无明显差别(p<0.05)。幼龄期补充慈菇的小鼠肝、脑匀浆中脂褐质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中龄期补充慈菇的小鼠肝、脑匀浆中脂褐质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随年龄增长,DNA损伤修复能力明显降低,但在给予慈菇汁的各相应年龄组MNA修复能力均显著强于对照组(p<0.01)。提示慈菇具有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的保健功效,是值得研究开发的营养保健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慈菇 抗氧化 DNA修复 小鼠 保健功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瓶装天然矿泉水霉菌菌相分析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群飞 王榕 李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9-52,共4页
对瓶装天然矿泉水霉菌菌相进行了研究分析。335份样品霉菌检出率为65.4%。检出24属7166株霉菌中,产毒菌属占有较大比例。优势菌群为头孢霉属、曲霉属和枝孢霉属。它们是土壤、空气和植物体中的常见菌,也是通常造成瓶装天然矿泉水成... 对瓶装天然矿泉水霉菌菌相进行了研究分析。335份样品霉菌检出率为65.4%。检出24属7166株霉菌中,产毒菌属占有较大比例。优势菌群为头孢霉属、曲霉属和枝孢霉属。它们是土壤、空气和植物体中的常见菌,也是通常造成瓶装天然矿泉水成品发生霉菌性沉淀的主要原因。结合菌相分析,讨论了优势菌属的自然分布及生态特性,导致污染的原因和预防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菌相 瓶装 矿泉水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部分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下胫腓联合分离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建新 谢汉国 黄晓冬 《中国骨伤》 CAS 2004年第8期464-465,共2页
目的 :为部分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下胫腓联合分离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0侧成人下肢标本 ,对腓骨长肌腱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在踝关节平面上 1cm处 ,腓骨长肌腱上长 (16 0± 1 6 )cm ,下长 (13 4± 2 7)cm ,腓骨前后径为... 目的 :为部分腓骨长肌腱转位修复下胫腓联合分离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30侧成人下肢标本 ,对腓骨长肌腱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在踝关节平面上 1cm处 ,腓骨长肌腱上长 (16 0± 1 6 )cm ,下长 (13 4± 2 7)cm ,腓骨前后径为 (2 1± 0 5 )cm ,胫骨前后径为 (3 4± 0 4 )cm ,胫腓骨前缘之间距离为 (2 8± 0 4 )cm ,腓骨长肌腱距腓骨外缘 (1 4± 0 3)cm ,胫骨内缘距离腓骨内缘 (5 3± 0 4 )cm。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长肌 肌腱转位 下胫腓联合分离 解剖学基础 修复 胫骨 胫腓骨 目的 可行性 平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对虾杆状病毒的超微结构比较及其超微细胞病理的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修文琼 何爱华 +4 位作者 何家鑫 杜胜芳 关家荣 翁敬木 林奕坚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01-409,共9页
应用透射电镜和超薄切片技术,对长毛对虾和斑节对虾的杆状病毒病进行研究。在对虾幼体发育的糠虾期之前的各期虾苗未查到病毒,而在糠虾期之后各期的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核中均查到大量典型的病毒及其包涵体。两种对虾感染的病毒大小... 应用透射电镜和超薄切片技术,对长毛对虾和斑节对虾的杆状病毒病进行研究。在对虾幼体发育的糠虾期之前的各期虾苗未查到病毒,而在糠虾期之后各期的肝胰腺和中肠上皮细胞核中均查到大量典型的病毒及其包涵体。两种对虾感染的病毒大小、形态相似,认为是同一种病毒,该病毒属杆状病毒科 A 亚组。病毒颗粒呈杆状,多见单囊膜,少数似见有两层囊膜,病毒颗粒单个散在核质和包涵体基质中,由核心、衣壳和囊膜三部分组成,核衣壳大小约(39±5)m m ×(208±34)nm ,病毒颗粒大小约(55±7)nm ×(273±31)nm ,多数囊膜一端稍尖,另一端膨大,核衣壳略偏心。包涵体位于核中,其基质多为晶格状,其中包含不少已完成装配的病毒颗粒。根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程度及核中病毒发生基质和包涵体出现的情况,病毒的致病过程大致可分成三个阶段。虽然作者观察到的病毒颗粒略小于文献报道,但基本认为两种对虾感染的病毒是 M B V,其传播途径可能主要通过对虾摄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虾 杆状病毒 超微结构 超微细胞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植物油中维生素E在加工中的损耗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黄宏南 金乐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植物油 食用油 加工 维生素E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菜干污染霉菌菌相调查分析及限量标准建议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群飞 沙纪辉 +1 位作者 林升清 金玉铃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5-137,共3页
对福建省沿海主要产地生产的和市售紫菜干的霉菌污染情况进行采样调查。53件检样的霉菌检出率为100%,数量为<5~1.2×104CFU/g。采自产地的新鲜紫菜干中霉菌数量较少,其中的优势霉菌为镰刀菌,这些“田野霉”... 对福建省沿海主要产地生产的和市售紫菜干的霉菌污染情况进行采样调查。53件检样的霉菌检出率为100%,数量为<5~1.2×104CFU/g。采自产地的新鲜紫菜干中霉菌数量较少,其中的优势霉菌为镰刀菌,这些“田野霉”是常见的植物原生菌群。市售紫菜干中霉菌数量较多,优势菌群演替为华丽曲霉、黑曲霉、杂色曲霉等“贮藏霉”。说明市售品主要在运输、贮藏、销售环节受到污染。建议国家标准限定紫菜干霉菌计数为≤2.0×102CFU/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菜干 污染霉菌 菌相 调查分析 限量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辐射在电镜生物标本聚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平 何爱华 +1 位作者 钟秀容 赵莉莱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381-382,共2页
关键词 微波辐射 电镜 生物标本 聚合 临床 包埋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去氢表雄酮的含量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宏南 陈宏靖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1年第3期11-12,共2页
建立了测定青春源胶囊中去氢表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为shim-pack CLC-ODS柱(150mm×6.0mmi. d.),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检测波长为215nm。去氢表雄酮的线性响应范围为66~30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0%,相对标准偏差为... 建立了测定青春源胶囊中去氢表雄酮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固定相为shim-pack CLC-ODS柱(150mm×6.0mmi. d.),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检测波长为215nm。去氢表雄酮的线性响应范围为66~300μg/mL,平均回收率为99.0%,相对标准偏差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去氢表雄酮 含量测定 保健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瓶装饮用纯净水细菌数量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群飞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52-54,共3页
对瓶装饮用纯净水细菌数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某生产厂家采集5加仑和600ml塑料瓶(桶)装纯净水保存于室温。自生产后3h,每24~56h检验菌落总数,至保存35d止。保存过程中,所有600ml瓶装水试样的细菌数量均急剧增加,在5~7d内达... 对瓶装饮用纯净水细菌数量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某生产厂家采集5加仑和600ml塑料瓶(桶)装纯净水保存于室温。自生产后3h,每24~56h检验菌落总数,至保存35d止。保存过程中,所有600ml瓶装水试样的细菌数量均急剧增加,在5~7d内达到高峰,菌数范围在<1~1.53×105ml-1之间,之后,生长曲线呈现双峰。同样情况也出现在5加仑桶装成品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瓶装饮用纯净水 细菌数量 保质期 变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豆红曲胶囊调节血脂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林健 林升清 +4 位作者 陈明杰 李足霞 陈小萍 郑丽红 杨毓环 《大豆通报》 2000年第2期24-25,共2页
关键词 醋豆红曲胶囊 调节血脂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保健食品中的黄芪甲甙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宏南 黄健文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3年第1期34-35,共2页
以Waters Nova-Pak C_(18)柱为色谱柱,乙腈-水(体积比为1:2)为流动相,Waters-2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为检测器,对保健食品中的黄芪甲甙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线性回归方程为A=89852c-22076,相关系数r=0.9997,线性范围为5.0~50.0μg/mL,... 以Waters Nova-Pak C_(18)柱为色谱柱,乙腈-水(体积比为1:2)为流动相,Waters-2996二极管阵列检测器为检测器,对保健食品中的黄芪甲甙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线性回归方程为A=89852c-22076,相关系数r=0.9997,线性范围为5.0~50.0μg/mL,回收率为97.2%~98.9%,相对标准偏差为1.38%~1.61%。方法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保健食品 黄芪甲甙 虫草鸡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