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教—学—评”一体化的初中音乐大单元教学路径研究
1
作者 阙柳翠 《教师》 2025年第7期143-145,共3页
随着美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文章从大单元教学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其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指出通过“教-学-评”一体化能够显著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构... 随着美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学模式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文章从大单元教学这一视角出发,探讨了其在初中音乐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指出通过“教-学-评”一体化能够显著提升音乐教学的质量与效果。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构建音乐情境主题单元、强化互动教学及音乐实践体验、实行过程评价以促进学习反思以及通过成果展示来体现学习成效等四条策略,以期为初中音乐教学提供创新路径,从而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评”一体化 初中音乐 大单元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三主题式教学探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邹定琴 梅国红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7-30,共4页
本文基于2018年高考诊断,分析低情境水平下高三教学存在的弊端,提供案例说明真实情境下高三主题式教学的实施方法,提出真实情境策略在高三主题式教学中具有推进课程整合、提升思维能力、促进自主发展的作用。
关键词 真实情境 高三 主题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甲度乙 特制范文 从隐到显——应用静物观察习作教学模式教“我的植物朋友”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云慧 施茂枝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2-65,共4页
静物观察习作教学模式是《这样教写作不难——基于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写作教学序列与模式》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本书共有十三种教学模式,组成“童话体写话”“观察习作”“纪实习作”三大模式群,同时也构成了小学三个学段的习作教学序列。... 静物观察习作教学模式是《这样教写作不难——基于小学生心理特征的写作教学序列与模式》中的一种教学模式。本书共有十三种教学模式,组成“童话体写话”“观察习作”“纪实习作”三大模式群,同时也构成了小学三个学段的习作教学序列。施教授在总结前人、他人经验的基础上,将观察习作集中于第二学段,用五种教学模式形成本学段内部次教学序列。具体的教学目标,明确的评价标准,清晰的教学步骤,独特的教学策略,让教简易,写不难。静物观察习作教学模式居所有模式群第一位,宜在三年级实施,也适用于统编本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我的植物朋友”的教学,运用得当,可达到预期和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模式 习作 静物 朋友 植物 三年级下册 应用 范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学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原则
4
作者 刘桦 《中小学教师培训》 1998年第C6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数学课堂教学 面向全体学生 基本原则 实施素质教育 数学素质教育 思想教育 引导学生 数学教学 问题解决 教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中音乐教学评价现存问题及改善对策 被引量:6
5
作者 阙柳翠 《黄河之声》 2017年第3期57-57,共1页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直观反映。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通过运用有效评价方式来判断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音乐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亦是实施美育之有效途径,对于提高... 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是对教师教学水平的直观反映。教学评价依据教学目标,通过运用有效评价方式来判断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音乐教育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亦是实施美育之有效途径,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综合素养皆具重要意义。为提高初中音乐教学效率,更好地开展音乐教学活动,本文探讨了初中音乐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善对策,以供相关教育工作者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音乐 教学评价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翼课网的初中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以Unit 2 Topic 1 You should brush your teeth twice a day Section A(1a-2d)教学为例 被引量:1
6
作者 林孝 《英语教师》 2021年第12期100-103,110,共5页
在概述教育信息化概念的基础上,分析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信息化教学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以一堂初中英语听说课为例,结合翼课网,探究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平台展开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英语 听说教学 教育信息化 翼课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议题式教学中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 被引量:1
7
作者 叶素贞 《教师》 2020年第14期37-38,共2页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建议指出,要注重核心知识的提炼及批判性思维、复杂性思维的培养。议题式教学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是达成学科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新途径,特别是在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发...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使用建议指出,要注重核心知识的提炼及批判性思维、复杂性思维的培养。议题式教学成为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是达成学科任务、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新途径,特别是在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构建活动型学科的课程中,议题式教学具有议题、情境、活动三大要素。基于这三大要素,文章从这三个方面分析了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培养:精选中心议题,培养高阶思维;创设议题情境,推进认知深度;巧设议题活动,提升思维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学科 议题式教学 审辩式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有效性的五个关键
8
作者 朱晓燕 解凯彬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19年第11期62-64,共3页
通过对“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一节教学内容的观摩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实验探究低效的常见原因,并结合对生物学教学中实验探究的功能分析,作者提出精准分析学情、正确设计目标、重视探究的科学背景、关注拓展迁移和抓住探究生成等五个... 通过对“食物中能量的释放”一节教学内容的观摩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实验探究低效的常见原因,并结合对生物学教学中实验探究的功能分析,作者提出精准分析学情、正确设计目标、重视探究的科学背景、关注拓展迁移和抓住探究生成等五个提高初中生物实验探究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措施,为教师进一步开展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探究 生物实验 自主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it 1 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听说教学设计
9
作者 陈芳芳 林孝(指导) 陈丽(指导) 《英语教师》 2022年第14期65-71,共7页
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B 2b 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单元中心话题是“健康与急救”,语言功能是讨论健康问题和事故伤害并给出建议。前一模块重点认... 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人教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1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 B 2b He Lost His Arm But Is Still Climbing,单元中心话题是“健康与急救”,语言功能是讨论健康问题和事故伤害并给出建议。前一模块重点认知了表示身体部位的单词及部分疾病的表达方式,学会讨论自己和他人的健康状况并能针对健康问题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话题 身体部位 《英语》 听说教学 事故伤害 What 教学内容 语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专册教学设计的初步探索
10
作者 叶素贞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1年第9期33-35,共3页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对小学生进行宪法教育,初步培育其法治观念,帮助其树立法治信仰。部分教师对法治专册教学存在畏难和困惑的心理。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法治专册教学设计方面入手,使教材解...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对小学生进行宪法教育,初步培育其法治观念,帮助其树立法治信仰。部分教师对法治专册教学存在畏难和困惑的心理。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从法治专册教学设计方面入手,使教材解读生活化、活动设计情境化、资源呈现案例化、实践活动体验化,帮助学生初步形成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编教材 法治专册 宪法教育 法治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选情境素材 提升探究实效
11
作者 叶素贞 《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 2020年第5期10-12,共3页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素材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进行体验和探究。教师要精选情境素材,积极创设"凸显思维张力的问题情境""回归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基于灵活多变的活动情境""产生情感共鸣的视...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情境素材有利于学生多角度地进行体验和探究。教师要精选情境素材,积极创设"凸显思维张力的问题情境""回归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基于灵活多变的活动情境""产生情感共鸣的视频情境",从而激活学生探究思维,接轨学生探究认知,丰富学生探究实践,扩大学生探究视野,促进学生"核心的""关键的""必备的"能力和品格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与法治 情境素材 探究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0-6岁婴幼儿爬行的探索与实践
12
作者 李军静 《教师》 2020年第29期85-86,共2页
爬行是移动式身体动作,是日后的基本移动的协调性和平衡感发展的基础。如果婴幼儿缺少爬行的练习,或者太早走路,没有足够的机会练习这些早期的协调能力,会影响综合动作的发展。0—6岁是婴幼儿爬行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期,家长和教师要引... 爬行是移动式身体动作,是日后的基本移动的协调性和平衡感发展的基础。如果婴幼儿缺少爬行的练习,或者太早走路,没有足够的机会练习这些早期的协调能力,会影响综合动作的发展。0—6岁是婴幼儿爬行的关键时期和最佳时期,家长和教师要引起重视,要多进行婴幼儿爬行的探索和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爬行 游戏 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