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平市油菜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3
1
作者 林爱华 吴娟娟 +1 位作者 钟建伟 姚祖武 《福建稻麦科技》 2013年第2期90-94,共5页
为筛选适合南平地区种植的油菜品种,南平市于2010—2011年对13个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S0013、H7505、C868、10棚63育19、川杂NH245等品种综合性状较好,较适宜在南平地区种植。介绍了各参试品种的产量及各性状表现。
关键词 油菜 引进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公司财务管理的做法和改进思路
2
作者 陈美岁 《中国种业》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8-19,共2页
关键词 种子公司 财务管理 单位责任人法制意识 财会人员综合素质 理财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南平市中稻新品种试验评价研究
3
作者 林芳 姚祖武 吴娟娟 《福建稻麦科技》 2009年第3期28-30,共3页
对南平市2008年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中稻组各参试新品种进行多点比较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和总结,对表现较好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中稻 品种试验 南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南平市水稻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4
作者 林芳 姚祖武 《福建稻麦科技》 2004年第4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区域试验 丰产性 稳产性 新品种推广 审定 水稻种植 南平市 现状 开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年南平市中稻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5
作者 姚祖武 林芳 《福建稻麦科技》 2006年第3期37-39,共3页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南平市 试验总结 中稻 品种区域试验 推广种植 生态条件 科学依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南平市中稻新品种生产试验简报
6
作者 姚祖武 林芳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3期36-37,47,共3页
为了鉴定评价南平市选育和引进的水稻新品种(组合)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及其它重要特性,组织中稻生产试验。为南平市水稻区域性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生产试验 南平市 试验简报 中稻 鉴定评价 品种审定 丰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年南平市中稻新品种区试结果与分析
7
作者 林芳 姚祖武 《福建稻麦科技》 2007年第2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水稻新品种 南平市 区试结果 中稻 品种区域试验 鉴定评价 科学依据 品种审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南平市水稻感光新品种试验初报
8
作者 林芳 姚祖武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3期34-35,共2页
为适应生产需求,南平市于2007年进行水稻感光新品种对比试验。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水稻 感光 引进 品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年南平市感光水稻新品种试验简报
9
作者 姚祖武 林芳 《福建稻麦科技》 2009年第3期31-33,共3页
为适应生产需求,2008年南平市进行感光新品种对比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和总结,对表现较好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抗逆性等农艺性状进行评述。
关键词 水稻 引进 品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平市2007年中稻新品种试验简报
10
作者 林芳 姚祖武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1期32-34,共3页
对南平市2007年中稻新品种进行多点比较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和总结,对表现较好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中稻 品种试验 南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平市2010年中稻新品种试验评价研究
11
作者 林芳 姚祖武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3期70-73,共4页
对南平市2010年中稻新品种进行多点比较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简要分析和总结,对表现较好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中稻 品种试验 南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Ⅱ优6019在南平市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2
作者 吴娟娟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第3期56-57,共2页
Ⅱ优6019是福建省南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不育系Ⅱ-32A与恢复系南恢6019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优中籼新品种,于2010年通过福建省品种审定。总结了Ⅱ优6019在南平市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Ⅱ优6019 试种表现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谈提高种子营销策略的几项措施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美岁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种子公司 营销策略 市场竞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企分开后现代种业管理的突出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美岁 《中国种业》 2012年第9期21-22,共2页
自实施《种子法》政企分开10年来,种业管理问题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各种各样的种子产供销代理商与经销户应运而生,而种子营销户与农民利益时常发生纠纷,坑农害农的现象加重了农民负担。对此,须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种业管理监督机... 自实施《种子法》政企分开10年来,种业管理问题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各种各样的种子产供销代理商与经销户应运而生,而种子营销户与农民利益时常发生纠纷,坑农害农的现象加重了农民负担。对此,须积极探索有效措施,建立和完善种业管理监督机制、规范种子市场秩序,确保种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企分开 种业管理 市场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杂交稻新品种嘉优99在南平试验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5
作者 林爱华 吴娟娟 姚祖武 《福建稻麦科技》 2012年第3期39-41,共3页
嘉优99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州纳科农作物育种研究所等以优质三系不育系嘉浙A为母本与优质恢复系嘉恢99配组选育的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于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9—2011年参加南平市中... 嘉优99是浙江省嘉兴市农科院、浙江大学原子核农业科学研究所、福州纳科农作物育种研究所等以优质三系不育系嘉浙A为母本与优质恢复系嘉恢99配组选育的优质杂交籼稻新品种,于2012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09—2011年参加南平市中稻试验,表现高产稳产、优质、抗稻瘟病等优点,主要介绍了嘉优99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嘉优99 试验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稻新组合特优1218在南平试验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16
作者 林爱华 姚祖武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2期48-50,共3页
特优1218是建阳市嘉禾农作物研究所用龙特浦A与自育恢复系JHR1218配组育成的杂交稻新组合,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点。主要介绍了特优1218在南平的试验示范结果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特优1218 试验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生稻头季机割高度对再生季形态发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7
作者 郑景生 沈如色 +4 位作者 李小萍 李义珍 王侯聪 黄育民 廖海林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1-796,共6页
为探索再生稻机械化生产中头季机割高度对再生分蘗生育的影响,设置头季机割高度试验,结果表明:(1)再生分蘗由头季稻桩上的茎生腋芽萌发而来。头季采用低桩机割(割桩高度12cm),割去倒2、3节腋芽,再生季成穗分蘗为倒4、5节腋芽萌发的分蘗... 为探索再生稻机械化生产中头季机割高度对再生分蘗生育的影响,设置头季机割高度试验,结果表明:(1)再生分蘗由头季稻桩上的茎生腋芽萌发而来。头季采用低桩机割(割桩高度12cm),割去倒2、3节腋芽,再生季成穗分蘗为倒4、5节腋芽萌发的分蘗及其子蘗,成穗数较多,穗子较大,晚育晚熟;(2)头季采用高桩机割(割桩高度35cm),出现2类株行,其中一类有70%株行,稻桩保留全部茎生腋芽,但以倒2、3节腋芽萌发的分蘗为主,子蘗少,成穗数较少,穗子较小,早育早熟;另一类有30%株行,稻桩遭收割机链轨碾轧,于距地表高15cm左右较细弱的部位折损,倒2、3节腋芽失活,再生季成穗分蘗为倒4、5节腋芽萌发的分蘗及其子蘗,与低桩机割株行类似,穗子较大,晚育晚熟,但两类株行成熟期相距15d,收获顾此失彼;(3)再生稻头季地上部有6个节间,其中着生倒4、5节腋芽所属的2个基部节间粗短坚硬,距地表高(5±2)cm;着生倒2、3节腋芽所属的中部节间细长脆弱,弯曲力矩大,遭收割机链轨碾轧或大风雨袭击时最易折损。头季低桩机割的适宜割桩高度是基部2个节间高度加5~8cm保护段,即距地表高12~15cm,过低将伤及倒4、5节腋芽,过高则出现两类株行,熟期参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留茬高度 机器割桩 再生分蘗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个再生稻品种机械化生产的产量构成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廖海林 郑景生 +5 位作者 李小萍 解振兴 黄信恩 李义珍 黄育民 王侯聪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53-859,共7页
为探索再生稻机械化生产的增产途径,在潭香稻谷专业合作社对甬优2640和佳辐占两品种的双季产量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甬优2640矮秆抗倒,穗大粒密,双季产量分别为(10 598±1 433)和(10 126±1 527)kg/hm2;佳辐占熟期短,适... 为探索再生稻机械化生产的增产途径,在潭香稻谷专业合作社对甬优2640和佳辐占两品种的双季产量及其构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甬优2640矮秆抗倒,穗大粒密,双季产量分别为(10 598±1 433)和(10 126±1 527)kg/hm2;佳辐占熟期短,适应闽北安全生长期短的气候生态,双季产量分别为(7 006±1 399)和(6 443±1 357)kg/hm2.再生稻产量由单位面积(m2)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质量4个因素构成.2个品种的结实率和千粒质量变异小,与产量无显著相关性;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变异大,与产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且由此二者组成的单位面积总粒数的变异更大,与产量的相关性更高,对增产的贡献率>0.97,是决定产量的主要因素;而单位面积总粒数与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中头季与单位面积穗数的相关度更高,再生季与单位面积穗数、每穗粒数的相关度差距不大.因此,提高再生稻机械化生产的产量主攻方向是扩增单位面积总粒数,而扩增单位面积总粒数必先扩增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其中头季侧重扩增单位面积穗数,再生季兼顾扩增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产量构成 相关分析 机械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香型杂交水稻新组合宜优115的选育与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姚祖武 林芳 《福建稻麦科技》 2008年第1期17-18,共2页
宜优115系南平市农科所用宜香1A与自育恢复系南恢115配组育成的杂交晚稻新组合,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表现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品质优、适应性广、综合性状突出,适宜福建省稻区种植。
关键词 高产 优质香型 杂交水稻 宜优115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品种引种比较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爱华 吴娟娟 +1 位作者 钟建伟 姚祖武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6期32-37,共6页
为筛选适合南平市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于2011年和2012年对引进的7个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青175、中薯10号、大西洋等品种综合性状较好,较适宜在南平市种植。
关键词 马铃薯 引种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