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贮藏温度及气体成分对枇杷的保鲜效果
被引量:26
- 1
-
-
作者
何志刚
李维新
林晓姿
林华
庄林歆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中心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科技咨询开发中心
-
出处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38-442,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的部分内容(编号2002N028)
-
文摘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和气体成分对解放钟和早钟六号枇杷贮藏过程中果实硬度、总糖、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硬度的变化与贮藏时间呈显著的正相关,与贮藏温度呈显著的负相关;贮藏温度对枇杷果实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早钟六号枇杷比解放钟枇杷敏感;早钟六号和解放钟枇杷的适宜贮藏温度分别为6~8℃和8~10℃。气调贮藏能明显抑制2个品种在贮藏过程中总糖,尤其是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但贮藏前期果实硬度增加加快。枇杷气调贮藏的适宜条件(温度如前述),解放钟枇杷以O24%~6%、CO26%~8%,早钟六号枇杷以O24%~6%、CO24%~6%为佳。
-
关键词
枇杷
贮藏温度
气体成分
保鲜
-
Keywords
Loquat
Storage temperature
Gas composition
Keeping fresh
-
分类号
S667.3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葡萄罐头加工的去皮剂筛选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5
- 2
-
-
作者
林晓姿
李维新
何志刚
任香芸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中心
福建省农科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福州
-
出处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7年第4期17-20,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农业科技重点项目(闽财2006N0057)
-
文摘
以南方巨峰葡萄为原料,研究葡萄罐头加工的化学去皮技术。试验对葡萄的去皮助剂进行筛选,对助剂及NaOH浓度、热烫温度、时间等参数通过正交试验L9(34)优化,确定最佳的葡萄去皮剂。结果表明,以含1%复合磷酸盐和2.5%NaOH的混合液,95℃热烫40s去皮效果最好,去皮率达97%,葡萄果形保持完好,相对传统清水热烫更快捷省时,加工的葡萄罐头风味好,一级品率达95%以上。
-
关键词
葡萄
去皮
罐头
热烫
-
Keywords
grape
peeling can blanching
-
分类号
S663.1
[农业科学—果树学]
-
-
题名影响枇杷果酒色泽的若干因子分析与模型建立
被引量:3
- 3
-
-
作者
何志刚
林晓姿
李维新
陆东和
潘少林
庄林歆
-
机构
福建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中心
-
出处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3-36,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科技攻关项目(No.2002N028)
-
文摘
以均匀设计法分别研究了汁液的热处理温度、时间和抗坏血酸(X1)、可溶性固形物(X2)、游离SO2(X3)、pH值(X4)、发酵容器充满系数(X5)对枇杷发酵果酒色泽的影响。结果表明:果酒色泽与热处理温度显著相关,与热处理时间无显著相关;单独采用热处理,无法使果酒色泽达淡黄色的水平即色度小于5EBC;汁液改良后的pH值是影响枇杷果酒色泽的最主要因素,其次为游离SO2浓度,汁液的酸度越高、游离SO2含量越大,则发酵停止时果酒的色泽越浅,色度越低;枇杷汁在制备过程添加抗坏血酸会使酒的陈酿过程色度增大,色泽加深;果酒的色泽与可溶性固形物、发酵容器充满系数无显著相关。陈酿45d后,果酒色度的倒数与影响因子的回归方程为:1/Y=0.6140-0.0614X1+0.0009X3-0.1316X4。
-
关键词
色泽
果酒
枇杷
因子分析
可溶性固形物
热处理温度
模型
抗坏血酸
充满系数
均匀设计法
热处理时间
SO2浓度
SO2含量
陈酿过程
制备过程
回归方程
影响因子
pH值
发酵
色度
汁液
游离
相关
容器
黄色
酸度
-
Keywords
loquat wine, color, factors analysis, build model
-
分类号
TS262.7
[轻工技术与工程—发酵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