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分子鉴定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张前荣 温庆放 +7 位作者 李大忠 刘建汀 李永平 代春兰 薛珠政 康建坂 王彬 朱海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611-615,共5页
为了对福建省发生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病原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其病原分子的变异和进化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已知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对获得的特异性片段回收、克隆并测序,结果表明,PCR分子... 为了对福建省发生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病原进行分子鉴定,并对其病原分子的变异和进化情况进行分析。根据已知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对获得的特异性片段回收、克隆并测序,结果表明,PCR分子标记反应扩增到541bp的特异性条带,将该特异性产物经回收和纯化并进行克隆与测序,测序结果经BLAST比对后,表明该分离物的序列与国内外的病毒序列相似度为97%~99%。试验结果表明福建省的5个地市的番茄均已被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危害,应当加强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莓高频离体再生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朱海生 潘东明 +2 位作者 林义章 张志忠 温庆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919-925,共7页
以6个草莓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影响草莓不定芽再生的各种因素,建立离体叶片高效再生系统。结果表明,外植体基因型、激素种类及配比、叶龄等是影响草莓再生的主要因子,其中‘鬼露甘’叶片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IBA... 以6个草莓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影响草莓不定芽再生的各种因素,建立离体叶片高效再生系统。结果表明,外植体基因型、激素种类及配比、叶龄等是影响草莓再生的主要因子,其中‘鬼露甘’叶片最佳芽诱导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IBA,‘嫜姬’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以MS+3 mg/L 6-BA+0.2 mg/L 2,4-D较好,而且1周左右的暗培养可以防止外植体的褐化。芽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MS+0.5 mg/L 6-BA+0.5 mg/L IBA,生根的最适培养基为MS+0.2 mg/L IBA,试管苗移栽后成活率为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离体再生体系 不定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嫁接防治苦瓜枯萎病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大忠 温庆放 +2 位作者 康建坂 李永平 薛珠政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888-890,共3页
进行了嫁接防治苦瓜枯萎病的研究,结果表明闽研1号苦瓜和山东威龙2号南瓜嫁接亲和性最好,成活率高达94.7%。2个南瓜品种作砧木均可有效地防治苦瓜枯萎病的发生,校正防效均达到100%,防治效果极显著地好于2个芋瓠品种。嫁接后砧木为威龙2... 进行了嫁接防治苦瓜枯萎病的研究,结果表明闽研1号苦瓜和山东威龙2号南瓜嫁接亲和性最好,成活率高达94.7%。2个南瓜品种作砧木均可有效地防治苦瓜枯萎病的发生,校正防效均达到100%,防治效果极显著地好于2个芋瓠品种。嫁接后砧木为威龙2号南瓜和黑子南瓜的粗蛋白分别增加了26.63%、21.35%;砧木为威龙2号南瓜的维生素C增加了20.56%,砧木为黑子南瓜的维生素C却降低了40.56%;以2个南瓜品种作砧木嫁接后在水分方面与闽研1号实生苗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嫁接 枯萎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豇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薛珠政 康建坂 +3 位作者 李永平 李大忠 林国强 温庆放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38-41,共4页
对8个长豇豆品种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与产量呈显著相关,第1侧蔓节位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简单回归分析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第1侧蔓节位对产量影响较大... 对8个长豇豆品种的主要农艺、经济性状进行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与产量呈显著相关,第1侧蔓节位与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简单回归分析表明,单株结荚数、单荚重、第1侧蔓节位对产量影响较大。通径分析表明,单荚重对产量的直接效应最大,其次为单株结荚数。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单荚重(x1)、单株结荚数(x2)、单叶重(x7)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3个因素对产量的多元回归方程为y=-152.827+10.701x1+14.108x2+0.441x7(r=0.9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豇豆 农艺性状 产量 经济性状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杂交制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大忠 温庆放 +2 位作者 李永平 康建坂 薛珠政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2年第3期166-168,共3页
研究了在茄子杂交制种过程中 ,不同技术措施对茄籽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种茄从授粉到采收6 0 d、后熟 15 d的种子质量最好 ;蕾期授粉 ,次日进行重复授粉的比不进行重复授粉的单果采种量增加了 41.17%;单株座果数 10~ 12个的采... 研究了在茄子杂交制种过程中 ,不同技术措施对茄籽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种茄从授粉到采收6 0 d、后熟 15 d的种子质量最好 ;蕾期授粉 ,次日进行重复授粉的比不进行重复授粉的单果采种量增加了 41.17%;单株座果数 10~ 12个的采种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杂交 制种技术 成熟度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癌农杆菌介导草莓遗传转化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朱海生 潘东明 +2 位作者 林义章 张志忠 温庆放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6-40,35,共6页
利用带有内含子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研究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鬼露甘"草莓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草莓叶片外植体对卡那霉素较为敏感,适宜的筛选浓度为20mg/L,可明显抑制非转化组织的生长;300mg/L的羧吩青霉素可有效抑菌... 利用带有内含子gus基因的瞬时表达,研究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鬼露甘"草莓遗传转化的若干因素。结果表明:草莓叶片外植体对卡那霉素较为敏感,适宜的筛选浓度为20mg/L,可明显抑制非转化组织的生长;300mg/L的羧吩青霉素可有效抑菌,对外植体生长影响也较小;预培养2-4d有利于转化;共培养2-3d有利于提高转化频率并避免了农杆菌的过度生长;OD600nm值为0.4的菌液侵染10min效果最佳。再生植株经PCR检测初步证明gus基因已成功整合到草莓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癌农杆菌 草莓 遗传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液体发酵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21
7
作者 郭龙涛 邱思鑫 +1 位作者 蔡学清 胡方平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2期259-264,共6页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具有广谱拮抗作用的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的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份为:玉米淀粉1.0%、豆粉1.0%、(NH4)2SO40.5%、MgSO4·7H2O0.1%、FeSO4·7H2O0.03%、K2HP... 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具有广谱拮抗作用的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菌株的摇瓶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组份为:玉米淀粉1.0%、豆粉1.0%、(NH4)2SO40.5%、MgSO4·7H2O0.1%、FeSO4·7H2O0.03%、K2HPO4·3H2O0.02%、KH2PO40.01%;培养条件为:初始pH值为7.5,温度35℃,接种量3%,装液量50mL/250mL三角瓶,摇床转速200r/min,发酵周期22~26h。优化条件下发酵水平活菌数达到8.52×1010cfu/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生解淀粉芽孢杆菌TB2 发酵 单因素试验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科 刘明月 +1 位作者 蔡雁平 温庆放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9-352,356,共5页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用基质盆栽法 ,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 ,建立了相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氮对辣椒干物质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钾与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典型曲线相关 ,氮与辣椒素含量呈显著直线相...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正交旋转组合设计 ,用基质盆栽法 ,研究了氮、磷、钾施用量与辣椒品质的相关性 ,建立了相应回归方程。结果表明 :氮对辣椒干物质的形成起主要作用 ,钾与辣椒果实维生素C含量呈典型曲线相关 ,氮与辣椒素含量呈显著直线相关 ,氮、磷、钾之间存在有显著的交互作用效应。无土栽培辣椒氮、磷、钾最优组合方案为氮 :35 2~388mg/L ;磷 :5 4~ 6 2mg/L ,钾 :337~ 4 0 9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用量 辣椒 品质 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瓜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酶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康娟 庄尹宏 +3 位作者 林碧英 温庆放 温文旭 朱海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54-858,共5页
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丝瓜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酶学特性的影响因素,为丝瓜酶促褐变的研究提供基础。以普通丝瓜果肉为材料,PPO以邻苯二酚为底物,POD以愈创木酚为底物,研究分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及测量波长、底物的浓度、PPO提取... 应用分光光度法研究丝瓜多酚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酶学特性的影响因素,为丝瓜酶促褐变的研究提供基础。以普通丝瓜果肉为材料,PPO以邻苯二酚为底物,POD以愈创木酚为底物,研究分析反应温度、反应时间、pH及测量波长、底物的浓度、PPO提取酶液添加量对丝瓜PPO、POD活性的影响。丝瓜褐变相关酶提取和测定方法的优化:(1)PPO最佳反应体系:测定波长408nm、反应温度是35℃、pH为6.0、酶液用量0.15mL,最适底物为邻苯二酚,底物浓度为0.056mol·L^(-1);(2)POD最佳反应体系:测定波长410nm,反应温度为40℃,最佳pH为5.5,酶液用量0.1mL,底物是愈创木酚,浓度为0.067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酶促褐变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酶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BobACT基因的克隆及其作为内参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林珲 朱海生 +1 位作者 温庆放 黄丽芳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81-789,共9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探索植物基因功能和调节机理的有效手段。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获得实时荧光定量PCR准确性数据的必备条件。ACT基因高度保守且表达稳定,常作为内参基因被广泛应用。为了获得花椰菜ACT基因,以转录组测序和RT-PCR方...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是探索植物基因功能和调节机理的有效手段。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获得实时荧光定量PCR准确性数据的必备条件。ACT基因高度保守且表达稳定,常作为内参基因被广泛应用。为了获得花椰菜ACT基因,以转录组测序和RT-PCR方法为手段克隆得到花椰菜肌动蛋白基因Actin。该基因等电点为5.395,理论分子量为41.77 kD;其cDNA开放阅读框长1134 bp,编码氨基酸377个,GenBank登录号为MG598643。Wolf Psort分析发现,BobActin蛋白亚细胞定位于细胞质基质中。Motif Scan分析显示,BobActin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4~377位为Actin保守结构域。进化分析表明,同源序列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与同为十字花科的甘蓝、芜菁和油菜同源蛋白的相似性达到90%以上,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此基础上,设计了1对荧光定量PCR引物,分析显示,该引物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扩增效率,在花椰菜根、茎、花、花球、叶片等不同组织和低温、高温、盐处理、干旱处理、ABA处理等胁迫处理下均能稳定表达,适合在花椰菜基因表达研究中作为内参基因,为开展花椰菜重要功能基因的挖掘、表达模式以及调控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花椰菜在内参基因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今后可继续克隆其他内参基因,丰富花椰菜的内参基因库,从而进一步提高花椰菜基因表达分析研究的稳定性、重复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ACTIN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内参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EST-SSRs标记的通用性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永平 陈敏氡 +1 位作者 康建坂 温庆放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24-729,共6页
为研究辣椒EST-SSRs标记在主要茄科蔬菜间的通用性,从NCBI数据库下载118 900条辣椒相关EST,对其进行SSR位点搜索,用含SSR位点的辣椒ESTs设计的200对EST-SSRs引物对17份辣椒材料、24份番茄材料、16份茄子材料进行PCR扩增,有效扩增比率分... 为研究辣椒EST-SSRs标记在主要茄科蔬菜间的通用性,从NCBI数据库下载118 900条辣椒相关EST,对其进行SSR位点搜索,用含SSR位点的辣椒ESTs设计的200对EST-SSRs引物对17份辣椒材料、24份番茄材料、16份茄子材料进行PCR扩增,有效扩增比率分别为98%、94.5%、90.5%,多态性比率分别为35.5%、29.5%、26.5%。多态性引物对辣椒、番茄、茄子的特定亲本及其杂种一代F1的亲缘关系进行检测,均能达到预期效果,试验结果说明从辣椒相关EST数据库中开发的SSR引物在茄科植物中有较好的通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茄科 EST-SSR 通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药剂促进苦瓜种子发芽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大忠 《长江蔬菜》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8-39,共2页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乙烯利、赤霉素、双氧水处理对苦瓜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利能够更有效地促进苦瓜种子的发芽。经过150mg/L乙烯利液浸种16h的苦瓜种子,不论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还是活力指数都极显著高于其他药剂处理。
关键词 乙烯利 苦瓜种子 发芽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辣椒功能保健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13
作者 黄科 李宾 《辣椒杂志》 2006年第3期6-8,共3页
辣椒是我国重要的蔬菜和调味品,研究证明辣椒中含有重要的营养保健成分:辣椒素和辣椒红色素。本文对辣椒素和辣椒红色素的提取、分析、测定和其营养保健功能进行了阐述,并对相关功能产品的研究开发和辣椒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辣椒 辣椒素 辣椒红色素 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草莓品种成熟期类胡萝卜素含量的研究
14
作者 陈敏氡 朱海生 +1 位作者 王彬 温庆放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71-1074,共4页
以‘福莓1号’、‘法兰地’、‘女峰’、‘红珍珠’和‘红实美’等5个草莓品种为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研究不同草莓品种果实成熟期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草莓品种主要含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不同品种间类胡萝... 以‘福莓1号’、‘法兰地’、‘女峰’、‘红珍珠’和‘红实美’等5个草莓品种为材料,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研究不同草莓品种果实成熟期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5个草莓品种主要含叶黄素和β-胡萝卜素,不同品种间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存在差异,‘福莓1号’、‘法兰地’、‘女峰’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而‘红珍珠’和‘红实美’较低;果实外部的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高于中心部位;‘福莓1号’和‘法兰地’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果实成熟而逐渐下降,其中绿果期到白果期以及粉红果期到红果期含量下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类胡萝卜素 品种 果实部位 成熟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信息学 被引量:18
15
作者 黄科 曹家树 +1 位作者 吴秋云 温庆放 《情报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1-496,共6页
生物信息学是生物技术的核心 ,是一门由生物、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兴学科。本文介绍了生物信息学的概念 ,分析了发展生物信息学对现今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根据生物信息学的发展特点 ,具体分析... 生物信息学是生物技术的核心 ,是一门由生物、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兴学科。本文介绍了生物信息学的概念 ,分析了发展生物信息学对现今科学发展的重大意义。根据生物信息学的发展特点 ,具体分析了生物信息学研究的内容 :基因组序列的分析 ;基因进化 ;药物设计 ;基因区域预测 ;基因功能预测 ;蛋白质结构预测。评述了生物信息学发展的现状 ,指出我国生物信息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并对我国发展生物信息学提出了一些建议。最后分析了生物信息学发展的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生命科学 新兴学科 概念 发展特点 研究内容 发展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瓜18S rRNA基因克隆及其作为内参基因的应用 被引量:28
16
作者 朱海生 陈敏氡 +5 位作者 温庆放 蓝新隆 李永平 王彬 张前荣 吴卫东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5-41,共7页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q RT-PCR)准确性的重要条件。18S r RNA基因表达范围广、表达量恒定,常作为内参基因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中。为了获得丝瓜18S r RNA基因,并设计合适的荧光定量PCR内参引物,解决丝瓜实时... 选择合适的内参基因是提高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q RT-PCR)准确性的重要条件。18S r RNA基因表达范围广、表达量恒定,常作为内参基因应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中。为了获得丝瓜18S r RNA基因,并设计合适的荧光定量PCR内参引物,解决丝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中无内参基因的现状,通过PCR和序列测定,首次克隆到了丝瓜的18S r RNA基因序列,其长度为1 862 bp,Gen Bank登录号为KM656452。在此基础上设计1对荧光定量PCR引物,该引物特异性强,扩增效率高,在丝瓜各生长发育阶段及各种非生物胁迫条件下均能稳定表达,适合在丝瓜基因表达研究中作为内参基因。该研究结果可为开展丝瓜重要功能基因的表达模式和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瓜 18S RRNA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椰菜转录组SSR位点分析及其分子标记开发 被引量:15
17
作者 林珲 李永平 +3 位作者 薛珠政 陈敏氡 朱海生 温庆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5-93,共9页
【目的】开发适合花椰菜的SSR分子标记,为花椰菜品种遗传关系鉴定、遗传图谱绘制等提供候选标记。【方法】以24份花椰菜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MISA软件对其转录组SSR位点信息进行分析,设计SSR引物,对这些引物进行PCR扩增,开发高多态性花... 【目的】开发适合花椰菜的SSR分子标记,为花椰菜品种遗传关系鉴定、遗传图谱绘制等提供候选标记。【方法】以24份花椰菜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MISA软件对其转录组SSR位点信息进行分析,设计SSR引物,对这些引物进行PCR扩增,开发高多态性花椰菜的SSR分子标记;利用差异条带对不同花椰菜材料的亲缘关系进行分析。【结果】从转录组数据中得到66 450条Unigene基因,包含10 715个SSR位点,发生频率为12.09%,平均分布距离为5.9kb。SSR位点中优势类型为二核苷酸重复基序,出现频率占总SSR的51.16%;其次是三核苷酸,占总SSR的47.37%。重复序列基序共49种,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重复基序主要为AG/CT、GA/TC和AAG/CTT。有1 164个长度≥20bp的SSR位点,获得具有潜在高多态性的SSR引物6 119对。随机设计的40对引物中有31对引物能进行有效扩增,其中有17对引物在24份花椰菜品种中表现出多态性。UPGMA分析显示,在遗传距离为0.625时,17对多态性引物可将24份花椰菜分为3类。【结论】开发的花椰菜SSR标记类型丰富,出现频率高,具有较高的可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椰菜 简单重复序列 转录组 多态性 分子标记 基因位点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秋葵实时荧光定量PCR内参基因的克隆与筛选评价 被引量:17
18
作者 李永平 叶新如 +4 位作者 王彬 陈敏氡 刘建汀 朱海生 温庆放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0-71,共12页
为筛选黄秋葵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稳定内参基因,本研究以绿白1号为试验材料,根据黄秋葵RNA-seq数据库,筛选并验证获得18SrRNA、ACT、EF-1α、TUA、TUB、GAPDH等6个内参基因ORF序列;以黄秋葵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叶片... 为筛选黄秋葵实时荧光定量PCR的稳定内参基因,本研究以绿白1号为试验材料,根据黄秋葵RNA-seq数据库,筛选并验证获得18SrRNA、ACT、EF-1α、TUA、TUB、GAPDH等6个内参基因ORF序列;以黄秋葵不同组织、不同发育时期果实、不同发育时期叶片和低温、高温、干旱胁迫处理的叶片为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测定基因表达量,并结合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软件评价6个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6个基因在不同组织、各发育阶段及不同胁迫下均有表达,但表达稳定性不尽相同,其中,EF-1α在黄秋葵果荚发育、高温胁迫下表达稳定性最好;18SrRNA在黄秋葵各组织、叶发育和干旱胁迫下表达稳定性最优;ACT在低温胁迫下表现最稳定。此外,在29个处理中,18SrRNA、EF-1α、ACT表达均较稳定,可以用于荧光定量表达分析。本研究结果为黄秋葵基因功能分析和调控机理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秋葵 内参基因 胁迫 不同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新品种闽研1号的选育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大忠 温庆放 +4 位作者 黄科 薛珠政 康建坂 李永平 邱思鑫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2期182-183,共2页
选用遗传距离大、来自不同区域的苦瓜品种材料高代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27个,通过比较观察表明,组合120(闽研1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中早熟,商品瓜长纺锤状,瓜长26~32cm,瓜横径5.0~6.5cm,瓜肉厚0.8cm左右。瓜皮色淡绿具有光泽。平均单瓜... 选用遗传距离大、来自不同区域的苦瓜品种材料高代自交系配制杂交组合27个,通过比较观察表明,组合120(闽研1号)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中早熟,商品瓜长纺锤状,瓜长26~32cm,瓜横径5.0~6.5cm,瓜肉厚0.8cm左右。瓜皮色淡绿具有光泽。平均单瓜重300~450g。肉质甘脆微苦,品质好。参加漳平、霞浦、福清多点试验,总产量达26000~32000 kg·hm^(-2),分别比当地对照品种增产1.97%、13.7%、1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闽研1号 选育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瓜新品种闽研2号的选育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大忠 薛珠政 +5 位作者 康建坂 李永平 林珲 朱海生 邱思鑫 温庆放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6期528-530,共3页
闽研2号苦瓜是利用福州南屿苦瓜和广东青皮苦瓜高代稳定自交系选育的杂交一代新品种。中早熟,瓜棒状,瓜皮绿色有光泽,瓜长26-35cm,瓜横径6~7cm,瓜肉厚0.8~1.1cm,平均单瓜重400g左右。瓜肉质甘脆微苦,品质好。参加闽侯、永安... 闽研2号苦瓜是利用福州南屿苦瓜和广东青皮苦瓜高代稳定自交系选育的杂交一代新品种。中早熟,瓜棒状,瓜皮绿色有光泽,瓜长26-35cm,瓜横径6~7cm,瓜肉厚0.8~1.1cm,平均单瓜重400g左右。瓜肉质甘脆微苦,品质好。参加闽侯、永安、上杭多点试验,每公顷产量达45000kg,比当地各主栽品种增产5.4%~2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瓜 闽研2号 选育 特征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