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9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华安金山红锥人工母树林改建技术成效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邹文真
《福建林业》
2021年第6期27-30,共4页
为提高红锥种子产量和质量,短期内为生产提供红锥优质种子,缓解生产上对红锥优质种苗供需不足问题,根据母树林建设原则和要求,对华安金山林场27年生优良红锥人工林,通过采用疏伐留优去劣,林分郁闭度控制在0.6左右,并辅以割灌除草、清杂...
为提高红锥种子产量和质量,短期内为生产提供红锥优质种子,缓解生产上对红锥优质种苗供需不足问题,根据母树林建设原则和要求,对华安金山林场27年生优良红锥人工林,通过采用疏伐留优去劣,林分郁闭度控制在0.6左右,并辅以割灌除草、清杂、施肥等技术措施营建成改建型母树林。对改建前后母树林的生长性状、种子产量和质量等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改建型母树林长势旺盛,林分质量、种子产量和质量等性状指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或提高,改建实施1 a,母树林的胸径、树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分别年均生长量达1.9 cm、0.9 m、0.7 m和0.1000 m^(3),Ⅰ级木比例达到36.35%;年产优质净种子量可达283.35~441.60 kg·hm^(-2),比改建前的种子产量提高了83.04%~185.27%,种子千粒重1.03~1.12 kg,较改造前更大粒且种子饱满、大小较为均匀,种子发芽率达91%以上,播种后苗木长势旺盛且相对较为整齐,1年生苗高平均达32.5 cm以上,达到红锥合格苗的要求。改建型母树林的营建技术可为红锥母树林的营建提供技术指导或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改建型母树林
母树林改建技术
改建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年生火力楠半同胞家系遗传评价与选育
2
作者
姜清彬
孟景祥
+4 位作者
李保军
陈海军
方碧江
郭朗
田生辉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目的】研究火力楠生长指标和形质性状在不同半同胞家系间的遗传变异,探究遗传型和环境互作对火力楠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综合性状良好的半同胞家系,为火力楠优良品种选育提供重要遗传信息和育种材料。【方法】以采集自广东和广西等12...
【目的】研究火力楠生长指标和形质性状在不同半同胞家系间的遗传变异,探究遗传型和环境互作对火力楠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综合性状良好的半同胞家系,为火力楠优良品种选育提供重要遗传信息和育种材料。【方法】以采集自广东和广西等12个火力楠天然和次生林分的75个家系的种子为试验材料,于广东和福建两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建立半同胞家系测定林,在2年生和3年生时进行生长指标调查,4年生和8年生时进行生长指标和形质指标调查。利用ASReml v3.0软件分析2个试验点中75个家系的各指标均值和标准差、家系遗传力和B型相关值。以8年生性状遗传关联结果为参考,采用材积性状育种值和形质性状综合育种分别对广东和福建试验材料进行综合筛选。【结果】在各测定年龄,75个家系树高、胸径、材积、主干通直度、主干分叉性、侧枝粗细、侧枝分枝角和枝下高等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8年生树高和胸径、8年生主干分叉性、8年生侧枝粗细、8年生侧枝分枝角和8年生枝下高在2个试验点中的家系遗传力均大于0.25,受遗传影响较大,具有一定选育潜力。B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受家系×环境效应影响为中等或较大,说明火力楠性状评价和遗传选育必须考虑遗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系树高、胸径与材积性状具有高度相关性,但与主干分叉性、侧枝粗细、侧枝分枝角存在负相关。经育种值筛选,在广东试验点获得综合性状优良家系1个(F44)、在福建试验点获得综合优良家系1个(F7)。【结论】所有性状在火力楠家系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性状在地点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和形质指标变异受遗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影响较大,其中材积性状同时具有较大的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选育潜力较大。在2个试验点各选出1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家系,分别为广东的F44和福建的F7。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火力楠主要性状的遗传评价提供重要信息,并对进一步多性状良种选育提供核心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力楠
半同胞家系
生长性状
形质性状
家系遗传力
综合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容器袋对红锥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邹清飚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00-102,共3页
为探讨容器袋材质及规格对苗龄为1.5年红锥生长的影响,以不同容器袋培育的苗龄为1.5年红锥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比分析不同处理红锥生长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容器袋材质对苗龄为1.5年红锥容器苗地径、苗高、...
为探讨容器袋材质及规格对苗龄为1.5年红锥生长的影响,以不同容器袋培育的苗龄为1.5年红锥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比分析不同处理红锥生长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容器袋材质对苗龄为1.5年红锥容器苗地径、苗高、主根长度和须根数有显著的影响,容器袋规格对红锥容器苗地径、苗高、主根长度、须根长度和须根数有显著的影响。无纺布容器袋处理红锥大部分生长指标均不同程度优于同等规格的黑色塑料袋处理。从苗木生长情况及经济成本2个方面考虑,规格为16 cm×18 cm无纺布容器袋培育容器苗为本试验最优处理。如果受客观条件所限,仅能使用塑料材质容器袋,则推荐使用规格为18 cm×20 cm的黑色塑料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容器育苗
容器袋
材质
规格
生长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柔性吊桥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Ⅵ——柔性吊桥悬索系统设计数学模型
被引量:
6
4
作者
郑丽凤
周新年
+2 位作者
黎宗禄
林永东
官印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分析柔性吊桥主索在沿弧长分布的自重及由吊杆传递的集中荷重作用下的受力和线形,可精确地计算出悬索吊桥的成桥线型,建立柔性吊桥悬索系统设计的数学模型,为柔性吊桥悬索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柔性吊桥
悬索系统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鄂西红豆枝干枯萎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2
5
作者
韩森汇
丁奕
+3 位作者
陈全助
邹华南
陈清根
宋漳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4-560,共7页
为了明确鄂西红豆枝干枯萎病的病原菌,对福建省华安县采集获得的鄂西红豆枝干枯萎病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出23株菌株,将分离到的菌株依据菌落生长特征、菌丝生长状态和孢子特征等进行比较和分类,23株菌株归为6种菌株:HA-1、HA-3、H...
为了明确鄂西红豆枝干枯萎病的病原菌,对福建省华安县采集获得的鄂西红豆枝干枯萎病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出23株菌株,将分离到的菌株依据菌落生长特征、菌丝生长状态和孢子特征等进行比较和分类,23株菌株归为6种菌株:HA-1、HA-3、HA-5、HA-7、HA-16和HA-18。经致病性分析,HA-1能够使鄂西红豆产生枝干枯萎病症状,发病症状与野外发病症状相同。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及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构建系统进化发育树,初步鉴定为砖红镰刀菌,后又结合RPB1基因和RPB2基因串联构建系统进化树的结果,最终将HA-1菌株鉴定为束梗镰刀菌(Fusariumstilboides Wollenw.),此病菌侵染鄂西红豆树尚属首次发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西红豆
枝干枯萎病
病原鉴定
束梗镰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灰木莲混交林生长情况及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
16
6
作者
方碧江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2,共7页
为探讨杉木灰木莲混交林的可行性以及树种混交比例对林木生长情况和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不同混交比例的M1(85%杉木15%灰木莲)、M2(70%杉木30%灰木莲)、M3(50%杉木50%灰木莲)及CK(100%杉木)4种林分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林分生...
为探讨杉木灰木莲混交林的可行性以及树种混交比例对林木生长情况和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不同混交比例的M1(85%杉木15%灰木莲)、M2(70%杉木30%灰木莲)、M3(50%杉木50%灰木莲)及CK(100%杉木)4种林分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林分生长情况及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参试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林分中灰木莲保存率均在85.48%以上,杉木保存率均在80.61%以上,各林分保存情况均较好。4种林分中,M1和M2林分林木生长情况较好,其灰木莲胸径、立木材积,杉木树高、胸径、立木材积均显著大于其他林分,林分总蓄积量显著大于杉木纯林,比杉木纯林分别提高110.42%和171.45%。M2和M3林分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表现较优,其土壤持水能力、孔隙度、土壤容重、土壤养分含量等指标均优于其他林分。对林分生长情况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综合评价,参试林分中整体表现最好的是M2林分,即70%杉木30%灰木莲混交林,表现出明显地促进林木生长、提升林分蓄积量、改善土壤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交林
杉木
灰木莲
生长情况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南地区8年生灰木莲家系评价与选择
被引量:
13
7
作者
陈清根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0-416,共7页
以闽南地区8年生灰木莲(越南引进)44个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家系间的生长和形质性状差异,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试验林平均树高为8.85 m、平均胸径为14.74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096 m^(3)、平均枝下高为3....
以闽南地区8年生灰木莲(越南引进)44个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家系间的生长和形质性状差异,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试验林平均树高为8.85 m、平均胸径为14.74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096 m^(3)、平均枝下高为3.55 m、平均保存率为69.99%,主干通直度、主干分叉性、侧枝粗细、侧枝密度和侧枝角度平均得分分别为5.15、5.17、3.17、2.32和1.75,生长正常,在闽南地区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速生性。各家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枝下高、主干通直度、侧枝(粗细、密度、角度)和保存率差异显著(P<0.05),而家系间主干分叉性的差异不显著,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为66.67%;树高与枝下高相关系数最大,为0.850,这有利于选育优良家系、遗传改良及种质创新。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分较高的为18、43、47、24、14、39、12、25和9号家系;其中18号家系表现最佳,其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最大,分别为11.45 m、18.80 cm和0.164 m~3,比群体平均值高29.4%、27.5%和70.8%。研究结果可为闽南地区灰木莲遗传改良及营造优质高效灰木莲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木莲
家系
生长性状
形质性状
评价与选择
闽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杉木红锥混交林间伐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李江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119-123,共5页
对杉木-红锥混交林进行4种间伐强度的试验结果表明,间伐2a后不同间伐强度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净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混交林中的杉木提高11%~46%、6%~29%和10%~105%;红锥提高7%~36%、15%~54%和17%~52%,其中尤以间...
对杉木-红锥混交林进行4种间伐强度的试验结果表明,间伐2a后不同间伐强度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净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混交林中的杉木提高11%~46%、6%~29%和10%~105%;红锥提高7%~36%、15%~54%和17%~52%,其中尤以间伐强度为30%和40%的2种方式为最好,目前两树种种间关系比较协调,混交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合理,间伐后杉木与红锥比例以7∶3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红锥
混交林
间伐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桉树采伐后改造成桉杉混交林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
12
9
作者
陈清根
《桉树科技》
2018年第4期14-19,共6页
桉树采伐后分别改成桉树二代萌芽纯林、桉杉混交林和杉木纯林,对3种林分4.5 a生的生长量、林下植被多样性、凋落物存量、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桉杉混交林中的桉树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比桉树纯林分别提高4....
桉树采伐后分别改成桉树二代萌芽纯林、桉杉混交林和杉木纯林,对3种林分4.5 a生的生长量、林下植被多样性、凋落物存量、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桉杉混交林中的桉树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比桉树纯林分别提高4.00%、8.68%和22.12%(P<0.05),但杉木与杉木纯林的生长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同时,混交林促进了桉树个体生长,有利于培育桉树中、大径材;桉树纯林林下植被多样性更明显,分布更为均匀,而杉木纯林的林下植被多样性最差;枯枝落叶量呈现桉树纯林>混交林>杉木纯林;桉树纯林表层土壤(0~20 cm)的水分物理性质优于桉杉混交林和杉木纯林,但随着土层加深,这一优势逐渐消失。桉杉混交林的土壤性状比杉木纯林更好,这与它们的林内光照、水分条件以及凋落物及其分解等差异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桉树杉木混交
生长量
植被多样性
凋落物存量
土壤物理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锥种源/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选择
被引量:
7
10
作者
方碧江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1年第1期22-29,共8页
[目的]为红锥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优良基因资源。[方法]在闽南地区开展红锥种源/家系试验,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参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红锥种源和家系的生长量进行评价和选择。[结果]参试种源/家系的适应性较强,保存率均较高且不同家系...
[目的]为红锥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优良基因资源。[方法]在闽南地区开展红锥种源/家系试验,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参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红锥种源和家系的生长量进行评价和选择。[结果]参试种源/家系的适应性较强,保存率均较高且不同家系的保存率达极显著差异,7年生不同种源/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极显著,遗传变异较大,广义遗传力较高,种源的生长性状遗传力达86.64%~88.79%,家系达79.76%~90.49%;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初步选出福建华安、广西凭祥和福建安溪为优良种源,这些种源7年生保存率均在80%以上,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到4.66%~12.54%、7.90%~16.05%和18.19%~44.84%。选出优良的红锥家系为GW36、A309、HC23、GW33和华安西林3,这些家系7年生保存率为82.67%~87.33%,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10.63%~14.90%、7.75%~22.78%和27.60%~69.57%,增产效果明显。[结论]初步选出福建华安、广西凭祥和福建安溪为优良种源,GW36、A309、HC23、GW33和华安西林3为优良家系,这些种源和家系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可在生产上进行中试、应用,也可作为后续育种研究的优良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南山地
红锥
种源
家系
遗传增益
评价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肉桂人工林间伐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黄海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56-660,670,共6页
对肉桂人工林间伐试验研究表明,5年生时实施间伐能明显改善林内的光环境,利于林木的光合作用,促进林木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积累.间伐强度20 %~50 %的各林分总生物量(包括因间伐移除的生物量)均明显高于不间伐的对照林分,经济效益明显提...
对肉桂人工林间伐试验研究表明,5年生时实施间伐能明显改善林内的光环境,利于林木的光合作用,促进林木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积累.间伐强度20 %~50 %的各林分总生物量(包括因间伐移除的生物量)均明显高于不间伐的对照林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其中以间伐强度30 %~50 %,保留密度为3 500~4 500株/hm2的林分经济效益最高,投入产出比高达1:7.5~7.7.综合各因素的分析,以轮伐期8~10年的兼收型林分为培育目标,5年生时可根据林木长势、初植密度以及林木分化情况实施间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桂
间伐强度
保留密度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南红锥优树子代苗期遗传变异测定
被引量:
6
12
作者
陈彩玲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5期138-141,150,共5页
对来自闽南的红锥24个初选优树子代和1个母树林子代进行苗期生长测定与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参试优树子代的苗高、地径遗传变异均较大,遗传力均较高。从种源变异看,来源华安金山林场和安溪的优树子代苗木生长量和遗传增益较高,1年生...
对来自闽南的红锥24个初选优树子代和1个母树林子代进行苗期生长测定与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参试优树子代的苗高、地径遗传变异均较大,遗传力均较高。从种源变异看,来源华安金山林场和安溪的优树子代苗木生长量和遗传增益较高,1年生苗高、地径平均可达31.5~33.1cm和0.30~0.31 cm,苗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达8.16%~11.84%和9.24%~11.52%;从参试的优树子代中初步选出优良家系有华安2号、华安3号、华安4号、华安5号、华安6号、华安7号、池塘底A326和安溪A311、安溪A316和安溪A320,其中尤以来自华安的优良家系遗传增益最高,苗高、地径的遗传增益分别达17.30%~28.53%、13.56%~26.00%。初选出的10个优良家系苗木生长的增产效果较好,1年生平均苗高、地径分别可达32.0~40.0 cm和0.31~0.37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优树子代
苗期生长
遗传变异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锥优质用材林间伐整枝与中期施肥试验
被引量:
21
13
作者
赵登科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7期186-188,共3页
对红锥人工纯林开展间伐整枝和中期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整枝或适量中期施肥均能有效提高林分生长量,不同程度地改善林分质量和林分结构,尤其是适当间伐整枝配合适量施肥效果最好,实施1年后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增量分别比间...
对红锥人工纯林开展间伐整枝和中期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整枝或适量中期施肥均能有效提高林分生长量,不同程度地改善林分质量和林分结构,尤其是适当间伐整枝配合适量施肥效果最好,实施1年后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增量分别比间伐整枝、施肥的单项效应和对照林分提高37.0%~113.5%、50.0%~134.2%和36.8%~194.2%。此外,间伐整枝也明显改善了林分小气候环境。研究还表明,在红锥人工林高度郁蔽后(七年生左右),间伐30%(伐去生长不良和干形较差的林木)并剪去保留木下脚枝和分叉枝(修枝高度为树冠长1/2),同时配合每株沟施复合肥120g、尿素65g、氯化钾22g的方案是可行的,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用材林
间伐整枝
中期施肥
树高
胸径
材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锥马尾松混交林效益与营造技术
被引量:
20
14
作者
汤文彪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5期169-171,共3页
对7年生红锥马尾松混交林及其纯林调查结果表明,红锥与马尾松混交能明显促进林木的生长,提高造林存活率。在造林密度2500株.hm-2的情况下,红锥与马尾松以7马尾松3椎星状混交,两树种种间关系比较协调,空间分布格局合理,充分利用了营养空...
对7年生红锥马尾松混交林及其纯林调查结果表明,红锥与马尾松混交能明显促进林木的生长,提高造林存活率。在造林密度2500株.hm-2的情况下,红锥与马尾松以7马尾松3椎星状混交,两树种种间关系比较协调,空间分布格局合理,充分利用了营养空间,提高林分生产力,7年生混交林分中红椎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比红椎纯林提高了12.5%、11.7%和38.70%,林分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红椎纯林提高了42.75%和14.60%。同时,能明显提高林分质量和材质,抗逆性强,改土效果好,有明显抑制火灾发生和蔓延等特性,是一种生态、经济效益兼得的混交组合,可在闽南丘陵山地发展。此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红锥混交造林技术,为培育优质红锥用材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马尾松
混交林
混交效益
营造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6年生红锥杉木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被引量:
10
15
作者
邹圭碧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1期67-70,共4页
为探讨营造红锥杉木复层混交林的可行性,以26年生红锥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生长量、第2次间伐的效果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中2个树种的生长量均高于相应的丰产标准,其中杉木的树高和胸径分别较标准高出3.33%、...
为探讨营造红锥杉木复层混交林的可行性,以26年生红锥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生长量、第2次间伐的效果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中2个树种的生长量均高于相应的丰产标准,其中杉木的树高和胸径分别较标准高出3.33%、4.67%,红锥的树高和胸径分别较丰产标准高出16.90%、10.36%。混交林中上层红锥存在种内竞争,出现分化倾向,下层杉木作为被压木,表现出明显分化现象,此时开展间伐对林分的健康生长效果较好。26年生混交林的木材总收入452762元/hm^2,总利润241017元/hm^2,年均利润为9270元/hm^2,内部收益率达8.37%,经济效益高于全国营林平均水平,收益较为可观。因此,红锥杉木混交模式及配套技术措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杉木
混交林
生长量
间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桉树与越南安息香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被引量:
9
16
作者
赵惠珍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2期195-196,209,共3页
对闽南山地尾巨桉与越南安息香人工混交造林试验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与越南安息香混交是成功的,造林密度为1 350株/hm2,桉树与越南安息香以6∶4星状混交,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合理,充分利用了营养空间,提高了林分产量和质量。...
对闽南山地尾巨桉与越南安息香人工混交造林试验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与越南安息香混交是成功的,造林密度为1 350株/hm2,桉树与越南安息香以6∶4星状混交,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合理,充分利用了营养空间,提高了林分产量和质量。4.5年的混交林分中尾巨桉的平均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分别比其纯林提高5.20%、11.49%和29.32%,而越南安息香的各项生长指标也明显高于其纯林。尤其是混交林中不论是尾巨桉还是越南安息香,小于10 cm小径木比例均比各自纯林减少,而12~18 cm中径木比例增加,并出现了大于20 cm的大径木,这对培育桉树大径材相当有利;此外,混交林在改良土壤、增强林分抗性等方面均比纯林有明显优势,对维护桉树人工林地力具有现实意义,可进一步推广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安息香
尾巨桉
混交林
混交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锥用材林中龄林施肥试验示范效果
被引量:
5
17
作者
邹顺发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9期162-163,166,共3页
对红锥中龄林进行了间伐整枝后实施施肥的试验示范,结果显示:间伐整枝后适量施肥可以增加林分生长量并提升林分质量,施肥2a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增量分别比不施肥林分提高101.35%~110.81%、89.73%~113.70%和111.96%~116.08%,年均生...
对红锥中龄林进行了间伐整枝后实施施肥的试验示范,结果显示:间伐整枝后适量施肥可以增加林分生长量并提升林分质量,施肥2a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增量分别比不施肥林分提高101.35%~110.81%、89.73%~113.70%和111.96%~116.08%,年均生长量达0.74~0.78 m、1.38~1.56 cm和0.05 cm^(3)。提出了红锥中龄林实施间伐修枝后适宜的施肥方案为:每株施复合肥(N-P_(2)O_(5)-K_(2)O=16-16-16)200 g+尿素100 g+氯化钾50 g或每株施复合肥(N-P_(2)O_(5)-K_(2)O=16-16-16)35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中龄林
施肥
施肥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闽南山地卷荚相思家系造林试验
被引量:
3
18
作者
邹顺发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4期106-107,共2页
为了筛选出适合闽南北部山地栽培的优良卷荚相思家系,华安金山国有林场优选9个卷荚相思家系进行造林试验,对不同家系林分的生长性状、适应性和抗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均表现出较强的抗风性和抗寒性,可以适应闽南北部区...
为了筛选出适合闽南北部山地栽培的优良卷荚相思家系,华安金山国有林场优选9个卷荚相思家系进行造林试验,对不同家系林分的生长性状、适应性和抗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均表现出较强的抗风性和抗寒性,可以适应闽南北部区域环境。但不同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枝下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其中Z5和Z7家系的生长表现优于其他家系,其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比群体均值分别提高10.80%~11.59%、11.85%~15.05%、35.62%~41.78%和10.98%~13.41%。Z5和Z7家系初步评价为优良家系,可作为卷荚相思在闽南北部推广造林的推荐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荚相思
家系
生长性状
适应性
抗逆性
闽南山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胚根短截对红锥容器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19
作者
黄祖保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3期111-112,115,共3页
为探讨胚根短截的最优保留长度,本文采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分析不同胚根短截处理下红锥苗木生长量及根系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不同胚根短截处理对红锥苗苗高、地径、主根长、须根数和侧根数均影响较大,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不同胚根短...
为探讨胚根短截的最优保留长度,本文采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分析不同胚根短截处理下红锥苗木生长量及根系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不同胚根短截处理对红锥苗苗高、地径、主根长、须根数和侧根数均影响较大,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不同胚根短截处理对红锥成苗率影响较小。进行胚根短截处理并保留胚根长度1~2 cm的红锥苗苗高、地径、须根数和侧根数分别较其他处理高出9.87%~37.09%、8.82%~40.74%、15.86%~135.86%和27.58%~68.03%。综上所述,进行胚根短截处理并保留胚根长度1~2 cm更有利于提高红锥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增加须根和侧根数量,控制主根长度,为红锥人工林培育提供高质量苗木。该处理措施可作为日后红锥容器苗生产的推荐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胚根短截
容器苗
生长量
根系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红锥用材林造林密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苏新财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3期160-161,163,共3页
对红锥用材林不同造林密度试验进行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培育红锥中大径材的适宜初植密度为1 335~1 950株/hm2,不但有较高的保存率和生长量,八年生以后的成林阶段保存率仍达75%,未成林阶段和成林阶段年均树高可达1.0 m以上,胸径达1.2...
对红锥用材林不同造林密度试验进行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培育红锥中大径材的适宜初植密度为1 335~1 950株/hm2,不但有较高的保存率和生长量,八年生以后的成林阶段保存率仍达75%,未成林阶段和成林阶段年均树高可达1.0 m以上,胸径达1.2 cm以上,而且培肥效果较好;十年生左右的成林阶段,红锥用材林的密度控制在1 000~1 500株/hm2较为适宜。因此,应适时适量地结合林分生长发育状况及林分密度进行间伐,通过人为措施来对林分的营养空间进行调控,以期培育优质丰产的红锥中大径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锥
用材林
密度效应
土壤肥力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华安金山红锥人工母树林改建技术成效分析
被引量:
1
1
作者
邹文真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福建林业》
2021年第6期27-30,共4页
基金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六期项目“红锥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研究”。
文摘
为提高红锥种子产量和质量,短期内为生产提供红锥优质种子,缓解生产上对红锥优质种苗供需不足问题,根据母树林建设原则和要求,对华安金山林场27年生优良红锥人工林,通过采用疏伐留优去劣,林分郁闭度控制在0.6左右,并辅以割灌除草、清杂、施肥等技术措施营建成改建型母树林。对改建前后母树林的生长性状、种子产量和质量等指标测定,结果表明:改建型母树林长势旺盛,林分质量、种子产量和质量等性状指标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或提高,改建实施1 a,母树林的胸径、树高、冠幅和单株材积分别年均生长量达1.9 cm、0.9 m、0.7 m和0.1000 m^(3),Ⅰ级木比例达到36.35%;年产优质净种子量可达283.35~441.60 kg·hm^(-2),比改建前的种子产量提高了83.04%~185.27%,种子千粒重1.03~1.12 kg,较改造前更大粒且种子饱满、大小较为均匀,种子发芽率达91%以上,播种后苗木长势旺盛且相对较为整齐,1年生苗高平均达32.5 cm以上,达到红锥合格苗的要求。改建型母树林的营建技术可为红锥母树林的营建提供技术指导或借鉴。
关键词
红锥
改建型母树林
母树林改建技术
改建成效
Keywords
Castanopsis hystrix
reconstructed parent stand
parent stand reconstruction technique
effectiveness of reconstruction
分类号
S722.8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8年生火力楠半同胞家系遗传评价与选育
2
作者
姜清彬
孟景祥
李保军
陈海军
方碧江
郭朗
田生辉
机构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广东省云浮
林场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基金
广东省林木种质资源调查项目(GDZZDC202287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601101)。
文摘
【目的】研究火力楠生长指标和形质性状在不同半同胞家系间的遗传变异,探究遗传型和环境互作对火力楠生长发育的影响,筛选综合性状良好的半同胞家系,为火力楠优良品种选育提供重要遗传信息和育种材料。【方法】以采集自广东和广西等12个火力楠天然和次生林分的75个家系的种子为试验材料,于广东和福建两地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建立半同胞家系测定林,在2年生和3年生时进行生长指标调查,4年生和8年生时进行生长指标和形质指标调查。利用ASReml v3.0软件分析2个试验点中75个家系的各指标均值和标准差、家系遗传力和B型相关值。以8年生性状遗传关联结果为参考,采用材积性状育种值和形质性状综合育种分别对广东和福建试验材料进行综合筛选。【结果】在各测定年龄,75个家系树高、胸径、材积、主干通直度、主干分叉性、侧枝粗细、侧枝分枝角和枝下高等性状上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2~8年生树高和胸径、8年生主干分叉性、8年生侧枝粗细、8年生侧枝分枝角和8年生枝下高在2个试验点中的家系遗传力均大于0.25,受遗传影响较大,具有一定选育潜力。B型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各性状受家系×环境效应影响为中等或较大,说明火力楠性状评价和遗传选育必须考虑遗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影响。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家系树高、胸径与材积性状具有高度相关性,但与主干分叉性、侧枝粗细、侧枝分枝角存在负相关。经育种值筛选,在广东试验点获得综合性状优良家系1个(F44)、在福建试验点获得综合优良家系1个(F7)。【结论】所有性状在火力楠家系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各性状在地点间也存在显著差异,生长和形质指标变异受遗传型和环境互作效应影响较大,其中材积性状同时具有较大的表型变异系数和遗传变异系数,选育潜力较大。在2个试验点各选出1个综合性状优良的家系,分别为广东的F44和福建的F7。本研究结果可为今后火力楠主要性状的遗传评价提供重要信息,并对进一步多性状良种选育提供核心育种材料。
关键词
火力楠
半同胞家系
生长性状
形质性状
家系遗传力
综合选育
Keywords
Michelia macclurei
half-sib family
growth traits
phenotypic feature
family heritability
comprehensive traits selection
分类号
Q958.15 [生物学—动物学]
S154.5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容器袋对红锥生长的影响
3
作者
邹清飚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100-102,共3页
文摘
为探讨容器袋材质及规格对苗龄为1.5年红锥生长的影响,以不同容器袋培育的苗龄为1.5年红锥容器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对比分析不同处理红锥生长情况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容器袋材质对苗龄为1.5年红锥容器苗地径、苗高、主根长度和须根数有显著的影响,容器袋规格对红锥容器苗地径、苗高、主根长度、须根长度和须根数有显著的影响。无纺布容器袋处理红锥大部分生长指标均不同程度优于同等规格的黑色塑料袋处理。从苗木生长情况及经济成本2个方面考虑,规格为16 cm×18 cm无纺布容器袋培育容器苗为本试验最优处理。如果受客观条件所限,仅能使用塑料材质容器袋,则推荐使用规格为18 cm×20 cm的黑色塑料袋。
关键词
红锥
容器育苗
容器袋
材质
规格
生长指标
分类号
S792.1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柔性吊桥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Ⅵ——柔性吊桥悬索系统设计数学模型
被引量:
6
4
作者
郑丽凤
周新年
黎宗禄
林永东
官印生
机构
福建
农林大学
福建省
沙县杉口
国有
林业采育场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福建
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9-51,共3页
基金
福建省教育厅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K02066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E99001)。
文摘
分析柔性吊桥主索在沿弧长分布的自重及由吊杆传递的集中荷重作用下的受力和线形,可精确地计算出悬索吊桥的成桥线型,建立柔性吊桥悬索系统设计的数学模型,为柔性吊桥悬索系统的设计提供依据。
关键词
柔性吊桥
悬索系统
数学模型
Keywords
Flexible suspension bridge
Cable system
Mathematical models
分类号
U448.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鄂西红豆枝干枯萎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
2
5
作者
韩森汇
丁奕
陈全助
邹华南
陈清根
宋漳
机构
福建
农林大学林学院
福建
农林大学
金山
学院
华安
县林业局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4-560,共7页
基金
华安县林业有害生物普查项目(KH1500890)
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CXZX2017121)。
文摘
为了明确鄂西红豆枝干枯萎病的病原菌,对福建省华安县采集获得的鄂西红豆枝干枯萎病样本进行分离、纯化,共分离出23株菌株,将分离到的菌株依据菌落生长特征、菌丝生长状态和孢子特征等进行比较和分类,23株菌株归为6种菌株:HA-1、HA-3、HA-5、HA-7、HA-16和HA-18。经致病性分析,HA-1能够使鄂西红豆产生枝干枯萎病症状,发病症状与野外发病症状相同。结合形态学特征鉴定、及核糖体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构建系统进化发育树,初步鉴定为砖红镰刀菌,后又结合RPB1基因和RPB2基因串联构建系统进化树的结果,最终将HA-1菌株鉴定为束梗镰刀菌(Fusariumstilboides Wollenw.),此病菌侵染鄂西红豆树尚属首次发现。
关键词
鄂西红豆
枝干枯萎病
病原鉴定
束梗镰刀菌
Keywords
Ormosia hosiei
branches blight
identification
Fusarium stilboides
分类号
S763.15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灰木莲混交林生长情况及土壤理化性质
被引量:
16
6
作者
方碧江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2,共7页
基金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项目(闽林科便函[2017]50号)。
文摘
为探讨杉木灰木莲混交林的可行性以及树种混交比例对林木生长情况和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不同混交比例的M1(85%杉木15%灰木莲)、M2(70%杉木30%灰木莲)、M3(50%杉木50%灰木莲)及CK(100%杉木)4种林分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林分生长情况及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参试林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林分中灰木莲保存率均在85.48%以上,杉木保存率均在80.61%以上,各林分保存情况均较好。4种林分中,M1和M2林分林木生长情况较好,其灰木莲胸径、立木材积,杉木树高、胸径、立木材积均显著大于其他林分,林分总蓄积量显著大于杉木纯林,比杉木纯林分别提高110.42%和171.45%。M2和M3林分林地土壤理化性质表现较优,其土壤持水能力、孔隙度、土壤容重、土壤养分含量等指标均优于其他林分。对林分生长情况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综合评价,参试林分中整体表现最好的是M2林分,即70%杉木30%灰木莲混交林,表现出明显地促进林木生长、提升林分蓄积量、改善土壤质量的作用。
关键词
混交林
杉木
灰木莲
生长情况
土壤理化性质
Keywords
mixed forest
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
Manglietia conifera Dandy
growth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分类号
S725.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1.2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南地区8年生灰木莲家系评价与选择
被引量:
13
7
作者
陈清根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10-416,共7页
基金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项目(闽林科便函[2017]50号)。
文摘
以闽南地区8年生灰木莲(越南引进)44个家系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家系间的生长和形质性状差异,并采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试验林平均树高为8.85 m、平均胸径为14.74 cm、平均单株材积为0.096 m^(3)、平均枝下高为3.55 m、平均保存率为69.99%,主干通直度、主干分叉性、侧枝粗细、侧枝密度和侧枝角度平均得分分别为5.15、5.17、3.17、2.32和1.75,生长正常,在闽南地区均表现出较好的适应性和速生性。各家系树高、胸径、单株材积、枝下高、主干通直度、侧枝(粗细、密度、角度)和保存率差异显著(P<0.05),而家系间主干分叉性的差异不显著,单株材积变异系数最大,为66.67%;树高与枝下高相关系数最大,为0.850,这有利于选育优良家系、遗传改良及种质创新。用灰色关联度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分较高的为18、43、47、24、14、39、12、25和9号家系;其中18号家系表现最佳,其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最大,分别为11.45 m、18.80 cm和0.164 m~3,比群体平均值高29.4%、27.5%和70.8%。研究结果可为闽南地区灰木莲遗传改良及营造优质高效灰木莲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参考。
关键词
灰木莲
家系
生长性状
形质性状
评价与选择
闽南地区
Keywords
Manglietia conifera Dandy
families
growth characteristics
stem-form qualities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southern Fujian
分类号
S72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杉木红锥混交林间伐试验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李江才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119-123,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项目"红锥丰产栽培与木材加工利用研究"(编号97-Z-135)的部分内容
文摘
对杉木-红锥混交林进行4种间伐强度的试验结果表明,间伐2a后不同间伐强度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净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混交林中的杉木提高11%~46%、6%~29%和10%~105%;红锥提高7%~36%、15%~54%和17%~52%,其中尤以间伐强度为30%和40%的2种方式为最好,目前两树种种间关系比较协调,混交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合理,间伐后杉木与红锥比例以7∶3为宜。
关键词
杉木
红锥
混交林
间伐强度
Keywords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Castanopsis hystrix
mixed forest
thinning intensity
分类号
S791.2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桉树采伐后改造成桉杉混交林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
12
9
作者
陈清根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桉树科技》
2018年第4期14-19,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桉树混交栽培技术"(2016YFD0600504)
文摘
桉树采伐后分别改成桉树二代萌芽纯林、桉杉混交林和杉木纯林,对3种林分4.5 a生的生长量、林下植被多样性、凋落物存量、土壤水分物理性质进行调查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桉杉混交林中的桉树平均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比桉树纯林分别提高4.00%、8.68%和22.12%(P<0.05),但杉木与杉木纯林的生长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同时,混交林促进了桉树个体生长,有利于培育桉树中、大径材;桉树纯林林下植被多样性更明显,分布更为均匀,而杉木纯林的林下植被多样性最差;枯枝落叶量呈现桉树纯林>混交林>杉木纯林;桉树纯林表层土壤(0~20 cm)的水分物理性质优于桉杉混交林和杉木纯林,但随着土层加深,这一优势逐渐消失。桉杉混交林的土壤性状比杉木纯林更好,这与它们的林内光照、水分条件以及凋落物及其分解等差异有关。
关键词
桉树杉木混交
生长量
植被多样性
凋落物存量
土壤物理性质
Keywords
Eucalyptus spp.and Chinese fir mixed forest
Growth amount
vegetation diversity
litter stock
soil physical properties
分类号
S756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锥种源/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选择
被引量:
7
10
作者
方碧江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1年第1期22-29,共8页
基金
福建省林业局林木种苗科技攻关项目(闽林科[2013]1号)。
文摘
[目的]为红锥良种选育和开发利用提供优良基因资源。[方法]在闽南地区开展红锥种源/家系试验,采用方差分析、遗传参数分析和聚类分析对红锥种源和家系的生长量进行评价和选择。[结果]参试种源/家系的适应性较强,保存率均较高且不同家系的保存率达极显著差异,7年生不同种源/家系间的树高、胸径和材积差异极显著,遗传变异较大,广义遗传力较高,种源的生长性状遗传力达86.64%~88.79%,家系达79.76%~90.49%;经方差分析、多重比较,初步选出福建华安、广西凭祥和福建安溪为优良种源,这些种源7年生保存率均在80%以上,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到4.66%~12.54%、7.90%~16.05%和18.19%~44.84%。选出优良的红锥家系为GW36、A309、HC23、GW33和华安西林3,这些家系7年生保存率为82.67%~87.33%,树高、胸径和材积遗传增益分别达10.63%~14.90%、7.75%~22.78%和27.60%~69.57%,增产效果明显。[结论]初步选出福建华安、广西凭祥和福建安溪为优良种源,GW36、A309、HC23、GW33和华安西林3为优良家系,这些种源和家系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增益,可在生产上进行中试、应用,也可作为后续育种研究的优良种质材料。
关键词
闽南山地
红锥
种源
家系
遗传增益
评价选择
Keywords
mountainous aeas of Southern Fujian
Castanopsis hystrix
provenances
families
genetic gain
evaluation and selection
分类号
S722.5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92.1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肉桂人工林间伐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1
作者
黄海通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56-660,670,共6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项目"肉桂优树选择与短伐期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编号 99-Z-138)
文摘
对肉桂人工林间伐试验研究表明,5年生时实施间伐能明显改善林内的光环境,利于林木的光合作用,促进林木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积累.间伐强度20 %~50 %的各林分总生物量(包括因间伐移除的生物量)均明显高于不间伐的对照林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其中以间伐强度30 %~50 %,保留密度为3 500~4 500株/hm2的林分经济效益最高,投入产出比高达1:7.5~7.7.综合各因素的分析,以轮伐期8~10年的兼收型林分为培育目标,5年生时可根据林木长势、初植密度以及林木分化情况实施间伐.
关键词
肉桂
间伐强度
保留密度
经济效益
Keywords
Cinnomamum cassia
thinning intensity
reserved density
economic benefit
分类号
S753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南红锥优树子代苗期遗传变异测定
被引量:
6
12
作者
陈彩玲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林业调查规划》
2017年第5期138-141,150,共5页
基金
福建省林木种苗科技攻关五期项目<红锥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研究>(闽林科【2013】1号)
文摘
对来自闽南的红锥24个初选优树子代和1个母树林子代进行苗期生长测定与遗传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参试优树子代的苗高、地径遗传变异均较大,遗传力均较高。从种源变异看,来源华安金山林场和安溪的优树子代苗木生长量和遗传增益较高,1年生苗高、地径平均可达31.5~33.1cm和0.30~0.31 cm,苗高、地径遗传增益分别达8.16%~11.84%和9.24%~11.52%;从参试的优树子代中初步选出优良家系有华安2号、华安3号、华安4号、华安5号、华安6号、华安7号、池塘底A326和安溪A311、安溪A316和安溪A320,其中尤以来自华安的优良家系遗传增益最高,苗高、地径的遗传增益分别达17.30%~28.53%、13.56%~26.00%。初选出的10个优良家系苗木生长的增产效果较好,1年生平均苗高、地径分别可达32.0~40.0 cm和0.31~0.37 cm。
关键词
红锥
优树子代
苗期生长
遗传变异
遗传增益
Keywords
Castanopsis hystrixr
plus tree progeny
seedling growth
genetic variation
genetic gain
分类号
S79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2.31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锥优质用材林间伐整枝与中期施肥试验
被引量:
21
13
作者
赵登科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09年第17期186-188,共3页
基金
福建省林业厅"红锥优质用材林培育技术研究"(闽林科[2007]6号)项目部分内容
文摘
对红锥人工纯林开展间伐整枝和中期施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间伐整枝或适量中期施肥均能有效提高林分生长量,不同程度地改善林分质量和林分结构,尤其是适当间伐整枝配合适量施肥效果最好,实施1年后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增量分别比间伐整枝、施肥的单项效应和对照林分提高37.0%~113.5%、50.0%~134.2%和36.8%~194.2%。此外,间伐整枝也明显改善了林分小气候环境。研究还表明,在红锥人工林高度郁蔽后(七年生左右),间伐30%(伐去生长不良和干形较差的林木)并剪去保留木下脚枝和分叉枝(修枝高度为树冠长1/2),同时配合每株沟施复合肥120g、尿素65g、氯化钾22g的方案是可行的,可进一步示范推广。
关键词
红锥用材林
间伐整枝
中期施肥
树高
胸径
材积
Keywords
Castanopsis hystrix high-quality timber plantation
release-thinning and pruning
medium-term fertilization
tree height
DBH
volume increment
分类号
S753.51 [农业科学—森林经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锥马尾松混交林效益与营造技术
被引量:
20
14
作者
汤文彪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8年第15期169-171,共3页
基金
福建省林业厅"优质红锥用材林培育技术研究"(闽林科【2007】6号)项目部分内容
文摘
对7年生红锥马尾松混交林及其纯林调查结果表明,红锥与马尾松混交能明显促进林木的生长,提高造林存活率。在造林密度2500株.hm-2的情况下,红锥与马尾松以7马尾松3椎星状混交,两树种种间关系比较协调,空间分布格局合理,充分利用了营养空间,提高林分生产力,7年生混交林分中红椎的平均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分别比红椎纯林提高了12.5%、11.7%和38.70%,林分蓄积量分别比马尾松、红椎纯林提高了42.75%和14.60%。同时,能明显提高林分质量和材质,抗逆性强,改土效果好,有明显抑制火灾发生和蔓延等特性,是一种生态、经济效益兼得的混交组合,可在闽南丘陵山地发展。此外,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总结红锥混交造林技术,为培育优质红锥用材林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红锥
马尾松
混交林
混交效益
营造技术
分类号
S725.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6年生红锥杉木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被引量:
10
15
作者
邹圭碧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9年第11期67-70,共4页
文摘
为探讨营造红锥杉木复层混交林的可行性,以26年生红锥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林分生长量、第2次间伐的效果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中2个树种的生长量均高于相应的丰产标准,其中杉木的树高和胸径分别较标准高出3.33%、4.67%,红锥的树高和胸径分别较丰产标准高出16.90%、10.36%。混交林中上层红锥存在种内竞争,出现分化倾向,下层杉木作为被压木,表现出明显分化现象,此时开展间伐对林分的健康生长效果较好。26年生混交林的木材总收入452762元/hm^2,总利润241017元/hm^2,年均利润为9270元/hm^2,内部收益率达8.37%,经济效益高于全国营林平均水平,收益较为可观。因此,红锥杉木混交模式及配套技术措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红锥
杉木
混交林
生长量
间伐
Keywords
Castanopsis hystrix
Cunninghamia lanceolata
Mixed forest
Growth
Thinning
分类号
S7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桉树与越南安息香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被引量:
9
16
作者
赵惠珍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12期195-196,209,共3页
基金
漳州市科技项目"桉树大经材培育技术研究"
文摘
对闽南山地尾巨桉与越南安息香人工混交造林试验效果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尾巨桉与越南安息香混交是成功的,造林密度为1 350株/hm2,桉树与越南安息香以6∶4星状混交,林分空间分布格局合理,充分利用了营养空间,提高了林分产量和质量。4.5年的混交林分中尾巨桉的平均树高、胸径及单株材积分别比其纯林提高5.20%、11.49%和29.32%,而越南安息香的各项生长指标也明显高于其纯林。尤其是混交林中不论是尾巨桉还是越南安息香,小于10 cm小径木比例均比各自纯林减少,而12~18 cm中径木比例增加,并出现了大于20 cm的大径木,这对培育桉树大径材相当有利;此外,混交林在改良土壤、增强林分抗性等方面均比纯林有明显优势,对维护桉树人工林地力具有现实意义,可进一步推广示范。
关键词
越南安息香
尾巨桉
混交林
混交效果
Keywords
Styrax tonkinensis(Pierre)Craib
Europhylla×grandis
mixed forest
mixed effect
分类号
S79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S725.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锥用材林中龄林施肥试验示范效果
被引量:
5
17
作者
邹顺发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绿色科技》
2021年第19期162-163,166,共3页
基金
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编号:闽[2018]TG20号)。
文摘
对红锥中龄林进行了间伐整枝后实施施肥的试验示范,结果显示:间伐整枝后适量施肥可以增加林分生长量并提升林分质量,施肥2a林分平均树高、胸径和材积增量分别比不施肥林分提高101.35%~110.81%、89.73%~113.70%和111.96%~116.08%,年均生长量达0.74~0.78 m、1.38~1.56 cm和0.05 cm^(3)。提出了红锥中龄林实施间伐修枝后适宜的施肥方案为:每株施复合肥(N-P_(2)O_(5)-K_(2)O=16-16-16)200 g+尿素100 g+氯化钾50 g或每株施复合肥(N-P_(2)O_(5)-K_(2)O=16-16-16)350 g。
关键词
红锥
中龄林
施肥
施肥效果
Keywords
Castanopsis hystrix
middle-aged forest
fertilization
fertilization effects
分类号
S791.248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闽南山地卷荚相思家系造林试验
被引量:
3
18
作者
邹顺发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24期106-107,共2页
文摘
为了筛选出适合闽南北部山地栽培的优良卷荚相思家系,华安金山国有林场优选9个卷荚相思家系进行造林试验,对不同家系林分的生长性状、适应性和抗逆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家系均表现出较强的抗风性和抗寒性,可以适应闽南北部区域环境。但不同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和枝下高差异显著或极显著,其中Z5和Z7家系的生长表现优于其他家系,其树高、胸径、材积、枝下高比群体均值分别提高10.80%~11.59%、11.85%~15.05%、35.62%~41.78%和10.98%~13.41%。Z5和Z7家系初步评价为优良家系,可作为卷荚相思在闽南北部推广造林的推荐材料。
关键词
卷荚相思
家系
生长性状
适应性
抗逆性
闽南山地
Keywords
Acacia cincinnata
family
growth character
adaptability
stress resistance
mountain of southern Fujian
分类号
S792.99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胚根短截对红锥容器苗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
2
19
作者
黄祖保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3期111-112,115,共3页
文摘
为探讨胚根短截的最优保留长度,本文采用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分析不同胚根短截处理下红锥苗木生长量及根系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不同胚根短截处理对红锥苗苗高、地径、主根长、须根数和侧根数均影响较大,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不同胚根短截处理对红锥成苗率影响较小。进行胚根短截处理并保留胚根长度1~2 cm的红锥苗苗高、地径、须根数和侧根数分别较其他处理高出9.87%~37.09%、8.82%~40.74%、15.86%~135.86%和27.58%~68.03%。综上所述,进行胚根短截处理并保留胚根长度1~2 cm更有利于提高红锥容器苗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增加须根和侧根数量,控制主根长度,为红锥人工林培育提供高质量苗木。该处理措施可作为日后红锥容器苗生产的推荐技术措施。
关键词
红锥
胚根短截
容器苗
生长量
根系发育
Keywords
Castanopsis hystrix Miq.
radicle pruning
container seedling
growth
root development
分类号
S792.17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红锥用材林造林密度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20
作者
苏新财
机构
福建省华安金山国有林场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3年第13期160-161,163,共3页
基金
福建省林业厅科研计划项目"优质红锥用材林培育技术研究"(闽林科〔2007〕6号)
文摘
对红锥用材林不同造林密度试验进行定位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培育红锥中大径材的适宜初植密度为1 335~1 950株/hm2,不但有较高的保存率和生长量,八年生以后的成林阶段保存率仍达75%,未成林阶段和成林阶段年均树高可达1.0 m以上,胸径达1.2 cm以上,而且培肥效果较好;十年生左右的成林阶段,红锥用材林的密度控制在1 000~1 500株/hm2较为适宜。因此,应适时适量地结合林分生长发育状况及林分密度进行间伐,通过人为措施来对林分的营养空间进行调控,以期培育优质丰产的红锥中大径材。
关键词
红锥
用材林
密度效应
土壤肥力
影响
分类号
S792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华安金山红锥人工母树林改建技术成效分析
邹文真
《福建林业》
202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8年生火力楠半同胞家系遗传评价与选育
姜清彬
孟景祥
李保军
陈海军
方碧江
郭朗
田生辉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不同容器袋对红锥生长的影响
邹清飚
《现代农业科技》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柔性吊桥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Ⅵ——柔性吊桥悬索系统设计数学模型
郑丽凤
周新年
黎宗禄
林永东
官印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鄂西红豆枝干枯萎病病原菌分离与鉴定
韩森汇
丁奕
陈全助
邹华南
陈清根
宋漳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杉木灰木莲混交林生长情况及土壤理化性质
方碧江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闽南地区8年生灰木莲家系评价与选择
陈清根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杉木红锥混交林间伐试验研究
李江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桉树采伐后改造成桉杉混交林的效应研究
陈清根
《桉树科技》
2018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红锥种源/家系生长性状遗传变异分析及选择
方碧江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肉桂人工林间伐试验研究
黄海通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闽南红锥优树子代苗期遗传变异测定
陈彩玲
《林业调查规划》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红锥优质用材林间伐整枝与中期施肥试验
赵登科
《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红锥马尾松混交林效益与营造技术
汤文彪
《安徽农学通报》
2008
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26年生红锥杉木混交造林效果分析
邹圭碧
《安徽农学通报》
201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桉树与越南安息香混交造林效果研究
赵惠珍
《现代农业科技》
2011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红锥用材林中龄林施肥试验示范效果
邹顺发
《绿色科技》
2021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闽南山地卷荚相思家系造林试验
邹顺发
《现代农业科技》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胚根短截对红锥容器苗质量的影响
黄祖保
《现代农业科技》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红锥用材林造林密度试验研究
苏新财
《现代农业科技》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