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小菜蛾田间抗药性测定 被引量:17
1
作者 余德亿 汤葆莎 +1 位作者 占志雄 傅建炜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1期14-16,共3页
对福建省不同地区与时间条件下的小菜蛾进行不同种类杀虫剂的田间抗药性测定。结果表明 ,福建省 9个地 (市 )点的小菜蛾对 6大类 1 2种杀虫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抗性 ,且存在较大的差异 ,对不同种类杀虫剂的抗性发展趋势也不同。
关键词 小菜蛾 抗药性 测定 杀虫剂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春大豆新品种丰产性与稳产性研究初报 被引量:5
2
作者 滕振勇 林国强 林荣辉 《福建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福建 春大豆 品种 丰产性 稳产性 多点联合鉴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8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试验总结 被引量:2
3
作者 邱永祥 李本金 郑旋 《福建农业科技》 2000年第1期4-5,共2页
关键词 98年 福建 甘薯 品种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1995年甘薯新品种区试总结 被引量:5
4
作者 林金华 郑旋 《福建农业科技》 1996年第6期6-7,共2页
福建省1995年甘薯新品种区试总结林金华,郑旋(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350013)(福建省种子公司)为鉴定甘薯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优质性和抗逆性,选择高产、稳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系)提供生产推广和科研应用,... 福建省1995年甘薯新品种区试总结林金华,郑旋(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350013)(福建省种子公司)为鉴定甘薯新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优质性和抗逆性,选择高产、稳产、优质和抗逆性强的新品种(系)提供生产推广和科研应用,由省种子公司种子管理总站主持,省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新品种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2002年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被引量:2
5
作者 罗维禄 邱永祥 《福建农业科技》 2003年第4期6-8,共3页
福建省2002年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由福建省农业厅种子总站主持,参试单位有龙岩、泉州、福州市农科所和莆田、漳浦、同安、南安、宁德等县(市)良种场及霞浦县种子管理站共9个点,参试品种11个(表1).没有收到漳浦点资料,不参加汇总.宁德点... 福建省2002年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由福建省农业厅种子总站主持,参试单位有龙岩、泉州、福州市农科所和莆田、漳浦、同安、南安、宁德等县(市)良种场及霞浦县种子管理站共9个点,参试品种11个(表1).没有收到漳浦点资料,不参加汇总.宁德点因数据差异过大,干产及干率不参加统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2002年 甘薯 新品种 区域试验 晒干率 出粉率 食味品质 产量 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春大豆新品系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2
6
作者 林国强 罗凌凌 张武 《福建农业科技》 2003年第2期10-11,共2页
关键词 福建省 春大豆 新品系 比较试验 品比鉴定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1997年甘薯新品种区试总结
7
作者 邱永祥 郑旋 《福建农业科技》 1998年第6期33-33,共1页
1997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由省农业厅种子管理总站主持,省农科院耕作所汇总。参试单位有:泉州、龙岩、莆田、漳州和宁德5地(市)农科所及漳浦、同安、惠安、安溪、平潭、南安6县(市)良种场;10个参试品种分别是:金山2... 1997年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区试由省农业厅种子管理总站主持,省农科院耕作所汇总。参试单位有:泉州、龙岩、莆田、漳州和宁德5地(市)农科所及漳浦、同安、惠安、安溪、平潭、南安6县(市)良种场;10个参试品种分别是:金山23、岩薯6号、宁丰408、龙薯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甘薯 品种 区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1993年甘薯新品种区试总结
8
作者 蔡文振 《福建农业科技》 1994年第4期6-7,共2页
福建省1993年甘薯新品种区试总结蔡文振(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350013)为鉴定甘薯新品种的品质、丰产性和适应性,由我所主持,组织有关单位参加,开展了1993年度甘薯新品种田间试验。-、试验概况参试品种有莆薯82、泉... 福建省1993年甘薯新品种区试总结蔡文振(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350013)为鉴定甘薯新品种的品质、丰产性和适应性,由我所主持,组织有关单位参加,开展了1993年度甘薯新品种田间试验。-、试验概况参试品种有莆薯82、泉薯009、岩薯31、惠薯5号、龙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新品种 区域试验
全文增补中
2003年甘薯叶菜型品种国家区试福建试点小结 被引量:3
9
作者 邱永祥 吴秋云 +1 位作者 李光星 罗文彬 《福建农业科技》 2004年第3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2003年 甘薯 叶菜型品种 品种区域试验 茎叶产量 茎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野生大豆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的变异和相关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黄建成 童川拉 《福建农业科技》 1990年第1期7-8,共2页
为了充分利用我省的野生大豆资源,我们对搜集到的368份野生大豆进行了蛋白质与脂肪含量分析,以期了解本省野生大豆籽粒中的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变异情况和两者间的关系,为开展高蛋白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野生大豆 蛋白 脂肪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野生大豆主要性状及其相关分析
11
作者 黄建成 童川拉 徐树传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4-16,共3页
本文根据352份野生大豆和16份半野生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大豆的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变异较大,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野生大豆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低于半野生大豆,且变异较小... 本文根据352份野生大豆和16份半野生大豆的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大豆的单株粒重、单株荚数变异较大,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其他性状间的相关性不显著。野生大豆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均低于半野生大豆,且变异较小。野生、半野生大豆的蛋白质与脂肪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野生 性状 相关分析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秋播玉米栽培技术研究
12
作者 蔡文振 卢济事 《福建农业科技》 1996年第4期11-12,共2页
福建地处亚热带,温、光、水资源丰富,利用早作物后茬发展秋玉米生产,是一条可行途径。为此,我们联合地处不同生态区的漳州、莆田、龙岩、永泰、泰宁等农业科研单位,通过田间试验,探明了秋播玉米四项关键性栽培措施。
关键词 玉米 中早熟品种 杂交品种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春大豆高产配套技术总结
13
作者 徐树传 《大豆通报》 1995年第4期17-17,共1页
福建春大豆高产配套技术总结徐树传(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1988~1990年针对我省春大豆产量低而不稳的状况,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目标,采用边试验研究边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从品种、环境、措施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行系统深入... 福建春大豆高产配套技术总结徐树传(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1988~1990年针对我省春大豆产量低而不稳的状况,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目标,采用边试验研究边示范推广相结合的方法,从品种、环境、措施之间的生态关系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总结出春大豆单作亩产2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春大豆 产量 栽培 配套技术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的农田杂草
14
作者 林辉 《福建农业科技》 1997年第2期17-19,共3页
福建的农田杂草林辉(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350013)福建地处中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生物圈旺盛,植物种群多,杂草终年繁衍丛生。杂草是农作物的一大敌害。农田杂草长期适应当地作物、耕作、气候、土壤等生态... 福建的农田杂草林辉(福建省农科院耕作所350013)福建地处中南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生物圈旺盛,植物种群多,杂草终年繁衍丛生。杂草是农作物的一大敌害。农田杂草长期适应当地作物、耕作、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及其他社会因素而生存,它与作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 杂草 种类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配置对菜用大豆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黄建成 林国强 +2 位作者 徐树传 王金官 郑元梅 《中国油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9-31,共3页
不同群体配置方式对菜用大豆的植株性状、青荚产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速度和各器官光合产物的分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每穴1株、2株比3株种植法青荚产量明显提高,单株干物质累积量增加,累积速度加快,光合产物... 不同群体配置方式对菜用大豆的植株性状、青荚产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干物质积累速度和各器官光合产物的分配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每穴1株、2株比3株种植法青荚产量明显提高,单株干物质累积量增加,累积速度加快,光合产物在荚粒中的分配量分别增加1.11g和0.89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用大豆 群体配置 产量 生理指标 大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窄畦窄行穴播大豆群体生理指标及光分布特点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国强 黄建成 +2 位作者 陈志雄 胡润芳 徐树传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56-59,共4页
采用大区对比法对窄畦窄行穴播大豆各生育阶段群体生理指标及冠层光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宽畦宽行穴播相比,窄畦窄行穴播大豆群体LAI高,叶片功能期长,相对光强高;在鼓粒期(R5),降低了叶片密集点所处的高... 采用大区对比法对窄畦窄行穴播大豆各生育阶段群体生理指标及冠层光分布特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宽畦宽行穴播相比,窄畦窄行穴播大豆群体LAI高,叶片功能期长,相对光强高;在鼓粒期(R5),降低了叶片密集点所处的高度,减小了叶片密集度和消光系数,改善了整个冠层的光照条件,提高了净光合生产率,积累了更多的干物质,从而使籽粒产量提高了1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窄畦窄行 穴播 叶面积指数 光照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种——福花1号 被引量:2
17
作者 唐兆秀 李光星 +1 位作者 蓝新隆 王雪英 《农业科技通讯》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抗黄曲霉花生 新品种 “福花1号”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饲玉米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被引量:23
18
作者 林建新 陈山虎 +2 位作者 卢和顶 童川拉 纪荣昌 《福建农业科技》 2004年第1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青饲玉米 青贮玉米 经济效益 发展现状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甘薯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建议 被引量:9
19
作者 蔡南通 翁定河 +2 位作者 林金华 李本金 林武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6期23-24,共2页
甘薯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长期以来,甘薯主要做为口粮或饲料粮,少量做为食品加工和轻工业原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甘薯的生产和利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抓住这一契机,在重新认识甘薯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 甘薯是我省重要的粮食作物。长期以来,甘薯主要做为口粮或饲料粮,少量做为食品加工和轻工业原料。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甘薯的生产和利用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为了抓住这一契机,在重新认识甘薯在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和培育我省甘薯生产和利用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本文提出实现这一目标的措施和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生产 福建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种菜用蚕豆的效益与前景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爱萍 池晓雯 +1 位作者 滕振勇 郑开斌 《福建农业科技》 2001年第3期5-5,共1页
关键词 菜用蚕豆 冬季 栽培技术 茬口安排 品种选择 效益分析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