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连城县潜在富硒土壤典型种植区花生-土壤系统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1
作者 黄彪 鲁菲菲 +2 位作者 李巍 林永辉 吴建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10-1720,共11页
为了探究福建连城县潜在富硒土壤典型种植区花生-土壤系统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本研究采集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主要种植点土壤和花生样品各32份,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Se及Ca、Cd... 为了探究福建连城县潜在富硒土壤典型种植区花生-土壤系统金属元素含量特征及进行健康风险评价,本研究采集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主要种植点土壤和花生样品各32份,使用原子荧光光谱仪(AF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检测Se及Ca、Cd、Cr、Cu、Fe、K、Mg、Mn、Na、Pb、Zn等11种金属元素含量,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内梅罗指数法分析种植地土壤的污染情况,运用相关性分析研究花生对土壤中元素富集特征,并采用国际常用风险评估模型靶标危害系数(THQ)和综合危害指数(TTHQ)评价其健康风险。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Se含量为0.14~0.63 mg·kg^(-1),平均含量为0.25 mg·kg^(-1);花生中Se含量范围为0.006~0.079 mg·kg^(-1),平均含量为0.012 mg·kg^(-1)。各元素在土壤中含量平均值大小为K>Fe>Na>Ca>Mg>Mn>Cr>Zn>Pb>Cu>Se>Cd,在花生中含量平均值大小则为Mg>K>Ca>Mn>Zn>Fe>Na>Cr>Cu>Pb>Cd>Se。区域土壤内梅罗指数的平均值为0.61,说明研究区土壤整体处于清洁的水平,但Cd单项污染在警戒限水平的占56.3%。花生对不同元素富集系数差异明显,富集系数值大小顺序为Mg>Zn>Mn>Cd>K>Ca>Se>Cu>Cr>Pb>Na>Fe。花生对Mg、Zn富集系数均超过1,分别为2.838和1.009。花生样品中重金属元素以Cr含量为最高(0.18~0.81 mg·kg^(-1)),但所有重金属元素含量均在国家安全标准范围内;样品中人体必需元素以Mg、K含量较高,其平均值分别为5.51、4.31 mg·kg^(-1)。相关性分析表明,花生中Cd、Cu、Na、Zn 4种元素与Se元素存在正相关,但不存在显著性;Pb元素含量与Se元素含量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表明,4种重金属通过花生的摄入对人体造成的健康风险顺序为Cr>Cd>Pb>Cu,Cr是对研究区花生健康风险贡献率最大的因子;但研究区花生中Pb、Cd、Cr、Cu的THQ和TTHQ值均小于1,对人体健康无明显危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土壤 金属元素 健康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其分布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建宇 史梦竹 +3 位作者 郭燕青 郑丽祯 吴梅香 傅建炜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7-556,共10页
为掌握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对福建省9市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入侵植物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其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分布格局和分布类型及其入侵性等。结果表明,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有外... 为掌握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的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和分布情况,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对福建省9市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入侵植物进行调查,并分析了其种类组成、原产地、生活型、分布格局和分布类型及其入侵性等。结果表明,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有外来入侵植物30科65属共79种;其中以菊科(Asteraceae)物种数最多,为22种,占总种数的27.85%,其次是苋科(Amaranthaceae)有7种,豆科(Leguminosae)、禾本科(Gramineae)、旋花科(Convolvulaceae)和大戟科(Euphorbiaceae)各有5种。生活型以草本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86.08%;原产于美洲的种类最多,占总种数的70.24%;入侵等级为恶性入侵(1级)的物种有10科22种,严重入侵(2级)有13科22种,局部入侵(3级)、一般入侵(4级)和有待观察类(5级)分别有9、18和8种;恶性入侵和严重入侵的植物种类占入侵植物总数的55.70%。从分布格局和分布类型来看,以福州市的农田生态系统入侵植物种类最多,为52种;不同农田类型中,以旱地中的入侵植物种数最多,有74种;按分布区域划分的全域分布种共13种,按农田类型划分的全域分布种有11种。因此,福建省农田生态系统入侵植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原产地多元化,且恶性和严重入侵植物占比较高,入侵形势严峻,应加强入侵植物的动态监控与防范,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生态系统 外来入侵植物 原产地 分布 入侵等级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主产区普通白菜中农药残留水平及膳食暴露风险评估 被引量:8
3
作者 梁启富 史梦竹 +3 位作者 方灵 韦航 司瑞茹 傅建炜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3-460,共8页
为评估福建省主产区普通白菜中农药残留水平及对人体的膳食暴露风险,采用现有的标准检测方法,对在福建省主产区采集的88个普通白菜样品中的68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检出农药进行了短期和长期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88个普... 为评估福建省主产区普通白菜中农药残留水平及对人体的膳食暴露风险,采用现有的标准检测方法,对在福建省主产区采集的88个普通白菜样品中的68种农药残留进行了检测分析,并对检出农药进行了短期和长期膳食暴露风险评估。结果显示:88个普通白菜样品中,共有68个样品检出了农药残留,总检出率为77.27%;共检出27种农药,其中杀虫剂18种,杀菌剂9种;检出2种及2种以上农药残留的样品占检出农药残留样品总量的83.82%,存在农药多残留现象。利用相关农药的毒理学数据——急性参考剂量(ARfD)和每日允许摄入量(ADI)、农药残留数据和普通白菜的膳食消费量数据,评估了所检出农药的短期和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其中,短期膳食暴露风险值(%ARfD)范围为0~90%,长期膳食暴露风险商贡献率(RQc%)范围为0~46%。研究表明,福建省主产区普通白菜中的农药残留水平较低,通过食用该地区生产的普通白菜对消费者的农药残留膳食暴露风险整体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白菜 农药残留 短期膳食暴露 长期膳食暴露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特征 被引量:13
4
作者 刘兰英 何肖云 +4 位作者 黄薇 陈丽华 吕新 涂杰峰 罗土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40-648,共9页
【目的】分析福建省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了解福建省有机肥的总体质量状况。【方法】于2019年7—9月期间,在福建南平、漳州、龙岩、三明和福州等5个地区收集有机肥样品50份,分析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特征,比较不同原料来源有... 【目的】分析福建省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了解福建省有机肥的总体质量状况。【方法】于2019年7—9月期间,在福建南平、漳州、龙岩、三明和福州等5个地区收集有机肥样品50份,分析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特征,比较不同原料来源有机肥中养分和重金属含量差异。【结果】依据现行的NY 525—2012有机肥料标准,在采集的福建有机肥中,pH、有机质、氮磷钾总量和水分含量不符合率分别为8%、10%、28%和32%;重金属Pb、Cd、Cr、Hg、As均有检出,但不存在超标现象。不同原料来源的有机肥,生物有机肥中的全钾及氮磷钾总量显著高于其他原料配方形成的有机肥;除Hg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均以畜禽粪便为原料形成的有机肥较高,生物有机肥中的重金属含量最低;不同畜禽粪便为原料形成的有机肥,猪粪肥中的全氮、全磷及氮磷钾总量均显著高于鸡粪肥和羊粪肥;对重金属而言,Cr含量以猪粪肥最高,其次是鸡粪肥、羊粪肥;Pb、Cd、Hg、As含量以鸡粪肥最高,且鸡粪肥中的As含量显著高于以羊粪和猪粪为原料形成的有机肥。【结论】本研究所收集的福建省有机肥样品没有重金属超标现象,但养分含量不达标,水分含量超标比例较高,氮磷钾总量不足问题较突出,生产上需要特别注意氮磷钾养分的需求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重金属 养分 原料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3类陈年老茶主要成分含量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文静 韦航 +2 位作者 傅建炜 黄彪 黄财标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0-175,共6页
分析比较5、10、15年陈不同乌龙茶、红茶和白茶等老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咖啡碱、茶氨酸、茶黄素等成分的含量。检测发现,5年以上的陈年老茶中,白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总体最高,其次为乌龙茶,红茶最低;咖啡碱、茶氨酸含量... 分析比较5、10、15年陈不同乌龙茶、红茶和白茶等老茶中儿茶素类化合物、咖啡碱、茶氨酸、茶黄素等成分的含量。检测发现,5年以上的陈年老茶中,白茶中的茶多酚(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总体最高,其次为乌龙茶,红茶最低;咖啡碱、茶氨酸含量均表现为白茶最高,红茶次之,乌龙茶最低;红茶中的茶黄素含量总体高于白茶、乌龙茶,且储藏时间越长,差异越明显。在同一种类的陈年老茶中,一些主要化合物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存在较大差异,龙凤熟茶的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几种乌龙茶(P<0.05),而没食子酸含量则明显较高(P<0.05);白茶寿眉中的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儿茶素类化合物,以及咖啡碱和茶氨酸均明显高于牡丹和贡眉。茶叶中表儿茶素、表没食子酸酯儿茶素含量在10年陈的金佛与龙凤熟茶间差异不显著,而15年陈的金佛显著高于龙凤熟茶(P<0.05);儿茶素和表没食子酸酯儿茶素含量在5年陈的金佛与老纵水仙之间差异不明显,而10年陈的金佛显著高于老纵水仙(P<0.05);5年陈的寿眉与牡丹中表儿茶素、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含量差异不显著,但在10年陈、15年陈的寿眉中,这3种成分含量显著高于牡丹;5年陈和10年陈寿眉中的茶氨酸含量显著高于牡丹(P<0.05),但15年陈的寿眉、牡丹中的茶氨酸含量差异不显著。比较分析结果可知,虽然长时间储藏后,茶叶中重要的化学成分含量均发生变化,但是加工工艺不同仍是这3类陈年老茶中茶多酚、咖啡碱和茶氨酸等重要成分含量差别较大的主要原因;随着存储时间的延长,各个陈年老茶之间主要成分含量差异也发生了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年老茶 储藏 品质 儿茶素类化合物 乌龙茶 红茶 白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山地水土流失防控与循环农业耦合发展模式与对策
6
作者 王利民 李昱 +2 位作者 邱孝煊 栗方亮 黄东风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2期55-62,共8页
由于山区降雨量大、土壤抗蚀性差,以及人为不合理开发等原因,福建省山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因此,开展福建山地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意义重大。但山区水土流失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注重发挥绿色优势,合理利用资源,尤其是在水土流失综合治... 由于山区降雨量大、土壤抗蚀性差,以及人为不合理开发等原因,福建省山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因此,开展福建山地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意义重大。但山区水土流失防控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注重发挥绿色优势,合理利用资源,尤其是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过程中,探索现代循环农业发展之路。梳理归纳了山区典型的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线的农业生态经济开发模式;以特色产业为主导的农业开发模式;以微生物为核心的农业发展模式;以沼气工程为纽带的农业循环模式;以秸秆废弃物循环利用为中心的农业发展模式;以流域为单元的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同时,提出了山地水土流失防控与现代循环农业耦合发展对策,以期为福建省山区水土流失区循环农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山地 水土保持 循环农业 耦合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对银耳生长的影响及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被引量:3
7
作者 姚清华 颜孙安 +2 位作者 陈美珍 黄敏敏 林虬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64-1072,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农药对我国两种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主栽品种Tr01、Tr21生长及农药残留的影响。【方法】采用拌料方式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9组(11种)农药处理,测定各组银耳生长性状、产量、农药残留并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 【目的】研究不同农药对我国两种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主栽品种Tr01、Tr21生长及农药残留的影响。【方法】采用拌料方式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9组(11种)农药处理,测定各组银耳生长性状、产量、农药残留并开展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在9组农药拌料栽培处理条件下,联苯菊酯、啶虫脒、氯氰菊酯、阿维菌素、乙酰甲胺磷、咪鲜胺、吡虫啉、异丙威、哒螨灵、克百威、毒死蜱11种农药在500、1 000、2 000 mg·kg^-1拌料质量浓度下,除吡虫啉组外,其他农药拌料组银耳均未检出农药残留。银耳中吡虫啉残留引起的最高膳食急性、慢性风险熵分别为0.006、0.000 9,远小于1,说明其膳食健康风险极低。20%异丙威乳油拌料添加会导致银耳子实体无法正常生长。3.5%氯氰菊酯、1.5%啶虫脒微乳剂,5%阿维菌素乳油,30%乙酰甲胺磷乳油拌料添加会显著降低银耳Tr01的产量。3%联苯菊酯、3%啶虫脒微乳剂,3.5%氯氰菊酯、1.5%啶虫脒微乳剂拌料添加会显著降低银耳Tr21的产量。【结论】银耳品种Tr01比品种Tr21更易受农药影响;异丙威等部分农药种类会抑制银耳生长;在试验条件下,银耳中的农药残留膳食风险处于可接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耳 风险评估 农药 培养料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花生地方品种营养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颜孙安 林香信 +3 位作者 刘文静 黄敏敏 黄彪 姚清华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80-386,共7页
为挖掘并精准利用福建地方特色花生(Arachis hypogaea)资源,以‘赖坊’、‘衙口小琉球’、‘朱口小籽’、‘文亨红衣’、‘洋后’等5种地理标志花生为研究对象,描述生物学性状,比较分析其营养(脂肪酸、矿质元素、维生素E、甾醇和白藜芦... 为挖掘并精准利用福建地方特色花生(Arachis hypogaea)资源,以‘赖坊’、‘衙口小琉球’、‘朱口小籽’、‘文亨红衣’、‘洋后’等5种地理标志花生为研究对象,描述生物学性状,比较分析其营养(脂肪酸、矿质元素、维生素E、甾醇和白藜芦醇等)差异。结果表明,供试花生外形特征和种皮颜色有明显的差异,主茎高或侧枝长与单株生产力均呈负相关;部分品种间的蛋白质、脂肪、可溶性糖、膳食纤维、脂肪酸、矿质元素和天然功能性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其中‘衙口小琉球’的蛋白质含量最高,‘朱口小籽’的脂肪、油亚比、维生素E、白藜芦醇含量最高,‘文亨红衣’的铁、植物甾醇含量最高。供试的5个花生品种均达到食用花生1级、油用花生3级标准,且地方特征明显,更适合直接食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生物学性状 营养品质 活性物质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宁化县稻米镉含量调查及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黄锐敏 欧阳辉 +2 位作者 吴俊 刘兰英 傅建炜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5期30-36,共7页
2018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所辖16个乡镇共采集水稻样品120份,对稻米样品中的镉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合我国居民大米消费量数据,采用基于Monte-Carlo模拟的概率模型法,对宁化县范围内水稻中镉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宁化县... 2018年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所辖16个乡镇共采集水稻样品120份,对稻米样品中的镉污染状况进行调查;结合我国居民大米消费量数据,采用基于Monte-Carlo模拟的概率模型法,对宁化县范围内水稻中镉的膳食暴露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宁化县水稻镉含量均值为0.0685 mg·kg^-1,稻米样品总体镉污染程度很轻;参考美国环境保护署的化学污染物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不同消费人群对稻谷Cd的暴露水平总体呈现低龄高于高龄的特点,稻谷Cd暴露水平相对较高的是11岁以下人群(2~11岁);消费人群食用宁化县种植水稻引起的镉暴露水平较低,风险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金属污染 膳食暴露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法快速检测水产品中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残留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文静 潘葳 +2 位作者 林惠真 陈宏炬 严绍德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8,共7页
【目的】建立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检测水产品中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和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残留的方法。【方法】以水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粒径(50±5)nm的银纳米溶胶作为S... 【目的】建立基于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urface-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检测水产品中恩诺沙星(enrofloxacin,ENR)和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残留的方法。【方法】以水产品为研究对象,采用粒径(50±5)nm的银纳米溶胶作为SERS增强试剂,200 g·L^(-1)NaCl溶液作为萃取试剂,3 min内判读结果,并建立了峰强度与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考察线性关系和检出限,对该方法进行评价。【结果】ENR和CIP的拉曼光谱特征峰为532、552、651、737、785 cm^(-1),其中532 cm^(-1)归属于C-N的弯曲振动;552 cm^(-1)归属于C-N面外弯曲振动;651 cm^(-1)归属于C-N、C-C-F面外弯曲振动和C-C=O面内弯曲振动;737 cm^(-1)归属于苯环上C-H的伸缩振动、CC=O的面外弯曲振动、C-C-N弯曲振动;785 cm^(-1)归属于C-H、C-N的面外弯曲振动。通过对ENR和CIP的特征峰(737 cm^(-1))进行定量分析发现拉曼特征峰强度与溶液浓度在10~200 ng·mL^(-1)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6,加标回收率为78.4%~106.7%,RSD值为2.1%~6.7%,方法检出限为10μg·kg^(-1)。【结论】该方法准确、快速、稳定,可实现ENR和CIP在水产品中的现场快速筛查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 恩诺沙星 环丙沙星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连江产区海带养殖中后期重金属含量分析及评价
11
作者 刘兰英 吕新 +3 位作者 李莹 黄薇 刘朋虎 罗土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403-2410,共8页
为揭示福建连江产区海带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和生物富集特征,本研究测定、分析了福建连江产区养殖中后期海带及其生长海水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Cd、Cr、Pb、Hg和As)含量,分别利用污染指数法和生物富集系数评价海带中重金属的污染... 为揭示福建连江产区海带养殖过程中重金属的含量变化和生物富集特征,本研究测定、分析了福建连江产区养殖中后期海带及其生长海水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Cd、Cr、Pb、Hg和As)含量,分别利用污染指数法和生物富集系数评价海带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和富集能力,并探讨海带/海水中各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生长阶段的海带及其养殖海水中均检出了Cd、Cr、Pb、Hg和As等5种重金属元素,均含有较高的As含量。海带体内重金属含量随生长时间段的变化而波动,其中成熟期(5月)的Cd、Cr、Pb和As含量高于脆嫩期(3月)。不同时期海带重金属的综合污染程度均较低且处于安全水平,但成熟期海带重金属积累程度相对较高。富集能力评价结果显示,海带对As表现出极强的富集能力,富集系数高达10~4数量级。海带中的重金属含量与养殖环境有关,Hg、As等部分元素含量间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本研究结果有助了解海带中重金属元素在不同生长阶段的残留水平,可为海带产品的食用安全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带 重金属 污染评价 富集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PA-CRISPR/Cas12a的杰克贝尔氏粉蚧可视化快速检测体系建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燕婷 史梦竹 +4 位作者 胡美玲 陈彦 杨秀娟 赵建伟 李建宇 《昆虫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30-839,共10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CRISPR/Cas12a技术建立一套对杰克贝尔氏粉蚧Pseudococcus jackbeardsleyi进行快速、灵敏、便捷和可视化的荧光检测和侧向流层析检测(lateral f... 【目的】本研究旨在利用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ecombinase polymerase amplification,RPA)-CRISPR/Cas12a技术建立一套对杰克贝尔氏粉蚧Pseudococcus jackbeardsleyi进行快速、灵敏、便捷和可视化的荧光检测和侧向流层析检测(lateral flow assay)体系,以实现在田间或者口岸等资源受限场所的现场实时检测。【方法】基于杰克贝尔氏粉蚧28S rDNA基因序列设计RPA特异性引物和crRNA,分别对杰克贝尔氏粉蚧与其他9种粉蚧(木瓜秀粉蚧Paracoccus marginatus、石蒜绵粉蚧Phenacoccus solani、扶桑绵粉蚧Phenacoccus solenopsis、柑橘臀纹粉蚧Planococcus citri、南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lilacinus、新菠萝灰粉蚧Dysmicoccus neobrevipes、大洋臀纹粉蚧Planococcus minor、柑橘棘粉蚧Pseudococcus cryptus和奥德曼粉蚧Pseudococcus odermatti)进行RPA和CRISPR/Cas12a检测,验证该体系的特异性。对RPA-CRISPR/Cas12a检测体系进行条件优化,包括RPA反应时间、Cas12a和crRNA的浓度比及其浓度、荧光报告分子FQ Reporter的浓度、试纸条报告分子LF Reporter的浓度以及CRISPR/Cas12a体系反应时间,筛选获得最佳检测体系。【结果】利用设计的RPA特异性引物的RPA体系可扩增出一条201 bp的杰克贝尔氏粉蚧28S rDNA基因片段,结合CRISPR/Cas12a反应体系,可特异性地将杰克贝尔氏粉蚧与其他9种粉蚧区分开,并呈现可视化结果。通过条件优化建立的对杰克贝尔氏粉蚧的最适RPA-CRISPR/Cas12a检测体系中,RPA反应时间为20 min,Cas12a和crRNA浓度比为1∶1且在体系中的浓度均为50 nmol/L,LF Reporter浓度为500 nmol/L,LF Reporter浓度为800 nmol/L,荧光检测体系和侧向流层析检测体系的反应时间分别为5和20 min。【结论】本研究建立了一套杰克贝尔氏粉蚧RPA-CRISPR/Cas12a检测体系,具有高特异性、快速(25~40 min)、不依赖仪器设备且结果可视化的优点。该检测体系在入侵粉蚧的早期识别和现场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杰克贝尔氏粉蚧 重组酶聚合酶扩增 CRISPR/Cas12a检测 荧光检测 侧向流层析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二氧化氯通过MAPK通路诱导乙烯合成促进‘凯特’芒果采后成熟
13
作者 李春江 张东伟 +4 位作者 吴少译 项发晖 方婷 李长城 田美玲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93-301,共9页
为揭示气体ClO2是否通过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激活内源乙烯合成促进‘凯特’芒果(Mangifera indica L.)采后成熟,分别选择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抑制果实乙烯催熟反应... 为揭示气体ClO2是否通过调节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激活内源乙烯合成促进‘凯特’芒果(Mangifera indica L.)采后成熟,分别选择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抑制果实乙烯催熟反应和U0126抑制果实MAPK信号级联。结果表明:1-MCP和U0126处理显著减缓了气体ClO2处理引起的‘凯特’芒果果肉深橙黄色指数升高、硬度降低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等成熟关键理化指标变化,从而减缓气体ClO2处理的芒果成熟进程。同时,MAPK通路抑制剂U0216处理还能降低气体ClO2引起的乙烯生物合成酶MiACS6、MiACO和MiACO1以及MiME2K1和MiMAP3K17/18表达水平的上调。综合结果表明气体ClO2通过激活MAPK诱导或启动乙烯生物合成调节‘凯特’芒果的成熟。研究结果将为芒果果实的采后催熟及品质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凯特’芒果 气体二氧化氯 果实成熟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乙烯生物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祖列岛海水养殖区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14
作者 刘兰英 吕新 +5 位作者 李莹 黄薇 刘朋虎 王为刚 饶秋华 罗土炎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3-530,共8页
为研究马祖列岛海水养殖区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实验于2021年3月~5月收集福建连江养殖海区和邻近非养殖海区(对照区)海水样本,测定海水理化性质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不同时期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 为研究马祖列岛海水养殖区水体细菌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实验于2021年3月~5月收集福建连江养殖海区和邻近非养殖海区(对照区)海水样本,测定海水理化性质后,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不同时期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特征,并分析环境因子与细菌群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养殖区海水样本中无机氮含量在5月均低于对照区,养殖区海水中的磷酸盐含量在5月时有所升高,但其在3月和4月同样表现出养殖区海水<对照区海水的变化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相较于对照区水体,海带养殖区水体具有更高的细菌丰度和多样性,不同时期细菌多样性呈3月>4月>5月的变化趋势。两种区域水体优势微生物菌群结构类似,主要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主要优势属为Candidatus_Actinomarina(相对丰度11.52%~16.72%)。通过冗余分析(RDA)发现,pH值和氨氮含量对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影响显著(P<0.05),海带养殖活动有利于降低水体中的无机氮磷含量,对改善水质具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水体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提高。本研究为深入了解海水养殖区域的生态效应提供基础数据与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活动 细菌群落 环境因子 海水 高通量测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氏杀菌对花生油体富集物理化特性和储藏期的影响
15
作者 郑佳佳 曾广镇 +4 位作者 赵志浩 周鹏飞 项发晖 庞杰 张名位 《中国粮油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98-204,共7页
为解决花生油体储藏期短的瓶颈问题,本研究采用水提法分离花生油体富集物,分别以65℃-30 min、75℃-20 min、85℃-2 min和95℃-1 min这4种温度和时间组合对其进行巴氏杀菌处理,比较并分析杀菌前后花生油体粒径、Zeta电位、乳化特性、表... 为解决花生油体储藏期短的瓶颈问题,本研究采用水提法分离花生油体富集物,分别以65℃-30 min、75℃-20 min、85℃-2 min和95℃-1 min这4种温度和时间组合对其进行巴氏杀菌处理,比较并分析杀菌前后花生油体粒径、Zeta电位、乳化特性、表观黏度、乳液动力学稳定性,并对其储藏期进行探究。结果表明:花生油体经巴氏杀菌后粒径显著提高,Zeta电位绝对值、乳化活性、乳化稳定性显著降低,乳液表观黏度和动力学稳定性有所下降;储藏期大幅延长,其中85℃-2 min巴氏杀菌处理的花生油体富集物储藏期最长,在4℃冷藏条件下达到4周。巴氏杀菌可以有效提高花生油体富集物的储藏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体 巴氏杀菌 乳化特性 稳定性 储藏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弱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牛奶中1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
16
作者 何金麟 沈鹭英 +3 位作者 孙婷 傅建炜 严丽娟 徐敦明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5,共8页
本研究建立弱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牛奶中1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安普霉素、阿米卡星、巴龙霉素、潮霉素B、核糖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C1、双氢链霉素、妥布霉素、壮观霉素、新霉素和小诺霉素)的检... 本研究建立弱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牛奶中1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安普霉素、阿米卡星、巴龙霉素、潮霉素B、核糖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C1、双氢链霉素、妥布霉素、壮观霉素、新霉素和小诺霉素)的检测方法。牛奶样品经乙酸铵缓冲溶液和乙腈提取,弱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净化,SILICA SG80液相色谱柱分离。采用0.1%甲酸溶液和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在电喷雾电离源、正离子模式下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采用基质匹配标准外标法定量。在5.0~500.0 ng/mL范围内,1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8 3)。潮霉素B、核糖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和双氢链霉素的检出限均为3μg/kg,定量限均为10μg/kg;安普霉素、阿米卡星、巴龙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C_(1)、小诺霉素、新霉素和壮观霉素的检出限均为15μg/kg,定量限均为50μg/kg。在1、2倍和5倍的定量限加标水平下,回收率为73.8%~107.4%,相对标准偏差为1.0%~9.8%。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稳定性好,可用于检测牛奶中1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糖苷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牛奶 弱阳离子交换固相萃取 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福安大白茶中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17
作者 陈谢勇 陈静 +5 位作者 任卫威 徐梦婷 邵淑贤 叶乃兴 罗钦 郑德勇 《核农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45-1456,共12页
为探究小尺度地理区域内不同产区福安大白茶中化学元素的特征差异,本研究以3个福安大白茶主产区(福安市、松溪县和政和县)生产的白牡丹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对其稀土元素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化学计量... 为探究小尺度地理区域内不同产区福安大白茶中化学元素的特征差异,本研究以3个福安大白茶主产区(福安市、松溪县和政和县)生产的白牡丹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对其稀土元素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并利用化学计量学相关工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3个产地90份茶叶中稀土元素含量均以Ce最高、La次之;K、Ca、Mg、Mn、Al、Na、Fe、Cu、Zn等矿质元素含量较高,Pb、Cd、Hg、As等重金属含量均低于限量值,重金属污染风险较低,可作为人体补充Fe、Zn、Ca、Mg、Mn的高K低Na佳品;方差分析显示,3个产地中15种稀土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矿质元素中除Ni、K、Zn含量无显著差异外,其余15种矿质元素含量均差异显著(P<0.05);偏最小二乘法分析(PLSDA)显示,模型预测能力为61.9%;逐步线性判别分析(SLDA)显示,判别模型的原始检验和交叉验证判别率分别为90.0%和85.6%,Ca、Mg、Mn、Al、Na、Cu、Fe、Ni、Yb和As等10种元素为特征元素,具有独特的元素指纹,其中Na元素对模型贡献最大。不同产地福安大白茶白牡丹茶中化学元素品质均位于合理范围,且基于化学元素可识别不同产地茶叶,适合在福建小尺度区域内推广。本研究可为茶叶品种推广及其原产地溯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安大白茶 白牡丹 稀土元素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的茶叶中糖苷香气前体测定及应用
18
作者 苏德森 林秀贤 +4 位作者 郑云云 黄敏敏 王让剑 刘国文 姚清华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43-252,共10页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建立茶叶中含构造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在内的12种糖苷类香气前体(苯甲基葡萄糖苷、苯甲基樱草糖苷、苯乙基葡萄糖苷、苯乙基樱草糖苷、香叶基葡萄糖苷、香叶基樱草糖苷、芳樟基葡萄糖苷、芳樟基樱草糖苷... 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建立茶叶中含构造异构体和立体异构体在内的12种糖苷类香气前体(苯甲基葡萄糖苷、苯甲基樱草糖苷、苯乙基葡萄糖苷、苯乙基樱草糖苷、香叶基葡萄糖苷、香叶基樱草糖苷、芳樟基葡萄糖苷、芳樟基樱草糖苷、橙花叔基葡萄糖苷-1、橙花叔基葡萄糖苷-2、橙花叔基樱草糖苷-1和橙花叔基樱草糖苷-2)的测定方法。样品经甲醇提取,QuEChERS法净化后,以水和乙腈为流动相,5 mmol/L氨水溶液为调节剂,ACQUITY UPLC BEH C18柱分离,可在10 min内实现上述12种糖苷类香气前体的高效定量测定。方法的检出限、定量限分别为0.21~4.39、0.69~14.64 ng/mL,回收率介于81.34%~114.72%,相对标准偏差介于0.40%~8.98%。结合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模型,探究大红袍、水仙、铁观音、坦洋工夫、白牡丹5种福建特色茶叶糖苷香气前体组成特征,结果表明,种类和制茶工艺对茶叶香气前体组成均具有明显的影响,苯乙基樱草糖苷、苯甲基樱草糖苷、香叶基樱草糖苷和芳樟基樱草糖苷为关键差异成分。研究结论对制茶工艺优化及茶叶品质调控具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糖苷 香气前体 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矿物元素指纹图谱技术的武夷岩茶产地溯源研究
19
作者 黄锐敏 李星 +2 位作者 何肖云 郑云云 杨欢 《福建农业科技》 2025年第6期17-25,共9页
武夷岩茶由于外形、工艺的一致性,无法通过外观特征来识别其产地,茶叶中元素组成因产地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形成茶叶产地特有的元素指纹。通过测定武夷岩茶不同产区的多种元素含量,借助化学计量统计方法建立产地判别模型,为武夷岩茶的... 武夷岩茶由于外形、工艺的一致性,无法通过外观特征来识别其产地,茶叶中元素组成因产地环境不同而有所差异,形成茶叶产地特有的元素指纹。通过测定武夷岩茶不同产区的多种元素含量,借助化学计量统计方法建立产地判别模型,为武夷岩茶的产地判别提供技术参考。从武夷岩茶3个主要产区采集茶青样品共55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OE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矿物元素含量,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同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OPLS-DA)和Fisher线性判别(FLDA)2种判别方法对武夷岩茶进行产区判别。结果表明:武夷岩茶3个主产区茶叶样品中元素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对样品中元素的含量进行巴特利特球形检验,得出取样适切性量数(KaiserMeyer-Olkin,KMO)值为0.650,KMO>0.5说明分组聚类效果较好。通过主成分分析,成功提取了5个主成分,其特征值均超过1,且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1.560%。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模型累积解释能力参数R^(2)X=0.652,R^(2)Y=0.752,预测能力参数Q^(2)为0.590,均大于0.5。Fisher线性判别模型对模型构建样本回代验证的正确判别率和交叉验证率均在90.9%以上。2种模型均能实现对3种不同产区采集的茶青样品进行准确判别。研究认为通过3个不同产区采集的武夷岩茶样品中矿物元素指纹分析结合化学计量统计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产地判别,为武夷岩茶原产地保护提供了鉴别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岩茶 产地溯源 元素指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棉籽壳中1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
20
作者 苏德森 林秀贤 +4 位作者 郑云云 曾龙海 黄敏敏 陈国平 姚清华 《农药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47-957,共11页
本研究通过精准筛选质谱监测离子,优化质谱参数、色谱分离条件及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棉籽壳中1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同时测定的方法,包括烯效唑、矮壮素、甲哌鎓、噻苯隆、敌草隆、胺鲜酯、... 本研究通过精准筛选质谱监测离子,优化质谱参数、色谱分离条件及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基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的棉籽壳中1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同时测定的方法,包括烯效唑、矮壮素、甲哌鎓、噻苯隆、敌草隆、胺鲜酯、氟节胺、吡草醚、2-硝基苯酚钠、4-硝基苯酚钠和5-硝基邻甲氧基苯酚钠,实现了不同极性目标物的有效分离与定量分析。棉籽壳用水饱和,经乙腈提取,PSA、MgSO_(4)分散固相萃取吸附净化,采用HPLC-MS/MS测定,多重反应监测模式(MRM)分析,基质标准曲线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11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出限为0.0003~0.04 mg/kg,定量限为0.0001~0.1 mg/kg,回收率在70%~103%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30%~13%之间。利用所建立的方法分析市售棉籽壳样品,发现13份样品中共检出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稳定性好,棉籽壳中噻苯隆、矮壮素、敌草隆和甲哌鎓残留情况较为突出,且普遍存在多残留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籽壳 食用菌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 植物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