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福建省主要耕地土壤有效硅含量及硅肥施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9
- 1
-
-
作者
彭嘉桂
卢和顶
罗涛
林炎金
蔡阿瑜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
出处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4年第3期36-41,共6页
-
文摘
本文通过田间、盆栽的试验,以及样品分析,结果表明,我省耕地土壤可溶态有效硅多在100mg/kg以下.水稻、甘薯、甘蔗、香蕉等作物施用硅钙肥,增产显著.水稻一般每公顷施300~750kg硅钙肥,可增产5%~15%.同时硅素还有利水稻对氮、磷吸收,并加速向穗部运转,虽然钾吸收量减少,但稻谷产量却提高.施用硅钙肥、水稻稻飞虱虫口密度可减少20%~60%,香蕉束顶病发病率降低25%~50%.我省硅资源丰富,应开发利用.
-
关键词
硅肥
有效硅
耕地土壤
施肥
福建
-
分类号
S143.71
[农业科学—肥料学]
-
-
题名福建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
被引量:8
- 2
-
-
作者
汤葆莎
余德亿
黄玉清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
-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S1期6-9,共4页
-
文摘
作物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系统中一项重要的生物质资源。在福建,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具有种类多、数量大、质量优、分布广的特点;目前,秸秆资源主要用作燃料、肥料、饲料、生产原料等,但存在利用率低、转化率低、经济效益低和环境污染严重的特点。今后,其开发利用必须做到: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②加强农作物秸秆综合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③扶持龙头企业,实现秸秆利用产业化、规模化等。
-
关键词
秸秆
资源
利用
-
Keywords
straw
resources
utilization
-
分类号
S216.2
[农业科学—农业机械化工程]
-
-
题名福建省小菜蛾田间抗药性测定
被引量:17
- 3
-
-
作者
余德亿
汤葆莎
占志雄
傅建炜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1期14-16,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
-
文摘
对福建省不同地区与时间条件下的小菜蛾进行不同种类杀虫剂的田间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 ,福建省 9个地 (市 )点的小菜蛾对 6大类 1 2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 ,且存在较大的差异 ,对不同种类杀虫剂的抗性发展趋势也不同。
-
关键词
小菜蛾
抗药性
测定
杀虫剂
防治
-
分类号
S433.4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S481.4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福建省春大豆新品种丰产性与稳产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5
- 4
-
-
作者
滕振勇
林国强
林荣辉
-
机构
福建省种子总站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泉州市农科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
-
关键词
福建
春大豆
品种
丰产性
稳产性
多点联合鉴定试验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1998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试验总结
被引量:2
- 5
-
-
作者
邱永祥
李本金
郑旋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福建省农业厅种子管理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1期4-5,共2页
-
-
关键词
98年
福建
甘薯
品种
区域试验
-
分类号
S531.0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福建省1995年甘薯新品种区试总结
被引量:5
- 6
-
-
作者
林金华
郑旋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6年第6期6-7,共2页
-
文摘
福建省1995年甘薯新品种区试总结林金华,郑旋(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350013)(福建省种子公司)为鉴定甘薯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优质性和抗逆性,选择高产、稳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系)提供生产推广和科研应用,由省种子公司种子管理总站主持,省农...
-
关键词
甘薯
新品种
区域试验
-
分类号
S53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福建省2002年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被引量:2
- 7
-
-
作者
罗维禄
邱永祥
-
机构
福建省种子总站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3年第4期6-8,共3页
-
文摘
福建省2002年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由福建省农业厅种子总站主持,参试单位有龙岩、泉州、福州市农科所和莆田、漳浦、同安、南安、宁德等县(市)良种场及霞浦县种子管理站共9个点,参试品种11个(表1).没有收到漳浦点资料,不参加汇总.宁德点因数据差异过大,干产及干率不参加统计.
-
关键词
福建
2002年
甘薯
新品种
区域试验
晒干率
出粉率
食味品质
产量
质量
-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福建省春大豆新品系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2
- 8
-
-
作者
林国强
罗凌凌
张武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福建师范大学
永泰县富泉乡农技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3年第2期10-11,共2页
-
-
关键词
福建省
春大豆
新品系
比较试验
品比鉴定试验
-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福建省1997年甘薯新品种区试总结
- 9
-
-
作者
邱永祥
郑旋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厅种子管理总站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6期33-33,共1页
-
文摘
1997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由省农业厅种子管理总站主持,省农科院耕作所汇总。参试单位有:泉州、龙岩、莆田、漳州和宁德5地(市)农科所及漳浦、同安、惠安、安溪、平潭、南安6县(市)良种场;10个参试品种分别是:金山23、岩薯6号、宁丰408、龙薯34...
-
关键词
福建
甘薯
品种
区试
-
分类号
S53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福建省1993年甘薯新品种区试总结
- 10
-
-
作者
蔡文振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4年第4期6-7,共2页
-
文摘
福建省1993年甘薯新品种区试总结蔡文振(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350013)为鉴定甘薯新品种的品质、丰产性和适应性,由我所主持,组织有关单位参加,开展了1993年度甘薯新品种田间试验。-、试验概况参试品种有莆薯82、泉薯009、岩薯31、惠薯5号、龙薯...
-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新品种
区域试验
-
分类号
S53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福建高速公路生物护坡草坪的建植与养护
被引量:11
- 11
-
-
作者
余德亿
卢和顶
汤葆莎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45-49,共5页
-
文摘
分析了福建高速公路所经区域的土壤、气候及草坪植被环境特点 ,归纳总结了高速公路生物护坡草坪的建植与养护技术 ,对草种选择、建植与养护、质量保障等进行讨论并提出建议 。
-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生物护坡
草坪
建植
养护
公路绿化
-
Keywords
Esophagus
Length
Projection
-
分类号
S688.4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
-
题名福建荸荠枯萎病病原菌鉴定
被引量:10
- 12
-
-
作者
李本金
童川拉
郑元梅
郭亚木
蔡跃庆
连白冬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福建省龙海市榜山镇
-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2-14,共3页
-
文摘
荸荠枯萎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近几年在闽南发生严重。为明确该病的病原,于1994~1996年在福建省龙海市荸荠产区采集枯萎病标样258份,经分离培养、致病力测定和形态特征观察等试验表明,此病原是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分离频率达100%。
-
关键词
荸荠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
致病性
-
Keywords
Chinese water chestnut wilt
Fusarium oxysporum
Pathogenicity
-
分类号
S436.45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2003年甘薯叶菜型品种国家区试福建试点小结
被引量:3
- 13
-
-
作者
邱永祥
吴秋云
李光星
罗文彬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2-13,共2页
-
-
关键词
2003年
甘薯
叶菜型品种
品种区域试验
茎叶产量
茎叶品质
-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福建野生大豆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的变异和相关分析
被引量:2
- 14
-
-
作者
黄建成
童川拉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0年第1期7-8,共2页
-
文摘
为了充分利用我省的野生大豆资源,我们对搜集到的368份野生大豆进行了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分析,以期了解本省野生大豆籽粒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异情况和两者间的关系,为开展高蛋白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蛋白
脂肪含量
-
分类号
S565.1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福建野生大豆主要性状及其相关分析
- 15
-
-
作者
黄建成
童川拉
徐树传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研究所
-
出处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16,共3页
-
文摘
本文根据352份野生大豆和16份半野生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大豆的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变异较大,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野生大豆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低于半野生大豆,且变异较小。野生、半野生大豆的蛋白质与脂肪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
关键词
大豆
野生
性状
相关分析
品质
-
Keywords
Wild soybean
Agronomic character
Quality
Correa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S565.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福建秋播玉米栽培技术研究
- 16
-
-
作者
蔡文振
卢济事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6年第4期11-12,共2页
-
文摘
福建地处亚热带,温、光、水资源丰富,利用早作物后茬发展秋玉米生产,是一条可行途径。为此,我们联合地处不同生态区的漳州、莆田、龙岩、永泰、泰宁等农业科研单位,通过田间试验,探明了秋播玉米四项关键性栽培措施。
-
关键词
玉米
中早熟品种
杂交品种
栽培
-
分类号
S513.0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福建春大豆高产配套技术总结
- 17
-
-
作者
徐树传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
出处
《大豆通报》
1995年第4期17-17,共1页
-
文摘
福建春大豆高产配套技术总结徐树传(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1988~1990年针对我省春大豆产量低而不稳的状况,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目标,采用边试验研究边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从品种、环境、措施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总结出春大豆单作亩产200...
-
关键词
大豆
春大豆
产量
栽培
配套技术
福建
-
分类号
S565.104
[农业科学—作物学]
-
-
题名福建的水田杂草
- 18
-
-
作者
林辉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95年第1期58-60,共3页
-
文摘
福建的水田杂草林辉(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福州350001)福建地处东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生物圈旺盛,植物种群多,杂草终年繁衍丛生。杂草是农作物的一大敌害。农田杂草长期适应当地作物、耕作、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及其他社会因素而生存。它与...
-
关键词
水田
杂草
种类
防除
福建
-
分类号
S451.2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福建的农田杂草
- 19
-
-
作者
林辉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7年第2期17-19,共3页
-
文摘
福建的农田杂草林辉(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350013)福建地处中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生物圈旺盛,植物种群多,杂草终年繁衍丛生。杂草是农作物的一大敌害。农田杂草长期适应当地作物、耕作、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及其他社会因素而生存,它与作物...
-
关键词
农田
杂草
种类
福建
-
分类号
S451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紫色甘薯品种主要性状及产量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0
- 20
-
-
作者
余华
蔡南通
邱永祥
罗文彬
池丽丽
黄敬浩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科技开发总公司
福建省农科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701-705,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财政厅"反季节无公害蔬菜设施栽培研究"资助项目
-
文摘
通过试验鉴定,初步明确了Ayawyusky、夏引1号等5个紫肉色品种的农艺性状、产量水平、食味品质、抗病性以及茎叶与块根的生长特点,认为Ayawyusky作为提取淀粉和紫色素用品种;夏引1号作为特色的优质食用品种。这些紫肉色品种的引进和利用,丰富了我省甘薯品种的种质类型,并提出开展选育紫肉色甘薯新品种,选择互补性较强的亲本品种来配制组合。
-
关键词
紫色甘薯
品种
性状
产量
稳定性
-
Keywords
purple sweetpotato
characters
stability
research
-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