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新的鸭传染病研究 Ⅰ.流行情况与初步诊断 被引量:25
1
作者 林世棠 黄瑜 +1 位作者 黄纪铨 刘利华 《中国畜禽传染病》 CSCD 1996年第4期14-17,共4页
近几年来,在福建的福州、福清和莆田等地的各日龄番鸭、半翻鸭、樱桃谷鸭和麻鸭发生一种以脏器和肠道出血为主要将征的传染病,严重威胁我省养鸭业。经病原分离、电镜观察、中和试验及人工复制试验等实验室检查初步证明是由Ⅰ型鸭肝炎病... 近几年来,在福建的福州、福清和莆田等地的各日龄番鸭、半翻鸭、樱桃谷鸭和麻鸭发生一种以脏器和肠道出血为主要将征的传染病,严重威胁我省养鸭业。经病原分离、电镜观察、中和试验及人工复制试验等实验室检查初步证明是由Ⅰ型鸭肝炎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一种新的鸭传染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病 传染病 肝炎病毒变异株 流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荚膜亚单位疫苗对鸭的免疫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世棠 陈月英 +2 位作者 陈萍 杨苏 齐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1-9,94,共10页
采用2.9%NaCl溶液和SDS浸提法,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_(48-1)强毒菌株,提取一种粗荚膜抗原(CCA),荚膜形态在电镜下呈开放的C状螺圈结构或不规则形。经化学测定证明是一种含蛋白质为主的多糖蛋白复合物。用此复合物接种小白鼠、20日龄小... 采用2.9%NaCl溶液和SDS浸提法,从禽多杀性巴氏杆菌C_(48-1)强毒菌株,提取一种粗荚膜抗原(CCA),荚膜形态在电镜下呈开放的C状螺圈结构或不规则形。经化学测定证明是一种含蛋白质为主的多糖蛋白复合物。用此复合物接种小白鼠、20日龄小鸭和成鸭,均无可见的全身和局部不良反应。此复合物具有免疫原性,用含蛋白质1.41~2.15mg经胸肌或翅膀皮下接种15日后,免疫8组鸭有效率平均为80%。经9批组重复效检,能获得85~100%保护率,证明免疫力稳定性可靠。测定了CCA的免疫期,可持续5~5.5个月,有效保护率为75%以上。在野外抽检了不同地区经5~6个月接种的4批免疫鸭群,其保护率与实验室结果相似。CCA在实验室和野外对蛋鸭群进行了接种试验和试用,对产蛋率均无明显影响。可用于禽霍乱暴发群,及时控制疫情。CCA可配制成禽霍乱荚膜亚单位苗,用于预防禽霍乱病,并能适用于工厂化大批量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研究 亚单位疫苗 多糖蛋白复合物 免疫原性 化学测定 皮下接种 禽霍乱 小鸭 免疫期 安全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树不同品种花粉形态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陈荣冰 林汉章 《茶叶科学技术》 1990年第2期1-6,28+51-52+2,共10页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我国13个省(区)的20个茶树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观察结果表明:茶树各品种花粉的形态特征,在花粉的大小、形状、极面观轮廓、萌发孔类型及外壁纹饰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从萌发孔类型来看,滕... 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下,对我国13个省(区)的20个茶树品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观察结果表明:茶树各品种花粉的形态特征,在花粉的大小、形状、极面观轮廓、萌发孔类型及外壁纹饰等方面,有不同程度的差别。从萌发孔类型来看,滕冲大叶种、崇庆枇杷种和江华苦茶,在茶种演化上属原始类型。应用模糊聚类分析方法,对供试品种进行分类,並对各品种在茶树演化过程中的地位及各品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品种 大叶种 江华苦茶 花粉形态 乐昌白毛茶 安化云台山种 宁州种 凤凰水仙 萌发孔 枇杷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