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投产铁观音茶园氮磷钾施肥指标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章明清 李娟 +4 位作者 尤志明 姚宝全 孔庆波 沈金泉 姚建族 《茶叶学报》 2015年第3期151-158,共8页
根据近年来在闽东南茶叶主产区完成的19个"3414"设计方案的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建立投产铁观音茶园氮磷钾施肥指标,包括茶园土壤肥力分级和目标产量、各土壤肥力等级或目标产量下的氮磷钾经济施肥量和比例、茶园速效氮磷钾丰... 根据近年来在闽东南茶叶主产区完成的19个"3414"设计方案的氮磷钾肥效试验结果,建立投产铁观音茶园氮磷钾施肥指标,包括茶园土壤肥力分级和目标产量、各土壤肥力等级或目标产量下的氮磷钾经济施肥量和比例、茶园速效氮磷钾丰缺指标、测土推荐施肥以及施肥时期和方法等5个技术内容。结果表明,铁观音茶施用氮磷钾的平均增产效果是N>K>P,平均经济施肥量为N 371 kg?hm-2、P2O5 101 kg?hm-2、K2O 136 kg?hm-2,三要素比例为1:0.3:0.4,但不同肥力等级或目标产量的经济施肥量存在较大差异。碱解氮、Olsen-P和速效钾的高产临界指标分别为200 mg?kg-1、45 mg?kg-1和115 mg?kg-1;建立了测土推荐施肥关系式,实现了根据土壤测定计算具体地块推荐施肥量的目的。研究结果为铁观音茶园测土配方施肥提供了施肥指标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观音 茶园 氮磷钾 指标 推荐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湿度做青环境对乌龙茶香气的影响 被引量:44
2
作者 张方舟 陈荣冰 +1 位作者 李元钦 江福英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34-37,共4页
用GC/MS法分析了黄旦品种乌龙茶的香气组分,并对不同湿度做青环境条件下生产的乌龙茶香气组分进行比较分析表明:黄旦乌龙茶主要香气成分为橙花叔醇、α-法呢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苯乙醛、吲哚、顺-茉莉内酯、β-紫罗酮+顺-茉... 用GC/MS法分析了黄旦品种乌龙茶的香气组分,并对不同湿度做青环境条件下生产的乌龙茶香气组分进行比较分析表明:黄旦乌龙茶主要香气成分为橙花叔醇、α-法呢烯、芳樟醇及其氧化物、香叶醇、苯乙醛、吲哚、顺-茉莉内酯、β-紫罗酮+顺-茉莉酮、乙酸苄酯等;在相同温度(23℃),不同湿度做青环境生产的黄旦乌龙茶香气主要特征成分含量和精油总量各不相同,且香气品质以做青环境相对湿度75%为好,香气高且持久。说明做青环境是影响乌龙茶香气的重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做青环境 湿度 乌龙茶 香气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ketchUp的海峡茶博园三维景观建模实现 被引量:3
3
作者 陈宏 邱荣洲 +4 位作者 杨如兴 连思思 池美香 赵健 尤志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83-187,共5页
以张天福先生"俭、清、和、静"的茶礼思想为基础,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出海峡茶博园创意景观规划方案,运用SketchUp软件三维建模功能,摸索园林景观三维快速建模方案,构建茶博园三维景观模型,实现三维场景的展示与浏... 以张天福先生"俭、清、和、静"的茶礼思想为基础,结合园林景观设计理论与方法,提出海峡茶博园创意景观规划方案,运用SketchUp软件三维建模功能,摸索园林景观三维快速建模方案,构建茶博园三维景观模型,实现三维场景的展示与浏览。海峡茶博园三维景观模型的建立让园区设计理念得到更加直观地展现,为茶博园的建设和宣传提供了三维可视化的展示平台,为创意农业景观快速三维建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峡茶博园 三维建模 创意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柚根系CS和PEPC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杨林通 林郑和 陈立松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53-258,共6页
以酸柚(Citrus grandis)根系为材料,利用热硼酸法提取了根系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利用PCR和RACE技术相继得到柠檬酸合酶基因(CS)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的保守区、3'端和5'端.酸柚根系CS基因全长1760bp,开放读码框... 以酸柚(Citrus grandis)根系为材料,利用热硼酸法提取了根系总RNA,并逆转录成cDNA,利用PCR和RACE技术相继得到柠檬酸合酶基因(CS)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基因(PEPC)的保守区、3'端和5'端.酸柚根系CS基因全长1760bp,开放读码框有1413 bp,编码472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相对分子质量为52.487 ku,等电点为6.9,亲水指数为-0.199;5'端非编码区为67 bp,3'端非编码区为277 bp;推导的氨基酸经序列比对,发现与其他物种具有很高的同源性(85.4%-99.6%).酸柚根系PEPC基因全长3307 bp,开放读码框有2604 bp,编码868个氨基酸,氨基酸序列相对分子质量为99.569ku,等电点为6.68,亲水指数为-0.398;5'端非编码区为431 bp,3'端非编码区为269 bp,推导的氨基酸经序列比对,发现与其他物种具有很高的同源性(85.8%-95.7%).初步确定克隆到的为酸柚根系CS和PEPC基因,登陆Genbank,登陆号分别为HQ537481和HQ53748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柚 柠檬酸合酶 磷酸稀醇式丙酮酸羧化酶 基因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椰圆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被引量:4
5
作者 曾兆华 赵士熙 吴光远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2期210-215,共6页
生物学研究表明 ,茶椰圆蚧在闽东茶园 1年发生 4代 ,以受精雌成虫在叶背越冬 ,翌年 3月产卵 .繁殖力与海拔高度和茶树品种密切相关 .若虫期可用 2 .5%天王星乳油 150 0倍液喷施叶冠和叶背 ,防治效果可达80 %以上 .自然天敌控制作用强 。
关键词 茶椰圆蚧 生物学特性 综合防治 茶园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