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4
篇文章
<
1
2
…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福建省短葶山麦冬施肥模式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苏海兰
黄颖桢
陈菁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41-143,共3页
以福建省泉州市短葶山麦冬施肥的田间试验结果和分析数据为依据,经过多年试验资料的归类,建立福建省短葶山麦冬的肥料效应数学模型,提出短葶山麦冬的施肥模型,得出科学施肥方案:N 330kg.hm-2,P2O554kg.hm-2,K2O 270kg.hm-2。
关键词
短葶山麦冬
施肥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7份福建山药地方品种主要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武君
陈菁瑛
+3 位作者
刘保财
赵云青
黄颖桢
陈莹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46-1254,共9页
【目的】研究当前主栽的福建山药地方品种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为优质地方山药资源的开发和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37份福建山药地方品种资源为材料,对24个主要性状进行观测分析,并采用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
【目的】研究当前主栽的福建山药地方品种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为优质地方山药资源的开发和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37份福建山药地方品种资源为材料,对24个主要性状进行观测分析,并采用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1.01%~68.26%,块茎相关性状变异范围大于地上部茎叶,描述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281~1.349,地上部生长势、块茎形状、表皮光滑度、须根数的多样性指数大于1。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叶柄长势、茎粗均可以反映地上部植株生长势的强弱,地上部的生长势强弱又与地下部块茎产量密切相关,因此,可从地上部的生长发育情况初步推断产量。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43.76%,主要反映地上部茎叶长势和地下部产量构成。聚类分析可将37份福建山药按基原分成4类,其中以参薯类群的表型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结论】福建山药地方品种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块茎多样性大于茎叶,地上部长势与产量相关性状互相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种质资源
性状
遗传多样性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流通砂仁的质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唐建阳
黄颖桢
+1 位作者
陈菁瑛
苏海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23-327,共5页
研究了福建市场流通的几种砂仁的性状,并运用GC/MS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含量和主要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市场流通的商品砂仁质量不一,广西防城、福建长泰春砂仁和阳春砂仁均含有砂仁的特征成分,挥发油含量符合2005版国家药典规定,...
研究了福建市场流通的几种砂仁的性状,并运用GC/MS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含量和主要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市场流通的商品砂仁质量不一,广西防城、福建长泰春砂仁和阳春砂仁均含有砂仁的特征成分,挥发油含量符合2005版国家药典规定,主要成分和性状特征相似,可考虑作为正品砂仁入药。建砂仁挥发油含量及其主要成分与春砂仁存在显著差异,临床上不宜作为药用砂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福建省内流通
性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山药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武君
陈菁瑛
+2 位作者
刘保财
赵云青
黄颖桢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67-1276,共10页
【目的】构建福建省山药初级核心种质,为福建地方山药资源的保存、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5份福建省地方主栽山药资源为材料,调查20个农艺性状,包括7个数量性状和13个描述型性状,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采用...
【目的】构建福建省山药初级核心种质,为福建地方山药资源的保存、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5份福建省地方主栽山药资源为材料,调查20个农艺性状,包括7个数量性状和13个描述型性状,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采用优先取样法构建初级核心种质,同时采用统计学方法及ISSR分子标记等对其代表性进行评价。【结果】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数量占原种质的43.6%,在降低冗余的同时保留了选育品种和有突出特点或地方特色的资源。初级核心种质和原种质各性状的均值、方差、变异系数、香农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数量性状除茎粗外,核心种质保留了原种质变异范围的84.9%~100%。描述性指标除最弱的生长势外,核心种质保留了原种质的全部等级分布。初级核心种质和原种质的ISSR分子标记的等位基因数量、有效等位基因数量、香农多样性信息指数、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且初级核心种质的多态位点保留率达到原种质的98.6%。基于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主坐标分析均确认了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结论】构建的福建省山药初级核心种质能够较好地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福建地方山药资源的保存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初级核心种质
农艺性状
ISSR标记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省山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17
5
作者
张武君
刘保财
+2 位作者
陈菁瑛
黄颖桢
赵云青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38-42,共5页
近年来,福建省山药产业的种植栽培模式、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延伸都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地方及区域的特色产业,但还存在技术与科研投入不足、深加工能力不足、品牌创建及销售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发展对策:加大科研投入...
近年来,福建省山药产业的种植栽培模式、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延伸都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地方及区域的特色产业,但还存在技术与科研投入不足、深加工能力不足、品牌创建及销售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发展对策: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组织程度,促进区域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品牌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山药产业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石仙桃中4种转录因子鉴定及其组织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保财
张武君
+2 位作者
赵云青
黄颖桢
陈菁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152,共12页
【目的】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为珍稀濒危的附生兰,附生较地生而言进化出了许多特殊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而转录因子对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作用,旨在探讨和发掘石仙桃中调控其生长发育的转录因子。【方法】利用PacBi...
【目的】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为珍稀濒危的附生兰,附生较地生而言进化出了许多特殊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而转录因子对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作用,旨在探讨和发掘石仙桃中调控其生长发育的转录因子。【方法】利用PacBio和Illumina测序技术获得石仙桃的全长转录组数据以及在根、根状茎、假鳞茎和叶片中的基因表达量,通过进一步生信分析,探讨石仙桃4种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理化特性及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并用氯化钠(NaCl)和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逆境胁迫,用RT-qPCR分析了C2H2家族和bHLH家族的表达量。【结果】石仙桃中鉴定的4种转录因子及其家族成员转录本为:C2H2家族21个、bHLH家族27个、WRKY家族30个、bZIP家族19个,这4个家族及其成员主要为亲水的不稳定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主要位于细胞核内,bHLH家族的部分成员位于细胞质、叶绿体等细胞器中,各基因家族均具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特征,在石仙桃的根、根状茎、假鳞茎和叶片呈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21个C2H2家族和27个bHLH家族中所有基因表达均受NaCl和MeJA影响,但家族成员受到促进或抑制表达及其表达量存在差异。【结论】鉴定了石仙桃中4个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数量,各家族成员主要是位于细胞核内的亲水不稳定性蛋白,并具有保守结构域特征和组织表达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仙桃
C2H2
BHLH
WRKY
BZIP
理化特性
组织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多花黄精种子层积过程生理变化研究
被引量:
10
7
作者
张武君
赵云青
+3 位作者
刘保财
陈菁瑛
黄颖桢
程远航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95-1007,共13页
【目的】探究自然变温条件下多花黄精种子层积过程的生理变化,为多花黄精种子休眠解除及促进萌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将成熟的多花黄精种子进行5个月的湿沙层积,在自然变温条件下观测多花黄精种子从采后到大量萌发其间贮藏物...
【目的】探究自然变温条件下多花黄精种子层积过程的生理变化,为多花黄精种子休眠解除及促进萌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将成熟的多花黄精种子进行5个月的湿沙层积,在自然变温条件下观测多花黄精种子从采后到大量萌发其间贮藏物质含量、相关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多花黄精种子中的纤维素含量较淀粉含量高,层积初始时分别为263.5 mg·g^(-1)和85.4 mg·g^(-1),之后持续分解,为休眠和萌发提供能量。可溶性糖含量(SS)在2020-01-23及萌发后均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SP)在2020-01-23显著上升,萌发后迅速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在2020-01-23达到峰值。α-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H)活性在萌发前显著下降,萌发后显著上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激酶(NDK)酶活性则与之相反,二者呈显著负相关。茉莉酸类物质含量在层积前、中期交替升高后下降。异戊烯基腺苷(IPA)、激动素(K)、反式玉米素(tZ)、顺式玉米素(cZ)、二氢玉米素(dh-Z),吲哚-3-乙酸甲酯(ME-IAA)以及脱落酸(ABA)含量持续下降。异戊烯基腺嘌呤(IP)、反式玉米素核苷(tZR),吲哚-3-甲醛(ICA)、吲哚-3-乙酸(IAA)含量在未萌发时持续下降,萌发后快速上升。赤霉素A7(GA7)、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含量呈上升趋势,并在萌发后大幅上升。水杨酸含量(SA)在萌发后迅速上升。【结论】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多花黄精种子的主要代谢物质,保护酶、淀粉酶及SS、SP含量在层积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及促进萌发不断变化,茉莉酸类、生长素类及ABA共同维持休眠,GA7和ACC促进休眠解除和萌发,ICA、IAA、IP、tZR、SA促进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种子
层积
萌发
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仙草最佳采收期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黄颖桢
陈菁瑛
+2 位作者
赵云青
刘保财
苏海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888-891,共4页
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和硝酸铝显色法测定仙草多糖和总黄酮,结合仙草产量测定,综合得到了仙草多糖总量和总黄酮总量的动态变化,确定8月下旬为仙草的最佳采收期,此时仙草的单株产量为240g·株-1,折合产量9 000kg·hm-2,多糖含量1.9...
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和硝酸铝显色法测定仙草多糖和总黄酮,结合仙草产量测定,综合得到了仙草多糖总量和总黄酮总量的动态变化,确定8月下旬为仙草的最佳采收期,此时仙草的单株产量为240g·株-1,折合产量9 000kg·hm-2,多糖含量1.96%,总黄酮含量13.8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草
采收期
多糖
总黄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山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9
作者
张武君
陈菁瑛
+2 位作者
刘保财
黄颖桢
赵云青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1-467,共7页
紫山药属山药的紫红肉品种群,因其块茎呈紫红色且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滋补保健作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目前全国多地都积极开展了紫山药的种植和研究工作,但仍存在特色品种较少,农户种植多为地方农家种,品质产量差异较大...
紫山药属山药的紫红肉品种群,因其块茎呈紫红色且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滋补保健作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目前全国多地都积极开展了紫山药的种植和研究工作,但仍存在特色品种较少,农户种植多为地方农家种,品质产量差异较大,消费者对紫山药的认识度偏低,部分地区栽培方式尚处于摸索阶段,深加工产品较少,附加值不高,产业抗风险能力较低等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及文献调研,综述了近几年紫山药的种质、栽培技术、种苗扩繁,化学成分包括花色苷、多糖、尿囊素、薯蓣皂苷、糖蛋白、酚酸、主要营养成分,以及药理作用,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加强资源收集评价与特色品种选育,加强功效药理与保鲜加工研究,推进规范化种植,提高产品附加值,以促进紫山药产业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山药
种质
栽培
种苗扩繁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仙草生产、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11
10
作者
刘保财
陈菁瑛
+2 位作者
黄颖桢
赵云青
蔡淑忠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8-725,共8页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概述近几年仙草栽培面积、产量、产地收购价格变化及加工工艺现状;综述关于仙草种质资源、化学成分、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为仙草规范生产及后期研究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仙草
生产
研究现状
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细叶石仙桃无菌播种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
10
11
作者
刘保财
黄颖桢
+1 位作者
赵云青
陈菁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61-464,共4页
为解决细叶石仙桃人工栽培种苗短缺问题,以细叶石仙桃蒴果为材料,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筛选不同阶段所需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其种子可在MS+20g·L-1蔗糖+8g·L-1琼脂培养基上萌发,发芽率可达70%以上;MS+50g·L-1土豆+20...
为解决细叶石仙桃人工栽培种苗短缺问题,以细叶石仙桃蒴果为材料,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筛选不同阶段所需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其种子可在MS+20g·L-1蔗糖+8g·L-1琼脂培养基上萌发,发芽率可达70%以上;MS+50g·L-1土豆+20g·L-1蔗糖+8g·L-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原球茎分化小苗,低浓度6-BA和NAA组合适合原球茎增殖与芽的分化;在1/2MS+0.5mg·L-1 NAA+20g·L-1蔗糖+8g·L-1琼脂培养基上生根率达100%,通过以上系列培养基的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叶石仙桃
种子
无菌播种
快速繁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七叶一枝花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12
作者
刘玲玲
丁明月
+3 位作者
谢倩
罗文宝
陈清西
苏海兰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44,共11页
【目的】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因市场需求增长,资源供不应求,出现野生资源过度开采,种质混杂现象,为此构建其初级核心种质,为优良基因挖掘、种质改良与保护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15条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
【目的】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因市场需求增长,资源供不应求,出现野生资源过度开采,种质混杂现象,为此构建其初级核心种质,为优良基因挖掘、种质改良与保护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15条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引物对60份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Structure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使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进行验证,同时基于Structure分组-比例取样法构建初级核心种质,并对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5条引物共扩增出102个位点,多态位点率为97.05%,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分别为0.502 2、0.332 8,表明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tructure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群体数K值为3是较为合适的分类选择。主坐标分析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一致,但聚类分析与群体结构略有不同,其结果均与地域分布相关。采用Structure分组-比例取样法构建初级核心种质,从7种抽样比例中筛选得到12份初级核心种质,占原种质的20%,其Shannon's信息指数(I)、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有效等位基因数(Ne)保留率分别为104.22%、106.43%、107.71%;t检验与主坐标分析表明,所构建的核心种质不仅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在原种质中也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特点。【结论】七叶一枝花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所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能够有效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及种子非共生培养高效萌发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
5
13
作者
陈菁瑛
万学锋
+3 位作者
刘保财
赵云青
黄颖桢
张武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以白及近成熟蒴果为材料,无菌播种于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非共生培养研究,比较了播种法、播种量、贮藏法、光照及添加物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建立白及种子非共生培养高效萌发体系。结果表明:白及种子适宜采用5×10~3粒·mL^(-1)密...
以白及近成熟蒴果为材料,无菌播种于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非共生培养研究,比较了播种法、播种量、贮藏法、光照及添加物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建立白及种子非共生培养高效萌发体系。结果表明:白及种子适宜采用5×10~3粒·mL^(-1)密度悬液法播种于MS培养基上,并在播种后前14d进行黑暗培养,萌发率达93%。添加10%土豆泥或椰汁能有效提高萌发率,促进原球茎的生长。塑料袋包装低温贮藏利于白及种子保存,贮藏60d仍有一半萌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芨
种子
非共生培养
萌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野生石仙桃立地环境与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
5
14
作者
刘保财
黄颖桢
+1 位作者
赵云青
陈菁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64-869,共6页
为了解石仙桃野生资源的立地条件、物候期及形态特征而进行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样品分析的方法,对石仙桃野生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湿度等主要环境因素进行测量,观察记录物候期,测定样品的叶长、叶宽、假鳞茎长度、单株假鳞茎...
为了解石仙桃野生资源的立地条件、物候期及形态特征而进行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样品分析的方法,对石仙桃野生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湿度等主要环境因素进行测量,观察记录物候期,测定样品的叶长、叶宽、假鳞茎长度、单株假鳞茎数量、根状茎长、根状茎粗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石仙桃喜生于阴凉的小溪旁边;4~5月开花,10月到次年3月果实成熟;没有明显的休眠期。本研究为石仙桃的人工栽培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仙桃
野生环境
物候期
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花茶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15
作者
张武君
赵云青
+3 位作者
刘保财
黄颖桢
陈菁瑛
邹福贤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8年第1期66-72,共7页
金花茶为广西壮族传统用药和新资源食品,含有黄酮、多糖、皂苷、茶多酚、挥发油、氨基酸、矿质元素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和抗过敏等作用,并被开发成茶、饮料、日化用品和药物等。本文对金花茶成分及药理...
金花茶为广西壮族传统用药和新资源食品,含有黄酮、多糖、皂苷、茶多酚、挥发油、氨基酸、矿质元素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和抗过敏等作用,并被开发成茶、饮料、日化用品和药物等。本文对金花茶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有效开发和利用金花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
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线兰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
5
16
作者
赵云青
陈菁瑛
+1 位作者
黄瑞平
黄颖桢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39-1243,共5页
探讨金线兰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测定金线兰组培苗的苗长、叶长、叶宽、叶片数、茎粗、茎节数、单株重等数量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确定金线兰种苗分级指标,并根据聚类分析数据、标准差数据制定分级标准,采用成活率进行分级验...
探讨金线兰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测定金线兰组培苗的苗长、叶长、叶宽、叶片数、茎粗、茎节数、单株重等数量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确定金线兰种苗分级指标,并根据聚类分析数据、标准差数据制定分级标准,采用成活率进行分级验证。结果表明,苗长、茎粗及单株重是金线兰组培苗分级的主要指标,金线兰种苗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苗长≥130mm,茎粗≥2.8mm,单株重≥1.3g,二级种苗苗长≥110mm,茎粗≥2.4mm,单株重≥1.0g,三级种苗苗长≥90mm,茎粗≥2.1mm,单株重≥0.6g。该分级标准为金线兰种苗繁育以及生产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兰
种苗
质量分级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花茶组叶片生化成分评价及其最佳采收期研究
被引量:
3
17
作者
刘保财
陈菁瑛
+2 位作者
张武君
黄颖桢
赵云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9-167,共9页
本研究以26份来源于6种金花茶组植物、不同表型防城金花茶和不同月份采收的防城金花茶的成熟叶片为材料,建立同时测定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4种黄酮成分的HPLC法,以及优化了测定茶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和总皂苷成分含量的紫外...
本研究以26份来源于6种金花茶组植物、不同表型防城金花茶和不同月份采收的防城金花茶的成熟叶片为材料,建立同时测定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4种黄酮成分的HPLC法,以及优化了测定茶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和总皂苷成分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基于以上8种成分含量,结合主成分综合评分和聚类分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金花茶叶片生化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种成分含量在不同来源金花茶叶片中存在差异,其中无名金花茶8种成分含量均较高,四季金花茶、防城金花茶次之;8年生1—12月份采收的防城金花茶叶片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均表现为升-降-升-降的变化规律,并在10月含量达到最高;5年生不同种(S1~S14)主成分综合评分顺序为: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防城金花茶(花蕾大、花多、不抗寒、花黄且大、尖果)>显脉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小果金花茶;8年生不同月份(S15~S26)主成分综合评分顺序为:10月采>2月采>3月采>4月采>5月采>7月采>6月采>1月采>8月采>12月采>11月采>9月采,其中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及防城金花茶中花蕾大、花多、花黄且大等表型的金花茶叶片与2—4月份和10月份采集的8年生金花茶叶片的多指标综合评分排序位列前10;聚类分析结果将供试26份样品分为5类。综上所述,金花茶叶片的生化成分与金花茶植物种类和采收期有关,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和防城金花茶中花蕾大、花多、不抗寒、花黄且大的表现型的综合生化成分较高,初步确定防城金花茶叶片的适宜采收期为2—4月份和10月份,所建立的多指标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为金花茶组植物叶片的生化成分评价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茶组
多成分测定
化学计量学
品质评价
采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太子参常见病害与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
10
18
作者
陈菁瑛
黄颖桢
+4 位作者
刘保财
赵云青
黄冬寿
张武君
陈景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通过实地调查、试验研究和查阅文献,总结了近年来福建太子参发生的主要病害,包括病毒病(芜菁花叶病毒、蚕豆萎蔫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根部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紫纹羽病、根腐病和白绢病)以及叶斑病类(斑点病、叶斑病...
通过实地调查、试验研究和查阅文献,总结了近年来福建太子参发生的主要病害,包括病毒病(芜菁花叶病毒、蚕豆萎蔫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根部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紫纹羽病、根腐病和白绢病)以及叶斑病类(斑点病、叶斑病、黑斑病)三大类,分别阐述其症状与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及绿色防控措施,以期为太子参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为高品质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病原
传播途径
发生条件
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山麦冬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19
作者
万学锋
黄玉吉
+1 位作者
陈菁瑛
赖钟雄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8年第2期97-100,共4页
综述了近年来山麦冬属植物中湖北麦冬和短葶山麦冬在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组织培养、药物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关键词
湖北麦冬
短葶山麦冬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药材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20
作者
赵云青
陈菁瑛
+2 位作者
黄颖桢
张武君
刘保财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6期29-35,共7页
中药材种子分级标准研究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基础,更是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的重要保障。按根及根茎类药材、花及果实种子类药材、全草及茎叶类药材三类药材的药用部位进行分类综述,整理近年来中药材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面研究进展,并...
中药材种子分级标准研究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基础,更是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的重要保障。按根及根茎类药材、花及果实种子类药材、全草及茎叶类药材三类药材的药用部位进行分类综述,整理近年来中药材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面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为药材种子标准化建设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材
种子
分级标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短葶山麦冬施肥模式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苏海兰
黄颖桢
陈菁瑛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41-143,共3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项目(2008Y2003)
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6A11-03)
文摘
以福建省泉州市短葶山麦冬施肥的田间试验结果和分析数据为依据,经过多年试验资料的归类,建立福建省短葶山麦冬的肥料效应数学模型,提出短葶山麦冬的施肥模型,得出科学施肥方案:N 330kg.hm-2,P2O554kg.hm-2,K2O 270kg.hm-2。
关键词
短葶山麦冬
施肥
模型
Keywords
Liriope muscari(Decne) Bailcy
fertilization
model
分类号
S147 [农业科学—肥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7份福建山药地方品种主要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
11
2
作者
张武君
陈菁瑛
刘保财
赵云青
黄颖桢
陈莹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46-1254,共9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公益类专项(2016R1017-5、2017R1017-1、2018R1017-7)
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STIT2017-2-8)
文摘
【目的】研究当前主栽的福建山药地方品种资源主要性状的遗传变异,为优质地方山药资源的开发和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方法】以37份福建山药地方品种资源为材料,对24个主要性状进行观测分析,并采用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为21.01%~68.26%,块茎相关性状变异范围大于地上部茎叶,描述型性状的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281~1.349,地上部生长势、块茎形状、表皮光滑度、须根数的多样性指数大于1。相关性分析表明,叶片、叶柄长势、茎粗均可以反映地上部植株生长势的强弱,地上部的生长势强弱又与地下部块茎产量密切相关,因此,可从地上部的生长发育情况初步推断产量。主成分分析表明,前5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0%,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43.76%,主要反映地上部茎叶长势和地下部产量构成。聚类分析可将37份福建山药按基原分成4类,其中以参薯类群的表型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结论】福建山药地方品种资源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块茎多样性大于茎叶,地上部长势与产量相关性状互相影响。
关键词
山药
种质资源
性状
遗传多样性
变异
Keywords
Chinese yam
germplasm
morphology
diversity
variation
分类号
S632.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流通砂仁的质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
6
3
作者
唐建阳
黄颖桢
陈菁瑛
苏海兰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323-327,共5页
基金
福建中药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与共享平台(2008Y2003)
福建省农科院区域技术支撑项目(zymn0802)
文摘
研究了福建市场流通的几种砂仁的性状,并运用GC/MS技术分析了挥发油的含量和主要化学成分。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市场流通的商品砂仁质量不一,广西防城、福建长泰春砂仁和阳春砂仁均含有砂仁的特征成分,挥发油含量符合2005版国家药典规定,主要成分和性状特征相似,可考虑作为正品砂仁入药。建砂仁挥发油含量及其主要成分与春砂仁存在显著差异,临床上不宜作为药用砂仁。
关键词
砂仁
福建省内流通
性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Keywords
Fructus amomi
characteristics
volatile oil
chemical constituent
分类号
R932 [医药卫生—生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山药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
被引量:
3
4
作者
张武君
陈菁瑛
刘保财
赵云青
黄颖桢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
研究
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67-1276,共10页
基金
福建省农业种质资源创新专项(ZZZYCXZX202208)
福建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圃)(ZYBHDWZX202203)
+2 种基金
福建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03-5)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CXTD2021014-2)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建设项目(2015GCH-6)。
文摘
【目的】构建福建省山药初级核心种质,为福建地方山药资源的保存、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55份福建省地方主栽山药资源为材料,调查20个农艺性状,包括7个数量性状和13个描述型性状,采用离差平方和法进行聚类,根据聚类结果采用优先取样法构建初级核心种质,同时采用统计学方法及ISSR分子标记等对其代表性进行评价。【结果】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数量占原种质的43.6%,在降低冗余的同时保留了选育品种和有突出特点或地方特色的资源。初级核心种质和原种质各性状的均值、方差、变异系数、香农多样性指数无显著性差异。数量性状除茎粗外,核心种质保留了原种质变异范围的84.9%~100%。描述性指标除最弱的生长势外,核心种质保留了原种质的全部等级分布。初级核心种质和原种质的ISSR分子标记的等位基因数量、有效等位基因数量、香农多样性信息指数、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无显著差异,且初级核心种质的多态位点保留率达到原种质的98.6%。基于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分析和基于ISSR分子标记的主坐标分析均确认了核心种质的代表性。【结论】构建的福建省山药初级核心种质能够较好地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有助于福建地方山药资源的保存和开发利用。
关键词
山药
初级核心种质
农艺性状
ISSR标记
福建省
Keywords
Chinese yam
primary core collection
agronomic traits
ISSR marker
Fujian Province
分类号
S632.1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山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
17
5
作者
张武君
刘保财
陈菁瑛
黄颖桢
赵云青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38-42,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7R1017-1、2018R1017-7)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科技服务团队建设项目(kjfw-20)
+1 种基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建设项目(2015GCH-6)
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建设项目(STIT2017-2-8)
文摘
近年来,福建省山药产业的种植栽培模式、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延伸都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地方及区域的特色产业,但还存在技术与科研投入不足、深加工能力不足、品牌创建及销售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发展对策: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组织程度,促进区域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品牌战略。
关键词
福建省
山药产业
现状
对策
Keywords
Fujian Province
Yam industry
Curr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石仙桃中4种转录因子鉴定及其组织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
1
6
作者
刘保财
张武君
赵云青
黄颖桢
陈菁瑛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作物
研究
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出处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1-152,共12页
基金
福建省属公益类项目(2020R1034003)
福建省人民政府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03)
+1 种基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CXTD2021014-2)
“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草药实物库及图片信息库建设(2018FY100702)。
文摘
【目的】石仙桃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为珍稀濒危的附生兰,附生较地生而言进化出了许多特殊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特性,而转录因子对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作用,旨在探讨和发掘石仙桃中调控其生长发育的转录因子。【方法】利用PacBio和Illumina测序技术获得石仙桃的全长转录组数据以及在根、根状茎、假鳞茎和叶片中的基因表达量,通过进一步生信分析,探讨石仙桃4种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理化特性及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并用氯化钠(NaCl)和茉莉酸甲酯(MeJA)诱导逆境胁迫,用RT-qPCR分析了C2H2家族和bHLH家族的表达量。【结果】石仙桃中鉴定的4种转录因子及其家族成员转录本为:C2H2家族21个、bHLH家族27个、WRKY家族30个、bZIP家族19个,这4个家族及其成员主要为亲水的不稳定性蛋白,亚细胞定位主要位于细胞核内,bHLH家族的部分成员位于细胞质、叶绿体等细胞器中,各基因家族均具有典型的保守结构域特征,在石仙桃的根、根状茎、假鳞茎和叶片呈现出明显的组织特异性。21个C2H2家族和27个bHLH家族中所有基因表达均受NaCl和MeJA影响,但家族成员受到促进或抑制表达及其表达量存在差异。【结论】鉴定了石仙桃中4个转录因子家族成员的数量,各家族成员主要是位于细胞核内的亲水不稳定性蛋白,并具有保守结构域特征和组织表达特异性。
关键词
石仙桃
C2H2
BHLH
WRKY
BZIP
理化特性
组织表达
Keywords
Pholidota chinensis
C2H2
bHLH
WRKY
bZIP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tissue expression
分类号
Q94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多花黄精种子层积过程生理变化研究
被引量:
10
7
作者
张武君
赵云青
刘保财
陈菁瑛
黄颖桢
程远航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95-1007,共13页
基金
福建省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圃)项目(ZYBHDWZX20220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项目(CXTD2021025)
+2 种基金
福建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03)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建设项目(2015GCH-6)
南平市科技计划项目(HNP2020NN1010010)。
文摘
【目的】探究自然变温条件下多花黄精种子层积过程的生理变化,为多花黄精种子休眠解除及促进萌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方法】将成熟的多花黄精种子进行5个月的湿沙层积,在自然变温条件下观测多花黄精种子从采后到大量萌发其间贮藏物质含量、相关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结果】多花黄精种子中的纤维素含量较淀粉含量高,层积初始时分别为263.5 mg·g^(-1)和85.4 mg·g^(-1),之后持续分解,为休眠和萌发提供能量。可溶性糖含量(SS)在2020-01-23及萌发后均显著上升,可溶性蛋白(SP)在2020-01-23显著上升,萌发后迅速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酶活性在2020-01-23达到峰值。α-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6-PGDH)活性在萌发前显著下降,萌发后显著上升,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激酶(NDK)酶活性则与之相反,二者呈显著负相关。茉莉酸类物质含量在层积前、中期交替升高后下降。异戊烯基腺苷(IPA)、激动素(K)、反式玉米素(tZ)、顺式玉米素(cZ)、二氢玉米素(dh-Z),吲哚-3-乙酸甲酯(ME-IAA)以及脱落酸(ABA)含量持续下降。异戊烯基腺嘌呤(IP)、反式玉米素核苷(tZR),吲哚-3-甲醛(ICA)、吲哚-3-乙酸(IAA)含量在未萌发时持续下降,萌发后快速上升。赤霉素A7(GA7)、1-氨基环丙烷羧酸(ACC)含量呈上升趋势,并在萌发后大幅上升。水杨酸含量(SA)在萌发后迅速上升。【结论】淀粉和纤维素均为多花黄精种子的主要代谢物质,保护酶、淀粉酶及SS、SP含量在层积过程中为适应环境及促进萌发不断变化,茉莉酸类、生长素类及ABA共同维持休眠,GA7和ACC促进休眠解除和萌发,ICA、IAA、IP、tZR、SA促进萌发。
关键词
多花黄精
种子
层积
萌发
生理
Keywords
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seed
stratification
germination
physiology
分类号
S567.2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仙草最佳采收期研究
被引量:
10
8
作者
黄颖桢
陈菁瑛
赵云青
刘保财
苏海兰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888-891,共4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088)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17)
文摘
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和硝酸铝显色法测定仙草多糖和总黄酮,结合仙草产量测定,综合得到了仙草多糖总量和总黄酮总量的动态变化,确定8月下旬为仙草的最佳采收期,此时仙草的单株产量为240g·株-1,折合产量9 000kg·hm-2,多糖含量1.96%,总黄酮含量13.83%。
关键词
仙草
采收期
多糖
总黄酮
Keywords
Mesona chinesis Benth.
harvest time
yield
polysaccharide
flavonoids
分类号
R932 [医药卫生—生药学]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山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
6
9
作者
张武君
陈菁瑛
刘保财
黄颖桢
赵云青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61-467,共7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6R1017-5)
文摘
紫山药属山药的紫红肉品种群,因其块茎呈紫红色且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滋补保健作用,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目前全国多地都积极开展了紫山药的种植和研究工作,但仍存在特色品种较少,农户种植多为地方农家种,品质产量差异较大,消费者对紫山药的认识度偏低,部分地区栽培方式尚处于摸索阶段,深加工产品较少,附加值不高,产业抗风险能力较低等问题,本文通过调查及文献调研,综述了近几年紫山药的种质、栽培技术、种苗扩繁,化学成分包括花色苷、多糖、尿囊素、薯蓣皂苷、糖蛋白、酚酸、主要营养成分,以及药理作用,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加强资源收集评价与特色品种选育,加强功效药理与保鲜加工研究,推进规范化种植,提高产品附加值,以促进紫山药产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
紫山药
种质
栽培
种苗扩繁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利用
Keywords
purple yam
germplasm
cultivation
seedling propagation
chemical constituent
pharmacological functionality
utilization
分类号
R282.7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仙草生产、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
11
10
作者
刘保财
陈菁瑛
黄颖桢
赵云青
蔡淑忠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福建
鑫昌
农业
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718-725,共8页
基金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13GB2C400226)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17)
文摘
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查阅,概述近几年仙草栽培面积、产量、产地收购价格变化及加工工艺现状;综述关于仙草种质资源、化学成分、品种选育、栽培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为仙草规范生产及后期研究开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仙草
生产
研究现状
趋势
Keywords
Mesona chinensis Benth
current status
research progress
future development
分类号
R282.7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细叶石仙桃无菌播种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初报
被引量:
10
11
作者
刘保财
黄颖桢
赵云青
陈菁瑛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61-464,共4页
基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导师制青年基金项目(2012DQB-28)
文摘
为解决细叶石仙桃人工栽培种苗短缺问题,以细叶石仙桃蒴果为材料,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筛选不同阶段所需的最适培养基。结果表明其种子可在MS+20g·L-1蔗糖+8g·L-1琼脂培养基上萌发,发芽率可达70%以上;MS+50g·L-1土豆+20g·L-1蔗糖+8g·L-1琼脂培养基有利于原球茎分化小苗,低浓度6-BA和NAA组合适合原球茎增殖与芽的分化;在1/2MS+0.5mg·L-1 NAA+20g·L-1蔗糖+8g·L-1琼脂培养基上生根率达100%,通过以上系列培养基的培养可获得完整植株。
关键词
细叶石仙桃
种子
无菌播种
快速繁殖
Keywords
Pholidota cantonensis Rolfe
seed
aseptic seeding
rapid propagation
分类号
R282.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七叶一枝花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12
作者
刘玲玲
丁明月
谢倩
罗文宝
陈清西
苏海兰
机构
福建
农林大学园艺
学院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4-244,共11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22NZ029017)
福建农林大学横向科技创新基金项目(102-KHF200005)。
文摘
【目的】七叶一枝花(Paris polyphylla Smith.)因市场需求增长,资源供不应求,出现野生资源过度开采,种质混杂现象,为此构建其初级核心种质,为优良基因挖掘、种质改良与保护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通过15条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引物对60份种质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采用Structure软件进行群体结构分析,使用NTSYSpc2.10e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进行验证,同时基于Structure分组-比例取样法构建初级核心种质,并对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5条引物共扩增出102个位点,多态位点率为97.05%,平均Shannon's信息指数(I)、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分别为0.502 2、0.332 8,表明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Structure软件分析结果显示,群体数K值为3是较为合适的分类选择。主坐标分析与群体结构分析结果一致,但聚类分析与群体结构略有不同,其结果均与地域分布相关。采用Structure分组-比例取样法构建初级核心种质,从7种抽样比例中筛选得到12份初级核心种质,占原种质的20%,其Shannon's信息指数(I)、Nei's遗传多样性指数(He)、有效等位基因数(Ne)保留率分别为104.22%、106.43%、107.71%;t检验与主坐标分析表明,所构建的核心种质不仅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在原种质中也呈现出均匀分布的特点。【结论】七叶一枝花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所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能够有效代表原种质的遗传多样性。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ISSR分子标记
遗传多样性
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Keywords
Paris polyphylla Sm.
ISSR molecular markers
genetic diversity
core germplasm collection
分类号
S567.2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及种子非共生培养高效萌发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
5
13
作者
陈菁瑛
万学锋
刘保财
赵云青
黄颖桢
张武君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福建省
漳州市
农业
科学
研究
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基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十三五"科技创新团队--药用植物创新团队项目(2017)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4R1018-1
2016R1017-1)
文摘
以白及近成熟蒴果为材料,无菌播种于MS基本培养基上进行非共生培养研究,比较了播种法、播种量、贮藏法、光照及添加物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建立白及种子非共生培养高效萌发体系。结果表明:白及种子适宜采用5×10~3粒·mL^(-1)密度悬液法播种于MS培养基上,并在播种后前14d进行黑暗培养,萌发率达93%。添加10%土豆泥或椰汁能有效提高萌发率,促进原球茎的生长。塑料袋包装低温贮藏利于白及种子保存,贮藏60d仍有一半萌发。
关键词
白芨
种子
非共生培养
萌发
Keywords
Bletilla striata
seed
asymbiotic culture
germination
分类号
S567.239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野生石仙桃立地环境与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
5
14
作者
刘保财
黄颖桢
赵云青
陈菁瑛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64-869,共6页
基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创新项目(2012DQB-28)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4R1018-4
2017R1017-4)
文摘
为了解石仙桃野生资源的立地条件、物候期及形态特征而进行研究。通过野外实地调查和室内样品分析的方法,对石仙桃野生环境温度、光照强度、湿度等主要环境因素进行测量,观察记录物候期,测定样品的叶长、叶宽、假鳞茎长度、单株假鳞茎数量、根状茎长、根状茎粗等形态特征。结果表明:石仙桃喜生于阴凉的小溪旁边;4~5月开花,10月到次年3月果实成熟;没有明显的休眠期。本研究为石仙桃的人工栽培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石仙桃
野生环境
物候期
形态特征
生长习性
Keywords
Pholidota chinensis Lindl
wildness environment
phenophas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rowth characteristics
分类号
R282 [医药卫生—中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花茶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15
作者
张武君
赵云青
刘保财
黄颖桢
陈菁瑛
邹福贤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出处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8年第1期66-72,共7页
基金
福建省林业厅项目(ZYCX-LY-2017006)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研项目(A2016-1)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创新团队项目(STIT2017-2-8)
文摘
金花茶为广西壮族传统用药和新资源食品,含有黄酮、多糖、皂苷、茶多酚、挥发油、氨基酸、矿质元素等成分,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和抗过敏等作用,并被开发成茶、饮料、日化用品和药物等。本文对金花茶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有效开发和利用金花茶提供参考。
关键词
金花茶
成分
药理作用
研究进展
Keywords
Camellia nitidissima Chi
composition
pharmacological action
research progress
分类号
S567.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线兰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
5
16
作者
赵云青
陈菁瑛
黄瑞平
黄颖桢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福建省
农业
厅
农业
推广技术总站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239-1243,共5页
基金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117)
文摘
探讨金线兰种苗质量分级标准。测定金线兰组培苗的苗长、叶长、叶宽、叶片数、茎粗、茎节数、单株重等数量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确定金线兰种苗分级指标,并根据聚类分析数据、标准差数据制定分级标准,采用成活率进行分级验证。结果表明,苗长、茎粗及单株重是金线兰组培苗分级的主要指标,金线兰种苗分为3个等级,一级种苗苗长≥130mm,茎粗≥2.8mm,单株重≥1.3g,二级种苗苗长≥110mm,茎粗≥2.4mm,单株重≥1.0g,三级种苗苗长≥90mm,茎粗≥2.1mm,单株重≥0.6g。该分级标准为金线兰种苗繁育以及生产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金线兰
种苗
质量分级
标准
Keywords
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Wall.) Lindl.
seedling
grading
standards
分类号
S567.2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花茶组叶片生化成分评价及其最佳采收期研究
被引量:
3
17
作者
刘保财
陈菁瑛
张武君
黄颖桢
赵云青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9-167,共9页
基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项目(No.A2016-1)
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创新团队建设”项目(No.STIT2017-2-8)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建设项目(No.2015GCH-6)。
文摘
本研究以26份来源于6种金花茶组植物、不同表型防城金花茶和不同月份采收的防城金花茶的成熟叶片为材料,建立同时测定芦丁、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4种黄酮成分的HPLC法,以及优化了测定茶多酚、总黄酮、总多糖和总皂苷成分含量的紫外分光光度法,基于以上8种成分含量,结合主成分综合评分和聚类分析的化学计量学方法,对不同来源金花茶叶片生化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种成分含量在不同来源金花茶叶片中存在差异,其中无名金花茶8种成分含量均较高,四季金花茶、防城金花茶次之;8年生1—12月份采收的防城金花茶叶片中,总皂苷、总黄酮和总多糖含量均表现为升-降-升-降的变化规律,并在10月含量达到最高;5年生不同种(S1~S14)主成分综合评分顺序为: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防城金花茶(花蕾大、花多、不抗寒、花黄且大、尖果)>显脉金花茶>凹脉金花茶>小果金花茶;8年生不同月份(S15~S26)主成分综合评分顺序为:10月采>2月采>3月采>4月采>5月采>7月采>6月采>1月采>8月采>12月采>11月采>9月采,其中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及防城金花茶中花蕾大、花多、花黄且大等表型的金花茶叶片与2—4月份和10月份采集的8年生金花茶叶片的多指标综合评分排序位列前10;聚类分析结果将供试26份样品分为5类。综上所述,金花茶叶片的生化成分与金花茶植物种类和采收期有关,无名金花茶、四季金花茶和防城金花茶中花蕾大、花多、不抗寒、花黄且大的表现型的综合生化成分较高,初步确定防城金花茶叶片的适宜采收期为2—4月份和10月份,所建立的多指标定量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方法为金花茶组植物叶片的生化成分评价提供依据。
关键词
金花茶组
多成分测定
化学计量学
品质评价
采收期
Keywords
Camellia Sect.Chrysantha
simultaneous determination
chemometrics methods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harvest period
分类号
S432.2 [农业科学—植物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太子参常见病害与绿色防控技术
被引量:
10
18
作者
陈菁瑛
黄颖桢
刘保财
赵云青
黄冬寿
张武君
陈景耀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福建省
柘荣县
农业
农村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12期152-155,共4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中医药现代化研究(2019YFC1710502)
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十四五”科技创新团队药用植物团队
+1 种基金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产性工程化实验室建设项目(2015GCH-6)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2021年基本科研专项“太子参良种选育与生态栽培关键技术研究”。
文摘
通过实地调查、试验研究和查阅文献,总结了近年来福建太子参发生的主要病害,包括病毒病(芜菁花叶病毒、蚕豆萎蔫病毒、烟草花叶病毒和黄瓜花叶病毒)、根部病害(猝倒病、立枯病、紫纹羽病、根腐病和白绢病)以及叶斑病类(斑点病、叶斑病、黑斑病)三大类,分别阐述其症状与病原、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以及绿色防控措施,以期为太子参主要病害的综合防治提供参考,为高品质安全生产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
太子参
病原
传播途径
发生条件
防控措施
Keywords
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Pathogen
Route of transmission
Condition of onse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分类号
S435.67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山麦冬研究进展
被引量:
10
19
作者
万学锋
黄玉吉
陈菁瑛
赖钟雄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福建
农林大学园艺
植物
生物工程
研究
所
出处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8年第2期97-100,共4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06A11-03)
文摘
综述了近年来山麦冬属植物中湖北麦冬和短葶山麦冬在生物学特性、栽培管理、组织培养、药物学和药理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关键词
湖北麦冬
短葶山麦冬
研究进展
Keywords
Liriope spicata var. prolifera Y. T. Ma
L. muscari (Desne) Bailey
advances
分类号
S567.232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药材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进展
被引量:
8
20
作者
赵云青
陈菁瑛
黄颖桢
张武君
刘保财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
生物资源
研究
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中心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6期29-35,共7页
基金
“一带一路”国家传统草药本底整理及数据库建设(2018FY10070)
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18R1017-7,2020R1034004)
+2 种基金
福建省财政专项——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团队建设项目(CXTD2021025)
福建省人民政府重大专项“5511”创新工程(2021年)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平台提升项目(CXPT0022019004)。
文摘
中药材种子分级标准研究是中药材规范化生产的基础,更是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的重要保障。按根及根茎类药材、花及果实种子类药材、全草及茎叶类药材三类药材的药用部位进行分类综述,整理近年来中药材种子质量分级标准方面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研究的重点方向,为药材种子标准化建设及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中药材
种子
分级标准
进展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Seed
Grading standards
Research progress
分类号
S567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福建省短葶山麦冬施肥模式研究
苏海兰
黄颖桢
陈菁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37份福建山药地方品种主要性状遗传变异研究
张武君
陈菁瑛
刘保财
赵云青
黄颖桢
陈莹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福建流通砂仁的质量比较研究
唐建阳
黄颖桢
陈菁瑛
苏海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福建省山药初级核心种质的构建
张武君
陈菁瑛
刘保财
赵云青
黄颖桢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福建省山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张武君
刘保财
陈菁瑛
黄颖桢
赵云青
《福建农业科技》
201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石仙桃中4种转录因子鉴定及其组织表达的研究
刘保财
张武君
赵云青
黄颖桢
陈菁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多花黄精种子层积过程生理变化研究
张武君
赵云青
刘保财
陈菁瑛
黄颖桢
程远航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仙草最佳采收期研究
黄颖桢
陈菁瑛
赵云青
刘保财
苏海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紫山药研究进展
张武君
陈菁瑛
刘保财
黄颖桢
赵云青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仙草生产、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刘保财
陈菁瑛
黄颖桢
赵云青
蔡淑忠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细叶石仙桃无菌播种与快速繁殖技术研究初报
刘保财
黄颖桢
赵云青
陈菁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七叶一枝花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初级核心种质构建
刘玲玲
丁明月
谢倩
罗文宝
陈清西
苏海兰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白及种子非共生培养高效萌发体系的研究
陈菁瑛
万学锋
刘保财
赵云青
黄颖桢
张武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野生石仙桃立地环境与生长特性研究
刘保财
黄颖桢
赵云青
陈菁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金花茶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张武君
赵云青
刘保财
黄颖桢
陈菁瑛
邹福贤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8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金线兰种苗质量分级标准研究
赵云青
陈菁瑛
黄瑞平
黄颖桢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金花茶组叶片生化成分评价及其最佳采收期研究
刘保财
陈菁瑛
张武君
黄颖桢
赵云青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福建太子参常见病害与绿色防控技术
陈菁瑛
黄颖桢
刘保财
赵云青
黄冬寿
张武君
陈景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山麦冬研究进展
万学锋
黄玉吉
陈菁瑛
赖钟雄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8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中药材种子质量分级标准研究进展
赵云青
陈菁瑛
黄颖桢
张武君
刘保财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4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