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0
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福建省玉米增产潜力及技术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山虎
卢和顶
+1 位作者
童川拉
林建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6-20,共5页
介绍福建省玉米生产水平及技术现状,分析指出,福建省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比现实生产力高52.8%~105.4%,并提出各气候生态区高产目标。至“十五”末的2005年,全省单产从5 295 kg·hm-2增至6 600kg·hm-2,增产25%。其主要技术途...
介绍福建省玉米生产水平及技术现状,分析指出,福建省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比现实生产力高52.8%~105.4%,并提出各气候生态区高产目标。至“十五”末的2005年,全省单产从5 295 kg·hm-2增至6 600kg·hm-2,增产25%。其主要技术途径是培育高产稳产土壤;选用耐密品种;提高植株整齐度;乳苗移栽;加强后期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玉米
增产潜力
高产栽培
栽培技术
土壤培肥
品种选择
移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释放胡瓜钝绥螨的柑桔生防园与化防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季洁
张艳璇
+3 位作者
洪晓月
康玉妹
余德亿
林坚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50,共6页
研究了释放胡瓜钝绥螨 (Amblyseiuscucumeris (Oudemans) )的柑桔生防园与化防园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生防园共采集到节肢动物 84种 ,主要以天敌和中性节肢动物为主 ;化防园 32种 ,主要以害虫为主。生防园害虫优势种主要为桔皱叶刺...
研究了释放胡瓜钝绥螨 (Amblyseiuscucumeris (Oudemans) )的柑桔生防园与化防园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生防园共采集到节肢动物 84种 ,主要以天敌和中性节肢动物为主 ;化防园 32种 ,主要以害虫为主。生防园害虫优势种主要为桔皱叶刺瘿螨 (Phyllocoptrutaoleivora (Ashmead) )和黑刺粉虱 (AleurocanthusspiniferusQuaintance) ;天敌优势种主要为纽氏钝绥螨 (A newsami (Evans) ) ;中性节肢动物优势种主要为几种跗线螨。化防园害虫优势种为黑刺粉虱、桔皱叶刺瘿螨、糠片蚧 (Parlatoriapergandii (Comstock) )和柑桔全爪螨 (Panonychuscitri (McGregor) ) ;天敌没有明显优势种 ;中性节肢动物优势种开始为跗线螨 ,随后不明显。化防园优势集中性高于生防园。生防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后期均高于化防园 ,说明生防园释放胡瓜钝绥螨后 ,保护和恢复了生防园的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瓜钝绥螨
柑桔
多样性
节肢动物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块菌生理生态及人工栽培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
11
3
作者
胡润芳
臧春荣
黄建成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阐述了国内外在块菌的种类、分布、生理生态特性及人工栽培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今后我国在块菌应用研究方面应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块菌
种类
分布
人工栽培
应用研究
生态环境
生理特性
食用菌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甘薯青枯病菌及其粗毒素测定甘薯品种抗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本金
谢世勇
+3 位作者
陈涵贞
林时迟
种藏文
卢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用甘薯青枯菌液及其粗毒素在温室内测定甘薯幼苗的抗病性 ,结果表明青枯菌菌株侵染甘薯幼苗的病情指数与其粗毒素的致萎度之间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945 8(n=88) ,达极显著水平 ;用 5个不同致病力 (强、中、弱 )甘薯青枯菌株及其粗...
用甘薯青枯菌液及其粗毒素在温室内测定甘薯幼苗的抗病性 ,结果表明青枯菌菌株侵染甘薯幼苗的病情指数与其粗毒素的致萎度之间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945 8(n=88) ,达极显著水平 ;用 5个不同致病力 (强、中、弱 )甘薯青枯菌株及其粗毒素分别接种抗、中、感甘薯品种华北 48、广薯 15、惠红早 ,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对不同致病力青枯病菌菌株及其粗毒素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在 0 .9992~ 1.0 0 0 0之间 ;以不同致病力甘薯青枯菌混合菌株及其粗毒素接种抗、中、感甘薯品种 97- 10、广薯 15、惠红早 ,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甘薯品种病情指数与致萎度之间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92 5 7~ 0 .96 5 1。说明在室内用粗毒素检测甘薯幼苗的致萎度 ,能够反映甘薯对甘薯瘟病的抗病或感病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青枯病菌
粗毒素
抗病性
抗性鉴定
相关性
抗病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荸荠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李本金
童川拉
+2 位作者
罗文彬
谢世勇
卢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3-25,共3页
荸荠枯萎病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eleocharidis)为害所致;病原菌生长和产孢温度范围10~35℃、适宜温度为25~30℃,pH范围在2~12、适宜pH为6 0~8 5;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保克和荸荠秆枯净对该病的防效分别为73 17%和60...
荸荠枯萎病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eleocharidis)为害所致;病原菌生长和产孢温度范围10~35℃、适宜温度为25~30℃,pH范围在2~12、适宜pH为6 0~8 5;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保克和荸荠秆枯净对该病的防效分别为73 17%和60 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荸荠
枯萎病菌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药剂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福建栽培大豆品种RAPD标记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9
6
作者
林国强
朱海生
黄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18份栽培大豆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个引物共扩增出91条带,其中多态条带6 5条,多态性程度为71 4 3%。D =0 6 2时,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大类群,即菜用大豆品种、杂交育成品种和...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18份栽培大豆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个引物共扩增出91条带,其中多态条带6 5条,多态性程度为71 4 3%。D =0 6 2时,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大类群,即菜用大豆品种、杂交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有半野生血缘的品种各聚成1类,揭示了福建省栽培大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同时还反映出品种间关系与地理起源有一定的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
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大豆品种
RAPD标记
福建省
多样性分析
RAPD分子标记技术
分析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果蔬玉米高产栽培及采后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黄华康
陈山虎
+2 位作者
卢和顶
童川拉
林建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对 1999~ 2 0 0 0年福建省 10个主栽果蔬玉米品种 (组合 )有关试验及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探讨不同类型的果蔬玉米高产结构、主要配套技术及采后保鲜技术。结果表明 ,1调查品种可分为大穗型、中穗型和小穗型 3种类型 ;大穗型适宜密度...
对 1999~ 2 0 0 0年福建省 10个主栽果蔬玉米品种 (组合 )有关试验及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探讨不同类型的果蔬玉米高产结构、主要配套技术及采后保鲜技术。结果表明 ,1调查品种可分为大穗型、中穗型和小穗型 3种类型 ;大穗型适宜密度为 5 .4 0~ 5 .70万穗· hm- 2、中穗型为 5 .70~ 6 .30万穗· hm- 2、小穗型为 6 .30~6 .75万穗· hm- 2。N肥施用原则是大穗型“前适后重”,基肥适 (40 % )、秆肥早 (2 0 % )、穗粒肥重 (40 % ) ;小穗型“前重后适”,基肥足 (6 0 % )、秆肥速 (2 0 % )、穗粒肥早 (2 0 % ) ;中穗型“前后兼顾”,3次施肥比例为 4 0 %∶ 30 %∶ 30 %。 2超甜玉米适采期为授粉后 2 4~ 2 7d,糯玉米为 2 1~ 2 4 d。 3生产上可以通过降低贮存温度和控制贮存时间 ,以降低呼吸失重和糖分降解速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蔬玉米
高产栽培
采后保鲜技术
产量结构
采收期
含糖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甜玉米采青期的确定及采后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8
作者
薛珠政
胡润芳
+2 位作者
卢和顶
林建新
杨人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14-17,共4页
通过测定甜玉米鲜果穗水分及糖分含量 ,探讨甜玉米适采期及采后保鲜技术。结果表明 :甜玉米的适采期为授粉后 ,春季 18~ 2 1d,秋季 2 0~ 2 5d。包装方式和贮藏温度对鲜棒采后品质影响很大 ,最好采用真空包装后低温贮藏 。
关键词
甜玉米
采青期
保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国外抗黄曲霉花生品种资源的引进鉴定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唐兆秀
康玉妹
+2 位作者
李光星
纪荣昌
种藏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7-9,共3页
为筛选出籽粒和荚果表面均抗黄曲霉感染的花生品种资源, 采用福建省花生主产区分离得到的高毒、致病性强的 A F04122 ( Aflavus) 菌株, 分别对国外引进的 I C G V91287 等11 个抗黄曲霉花生品种进行籽...
为筛选出籽粒和荚果表面均抗黄曲霉感染的花生品种资源, 采用福建省花生主产区分离得到的高毒、致病性强的 A F04122 ( Aflavus) 菌株, 分别对国外引进的 I C G V91287 等11 个抗黄曲霉花生品种进行籽粒和荚果表面接菌鉴定。试验结果: I C G V91287、 I C G V94449 A 和 I C G V94377 等3 个品种籽粒与荚果表面均抗黄曲霉感染; I C G V94449 B、 J11 和坦3 等3 个品种籽粒表面抗黄曲霉感染; I C G V93366 和 I C G V94455 等2 个品种荚果表面抗黄曲霉感染; I C G V91284果、籽均为中抗; 其他均不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抗黄曲霉
品种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玉米闽单88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卢和顶
卢济事
+3 位作者
薛珠政
林建新
陈山虎
童川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6-20,共5页
通过多年的小区试验和示范研究 ,观测闽单 88物候期、主要农艺性状、生育动态、不同群体结构的叶面积系数 (L AI)和叶片净同化率 (NAR)、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性状、需肥特性等。结果表明 ,闽单 88在福建的生育期春季为 94~ 98d,秋季为 86...
通过多年的小区试验和示范研究 ,观测闽单 88物候期、主要农艺性状、生育动态、不同群体结构的叶面积系数 (L AI)和叶片净同化率 (NAR)、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性状、需肥特性等。结果表明 ,闽单 88在福建的生育期春季为 94~ 98d,秋季为 86~ 90 d;从拔节至抽雄需要 2 5~ 30 d,这时期雌雄穗分化与营养体旺盛生长并进 ,是栽培关键阶段 ;该品种适宜间套作或单作密植栽培 ,高产群体密度为 6 .75~ 7.5 0万株· hm- 2 ,L AI为 3.74~4.0 4,NAR为 9.37~ 9.38g· m- 2· d- 1 ;在中等地力水平下 ,应选用纯氮 15 0~ 187.5 kg· hm- 2的施氮量 ,科学经济施肥方法是基肥∶拔节肥∶穗肥 =3∶ 3∶ 4,追肥采用平稳追肥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单88品种
生育特性
高产栽培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花生A.flavus菌株产毒性与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
5
11
作者
唐兆秀
纪荣昌
+2 位作者
李光星
康玉妹
种藏文
《福建农业学报》
2000年第2期19-22,共4页
:采用 De Vogel氏法对福建省花生主产区分离到的 2 54个 A.flavus菌株产毒性进行研究 ,产毒菌株率为 6 2 .6 % ,其中低毒菌株占 4 6 .1%、中毒菌株占 14 .2 %、高毒菌株占 2 .4 %。惠安、莆田、福清、平潭 4个县 (市 )产毒菌株率在 70 ...
:采用 De Vogel氏法对福建省花生主产区分离到的 2 54个 A.flavus菌株产毒性进行研究 ,产毒菌株率为 6 2 .6 % ,其中低毒菌株占 4 6 .1%、中毒菌株占 14 .2 %、高毒菌株占 2 .4 %。惠安、莆田、福清、平潭 4个县 (市 )产毒菌株率在 70 %以上。A.flavus菌株致病力研究结果表明 ,产毒菌株比非产毒菌株致病性强 ,差异显著 ;低毒与高毒菌株间致病性差异不显著。同一产毒类型菌株间致病性有强弱分化 ,不同花生品种对 A.flavus菌株的抗性有显著差异 ,致病力×品种互作显著 ,产毒力×品种互作显著 ,产毒力×致病性×品种三者之间互作极显著。说明 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
菌株
产毒性
致病性
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薯双抗性新品系99-12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12
作者
李本金
卢同
+2 位作者
谢世勇
种藏文
林时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33-136,共4页
99-12是以潮薯2号为母本、97-10为父本杂交后选育而成的一个抗薯瘟病和蔓割病的甘薯新品系,该品 系产量高、品质优良,还具备萌芽性好、薯形美观等特点。其T/R值平衡点出现在栽后100 d左右。
关键词
甘薯新品系
生育特性
甘薯青枯病
甘薯蔓割病
抗病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利用菌毒素鉴测甘薯新品系97-10抗病性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谢世勇
林时迟
+2 位作者
李本金
种藏文
卢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1998~ 2 0 0 0年 ,在室内用菌毒素测定甘薯新品系 97- 10对甘薯青枯病菌和蔓割病菌抗性的同时 ,也在田间分别对两病进行自然诱发抗性测定。结果表明 ,97- 10的抗瘟力优于抗病品种华北 4 8和福建省当家品种金山 5 7、新种花 ,差异均达...
1998~ 2 0 0 0年 ,在室内用菌毒素测定甘薯新品系 97- 10对甘薯青枯病菌和蔓割病菌抗性的同时 ,也在田间分别对两病进行自然诱发抗性测定。结果表明 ,97- 10的抗瘟力优于抗病品种华北 4 8和福建省当家品种金山 5 7、新种花 ,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97- 10对蔓割病的抗性也优于抗病品种福薯 2号和福建省当家品种金山 5 7、新种花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室内和田间测定中 ,97- 10均表现出优良的抗瘟力和抗蔓割病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7-10
抗病性
粗毒素
甘薯青枯病
甘薯蔓割病
抗性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薯对蔓割病菌与其粗毒素抗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林时迟
谢世勇
+2 位作者
李本金
种藏文
卢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92-95,共4页
用甘薯蔓割病菌及其粗毒素分别对100个甘薯品种(系)进行接种,将试验结果的病情指数和枯萎度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r=0.9885,表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用强、弱致病力的F01、F02两个甘薯蔓割病菌株及其粗毒素分别对不同抗性的6个...
用甘薯蔓割病菌及其粗毒素分别对100个甘薯品种(系)进行接种,将试验结果的病情指数和枯萎度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r=0.9885,表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用强、弱致病力的F01、F02两个甘薯蔓割病菌株及其粗毒素分别对不同抗性的6个甘薯品种进行抗性测定,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对强、弱致病力蔓割病菌的抗性反应与其粗毒素的枯萎反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994和r2=0.9989两者呈高度正相关.F01、F02甘薯蔓割病菌的混合菌株与其粗毒素接种抗、中、感的6个甘薯品种,所得的病指与枯萎度之间相关系数r=0.9987,表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用甘薯蔓割病菌粗毒素检测不同抗性甘薯品种(系)的枯萎度,能够反应出甘薯品种(系)对甘薯蔓割病的抗病或感病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蔓割病
粗毒素
抗病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盐水速冻花生品种的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唐兆秀
卢春生
+1 位作者
蓝新隆
苏秋琴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56-59,64,共5页
研究了从台湾省引进的“台南选9号”、“台南11”、“台南13”、“台南14”等4个花生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经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筛选出“台南13”为输日盐水速冻花生的专用品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龙岩地区4月4日播种,株距12cm,穴播...
研究了从台湾省引进的“台南选9号”、“台南11”、“台南13”、“台南14”等4个花生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经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筛选出“台南13”为输日盐水速冻花生的专用品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龙岩地区4月4日播种,株距12cm,穴播3粒种,施纯N 45kg/hm2为“台南13”最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速冻
加工
筛选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黄曲霉花生品系选育与筛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6
作者
陈双龙
唐兆秀
李光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80,共4页
用抗黄曲霉花生品种为父本,杂交育成了 5个花生新品系。以 5个花生新品系为材料,进行室内黄曲霉菌接种和田间区域试验鉴定,结果表明, 5个花生新品系均表现出对黄曲霉菌具有较强的抗侵染能力,田间区域试验产量也较高。通过试验,筛选出了 ...
用抗黄曲霉花生品种为父本,杂交育成了 5个花生新品系。以 5个花生新品系为材料,进行室内黄曲霉菌接种和田间区域试验鉴定,结果表明, 5个花生新品系均表现出对黄曲霉菌具有较强的抗侵染能力,田间区域试验产量也较高。通过试验,筛选出了 9843-26 -2和 9817 -36 -2两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黄曲霉
品系
选育
区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灵侧耳菌丝营养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17
作者
胡润芳
薛珠政
《食用菌学报》
2005年第3期21-26,共6页
研究了白灵侧耳菌丝营养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白灵侧耳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是葡萄糖和甘露醇;适宜的氮源是酵母膏和蛋白胨;适宜的无机盐为KH2PO4和ZnSO4;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3.8℃,最适pH为6.6,培养料最适含水量为68.6%。
关键词
白灵侧耳
营养
生理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谷秆两用稻稻草饲养肉牛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黄勤楼
孙世坤
+2 位作者
陈君琛
叶新福
郑金贵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15N示踪结果表明 :谷秆两用稻稻草中的蛋白质能够有效地转化为鱼体蛋白和小白鼠的体蛋白 ;谷秆两用稻稻草饲养草鱼和小白鼠的饲料消化率、动物体15N回收率、动物吸收饲料蛋白的量分别比一般稻草高 13 8%、9 6%、2 4 3 2 %和16 5 %、6 ...
15N示踪结果表明 :谷秆两用稻稻草中的蛋白质能够有效地转化为鱼体蛋白和小白鼠的体蛋白 ;谷秆两用稻稻草饲养草鱼和小白鼠的饲料消化率、动物体15N回收率、动物吸收饲料蛋白的量分别比一般稻草高 13 8%、9 6%、2 4 3 2 %和16 5 %、6 0 %、47 2 % ,而动物粪便的15N回收率却比一般稻草分别低 3 2 5 %和 6 5 %。用该稻草饲养肉牛分别比用一般稻草和氨化一般稻草饲养肉牛日增重分别提高 2 8 1%和 12 2 % ,二者差异均显著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秆两用稻稻草
肉牛
饲喂
饲料消化率
日增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抗蔓刈病鉴定研究
被引量:
8
19
作者
蔡南通
谢春生
+2 位作者
余华
冯祖虾
冯瑞集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4年第1期23-27,共5页
本文报道用接种鉴定技术研究我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对蔓刈病抗性的结果,完成了443份品种的盆苗接种鉴定,表现高抗(HR)的品种2份,抗病(R)的品种30份,中抗(MR)的品种49份,中感(MS)的品种96份,感病(S)的...
本文报道用接种鉴定技术研究我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对蔓刈病抗性的结果,完成了443份品种的盆苗接种鉴定,表现高抗(HR)的品种2份,抗病(R)的品种30份,中抗(MR)的品种49份,中感(MS)的品种96份,感病(S)的品种62份,高感(HS)的品种204份。对筛选出具有抗病以上水平的31份品种进行重复鉴定,结果与初筛选对比基本一致,表明这些品种的抗性相对稳定;与此同时还进行田间接种鉴定试验,多数品种的发病程度低于盆苗接种鉴定试验,其中有12份品种表现高抗。并初步探讨了甘薯品种对蔓刈病抗性与薯块产量的关系,发现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接种后对薯块形成和膨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蔓刈病
抗病性
品种资源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洋葱品种引种比较研究
20
作者
陈山虎
刘灿洪
+3 位作者
何玉仙
陈庆河
纪荣昌
陈君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128-131,共4页
引进日本洋葱品种 92 1与秀玉丸进行生物学特性、光合速率、光温效应和土壤适应性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192 1株型紧凑 ,双心鳞茎率低 ,成熟自然倒伏率高 ;秀玉丸株型高而散 ,双心鳞茎率高 ,自然倒伏率低。 2 92 1光合速率上升快 ,早生快...
引进日本洋葱品种 92 1与秀玉丸进行生物学特性、光合速率、光温效应和土壤适应性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192 1株型紧凑 ,双心鳞茎率低 ,成熟自然倒伏率高 ;秀玉丸株型高而散 ,双心鳞茎率高 ,自然倒伏率低。 2 92 1光合速率上升快 ,早生快发 ;秀玉丸光合速率上升与下降均较慢 ,生长稳健。 3 92 1属早熟品种 ,适宜播种期为 9月 5~ 2 0日 ;秀玉丸属中晚熟品种 ,适宜播种期为10月 5~ 2 0日。 4旱坡地适宜种植 92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葱
光合特性
播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省玉米增产潜力及技术途径的探讨
被引量:
2
1
作者
陈山虎
卢和顶
童川拉
林建新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16-20,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项目(2000-Z-093)
文摘
介绍福建省玉米生产水平及技术现状,分析指出,福建省玉米光温生产潜力比现实生产力高52.8%~105.4%,并提出各气候生态区高产目标。至“十五”末的2005年,全省单产从5 295 kg·hm-2增至6 600kg·hm-2,增产25%。其主要技术途径是培育高产稳产土壤;选用耐密品种;提高植株整齐度;乳苗移栽;加强后期管理。
关键词
福建
玉米
增产潜力
高产栽培
栽培技术
土壤培肥
品种选择
移栽
Keywords
Corn
Potential of increasing production ( High-yield goal
Technical way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释放胡瓜钝绥螨的柑桔生防园与化防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季洁
张艳璇
洪晓月
康玉妹
余德亿
林坚贞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南京
农业
大学植物保护
学院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出处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50,共6页
基金
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资助项目(02EFN213500311)
国家重点新产品项目(2003ED720045)
国家外国专家局重大推广项目(2001105)
文摘
研究了释放胡瓜钝绥螨 (Amblyseiuscucumeris (Oudemans) )的柑桔生防园与化防园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生防园共采集到节肢动物 84种 ,主要以天敌和中性节肢动物为主 ;化防园 32种 ,主要以害虫为主。生防园害虫优势种主要为桔皱叶刺瘿螨 (Phyllocoptrutaoleivora (Ashmead) )和黑刺粉虱 (AleurocanthusspiniferusQuaintance) ;天敌优势种主要为纽氏钝绥螨 (A newsami (Evans) ) ;中性节肢动物优势种主要为几种跗线螨。化防园害虫优势种为黑刺粉虱、桔皱叶刺瘿螨、糠片蚧 (Parlatoriapergandii (Comstock) )和柑桔全爪螨 (Panonychuscitri (McGregor) ) ;天敌没有明显优势种 ;中性节肢动物优势种开始为跗线螨 ,随后不明显。化防园优势集中性高于生防园。生防园节肢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在后期均高于化防园 ,说明生防园释放胡瓜钝绥螨后 ,保护和恢复了生防园的生物多样性。
关键词
胡瓜钝绥螨
柑桔
多样性
节肢动物群落
Keywords
Amblyseius cucumeris(Oudemans)
citrus
diversity
arthropod community
分类号
Q948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块菌生理生态及人工栽培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量:
11
3
作者
胡润芳
臧春荣
黄建成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科研开发处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文摘
阐述了国内外在块菌的种类、分布、生理生态特性及人工栽培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今后我国在块菌应用研究方面应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块菌
种类
分布
人工栽培
应用研究
生态环境
生理特性
食用菌
形态特征
Keywords
Truffle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hysiological traits
Artificial cultivation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甘薯青枯病菌及其粗毒素测定甘薯品种抗瘟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本金
谢世勇
陈涵贞
林时迟
种藏文
卢同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中心化验室
福建省
植保植检站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12-15,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99-Z-98)
文摘
用甘薯青枯菌液及其粗毒素在温室内测定甘薯幼苗的抗病性 ,结果表明青枯菌菌株侵染甘薯幼苗的病情指数与其粗毒素的致萎度之间呈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945 8(n=88) ,达极显著水平 ;用 5个不同致病力 (强、中、弱 )甘薯青枯菌株及其粗毒素分别接种抗、中、感甘薯品种华北 48、广薯 15、惠红早 ,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对不同致病力青枯病菌菌株及其粗毒素的抗性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在 0 .9992~ 1.0 0 0 0之间 ;以不同致病力甘薯青枯菌混合菌株及其粗毒素接种抗、中、感甘薯品种 97- 10、广薯 15、惠红早 ,结果表明不同抗性甘薯品种病情指数与致萎度之间也存在极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 0 .92 5 7~ 0 .96 5 1。说明在室内用粗毒素检测甘薯幼苗的致萎度 ,能够反映甘薯对甘薯瘟病的抗病或感病水平。
关键词
甘薯
青枯病菌
粗毒素
抗病性
抗性鉴定
相关性
抗病育种
Keywords
Sweet potato
Ralstonia solanacearum
Crude toxins
Resistance
分类号
S531.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S435.313.3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荸荠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被引量:
6
5
作者
李本金
童川拉
罗文彬
谢世勇
卢同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3-25,共3页
文摘
荸荠枯萎病由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eleocharidis)为害所致;病原菌生长和产孢温度范围10~35℃、适宜温度为25~30℃,pH范围在2~12、适宜pH为6 0~8 5;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施保克和荸荠秆枯净对该病的防效分别为73 17%和60 49%.
关键词
荸荠
枯萎病菌
生物学特性
发生规律
药剂防治
Keywords
Chinese water chestnut
Fusarium oxysporum f.sp.eleocharidi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ccurrence rule
Fungicid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分类号
S436.619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栽培大豆品种RAPD标记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
9
6
作者
林国强
朱海生
黄科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福建
农林大学
出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30-134,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2 0 0 3N0 42 )
文摘
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福建18份栽培大豆品种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个引物共扩增出91条带,其中多态条带6 5条,多态性程度为71 4 3%。D =0 6 2时,聚类分析结果可以将供试材料分为3个大类群,即菜用大豆品种、杂交育成品种和地方品种、有半野生血缘的品种各聚成1类,揭示了福建省栽培大豆品种间的亲缘关系,同时还反映出品种间关系与地理起源有一定的相关。
关键词
栽培大豆
RAPD
遗传多样性
聚类分析
大豆品种
RAPD标记
福建省
多样性分析
RAPD分子标记技术
分析结果
Keywords
Soybean cultivars
RAPD
Genetic diversity
Cluster analysis
分类号
S565.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果蔬玉米高产栽培及采后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
5
7
作者
黄华康
陈山虎
卢和顶
童川拉
林建新
机构
福建省
农业
厅种子总站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9-32,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项目 (2 0 0 0 -Z-0 93)
文摘
对 1999~ 2 0 0 0年福建省 10个主栽果蔬玉米品种 (组合 )有关试验及调查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探讨不同类型的果蔬玉米高产结构、主要配套技术及采后保鲜技术。结果表明 ,1调查品种可分为大穗型、中穗型和小穗型 3种类型 ;大穗型适宜密度为 5 .4 0~ 5 .70万穗· hm- 2、中穗型为 5 .70~ 6 .30万穗· hm- 2、小穗型为 6 .30~6 .75万穗· hm- 2。N肥施用原则是大穗型“前适后重”,基肥适 (40 % )、秆肥早 (2 0 % )、穗粒肥重 (40 % ) ;小穗型“前重后适”,基肥足 (6 0 % )、秆肥速 (2 0 % )、穗粒肥早 (2 0 % ) ;中穗型“前后兼顾”,3次施肥比例为 4 0 %∶ 30 %∶ 30 %。 2超甜玉米适采期为授粉后 2 4~ 2 7d,糯玉米为 2 1~ 2 4 d。 3生产上可以通过降低贮存温度和控制贮存时间 ,以降低呼吸失重和糖分降解速率 。
关键词
果蔬玉米
高产栽培
采后保鲜技术
产量结构
采收期
含糖量
Keywords
Maize used as fruit or vegetable
Yield components
Optimum harvesting period
Sugar content
Fresh\|keeping technique
分类号
S649 [农业科学—蔬菜学]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甜玉米采青期的确定及采后保鲜技术研究
被引量:
7
8
作者
薛珠政
胡润芳
卢和顶
林建新
杨人震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14-17,共4页
文摘
通过测定甜玉米鲜果穗水分及糖分含量 ,探讨甜玉米适采期及采后保鲜技术。结果表明 :甜玉米的适采期为授粉后 ,春季 18~ 2 1d,秋季 2 0~ 2 5d。包装方式和贮藏温度对鲜棒采后品质影响很大 ,最好采用真空包装后低温贮藏 。
关键词
甜玉米
采青期
保鲜技术
Keywords
Sweet corn
Harvest optimum period
Fresh\|maintaining technique
分类号
S513.09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国外抗黄曲霉花生品种资源的引进鉴定研究
被引量:
7
9
作者
唐兆秀
康玉妹
李光星
纪荣昌
种藏文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7-9,共3页
文摘
为筛选出籽粒和荚果表面均抗黄曲霉感染的花生品种资源, 采用福建省花生主产区分离得到的高毒、致病性强的 A F04122 ( Aflavus) 菌株, 分别对国外引进的 I C G V91287 等11 个抗黄曲霉花生品种进行籽粒和荚果表面接菌鉴定。试验结果: I C G V91287、 I C G V94449 A 和 I C G V94377 等3 个品种籽粒与荚果表面均抗黄曲霉感染; I C G V94449 B、 J11 和坦3 等3 个品种籽粒表面抗黄曲霉感染; I C G V93366 和 I C G V94455 等2 个品种荚果表面抗黄曲霉感染; I C G V91284果、籽均为中抗; 其他均不抗。
关键词
花生
抗黄曲霉
品种资源
Keywords
Groundnut
Resist to A.flavus
Variteies
分类号
S565.2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玉米闽单88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4
10
作者
卢和顶
卢济事
薛珠政
林建新
陈山虎
童川拉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3期16-20,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项目 ( 91-Z-10 )
文摘
通过多年的小区试验和示范研究 ,观测闽单 88物候期、主要农艺性状、生育动态、不同群体结构的叶面积系数 (L AI)和叶片净同化率 (NAR)、干物质积累和产量性状、需肥特性等。结果表明 ,闽单 88在福建的生育期春季为 94~ 98d,秋季为 86~ 90 d;从拔节至抽雄需要 2 5~ 30 d,这时期雌雄穗分化与营养体旺盛生长并进 ,是栽培关键阶段 ;该品种适宜间套作或单作密植栽培 ,高产群体密度为 6 .75~ 7.5 0万株· hm- 2 ,L AI为 3.74~4.0 4,NAR为 9.37~ 9.38g· m- 2· d- 1 ;在中等地力水平下 ,应选用纯氮 15 0~ 187.5 kg· hm- 2的施氮量 ,科学经济施肥方法是基肥∶拔节肥∶穗肥 =3∶ 3∶ 4,追肥采用平稳追肥法。
关键词
闽单88品种
生育特性
高产栽培
玉米
Keywords
Mindan 88
Growth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 for high yields
分类号
S513.0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13.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花生A.flavus菌株产毒性与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
5
11
作者
唐兆秀
纪荣昌
李光星
康玉妹
种藏文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2000年第2期19-22,共4页
文摘
:采用 De Vogel氏法对福建省花生主产区分离到的 2 54个 A.flavus菌株产毒性进行研究 ,产毒菌株率为 6 2 .6 % ,其中低毒菌株占 4 6 .1%、中毒菌株占 14 .2 %、高毒菌株占 2 .4 %。惠安、莆田、福清、平潭 4个县 (市 )产毒菌株率在 70 %以上。A.flavus菌株致病力研究结果表明 ,产毒菌株比非产毒菌株致病性强 ,差异显著 ;低毒与高毒菌株间致病性差异不显著。同一产毒类型菌株间致病性有强弱分化 ,不同花生品种对 A.flavus菌株的抗性有显著差异 ,致病力×品种互作显著 ,产毒力×品种互作显著 ,产毒力×致病性×品种三者之间互作极显著。说明 A.
关键词
黄曲霉
菌株
产毒性
致病性
花生
Keywords
A flavus
Strain
toxigenic
Pathogenic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Q949.327.1 [生物学—植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薯双抗性新品系99-12特性研究
被引量:
4
12
作者
李本金
卢同
谢世勇
种藏文
林时迟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福建省
植保植检站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33-136,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99Z98)。
文摘
99-12是以潮薯2号为母本、97-10为父本杂交后选育而成的一个抗薯瘟病和蔓割病的甘薯新品系,该品 系产量高、品质优良,还具备萌芽性好、薯形美观等特点。其T/R值平衡点出现在栽后100 d左右。
关键词
甘薯新品系
生育特性
甘薯青枯病
甘薯蔓割病
抗病力
Keywords
New sweet potato strain 99-12
Growth characteristics
Ralstonia solanacearum
Fusarium oxysporum
Disease resistance
分类号
S531.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利用菌毒素鉴测甘薯新品系97-10抗病性研究
被引量:
3
13
作者
谢世勇
林时迟
李本金
种藏文
卢同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福建省
植保植检站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20-22,共3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资助项目 (99-Z-98)
文摘
1998~ 2 0 0 0年 ,在室内用菌毒素测定甘薯新品系 97- 10对甘薯青枯病菌和蔓割病菌抗性的同时 ,也在田间分别对两病进行自然诱发抗性测定。结果表明 ,97- 10的抗瘟力优于抗病品种华北 4 8和福建省当家品种金山 5 7、新种花 ,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97- 10对蔓割病的抗性也优于抗病品种福薯 2号和福建省当家品种金山 5 7、新种花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在室内和田间测定中 ,97- 10均表现出优良的抗瘟力和抗蔓割病能力 。
关键词
97-10
抗病性
粗毒素
甘薯青枯病
甘薯蔓割病
抗性
监测
Keywords
Sweet potato
New variety
Crude toxin
Ralstonia solanacearum
Fusarium oxysporum
Resistance
分类号
S435.311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薯对蔓割病菌与其粗毒素抗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2
14
作者
林时迟
谢世勇
李本金
种藏文
卢同
机构
福建省
农业
厅植保植检站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92-95,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委资助项目(99-Z-98)
文摘
用甘薯蔓割病菌及其粗毒素分别对100个甘薯品种(系)进行接种,将试验结果的病情指数和枯萎度两个变量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为r=0.9885,表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用强、弱致病力的F01、F02两个甘薯蔓割病菌株及其粗毒素分别对不同抗性的6个甘薯品种进行抗性测定,结果表明甘薯品种对强、弱致病力蔓割病菌的抗性反应与其粗毒素的枯萎反应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0.9994和r2=0.9989两者呈高度正相关.F01、F02甘薯蔓割病菌的混合菌株与其粗毒素接种抗、中、感的6个甘薯品种,所得的病指与枯萎度之间相关系数r=0.9987,表明两者呈高度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用甘薯蔓割病菌粗毒素检测不同抗性甘薯品种(系)的枯萎度,能够反应出甘薯品种(系)对甘薯蔓割病的抗病或感病程度.
关键词
甘薯蔓割病
粗毒素
抗病性
相关性
分类号
S531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32.3 [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盐水速冻花生品种的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
3
15
作者
唐兆秀
卢春生
蓝新隆
苏秋琴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福建省
龙岩市
农业
科学
研究所
出处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56-59,64,共5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2002I034)
文摘
研究了从台湾省引进的“台南选9号”、“台南11”、“台南13”、“台南14”等4个花生品种的丰产性和适应性,经抗性鉴定和品质分析,筛选出“台南13”为输日盐水速冻花生的专用品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龙岩地区4月4日播种,株距12cm,穴播3粒种,施纯N 45kg/hm2为“台南13”最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
关键词
花生
速冻
加工
筛选
栽培技术
Keywords
Peanut
Quick - frozen
Processing
Screening
Cultural techniques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黄曲霉花生品系选育与筛选试验研究
被引量:
2
16
作者
陈双龙
唐兆秀
李光星
机构
福建省
种子总站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7-80,共4页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编号: 2001Z089)
文摘
用抗黄曲霉花生品种为父本,杂交育成了 5个花生新品系。以 5个花生新品系为材料,进行室内黄曲霉菌接种和田间区域试验鉴定,结果表明, 5个花生新品系均表现出对黄曲霉菌具有较强的抗侵染能力,田间区域试验产量也较高。通过试验,筛选出了 9843-26 -2和 9817 -36 -2两个综合性状表现较好的抗黄曲霉花生新品系。
关键词
花生
黄曲霉
品系
选育
区域试验
Keywords
Arachis hypogaea L.
Aspergillus flavus
varieties
breeding
regional trail$$$$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灵侧耳菌丝营养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
7
17
作者
胡润芳
薛珠政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出处
《食用菌学报》
2005年第3期21-26,共6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白灵侧耳子实体发育机理研究"(编号:B0310022)的部分研究内容
文摘
研究了白灵侧耳菌丝营养生理特性。结果表明,白灵侧耳菌丝生长适宜的碳源是葡萄糖和甘露醇;适宜的氮源是酵母膏和蛋白胨;适宜的无机盐为KH2PO4和ZnSO4;菌丝生长的最佳温度为23.8℃,最适pH为6.6,培养料最适含水量为68.6%。
关键词
白灵侧耳
营养
生理特性
Keywords
Pleurotus nebrodensis
Nutrition
Physiological property
分类号
S646.14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谷秆两用稻稻草饲养肉牛效果研究
被引量:
2
18
作者
黄勤楼
孙世坤
陈君琛
叶新福
郑金贵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畜牧兽医
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稻麦
研究所
福建
农林大学生物技术中心
出处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4年第4期9-11,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 0 70 4 67)
文摘
15N示踪结果表明 :谷秆两用稻稻草中的蛋白质能够有效地转化为鱼体蛋白和小白鼠的体蛋白 ;谷秆两用稻稻草饲养草鱼和小白鼠的饲料消化率、动物体15N回收率、动物吸收饲料蛋白的量分别比一般稻草高 13 8%、9 6%、2 4 3 2 %和16 5 %、6 0 %、47 2 % ,而动物粪便的15N回收率却比一般稻草分别低 3 2 5 %和 6 5 %。用该稻草饲养肉牛分别比用一般稻草和氨化一般稻草饲养肉牛日增重分别提高 2 8 1%和 12 2 % ,二者差异均显著 (P <0 0 5 )
关键词
谷秆两用稻稻草
肉牛
饲喂
饲料消化率
日增重
Keywords
Grain-Straw-Dual-Use-Rice
Straw
Feeding animals
分类号
S826.5 [农业科学—畜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抗蔓刈病鉴定研究
被引量:
8
19
作者
蔡南通
谢春生
余华
冯祖虾
冯瑞集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出处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4年第1期23-27,共5页
基金
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合同项目
文摘
本文报道用接种鉴定技术研究我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对蔓刈病抗性的结果,完成了443份品种的盆苗接种鉴定,表现高抗(HR)的品种2份,抗病(R)的品种30份,中抗(MR)的品种49份,中感(MS)的品种96份,感病(S)的品种62份,高感(HS)的品种204份。对筛选出具有抗病以上水平的31份品种进行重复鉴定,结果与初筛选对比基本一致,表明这些品种的抗性相对稳定;与此同时还进行田间接种鉴定试验,多数品种的发病程度低于盆苗接种鉴定试验,其中有12份品种表现高抗。并初步探讨了甘薯品种对蔓刈病抗性与薯块产量的关系,发现抗病品种与感病品种接种后对薯块形成和膨大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甘薯
蔓刈病
抗病性
品种资源
鉴定
Keywords
Sweetpotato
Fusarium wilt
Inoculating
Disease resistance
Disease index
分类号
S531.034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洋葱品种引种比较研究
20
作者
陈山虎
刘灿洪
何玉仙
陈庆河
纪荣昌
陈君琛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耕作轮作研究所
泉州市农科所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植物保护
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128-131,共4页
文摘
引进日本洋葱品种 92 1与秀玉丸进行生物学特性、光合速率、光温效应和土壤适应性比较研究 ,结果表明 ,192 1株型紧凑 ,双心鳞茎率低 ,成熟自然倒伏率高 ;秀玉丸株型高而散 ,双心鳞茎率高 ,自然倒伏率低。 2 92 1光合速率上升快 ,早生快发 ;秀玉丸光合速率上升与下降均较慢 ,生长稳健。 3 92 1属早熟品种 ,适宜播种期为 9月 5~ 2 0日 ;秀玉丸属中晚熟品种 ,适宜播种期为10月 5~ 2 0日。 4旱坡地适宜种植 92 1。
关键词
洋葱
光合特性
播种期
Keywords
Onion
Photosynthetic
Sowing period
分类号
S633.202.2 [农业科学—蔬菜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福建省玉米增产潜力及技术途径的探讨
陈山虎
卢和顶
童川拉
林建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释放胡瓜钝绥螨的柑桔生防园与化防园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其动态研究
季洁
张艳璇
洪晓月
康玉妹
余德亿
林坚贞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块菌生理生态及人工栽培研究进展(综述)
胡润芳
臧春荣
黄建成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3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利用甘薯青枯病菌及其粗毒素测定甘薯品种抗瘟性的相关性研究
李本金
谢世勇
陈涵贞
林时迟
种藏文
卢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荸荠枯萎病菌生物学特性及药剂防治研究
李本金
童川拉
罗文彬
谢世勇
卢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福建栽培大豆品种RAPD标记多样性分析
林国强
朱海生
黄科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2005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果蔬玉米高产栽培及采后保鲜技术研究
黄华康
陈山虎
卢和顶
童川拉
林建新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甜玉米采青期的确定及采后保鲜技术研究
薛珠政
胡润芳
卢和顶
林建新
杨人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国外抗黄曲霉花生品种资源的引进鉴定研究
唐兆秀
康玉妹
李光星
纪荣昌
种藏文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玉米闽单88生育特性与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卢和顶
卢济事
薛珠政
林建新
陈山虎
童川拉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花生A.flavus菌株产毒性与致病性研究
唐兆秀
纪荣昌
李光星
康玉妹
种藏文
《福建农业学报》
2000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甘薯双抗性新品系99-12特性研究
李本金
卢同
谢世勇
种藏文
林时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4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利用菌毒素鉴测甘薯新品系97-10抗病性研究
谢世勇
林时迟
李本金
种藏文
卢同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甘薯对蔓割病菌与其粗毒素抗性的相关性研究
林时迟
谢世勇
李本金
种藏文
卢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盐水速冻花生品种的筛选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唐兆秀
卢春生
蓝新隆
苏秋琴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抗黄曲霉花生品系选育与筛选试验研究
陈双龙
唐兆秀
李光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白灵侧耳菌丝营养生理特性研究
胡润芳
薛珠政
《食用菌学报》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谷秆两用稻稻草饲养肉牛效果研究
黄勤楼
孙世坤
陈君琛
叶新福
郑金贵
《中国草食动物》
CAS
200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我国南方甘薯品种资源抗蔓刈病鉴定研究
蔡南通
谢春生
余华
冯祖虾
冯瑞集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日本洋葱品种引种比较研究
陈山虎
刘灿洪
何玉仙
陈庆河
纪荣昌
陈君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