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协同治理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合模式研究——以福建省建阳“三体一盟”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戴悦 郑振佺 +2 位作者 林燕羡 刘辉 毛文韬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0,共3页
目的对福建省建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合模式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县域医疗卫生体系整合的关键要素。方法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框架,从组织结构、服务模式、管理制度、信息技术等方面研究建阳医疗卫生体系的整合实践。结果医联体有效整合县... 目的对福建省建阳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合模式及效果进行分析,探究县域医疗卫生体系整合的关键要素。方法以协同治理理论为框架,从组织结构、服务模式、管理制度、信息技术等方面研究建阳医疗卫生体系的整合实践。结果医联体有效整合县域医疗服务、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体系,以医疗费用、医疗收入和医疗服务能力为判定标准的效果初显,并建立了一套相对完善的运行管理机制。结论网络与协作是推进县域医疗卫生资源整合的关键结构变量,需从利益、制度和信息技术等方面深化协作机制,促进整合功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理论 卫生服务体系 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D模型的福建省医养护理员培训体系设计探索 被引量:17
2
作者 司明舒 梁栋 +3 位作者 徐晨悦 刘亚南 赵曦曦 苏源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9-63,共5页
目的:本研究针对福建省当前医养护理员的现状,基于医养结合背景下养老服务的需求,设计一个较为科学、系统、规范的医养护理员培训体系,为福建省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从而提高福建省医养护理员的整体素质。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 目的:本研究针对福建省当前医养护理员的现状,基于医养结合背景下养老服务的需求,设计一个较为科学、系统、规范的医养护理员培训体系,为福建省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提供借鉴,从而提高福建省医养护理员的整体素质。方法:通过文献研究法,结合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以及医疗护理员培训与规范服务和管理标准,并基于实地调查法和深入访谈法,对医养护理员现状进行调查,拟定医养护理员的培训体系框架。结果:教学系统设计(ISD)作为一种常用的培训体系设计模型,针对目前福建省医养护理员及其培训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基于ISD模型的养老护理员培训体系。结论:基于ISD培训体系设计模型,从分析、设计、开发、实施、评价五个环节,构建了医养护理员培训体系,并详细介绍每个环节可操作的实施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养老护理员 培训体系 ISD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HA2011”的福建省女性恶性肿瘤治疗费用核算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荣盛 刘平 +4 位作者 龚亚萍 徐石平 廖丽琴 林少炜 瞿书铭 《卫生经济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53-56,共4页
目的:核算2019年福建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费用,为完善肿瘤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SHA2011”的基本框架,从治疗费用的服务功能、机构流向、年龄分布、癌种分布和筹资方案分布,核算2019年福建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费用... 目的:核算2019年福建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费用,为完善肿瘤防治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SHA2011”的基本框架,从治疗费用的服务功能、机构流向、年龄分布、癌种分布和筹资方案分布,核算2019年福建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费用。结果:2019年,福建省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治疗费用为57.04亿元,门诊费用占27.45%,住院费用占72.55%;89.06%的治疗费用流向医院;45~69岁女性群体的治疗费用较高;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胃癌、甲状腺癌是治疗费用消耗的主要癌种;家庭卫生支出为筹资方案的主要来源。结论:开展化疗等门诊服务项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的吸引力,加强健康教育,缩短重点癌种的筛查年限,优化筹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恶性肿瘤 卫生费用核算体系 治疗费用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dersen行为模型的机构内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司明舒 邵梅英 +3 位作者 吴胤歆 刘慕淳 苏源 崔乃雪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3-38,共6页
目的了解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全方位、多层级、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体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Andersen行为模型,通过焦点访谈和问卷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于2017年6月-2... 目的了解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选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构建全方位、多层级、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服务体系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基于Andersen行为模型,通过焦点访谈和问卷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于2017年6月-2018年8月对青岛市7个区43家医养结合机构2040位入住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构建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机构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结果机构老年人当中选择养中有医模式最多(42.32%),医养并重的次之(37.55%),医中有养的最少(20.14%)。与医养并重模式相比,中低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好、半自理、无任何疾病、睡眠时间较短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养中有医机构模式(P<0.05);教育程度低、与子女在同一市居住、无任何疾病、睡眠时间较短的老年人更愿意选择医中有养机构模式(P<0.05)。从Andersen模型各维度来看对医养结合机构模式选择影响最大的是促成性因素,其次分别是需求性因素、倾向性因素和健康行为因素。结论青岛市机构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选择以养中有医机构模式最多,机构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受社会人口学特征、居住安排、健康状况和日常生活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促成性因素影响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 模式选择 影响因素 Andersen行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收入水平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司明舒 冯倩 +4 位作者 邵梅英 井淇 梁栋 曾雁冰 苏源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3-376,共4页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收入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医养结合视域下加强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自制问卷于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青岛市7个区抽取43家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的1907名... 目的探讨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收入水平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为医养结合视域下加强对老年人的经济支持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自制问卷于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青岛市7个区抽取43家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的190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老年人的主观幸福感的平均得分为(3.90±0.908)分,收入水平的平均得分为(3.29±1.125)分。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有疾病、感到一般或有孤独寂寞感、感到一般或有焦虑抑郁感、对人际关系满意度感到不满意、有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ving,ADL)障碍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较低;收入水平高、最理想的医养结合机构类型为医疗机构内设养老机构模式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较高(P<0.05)。结论收入水平与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关系密切。应加大对老年人的经济救助,提高老年人的收入水平和经济状况,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养结合机构 老年人 收入水平 主观幸福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等维灰数递补动态模型的我国卫生资源配置预测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司明舒 陈洁 +1 位作者 苏源 井淇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03-706,共4页
目的对我国医疗卫生规划实施的进展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以2014-2018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以及人均卫生费用、个人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作为基础数据,通过等维灰数递补动态模型对2019-2030年我国执业... 目的对我国医疗卫生规划实施的进展进行预测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以2014-2018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以及人均卫生费用、个人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作为基础数据,通过等维灰数递补动态模型对2019-2030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和人均卫生费用、个人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的变化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研究。结果我国未来的卫生资源呈稳定增长的趋势。到2020年,我国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分别为2.88人、3.4人;医护比为1∶1.18;人均卫生费用为5343.81元,人均卫生费用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28.28%;到2030年,我国每千常住人口的执业(助理)医师数和注册护士数分别为4.94人、6.87人;医护比为1∶1.39;人均卫生费用为16225.68元,个人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为26.67%。结论到2020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和个人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基本能够达到规划的要求,医护比未能达标;到2030年我国执业(助理)医师数、注册护士数及医护比达到并且超过规划的要求,但个人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未达到规划标准;我国应当合理控制卫生人力资源的增长速度,不断优化卫生总费用的结构,降低个人卫生费用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维灰数递补动态模型 卫生资源配置 预测 健康中国20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住安排对医养结合机构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司明舒 梁栋 苏源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54-659,共6页
目的探讨居住安排对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为我国老年人的居住安排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自制问卷于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山东省青岛市7个区抽取43家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的1907名老年人进行问... 目的探讨居住安排对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为我国老年人的居住安排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利用自制问卷于2017年6月-2018年8月在山东省青岛市7个区抽取43家医养结合机构入住的1907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应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利用有序logistic回归对老年人自评健康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被调查的医养结合机构入住老年人的自评健康属于中等水平。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子女就近居住、生活感到满意、无焦虑抑郁感、给予老年人最主要的代际支持为经济支持以及居住的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的老年人自评健康较好;经济状况越差、婚姻状况为非在婚的老年人自评健康较差(均P<0.05)。结论居住安排与老年人自评健康显著相关。应当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倡导子女等家庭成员与入住机构的老年人近邻居住,增强对机构老年人的社会关爱,创新和发展不同类型医养结合机构服务模式,提高老年人收入水平,维护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住安排 自评健康 医养结合机构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