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蛋鸭主要细菌感染检测及其生物学特性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傅秋玲 程龙飞 +7 位作者 傅光华 刘荣昌 万春和 施少华 陈红梅 陈珍 陈翠腾 黄瑜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3,共4页
为明确福建省蛋鸭(金定鸭、山麻鸭、连城白鸭)流行的主要细菌病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PCR方法对2013年以来福建省及周边省(区)临床调查采集和送检的病死或表现产蛋下降的852份以上3种蛋鸭样品进行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性鸭大肠杆菌、... 为明确福建省蛋鸭(金定鸭、山麻鸭、连城白鸭)流行的主要细菌病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PCR方法对2013年以来福建省及周边省(区)临床调查采集和送检的病死或表现产蛋下降的852份以上3种蛋鸭样品进行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致病性鸭大肠杆菌、鸭疫里默菌和禽沙门菌感染的病原学检测,并对阳性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金定鸭、山麻鸭与连城白鸭样品中以上4种细菌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8.6%、18.2%、5.3%、1.4%,10.4%、21.8%、4.2%、1.7%和8.8%、17.6%、3.8%、0%,其中鸭大肠杆菌病、禽霍乱是危害以上3种蛋鸭养殖的主要细菌病。经血清型鉴定表明,以上4种致病菌的主要血清型(抗原群)分别为荚膜A型,O_(78)、O_2、O_(88)为2型、11型和肠炎沙门菌与鼠伤寒沙门菌为主;经长期药敏试验监测表明,对4种致病菌的首选敏感药物分别有5种、2种、7种和10种,可见对致病性大肠杆菌敏感的药物少、其耐药谱最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鸭 主要细菌病 血清型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苄青霉素与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协同作用的研究
2
作者 程龙飞 刘荣昌 +5 位作者 陈红梅 万春和 傅光华 施少华 傅秋玲 黄瑜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8-53,共6页
为研究氨苄青霉素(AMP)和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的协同作用,在亚MIC浓度AMP下,测定噬菌体RAP15对鸭疫里默氏菌RAf63生长的影响、RAP15形成的噬菌斑大小、增殖效果、不同噬菌体株对RAf63的裂解情况。动物试验比较噬菌体、AMP、二者合用对RA... 为研究氨苄青霉素(AMP)和鸭疫里默氏菌噬菌体的协同作用,在亚MIC浓度AMP下,测定噬菌体RAP15对鸭疫里默氏菌RAf63生长的影响、RAP15形成的噬菌斑大小、增殖效果、不同噬菌体株对RAf63的裂解情况。动物试验比较噬菌体、AMP、二者合用对RAf63攻击的治疗效果。结果,亚MIC浓度的AMP下,RAP15对RAf63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了4倍、RAP15噬菌斑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RAP15培养后子代噬菌体增加,部分噬菌体株表现出裂解RAf63的能力。RAf63人工感染番鸭后,AMP和RAP15联合治疗组,比单用其中任何一种的效果都更好。研究表明,在体外抑制鸭疫里默氏菌的生长或体内治疗其感染,AMP和噬菌体都具有协同作用。该研究为应用AMP和噬菌体联合制剂来防控传染性浆膜炎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菌 噬菌体 氨苄青霉素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检测水禽源细小病毒的胶体金试纸条的研制 被引量:4
3
作者 程龙飞 张长弓 +8 位作者 傅秋玲 何琼 贾志娟 陈慧敏 傅光华 万春和 林群群 刘荣昌 黄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722-726,共5页
为建立水禽源细小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纯化的小鹅瘟病毒(GPV)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筛选到21株能够稳定分泌抗GPV的单克隆抗体(MAb),将1株MAb纯化后与胶体金结合,喷涂金标垫,与另一株纯... 为建立水禽源细小病毒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采用纯化的小鹅瘟病毒(GPV)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SP2/0骨髓瘤细胞进行融合,筛选到21株能够稳定分泌抗GPV的单克隆抗体(MAb),将1株MAb纯化后与胶体金结合,喷涂金标垫,与另一株纯化的MAb配对,制成检测水禽源细小病毒的胶体金试纸条。特异性试验表明,鹅细小病毒、番鸭细小病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猪细小病毒、1型鸭甲肝病毒、坦布苏病毒、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番鸭呼肠孤病毒和新城疫病毒等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该方法对鹅细小病毒、番鸭细小病毒和新型番鸭细小病毒的最低检出量分别为10^(4.7) ELD50/mL、10^(4.7)ELD50/mL和10^(5.7) ELD50/mL。重复性试验良好。对临床粪便样品的检测,该方法比PCR方法简单快速,但是存在漏检的情况。上述结果表明,本实验建立的方法可用于水禽源细小病毒病的初步快速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细小病毒 番鸭细小病毒 新型番鸭细小病毒 胶体金试纸条 单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拓扑异构酶基因突变与耐恩诺沙星的相关性 被引量:3
4
作者 程龙飞 刘荣昌 +6 位作者 陈红梅 万春和 傅光华 施少华 傅秋玲 陈翠腾 黄瑜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61-63,共3页
为探讨gyrA和parC基因的突变与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的相关性,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84株临床分离菌对恩诺沙星的敏感性,PCR扩增其gyrA和parC基因并测序,分析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耐药表型的关系发现,GyrA发生单点突变(S94→... 为探讨gyrA和parC基因的突变与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耐氟喹诺酮类药的相关性,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84株临床分离菌对恩诺沙星的敏感性,PCR扩增其gyrA和parC基因并测序,分析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耐药表型的关系发现,GyrA发生单点突变(S94→I或S94→R)时,细菌对恩诺沙星的耐受性明显提高,发生双点突变(S94→I和D98→N),细菌则必然获得对恩诺沙星的耐药性。ParC发生单点突变(S84→L)时,细菌对恩诺沙星的耐受性也提高。ParC的变异能与GyrA的变异起协同作用,共同提高细菌对恩诺沙星的耐受性。这些结果为今后以gyrA和parC基因为靶位,建立快速鉴定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氟喹诺酮类药耐药性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拓扑异构酶 基因突变 氟喹诺酮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养殖模式蛋鸭疫病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傅秋玲 黄瑜 +12 位作者 程龙飞 卢立志 刘荣昌 张青 傅光华 万春和 沈军达 施少华 田勇 陈红梅 陈珍 陈翠腾 朱春华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共4页
自2013年初以来,对闽赣两省相近区域内的部分舍内地面加水域圈养、舍内地面饲养、网床小栏饲养和笼养4种模式下的同一品种开产蛋鸭群发生的疫病开展了定点跟踪调查和病毒性、细菌性疫病感染检测,发现4种不同养殖模式的蛋鸭疫病感染率、... 自2013年初以来,对闽赣两省相近区域内的部分舍内地面加水域圈养、舍内地面饲养、网床小栏饲养和笼养4种模式下的同一品种开产蛋鸭群发生的疫病开展了定点跟踪调查和病毒性、细菌性疫病感染检测,发现4种不同养殖模式的蛋鸭疫病感染率、发生的疫病种类及同一疫病的严重程度均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以舍内地面加水域圈养模式的蛋鸭病毒性和细菌性疫病感染率最高达84.4%,发生的疫病种类最多达10种,发生同一种疫病时感染的阳性率更高(如禽坦布苏病毒感染阳性高达22.9%),致病菌的耐药谱更宽(如分离鉴定的大肠杆菌耐10种及以上药物的菌株占84.2%);而网床小栏饲养、笼养两种模式下的蛋鸭发生的疫病种类相对较少,为5~6种,其主要疫病为禽坦布苏病毒病、禽流感和大肠杆菌病,尤其是笼养蛋鸭发生病毒性和细菌性疫病感染率为26.5%、发生同一种疫病时感染的阳性率最低(如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的阳性仅为7.8%)。以上结果表明,蛋鸭养殖模式的良莠与疫病发生的种类及其感染的程度直接相关,可见促进蛋鸭养殖模式的转型升级是防控疫病重要的生物安全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模式 蛋鸭 疫病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禽生态养殖模式及其发展策略 被引量:7
6
作者 刘荣昌 黄瑜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3-46,共4页
传统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发展生态养殖成为平衡环境污染与养殖业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生态养殖的概念和意义,详细阐述了我国家禽生态养殖的主要模式,并从多个角度出发... 传统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发展生态养殖成为平衡环境污染与养殖业发展矛盾的重要途径。文章介绍了生态养殖的概念和意义,详细阐述了我国家禽生态养殖的主要模式,并从多个角度出发,提出了农村发展家禽生态养殖的对策,以期为相关部门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禽 生态养殖 发展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圆环病毒基因Ⅰ型和Ⅱ型PCR-RFLP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7
作者 万春和 程龙飞 +5 位作者 傅光华 施少华 陈红梅 傅秋玲 刘荣昌 黄瑜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3-55,共3页
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是近年来鸭群新发的免疫抑制病。对DuCV基因特征分析发现,DuCV存在两种基因型(基因1型和基因2型,Du CV-1和DuCV-2)。根据DuCV-1和DuCV-2复制相关蛋白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特征,建立一种鉴别DuCV-1和DuC... 鸭圆环病毒(Duck circovirus,DuCV)是近年来鸭群新发的免疫抑制病。对DuCV基因特征分析发现,DuCV存在两种基因型(基因1型和基因2型,Du CV-1和DuCV-2)。根据DuCV-1和DuCV-2复制相关蛋白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特征,建立一种鉴别DuCV-1和DuCV-2的聚合酶联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结果表明,特异性的PCR引物可同时对DuCV-1和Du CV-2进行扩增,获得约616 nt大小的目的片段。将获得的PCR产物经KpnⅠ酶切后,可见DuCV-2的PCR产物可被切成两段,大小分别为360 nt和256nt;而DuCV-1的PCR产物经KpnⅠ酶切后大小不变,仍为616 nt。研究建立了鸭圆环病毒基因型(DuCV-1和DuCV-2)PCR-RFLP鉴别诊断的方法,可用于DuCV-1和DuCV-2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圆环病毒 DuCV-1 DuCV-2 KpnⅠ酶切 PCR-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时检测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环介导间接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程龙飞 傅光华 +7 位作者 林群群 刘荣昌 陈翠腾 傅秋玲 万春和 施少华 陈红梅 黄瑜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37-640,共4页
为建立同时检测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环介导间接PCR方法,本研究根据鸭疫里默氏菌外膜蛋白A基因和大肠杆菌的gap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探针,分别标记于猪线粒体基因片段的两端形成两种不同的捕获探针,将捕获探针与待检测菌... 为建立同时检测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环介导间接PCR方法,本研究根据鸭疫里默氏菌外膜蛋白A基因和大肠杆菌的gapA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两对特异性探针,分别标记于猪线粒体基因片段的两端形成两种不同的捕获探针,将捕获探针与待检测菌的基因组杂交、补平缺口、环化后,采用1对引物反向扩增捕获探针,建立检测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环介导间接PCR方法,扩增片段分别为540 bp和328 bp,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的检测结果为阴性;能够检测出10 pg的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的基因组DNA,与常规PCR的符合率为100%。本研究建立的环介导间接PCR方法是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的快速病原学诊断方法,为同时检测鸭疫里默氏菌和大肠杆菌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菌 大肠杆菌 环介导间接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甲肝病毒2型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9
作者 万春和 陈翠腾 +6 位作者 施少华 程龙飞 傅光华 刘荣昌 陈红梅 傅秋玲 黄瑜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3-27,共5页
研究利用全基因合成技术合成DHAV-2全基因组序列,并以此为标准品建立检测DHAV-2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敏感性高,最低检测限仅为33.7拷贝/μL;特异性强,对鸭甲肝病毒1型(DHAV-1)、鸭甲肝病毒3型(DHAV-3)、禽... 研究利用全基因合成技术合成DHAV-2全基因组序列,并以此为标准品建立检测DHAV-2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敏感性高,最低检测限仅为33.7拷贝/μL;特异性强,对鸭甲肝病毒1型(DHAV-1)、鸭甲肝病毒3型(DHAV-3)、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番鸭呼肠孤病毒(Muscovy duck reovirus,MDRV)、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ovel duck reovirus,N-DRV)、鸭源禽Ⅰ型副黏病毒(Duck-origin avian paramyxovirus type 1,APMV-1)和禽坦布苏病毒(Avian Tembusu virus,ATmV)均无交叉扩增;重复性佳,组内和组间变异系数最高分别为1.68%和2.19%。对2018年福建地区临床收集的128份鸭源病料进行检测,结果未检测DHAV-2感染阳性。研究结果为DHAV-2的快速检测试剂盒研究及储备DHAV-2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甲肝病毒2型 TAQMAN 实时荧光定量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肠炎病毒疫苗株Eva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10
作者 万春和 刘荣昌 +5 位作者 程龙飞 傅光华 施少华 陈红梅 傅秋玲 黄瑜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558-1566,共9页
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疫苗株自1960年以来一直被用于防控DEV感染,该疫苗安全稳定、生产技术成熟、可快速诱导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EV的基因组庞大,复制非必需区多,可容纳多个外源基因的插入,被广泛用来作为基因工... 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疫苗株自1960年以来一直被用于防控DEV感染,该疫苗安全稳定、生产技术成熟、可快速诱导机体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DEV的基因组庞大,复制非必需区多,可容纳多个外源基因的插入,被广泛用来作为基因工程载体来开发疫苗。当前,尚未见仅针对DEV疫苗株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相关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分析DEV疫苗株和强毒株UL2基因特点,明确DEV疫苗株在UL2基因上存在528bp连续核苷酸缺失,设计针对该差异的实时荧光定量PCR引物,建立了Eva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DEV疫苗株的方法。结果表明,建立的检测DEV疫苗株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当UL2基因含量为5.25×101~5.25×106拷贝·μL^(-1)时有良好的线性扩增,其标准曲线方程Y轴截距为34.95,斜率为-3.218,扩增相关系数为0.999,扩增效率为100%;敏感性强,最低检测限为52.5拷贝·μL^(-1);特异性好,对DEV疫苗株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分析,仅出现1个单特异峰值[Tm=(90.62±0.28)℃],无引物二聚体,对其他鸭源传染病病原(如鸭肠炎病毒强毒、番鸭细小病毒、鸭圆环病毒、番鸭源鹅细小病毒、新型基因重组型鸭细小病毒、鸭腺病毒A型、鸭源鹅多瘤病毒、鸭源大肠杆菌、鸭疫里默菌和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检测均为阴性;重复性好,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55%~1.72%和0.92%~2.49%。本研究建立了DEV疫苗株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为评价DEV活载体基因工程疫苗免疫防控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肠炎病毒 疫苗株 UL2基因 EvaGreen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检测及耐药基因分析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红梅 程龙飞 +8 位作者 邓辉 刘荣昌 傅光华 施少华 傅秋玲 万春和 郑庆礼 黄瑜 黄小红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3-230,共8页
为明确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试验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分离自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地的89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耐受性检测,用PCR法检测各耐药菌株的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 为明确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磺胺类药物的耐药性及耐药基因的分布特征,试验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对分离自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地的89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进行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的耐受性检测,用PCR法检测各耐药菌株的磺胺类耐药基因(sul1、sul2和sul3),并利用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分析耐药菌株间的亲缘关系。结果显示,33株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耐受,耐药率为37.1%(33/89);在耐药菌株中,sul1、sul2和sul3基因检出率分别为100%(33/33)、97.0%(32/33)和21.2%(7/33),其中sul1和sul2基因同时检出率为97.0%(32/33),sul1、sul2和sul3基因同时检出率为21.2%(7/33);所有耐药菌株均属于ST129型。以上结果表明,鸭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对磺胺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其中的耐药菌株都属于同一序列型ST129,均携带有sul1耐药基因,且绝大多数耐药菌株同时携带sul1与sul2两种耐药基因,提示在福建、广东和江西等地需慎用磺胺类药物来防治该细菌的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杀性巴氏杆菌 磺胺类药物 多位点序列分型 sul1基因 sul2基因 sul3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