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薯化肥减量增效结合土壤酸化治理的施肥技术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淑贤 李娟 +6 位作者 张立成 章明清 张华 张世昌 潘住财 林明贤 张民生 《福建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15-1324,共10页
【目的】探讨甘薯最佳施肥管理技术,提高甘薯施肥效益,治理土壤酸化现象。【方法】在福建省甘薯主产区开展系列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最佳比例和农用氢氧化镁、牡蛎壳粉调理剂的最佳用量,探讨其化肥减量增效和改酸的应... 【目的】探讨甘薯最佳施肥管理技术,提高甘薯施肥效益,治理土壤酸化现象。【方法】在福建省甘薯主产区开展系列田间试验的基础上,确定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最佳比例和农用氢氧化镁、牡蛎壳粉调理剂的最佳用量,探讨其化肥减量增效和改酸的应用效果,总结提出有机-无机结合土壤酸化调理剂的施肥技术。【结果】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的试验结果表明,在福建省现有土壤肥力条件下有机肥替代25%化肥相较于其他替代比例,薯块产量最高,净增收达13.5%。进一步田间试验表明,有机肥替代25%化肥的施肥措施在全省不同肥力等级田块上均具有普遍的增产效果,高产田、中产田和低产田甘薯分别增产4.1%、7.2%和18.5%;相较于高产田,中、低产田增产效果更加明显,表明有机肥还可以改良培肥中、低产田,进一步提高土壤生产潜力。土壤酸化调理剂最佳用量试验结果显示,在推荐施肥的基础上添加300 kg·hm^(−2)的农用氢氧化镁或者1500 kg·hm^(−2)的牡蛎壳粉的增产和改酸效果较好。化肥减量和酸化治理技术的田间试验显示,有机肥替代25%化肥配施300 kg·hm^(−2)农用氢氧化镁调理剂的施肥措施相较于习惯施肥,甘薯产量显著提高4641.7 kg·hm^(−2),土壤pH提高0.49个pH单位。【结论】在推荐施肥基础上,有机肥替代25%化肥配施300 kg·hm^(−2)农用氢氧化镁或者1500 kg·hm^(−2)牡蛎壳粉是甘薯减肥增效和土壤酸化治理的最佳施肥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有机肥 土壤酸化调理剂 施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甘薯氮磷钾推荐施肥与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模式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娟 张立成 +5 位作者 张华 张世昌 潘住财 张民生 林明贤 章明清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68-976,共9页
【目的】提高甘薯施肥效益,实现化肥减施增效目标,探讨推荐施肥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技术模式。【方法】根据甘薯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定量确定福建甘薯最佳施肥类别;然后分别建立各施肥类别的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和推荐施肥量,在此基... 【目的】提高甘薯施肥效益,实现化肥减施增效目标,探讨推荐施肥和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技术模式。【方法】根据甘薯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定量确定福建甘薯最佳施肥类别;然后分别建立各施肥类别的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和推荐施肥量,在此基础上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的试验研究,并进行田间示范。【结果】甘薯施肥可划分为高产田、中产田、中低产田和低产田等4个施肥类别,高产田的氮肥增产效应明显高于其他施肥类别,但磷钾肥的增产效应则反之。基于不同施肥类别的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甘薯平均经济施肥量为N 160 kg∙hm^(-2)、P_(2)O_(5)62 kg∙hm^(-2)、K_(2)O 212 kg∙hm^(-2),三要素适宜比例为1∶0.4∶1.3,但不同施肥类别的推荐施肥量有明显差异。在推荐施肥基础上有机肥替代25%化肥具有最佳增产增收效果,平均比推荐施肥增产13.0%,净增收1802元∙hm^(-2)。在N、P_(2)O_(5)投入比习惯施肥下降16.7%和47.4%以及K_(2)O投入提高94.0%的条件下,79个化肥推荐施肥田间示范比习惯施肥平均增产7.9%,净增收3394元∙hm^(-2);基于推荐施肥量的16个有机肥替代25%化肥的田间示范则平均增产11.3%,净增收4192元∙hm^(-2)。【结论】化肥推荐施肥和在此基础上有机肥替代25%化肥是可供推广应用的甘薯化肥减施增效技术模式,后者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施肥类别 化肥 有机肥 推荐施肥 施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花生氮磷钾推荐施肥与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娟 张立成 +2 位作者 张华 章明清 姚宝全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80-488,共9页
【目的】为提高花生施肥效益,实现减量增效的目标,在花生氮磷钾施肥限量标准研究基础上,探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最佳施肥模式。【方法】根据近年来在福建花生主产区开展的105个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应用系统聚类分析结合类别间差异显著性检... 【目的】为提高花生施肥效益,实现减量增效的目标,在花生氮磷钾施肥限量标准研究基础上,探讨有机肥替代化肥的最佳施肥模式。【方法】根据近年来在福建花生主产区开展的105个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应用系统聚类分析结合类别间差异显著性检验技术,确定花生最佳施肥类别数;构建各施肥类别的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确定推荐施肥量,并开展田间试验验证和有机肥替代化肥潜力的研究。【结果】在各施肥类别间的氮磷钾施肥效应具有显著水平差异条件下,福建花生可划分为高产田、中产田、中低产田和低产田等4个施肥类别;高产田的花生施肥效应远高于其他类型田块,中产田及以下的耕地类型应进行土壤改良培肥,才能充分发挥施肥增产潜力。针对各耕地施肥类别对应的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构建的4个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均属于典型式,由此建立了基于农学效应的花生氮磷钾推荐施肥量。34个大田对比试验表明,化肥推荐施肥的花生产量平均比习惯施肥增产10.2%,肥料成本下降63元·hm^-2,净增收2877元·hm^-2;平均氮、磷减肥幅度分别为24.9%、38.1%,但增加钾肥用量79.3%。有机肥替代25%化肥处理的产量最高,平均比化肥推荐施肥增产10.6%,净增收1595元·hm^-2。【结论】在推荐施肥基础上,有机肥替代25%化肥是花生减肥增效最佳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施肥类别 化肥 有机肥 推荐施肥 施肥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元肥料效应模型的整合与优化建模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章明清 李娟 +2 位作者 张立成 姚宝全 张华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55-766,共12页
针对当前作物肥效模型建模成功率普遍偏低的问题,探讨了提高建模成功率的优化建模策略。在分析整合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非线性最小二乘(NLS)和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普通最小二乘(OLS)、主成分回归(PCR)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回归(FGLS)四... 针对当前作物肥效模型建模成功率普遍偏低的问题,探讨了提高建模成功率的优化建模策略。在分析整合三元非结构肥效模型非线性最小二乘(NLS)和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普通最小二乘(OLS)、主成分回归(PCR)和可行广义最小二乘回归(FGLS)四种建模法的适用性基础上,根据水稻和露地蔬菜的1122个氮磷钾田间肥效试验结果,探讨三元肥效模型的综合应用方法。结果表明,三元肥效模型不同函数式及其建模法的适用性有明显差别。三元二次多项式肥效模型OLS建模法的典型式比例平均仅有19.8%,克服多重共线性危害的PCR建模法和克服异方差危害的FGLS建模法均有利于提高典型式比例,而同时克服了模型设定偏误和多重共线性危害的非结构肥效模型及其NLS建模法的典型式比例则提高至41.4%。根据不同模型及其建模法的适用性,提出三元肥效模型四步建模法,结果使典型式的比例进一步提高至57.5%,且在双季稻、单季稻和露地蔬菜中的相关比例差异很小。因此,四步建模法是大幅度提高三元肥效模型建模成功率的有效技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结构肥效模型 建模 非线性最小二乘(NLS) 普通最小二乘(OLS) 主成分回归(PCR) 可行广义最小二乘回归(FGL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尤溪金柑园土壤肥力与施肥对策 被引量:1
5
作者 傅长珠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8-31,共4页
为指导金柑科学施肥,对尤溪金柑主产区0~40cm土层的202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锌含量比较丰富,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中等,钙、镁、硼中微量营养比较缺乏。土壤pH值<4.8的占样品数的92.57%;有机质... 为指导金柑科学施肥,对尤溪金柑主产区0~40cm土层的202个土壤样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中的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锌含量比较丰富,碱解氮、速效钾含量中等,钙、镁、硼中微量营养比较缺乏。土壤pH值<4.8的占样品数的92.57%;有机质、有效磷和有效锌含量低于临界值的样品分别占1.49%、6.44%和11.88%;碱解氮含量低于100mg/kg的占28.71%,速效钾含量低于100mg/kg的占14.85%;有效硼含量低于0.5mg/kg的占68.3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尤溪 柑橘 土壤 pH 有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