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7
1
作者 吴进寿 洪华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6-140,共5页
炎症对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关键性作用已确定,而高血压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危险因素,亦可能是一种慢性低级别炎症反应。近来的研究发现血压的升高与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 炎症对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关键性作用已确定,而高血压作为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危险因素,亦可能是一种慢性低级别炎症反应。近来的研究发现血压的升高与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呈高度正相关,炎症可促进高血压的发生与发展,同时炎症与高血压心肌纤维化及高血压血管重构有密切相关。近来的临床实验如ASCOT-LLA结果表明抑制高血压患者的炎症可使胆固醇正常的高血压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对危险度下降36%。本文就炎症与高血压及其心肌纤维化和血管重构等进行综述,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炎症 心肌纤维化 血管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麝香保心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武多娇 洪华山 江琼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12期75-75,共1页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HR大鼠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高血压对照组、苯那普利阳性药物对照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治疗12周后的SHR大鼠收缩压(SBP)、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SHR大鼠分为麝香保心丸治疗组、高血压对照组、苯那普利阳性药物对照组,研究麝香保心丸对治疗12周后的SHR大鼠收缩压(SBP)、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心肌胶原含量以及细胞外基质纤连蛋白(fibronectin,FN)、层黏连蛋白(laminin,LN)、心脏成纤维细胞(cardiacfibroblast,cFb)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结果麝香保心丸对SHR无明显降压作用,但与苯那普利一样可降低LVM、LVMI、心肌胶原含量(P<0.05)。麝香保心丸可明显降低心肌LN、FN含量、心脏成纤维细胞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量(P<0.05)。结论麝香保心丸对SHR心肌纤维化有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少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心脏成纤维细胞表达,减少心肌胶原合成及细胞外基质沉积等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麝香保心丸 SHR 心肌纤维化 心脏成纤维细胞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 机制 降低 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利钠肽与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协兴 洪华山 王一波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12,共5页
脑利钠肽 (BNP)主要由心脏合成和分泌 ,本质上是一种心脏神经激素 ,只有在血容量增加和压力超负荷的情况下才反应性地从心室分泌。BNP可作为心力衰竭的血浆标志物 ,用于心力衰竭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利钠肽 诊断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和巨噬细胞关系的研究——苯那普利干预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武多娇 洪华山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484-1489,共6页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苯那普利对其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2wk♂SHR分为高血压组(SHR,n=10)、苯那普利治疗组(BenL、BenH亚组,分别予苯那普利1.7、17mg.kg-1.d-1灌胃;n=10),另设年龄、性别配对的...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纤维化中的作用以及苯那普利对其影响及其机制。方法12wk♂SHR分为高血压组(SHR,n=10)、苯那普利治疗组(BenL、BenH亚组,分别予苯那普利1.7、17mg.kg-1.d-1灌胃;n=10),另设年龄、性别配对的WKY大鼠为对照(WKY,n=10)。干预18wk后,测量和计算各组大鼠收缩压(SBP)、左室重量(LVM)、左室重量指数(LVMI)、左室心肌胶原含量和巨噬细胞数目;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各组大鼠心肌转化生长因子-β1(1(TGF-β1)和白介素-6(IL-6)的转录水平。结果SHR组SBP较WKY大鼠升高(P<0.01),BenH组的SBP明显低于SHR组(P<0.01),BenL组SBP无明显变化;SHR组较WKY心肌中巨噬细胞数目明显增多,TGF-β1和IL-6的信使核糖核酸(mR-NA)水平也明显升高(P<0.01);而BenL和BenH组SHR心肌中巨噬细胞数目和TGF-β1及IL-6的mRNA水平均较SHR组降低(P<0.05);大鼠心肌中巨噬细胞数目分别与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VF)、心肌内血管周围胶原面积(PVCA)含量呈正相关(P<0.01)。结论巨噬细胞在SHR大鼠心肌纤维化中具有重要作用,苯那普利可减轻SHR心肌纤维化和巨噬细胞浸润,且可下调TGF-β1和IL-6的mRNA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心肌纤维化 巨噬细胞 苯那普利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罗非班在无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高危患者介入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林运灵 陈良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在无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高危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观察在标准抗栓治疗基础上加用中等剂量盐酸替罗非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5年4月-2006年1月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的NSTE-ACS高危患者按... 目的:在无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高危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观察在标准抗栓治疗基础上加用中等剂量盐酸替罗非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2005年4月-2006年1月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植入的NSTE-ACS高危患者按有无接受替罗非班治疗分为替罗非班组(26例)和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不良心脏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冠状动脉造影及介入治疗基线特征均无显著性差异。替罗非班组一级联合终点发生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尚无统计学意义;替罗非班组二级联合终点发生率在7 d(0%vs 16.7%,P=0.046)、30 d(3.8%vs 25%, P=0.045)和6个月(7.7%vs 33.3%,P=0.03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二级联合终点差异主要来源于需要住院的严重不稳定心绞痛,而心性死亡、急性心肌梗死及靶血管血运重建在两组中无差别。两组7天内出血事件发生率无差别。结论:在植入DES的NSTE-ACS高危患者中,在标准抗栓治疗基础上加用中等剂量的替罗非班可减少6个月随访期间不良事件及支架内血栓的发生、不增加急性期出血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利钠肽对心力衰竭患者心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
6
作者 朱小琴 洪华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211-1215,共5页
心力衰竭(HF)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神经体液紊乱及心室重构是HF患者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研究发现,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明显升高。BNP主要由心室合成分泌,作为循环激素,BNP通过利钠肽受体-鸟甘酸环化酶(NPR-cGMP)系... 心力衰竭(HF)是众多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神经体液紊乱及心室重构是HF患者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研究发现,HF患者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明显升高。BNP主要由心室合成分泌,作为循环激素,BNP通过利钠肽受体-鸟甘酸环化酶(NPR-cGMP)系统,可排钠、利尿,扩张血管,增强迷走神经活性及拮抗交感神经活性,从而明显改善HF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且不伴有血浆肾素活性的激活。BNP还可作用于心脏,具有抗心肌肥大、抗纤维化作用,作为局部调节因子在心室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远距分泌及旁分泌或自分泌作用,BNP在HF的发展及预后中发挥重要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神经体液 抗肥大 抗纤维化 鸟甘酸环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的静息心率与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相关:基于227例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卢丽萍 钟嘉鑫 +4 位作者 吴锡林 陈琴 林慧中 陈良龙 罗育坤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00-404,共5页
目的分析静息心率(RHR)高低与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2019年入住我院的心梗后室壁瘤患者资料,最终共227例纳入研究,随访24月,随访期间任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的发生都是终点事件。根据基线... 目的分析静息心率(RHR)高低与心肌梗死后室壁瘤患者不良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2019年入住我院的心梗后室壁瘤患者资料,最终共227例纳入研究,随访24月,随访期间任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s)的发生都是终点事件。根据基线RHR测量值高低分为RHR<10%、10%~90%和>90%三组,使用Cox比例风险模型、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模型来研究RHR对MACCEs的影响,结果以风险比(HR)的95%置信区间(CI)表示。结果在24月的随访中,90例(39.6%)患者发生MACCEs。RCS曲线显示RHR与MACCEs发生之间存在非线性“U”型相关性。与RHR在10%~90%组的个体相比,RHR>90%组的MACCEs风险增加了3.01倍(HR=4.01,95%CI:2.07-7.76,P<0.001)。患者在RHR<10%组,10%~90%组和91%~100%组的MACCEs发生率分别为39.1%、36.6%、66.7%(P=0.027),其中,室性心动过速/心室颤动(VT/VF)的发生率分别为17.4%、2.7%、4.8%(P=0.005),心衰再入院的发生率为8.7%、26.8%、42.9%(P=0.036)。结论持续监测和管理心率范围可为心梗后室壁瘤患者的预后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后室壁瘤 静息心率 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内小动脉重构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6
8
作者 黄鑫涛 洪华山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71-375,共5页
血管重构(VR)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疾病和循环功能紊乱的病理基础,其能促进靶器官损害和功能衰竭,提升疾病危险分层,故逆转VR已成为临床治疗靶向之一。肾脏是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靶器官,肾内小动脉决定了肾脏血流... 血管重构(VR)是引起高血压、糖尿病等血管疾病和循环功能紊乱的病理基础,其能促进靶器官损害和功能衰竭,提升疾病危险分层,故逆转VR已成为临床治疗靶向之一。肾脏是包括高血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重要靶器官,肾内小动脉决定了肾脏血流灌注的绝大部分阻力,其重构直接影响肾脏血流供应,引发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及其恶性循环,促进肾脏及其他靶器官损害及功能衰竭,影响预后。本文对VR尤其肾内小动脉VR研究现状及其重要意义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重构 高血压 糖尿病 肾内小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 被引量:16
9
作者 洪华山 林岚 +2 位作者 王一波 江琼 陈建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05-509,T002,共6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对心脏细胞增殖和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探讨其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 :①乳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光镜、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鉴定。②测定细胞的数量、代谢活性 (WST- 1)与DNA合成 (BrdUELISA法 ... 目的 :研究胰岛素对心脏细胞增殖和心肌细胞肥大的影响 ,探讨其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 :①乳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光镜、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鉴定。②测定细胞的数量、代谢活性 (WST- 1)与DNA合成 (BrdUELISA法 )及细胞周期百分比 (流式细胞仪 )以反映细胞增殖。③用细胞蛋白含量 (考马斯亮蓝法 )评估细胞肥大。结果 :①培养的细胞分别为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②胰岛素处理后 ,心肌成纤维细胞数量、WST - 1与BrdU的吸光值及S +G2 +M期细胞百分比明显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 ,而心肌细胞的上述参数无明显变化 (P >0 0 5 )。③胰岛素作用下 ,心肌细胞蛋白含量明显增加 ,且在 10 -10 mol/L - 10 -7mol/L范围内呈量效关系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在体外胰岛素有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增加心肌细胞蛋白含量 (诱导心肌细胞肥大 )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心肌成纤维细胞 心肌细胞肥大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在培养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对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林岚 洪华山 +2 位作者 陈若函 王一波 江琼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对心肌成纤维细胞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 (fibronectin ,FN)、层粘连蛋白 (lami nin ,LN)及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 :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并鉴定 ;用Streptav... 目的 :研究胰岛素对心肌成纤维细胞胞外基质纤维连接蛋白 (fibronectin ,FN)、层粘连蛋白 (lami nin ,LN)及细胞因子转化生长因子 β1(TGFβ1)表达的影响 ,探讨其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 :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并鉴定 ;用Streptavidin Peroxi dase (SP)染色方法 ,比较胰岛素实验组和对照组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FN、LN及TGFβ1的表达。结果 :培养的细胞经形态学观察和波形蛋白 (vimentin)SP染色 ,证实为心肌成纤维细胞 ;10 -8mol·L-1胰岛素实验组细胞膜上FN和细胞浆内TGFβ1的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 (P <0 .0 1) ;LN在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上基本不表达。结论 :在体外 ,胰岛素具有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胞外基质FN堆积的作用 ,可能参与了心肌肥厚的发生和发展 ,其机制可能与胰岛素促进心肌成纤维细胞TGFβ1的合成与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效学 胰岛素 成纤维细胞 纤维连接蛋白 层粘连蛋白 转化生长因子β1 心肌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SK信号通路在心肌预处理及后处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方军 吴黎明 陈良龙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062-2067,共6页
The anti-apoptotic pro-survival kinase signaling cascades,phosphatidylinositol-3-OH kinase(PI3K)-Akt and p42/p44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 1/2),which have been termed the reperfusion injury s... The anti-apoptotic pro-survival kinase signaling cascades,phosphatidylinositol-3-OH kinase(PI3K)-Akt and p42/p44 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protein kinases(ERK 1/2),which have been termed the reperfusion injury salvage kinase(RISK)pathway,are involved in cellular survival.In myocardial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pharmacological preconditioning,ischemic postconditioning and pharmacological postconditioning,the activation of these kinase cascades at the time of reperfusion has been demonstrated to confer cardioprotection against reperfusion-induced injury.Targeting the RISK signaling pathway may provide a novel strategy to salvaging viable myocardium and limiting infarct size during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AKT ERK1/2 预处理 后处理 心肌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脑利钠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协兴 洪华山 +3 位作者 陈良龙 王一波 叶明芳 江琼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447-450,共4页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脑利钠肽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心衰患者 4 2例 ,心功能 (NYHA)分级为Ⅱ~Ⅳ级 ,均接受利尿剂、洋地黄、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 ,随机分为 2组 :螺内酯组 2 1例 ,在上述治疗基... 目的 :观察螺内酯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脑利钠肽 (BNP)水平的影响。方法 :心衰患者 4 2例 ,心功能 (NYHA)分级为Ⅱ~Ⅳ级 ,均接受利尿剂、洋地黄、血管转换酶抑制剂类药物治疗 ,随机分为 2组 :螺内酯组 2 1例 ,在上述治疗基础上每日给予螺内酯 2 0mg ;对照组 2 1例 ,除不给予螺内酯外 ,余处理与治疗组相同。动态观察心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 1个月NYHA分级变化和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心衰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 3个月血清BNP 32浓度。同时使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结果 :螺内酯组和对照组治疗 1个月后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5 .7%和 76 .2 % (P <0 .0 5 ) ,显效率分别为 6 1.9%和 4 2 .9% (P <0 .0 5 )。两组患者治疗 1个月后 ,NY HA分级均有所改善 ,但螺内酯组治疗后改善显著(P <0 .0 5 )。治疗后螺内酯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显著升高 (P <0 .0 5 ) ,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显著降低 (P <0 .0 5 )。治疗后 2组血清BNP水平均显著下降 (P <0 .0 5 ) ,但螺内酯组对照组下降更显著 (P <0 .0 1)。螺内酯组治疗前后血清BNP水平降低值与左心室射血分数增加呈负相关 (r =- 0 .4 2 ,P <0 .0 5 ) ,而与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缩小呈正相关 (r =0 .6 0 ,P <0 .0 5 )。结论 :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内酯 心力衰竭 左心室射血分数 脑利钠肽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转染连接蛋白43基因后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卢仁荣 陈良龙 +3 位作者 钟玲 林岚 江琼 郭进建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7-470,共4页
目的:研究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budCE4.1_Cx43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明确同种异体干细胞及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基因转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 目的:研究转染真核表达质粒pbudCE4.1_Cx43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移植对心肌梗死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明确同种异体干细胞及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基因转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清洁级SD大鼠60只,随机选出11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大鼠制成心肌梗死模型,再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n=11);细胞移植组(n=12);基因移植组(n=13);空载体移植组(n=13)。另取清洁雄性SD大鼠5只,作为BMSCs供体。心肌梗死各组大鼠结扎前降支后1~3小时心肌内移植入相应的细胞或培养基,移植后6周检测心功能并取心脏检测各种相关指标。结果:同种异体大鼠BMSCs可在梗死心肌组织定居、生存;与对照组比较,假手术组、细胞移植组、基因移植组和空载体移植组左心功能均明显改善(P<0.05),基因移植组优于细胞移植组和空载体移植组(P<0.05)。结论:BMSCs转染Cx43基因后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连接蛋白43 心功能 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甾醇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及诱导其凋亡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洪华山 林岚 +4 位作者 王一波 江琼 郑关毅 陈良龙 陈建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 :研究 3β ,5α ,6 β 胆甾烷三醇 (Triol)和2 5 羟胆固醇 (2 5OH)对VSMC增殖的影响 ,探讨氧化甾醇在动脉粥样硬化 (AS)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培养和鉴定新西兰白兔主动脉VSMC ;以含不同浓度的Triol和 2 5OH的培养液作用于V... 目的 :研究 3β ,5α ,6 β 胆甾烷三醇 (Triol)和2 5 羟胆固醇 (2 5OH)对VSMC增殖的影响 ,探讨氧化甾醇在动脉粥样硬化 (AS)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培养和鉴定新西兰白兔主动脉VSMC ;以含不同浓度的Triol和 2 5OH的培养液作用于VSMC为实验组 ,不含氧化甾醇或含胆固醇的培养液作为对照组。VSMC增殖及其代谢活性以WST 1测定 ,细胞凋亡以光镜、透射电镜、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脱氧尿苷三磷酸缺口末端标记 (TUNEL)判断。结果 :在1× 10 - 9~ 1× 10 - 7mol·L- 1范围的Triol和 2 5OH对VSMC的WST 1代谢活性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而≥ 1× 10 - 6 mol·L- 1的氧化甾醇则使其代谢活性显著下降 (P <0 .0 1) ;≥ 2 0× 10 - 6 mol·L- 1的Triol和2 5OH诱导VSMC胞体皱缩变小、染色质在核周边浓集、核碎裂、空泡和凋亡小体形成等超微结构变化 ;TUNEL呈阳性反应。结论 :小剂量氧化甾醇无促进VSMC增殖而较大剂量氧化甾醇可诱导VSM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甾醇 血管平滑肌细胞 动脉粥样硬化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壁内小动脉的重构特征观察 被引量:4
15
作者 洪华山 吴进寿 江琼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壁内小动脉的重构情况及其特征。方法选取12周龄雄性SHR大鼠10只为实验组(SHR组),以周龄、性别相配的WKY大鼠为对照组(WKY组,n=10)。实验持续18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进行血压测定。取大鼠左心室组织切... 目的观察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心肌壁内小动脉的重构情况及其特征。方法选取12周龄雄性SHR大鼠10只为实验组(SHR组),以周龄、性别相配的WKY大鼠为对照组(WKY组,n=10)。实验持续18周,实验开始和结束时进行血压测定。取大鼠左心室组织切片行HE染色、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的双重染色(P/VB法),计算机辅助成像系统计算心肌壁内小动脉的血管壁面积(WA)、血管腔面积(LA)和血管壁面积百分比(%WA)。α-SMA免疫组化染色识别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PCNA免疫组化染色和原位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标记(TUNEL)分别显示心肌壁内小动脉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并计算增殖指数(PI)和凋亡指数(AI)。结果12周龄和30周龄SHR组收缩压(分别为172.00±9.78、200.50±14.15mmHg)明显高于WKY组(分别为123.40±5.10、116.30±9.38mmHg,P<0.01)。SHR大鼠心肌壁内直径10~69μm小动脉的WA和%WA(分别为5061±951μm2,65.0%±4.7%)明显高于WKY组(分别为3389±763μm2,44.0%±4.5%,P<0.01),而LA(2604±306μm2)显著低于WKY组(4339±971μm2,P<0.01)。SHR组心肌壁内小动脉增殖重构的部位在血管的中膜,增殖细胞表达α-SMA,提示其为VSMCs。SHR组心肌壁内小动脉中膜PI(52.79%±3.99%)明显高于WKY组(28.45%±1.87%),而AI(12.34%±2.92%)明显低于WKY组(31.69%±5.15%,P<0.01)。结论30周龄SHR大鼠心肌壁内小动脉中膜明显增厚,管腔变小,其机制可能与中层平滑肌细胞的增殖凋亡失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近交SHR 心肌 小动脉 肌细胞 平滑肌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欧洲心脏病学会和欧洲心胸外科协会心肌血运重建指南》解读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良龙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5,共3页
2014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和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联合发布的心肌血运重建指南,不仅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泛,主要还基于最新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对2010年版指南进行了重要更新。因此,新指南值得仔细参详,以在临床实践中加以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心肌血运重建 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难度与即刻疗效观察
17
作者 陈良龙 林朝贵 +3 位作者 张飞龙 郑行春 陈建华 彭亚飞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技术难度、即刻造影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94例心肌梗死患者分成直接、延期及晚期PCI组 ,病例数分别为 38例、2 2例和 34例。术中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评价梗死相关血管特征、... 目的 观察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的技术难度、即刻造影效果与安全性。方法  94例心肌梗死患者分成直接、延期及晚期PCI组 ,病例数分别为 38例、2 2例和 34例。术中根据冠状动脉造影评价梗死相关血管特征、PCI技术难度积分、PCI造影成功率及并发症。结果 三组技术难度积分分别为 1.4 7± 1.79、1.82± 1.72和 2 .85± 2 .83(P <0 .0 5 ) ,PCI造影成功率分别为92 .0 %、91.0 %及 76 .5 % (P <0 .0 5 ) ,PCI中严重并发症分别为 5 .3%、0和 5 .9% (P =NS) ,住院期严重并发症分别为 0、9.1%和 0 (P =NS)。结论 心肌梗死后不同阶段进行PCI的技术难度及有效性各不相同 ,晚期PCI总技术难度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难度 即刻疗效观察 死后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严重并发症 心肌梗死患者 冠状动脉造影 PCI 造影效果 血管特征 梗死相关 安全性 病例数 住院期 晚期 积分 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对心脏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林岚 洪华山 +2 位作者 王一波 江琼 陈建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661-666,共6页
目的 研究胰岛素对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探讨其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 ①乳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光镜、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鉴定。②两种细胞在不同浓度胰岛素作用下细胞数量、代谢活性与DNA合... 目的 研究胰岛素对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 ,探讨其在心肌肥厚中的作用。方法 ①乳鼠心肌细胞和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光镜、电镜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的鉴定。②两种细胞在不同浓度胰岛素作用下细胞数量、代谢活性与DNA合成 (WST 1、BrdUELISA法 )的测定及细胞周期分析 (流式细胞仪 )。结果 ①培养的心脏细胞分别为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②胰岛素作用下 ,心肌细胞的数量、WST 1与BrdU的OD值及S +G2 +M期细胞百分比无变化 (P >0 0 5 ) ;而心肌成纤维细胞的数量、WST 1与BrdU的OD值及S +G2 +M期细胞百分比均升高 (P <0 0 1或P <0 0 5 )。结论 胰岛素可促进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增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心肌细胞 成纤维细胞 心肌肥厚 药物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剖M型超声、定量组织多普勒检测心肌梗死大鼠左室局部收缩功能 被引量:2
19
作者 尹晓坚 李金国 +2 位作者 孙旭东 钟玲 陈良龙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37-1441,共5页
目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上,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梗死及其演变过程中解剖M型超声(AME)、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QTVI)变化规律及特征,比较它们在检测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变化中的相对价值。方法31只SD大鼠分成MI组(n=22)和对照组(n=9)。MI组... 目的大鼠心肌梗死模型上,探讨急性心肌缺血、梗死及其演变过程中解剖M型超声(AME)、定量组织多普勒速度成像(QTVI)变化规律及特征,比较它们在检测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变化中的相对价值。方法31只SD大鼠分成MI组(n=22)和对照组(n=9)。MI组大鼠在开胸手术下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随后复苏饲养4周。对照组动物仅行假手术。应用超声显像仪分别同步记录术前、术后即刻、2周及4周的AME、QTVI图像或曲线,以AME观察左室壁局部收缩期与舒张期厚度(WTs、WTd)及局部室壁增厚率(WTF)、QTVI观察局部心肌内膜下、外膜下及全层室壁组织速度(SPVendo、SPVepi、SPV)。结果与术前基线及对照组对应阶段比较:术后即刻WTd、WTs及WTF呈降低趋势,术后2周及4周WTd、WTs和WTF均呈显著性降低。术后即刻SPVepi及SPV呈降低趋势,而SPVendo则呈显著性降低;术后2周及4周SPVendo、SPVepi及SPV均呈显著性降低。与术前基线及对照组对应阶段比较:大面积MI组WTF在术后即刻即显著降低,而中小面积MI组WTF在术后2周或以上才显著降低;无论大或中小面积MI组,术后即刻SPV即显著降低。AME确定的与组织学确定的心肌梗死的范围无显著性差异(0.28±0.14和0.35±0.13,P>0.05),且两者具有高度相关性(r=0.73,SEE=0.14,P<0.01)。结论AME和QTVI均能对缺血或梗死心肌进行局部心功能定量分析;心肌缺血或梗死面积大小影响AME、但可不影响QTVI对局部心功能异常的早期检测;AME可较好地确定缺血或梗死心肌的受累范围,而QTVI通过检测从心内膜下至心外膜下层心肌的速度梯度变化可区别不同层次的心肌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解剖M型超声成像 定量组织速度成像 大鼠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