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猴痘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赵敏 付环茹 +2 位作者 李家玉 黄瑜 万春和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1-105,共5页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PXV)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类似天花的人兽共患传染病。MPXV于1958年在实验室中的动物身上首次被发现,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了第1例人感染MPXV,过去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但传染性和致病力均较弱。2022年以来,... 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MPXV)引起的症状和体征类似天花的人兽共患传染病。MPXV于1958年在实验室中的动物身上首次被发现,1970年在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了第1例人感染MPXV,过去主要流行于中非和西非,但传染性和致病力均较弱。2022年以来,世界多国出现猴痘疫情,并呈现快速扩散态势。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表示,猴痘疫情在70多个国家的蔓延是一种“非同寻常”的情况,将其列为全球紧急状态事件。论文围绕MPXV病原学(包括基因组特征、病毒复制、致病机理、分离培养和理化特性)、流行病学、致病性及实验室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病的科学预防和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痘病毒 流行病学 病原学 致病性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圆环病毒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赵敏 李家玉 +2 位作者 何海斌 黄瑜 万春和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第4期12-14,共3页
鹅圆环病毒(Goose circovirus,Go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鹅群感染后可造成法氏囊、脾和胸腺淋巴细胞减少,从而易继发多种条件性病原二次感染,危害极大。本文从鹅圆环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基因组特征、致病性及诊断方法等方面... 鹅圆环病毒(Goose circovirus,GoCV)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成员,鹅群感染后可造成法氏囊、脾和胸腺淋巴细胞减少,从而易继发多种条件性病原二次感染,危害极大。本文从鹅圆环病毒的流行病学特点、基因组特征、致病性及诊断方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圆环病毒 流行病学 基因组 诊断方法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鸭感染禽1型副黏病毒的调查及致病性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傅光华 傅秋玲 +7 位作者 黄瑜 程龙飞 陈红梅 万春和 施少华 陈珍 陈翠腾 林建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5-448,共4页
为了调查蛋鸭禽1型副黏病毒的感染状况,以RT-PCR技术对2011年以来采自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和江苏六省(区)的495份蛋鸭样品进行了禽1型副黏病毒的检测,并测定了部分禽1型副黏病毒分离株对不同日龄麻鸭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六省... 为了调查蛋鸭禽1型副黏病毒的感染状况,以RT-PCR技术对2011年以来采自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广西和江苏六省(区)的495份蛋鸭样品进行了禽1型副黏病毒的检测,并测定了部分禽1型副黏病毒分离株对不同日龄麻鸭的致病性。结果表明六省(区)份蛋鸭的禽1型副黏病毒的阳性感染率高低不一,为3.4%-10.7%,揭示了禽1型副黏病毒在我国蛋鸭中存在不同程度的感染;禽1型副黏病毒感染可致死低日龄麻鸭,其中基因VII型鸭源分离株对麻鸭的致死率高于基因IX型,且随着麻鸭日龄的增长其致死率降低,即呈现日龄易感性差异,开产麻鸭感染禽1型副黏病毒则表现为产蛋率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鸭 禽1型副黏病毒 流行病学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坦布苏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与初步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施少华 程龙飞 +6 位作者 傅光华 陈珍 傅秋玲 刘荣昌 万春和 陈红梅 黄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51-555,共5页
为进一步建立基于禽坦布苏病毒E囊膜蛋白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纯化的禽坦布苏病毒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2株杂交瘤细胞株(2F6和4E11),其分泌的单抗效价可达1∶64 000,并可有效识别禽坦布苏病毒感染的Vero细胞;原核表达的囊膜E... 为进一步建立基于禽坦布苏病毒E囊膜蛋白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纯化的禽坦布苏病毒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2株杂交瘤细胞株(2F6和4E11),其分泌的单抗效价可达1∶64 000,并可有效识别禽坦布苏病毒感染的Vero细胞;原核表达的囊膜E经SDS-PAGE电泳后可与单抗进行Western-blot发生反应,初步表明制备的单克隆抗体为禽坦布苏病毒E蛋白单抗,为该病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及新型诊断方法建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禽坦布苏病毒 单克隆抗体 E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瘟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UL2、TK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荣昌 黄瑜 +7 位作者 卢荣辉 傅秋玲 江斌 万春和 傅光华 程龙飞 施少华 陈红梅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257-1261,共5页
2015年,福建省福州地区2个鸭场(M18肉鸭场及蛋鸭场)发生大量鸭死亡,初诊疑似鸭瘟。为明确其病原,分别采集病死鸭肝脏、食道样品进行鸭瘟病毒特异性PCR检测和病毒分离,对获得的2株病毒分离株分别进行鸭已知病原的检测,确定均为鸭瘟病毒... 2015年,福建省福州地区2个鸭场(M18肉鸭场及蛋鸭场)发生大量鸭死亡,初诊疑似鸭瘟。为明确其病原,分别采集病死鸭肝脏、食道样品进行鸭瘟病毒特异性PCR检测和病毒分离,对获得的2株病毒分离株分别进行鸭已知病原的检测,确定均为鸭瘟病毒。对新分离鉴定的2株鸭瘟病毒株的UL2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及分析发现,均具有强毒株的分子特征;经TK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表明,2株新分离的鸭瘟病毒株与强毒代表株、弱毒疫苗株的TK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均高达9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病毒 分离鉴定 UL2基因 TK基因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肠炎病毒强毒和疫苗弱毒鉴别诊断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5
6
作者 万春和 刘荣昌 +6 位作者 陈翠腾 程龙飞 傅光华 施少华 陈红梅 傅秋玲 黄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9-224,共6页
为建立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强毒和疫苗弱毒的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分析比较GenBank数据库中上传的DEV强毒株和疫苗弱毒株UL2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DEV疫苗弱毒和DEV强毒在UL2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引物设计软件Oligo 7.0... 为建立鸭肠炎病毒(duck enteritis virus,DEV)强毒和疫苗弱毒的鉴别诊断方法,通过分析比较GenBank数据库中上传的DEV强毒株和疫苗弱毒株UL2基因核苷酸序列,分析DEV疫苗弱毒和DEV强毒在UL2基因上的核苷酸序列,利用引物设计软件Oligo 7.0,设计一组可对DEV强毒株和疫苗弱毒株UL2基因进行编码区全长扩增的特异性引物,经条件优化后建立DEV强毒和疫苗弱毒鉴别诊断的PCR方法。结果表明,DEV疫苗弱毒和DEV强毒在UL2基因上存在528bp的连续核苷酸序列缺失。优化后的PCR方法最佳退火温度为55℃,对DEV强毒和疫苗弱毒扩增片段大小分别为1 019bp和491bp;敏感性强,最低检测限为15.3pg;特异性好,对鸭源常见传染病(如番鸭细小病毒、鸭圆环病毒、鹅细小病毒、鸭源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和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均无特异性扩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肠炎病毒 强毒 疫苗弱毒 UL2基因 PCR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瘟病毒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6
7
作者 万春和 刘荣昌 +6 位作者 陈翠腾 程龙飞 施少华 傅光华 陈红梅 傅秋玲 黄瑜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2-728,共7页
根据鸭瘟病毒(DEV) gE基因的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条件优化后,建立检测DEV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当gE基因含量为1.0×10~1~1.0×10~6拷贝·μL^(-1)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有良好的线... 根据鸭瘟病毒(DEV) gE基因的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和探针,经条件优化后,建立检测DEV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表明:当gE基因含量为1.0×10~1~1.0×10~6拷贝·μL^(-1)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有良好的线性扩增,其标准曲线方程为:y=-3.480x+37.955,扩增相关系数为0.999;敏感性强,最低检测限为10拷贝·μL^(-1);特异性好,仅对DEV强毒株和弱毒活疫苗株检测到阳性扩增信号,对鸭源其他传染病病原(番鸭细小病毒、鹅细小病毒、鸭腺病毒A型、鸭甲肝病毒1型、鸭甲肝病毒3型、番鸭呼肠孤病毒、新型鸭呼肠孤病毒、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禽1型副粘病毒、鸭源大肠杆菌、鸭疫里默氏杆菌、鸭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检测均为阴性;重复性好,组内变异系数和组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62%~1.14%和0.69%~2.40%.对临床送检疑似DEV感染的14份样品进行检测,并与常规PCR方法、病毒分离鉴定进行比较,阳性率分别为85.71%(12/14)、71.43%(10/14)和57.14%(8/14);且与常规PCR方法、病毒分离鉴定的阳性符合率均为100%.本试验建立的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于开发DEV快速诊断试剂盒,用于开展DEV流行病学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瘟病毒 GE基因 TAQMAN探针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腺病毒3型LAMP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4
8
作者 陈翠腾 黄瑜 +6 位作者 陈珍 朱春华 傅光华 程龙飞 刘荣昌 刘斌琼 万春和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89-294,共6页
鸭腺病毒3型(DAdV-3)是我国鸭群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成员。为建立DAdV-3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DAdV-3的fiber2基因,设计特异性的LAMP检测引物,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pT-DAdV-3,经各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DAdV-... 鸭腺病毒3型(DAdV-3)是我国鸭群中出现的一种新型腺病毒,属于腺病毒科禽腺病毒属成员。为建立DAdV-3的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DAdV-3的fiber2基因,设计特异性的LAMP检测引物,构建重组质粒标准品pT-DAdV-3,经各反应条件优化,建立了DAdV-3 LAMP快速检测方法。结果显示,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最佳反应条件为64℃40 min;该方法仅对DAdV-3呈阳性反应,与番鸭细小病毒、鸭圆环病毒、鸭源减蛋综合征病毒等其他常见鸭源传染病病原均无交叉反应,特异性强。该方法对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限为50拷贝/μL;利用本研究建立的LAMP方法、前期建立的PCR方法和基于MGB探针的荧光定量PCR方法对临床收集的66份鸭组织病料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阳性率分别为13.63%(9/66)、13.63%(9/66)和15.15%(10/66);且LAMP检测的阳性样品经PCR方法检测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符合率为100%。本研究首次建立了检测DAdV-3的LAMP方法,该方法快速敏感、特异性强,为该病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腺病毒3型 fiber2基因 LAMP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巴泰病毒抗体间接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部分地区的初步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5
9
作者 刘荣昌 黄瑜 +6 位作者 卢荣辉 傅光华 傅秋玲 施少华 万春和 程龙飞 陈红梅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925-929,共5页
为建立检测新发现的鸭巴泰病毒(BATV)感染的血清学方法及初步了解相关地域BAT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以浓缩纯化的BATV ZJ-01株作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BAT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仅与BATV阳性血清发生特... 为建立检测新发现的鸭巴泰病毒(BATV)感染的血清学方法及初步了解相关地域BATV的流行情况,本研究以浓缩纯化的BATV ZJ-01株作为包被抗原,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BAT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仅与BAT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而对禽流感病毒等8种常见鸭病毒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表明其特异性强;经敏感性试验测定,阳性血清1∶320倍稀释时检测仍为阳性,显示其敏感性高。批内重复试验变异系数低于5%,批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低于10%,证明其重复性良好。经30份血清样品的比对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与中和试验符合率为100%。应用该方法对采自闽浙赣三省发生产蛋下降种(蛋)鸭群、生长不良肉鸭群共493份血清样品分别检测,结果总阳性率高达29.41%。本研究为BATV的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的血清学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巴泰病毒 间接ELISA 抗体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疫里默氏菌铁依赖抑制子基因的原核表达 被引量:2
10
作者 万春和 程龙飞 +6 位作者 陈红梅 傅光华 傅秋玲 施少华 陈翠腾 刘荣昌 黄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7-110,共4页
本研究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鸭疫里默氏菌铁依赖抑制子(RaDtxR)基因序列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引物上下游引入BamHI和XhoI酶切位点,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1-RaDtxR,对其进行IPTG诱导表达条件... 本研究根据前期研究获得的鸭疫里默氏菌铁依赖抑制子(RaDtxR)基因序列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并在引物上下游引入BamHI和XhoI酶切位点,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上,构建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GEX-4T-1-RaDtxR,对其进行IPTG诱导表达条件优化和表达目的蛋白的生物学活性鉴定。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表明,分子量约为51ku目的蛋白得到表达,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本研究成功对鸭疫里默氏菌RaDtxR基因进行表达,为研究鸭疫里默氏菌RaDtxR蛋白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疫里默氏菌 铁依赖抑制子基因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番鸭源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的分离鉴定及其VP1基因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傅秋玲 傅光华 +7 位作者 陈翠腾 程龙飞 万春和 施少华 陈红梅 陈珍 朱春华 黄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13-817,共5页
自胰腺泛黄的雏半番鸭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命名为FJ1605株),经RT-PCR检测为鸭1型甲肝病毒,通过鸭胚中和试验发现该株病毒可被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DHAV-1a)高免血清特异性中和,确定该株病毒为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对该株病毒VP1基因进行分... 自胰腺泛黄的雏半番鸭中分离获得1株病毒(命名为FJ1605株),经RT-PCR检测为鸭1型甲肝病毒,通过鸭胚中和试验发现该株病毒可被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DHAV-1a)高免血清特异性中和,确定该株病毒为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对该株病毒VP1基因进行分子特征分析,发现其核苷酸大小为714bp,与GenBank登录的DHAV-1a同源性为98.1%~99.7%,与DHAV-1FJ1220毒株同源性最高达99.7%;而与鸭2型甲肝病毒(DHAV-2)、鸭3型甲肝病毒(DHAV-3)VP1基因的核苷酸同源性仅分别为65.7%和68.3%左右。基于VP1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表明,FJ1605分离株属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谱系。以该株病毒对7日龄雏半番鸭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可完全复制出同于临床病例的病变。以上结果显示,雏半番鸭也可感染DHAV-1a,且表现为胰腺泛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鸭1型甲肝病毒亚型 半番鸭源 VP1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鹅圆环病毒TB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敏 李家玉 +1 位作者 黄瑜 万春和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第4期26-30,共5页
鹅圆环病毒主要感染宿主的淋巴细胞,导致其免疫功能下降,造成继发感染和共感染。为建立鹅圆环病毒分子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NCBI数据库中GoCV基因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GoCV的TB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建立检测GoCV... 鹅圆环病毒主要感染宿主的淋巴细胞,导致其免疫功能下降,造成继发感染和共感染。为建立鹅圆环病毒分子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NCBI数据库中GoCV基因特征,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GoCV的TB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建立检测GoCV的TB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54.10拷贝/μL;特异性好,与水禽常见传染病病原均无交叉反应,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仅GoCV出现1个特异性单峰,Tm值为(84.46±0.09)℃;重复性好,组内和组间重复试验变异系数分别为0.26%~0.55%和0.23%~0.87%。利用建立的TB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和常规PCR方法同时对64份临床样品进行GoCV感染的检测,结果显示,常规PCR方法检出阳性样品15份,阳性率为23.44%;TB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出阳性样品18份,阳性率28.13%,且15份PCR阳性样品经TB Green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均为阳性,符合率为100%。本研究为后续开展GoCV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致病机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圆环病毒 TB Green 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中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感染的检测
13
作者 万春和 刘荣昌 +5 位作者 程龙飞 傅光华 施少华 陈红梅 傅秋玲 黄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11-1014,共4页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是一种可感染多品种禽的免疫抑制病病原,禽类感染REV后会导致机体发生免疫抑制并由此引发多种病原的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给养禽业造成极大损失。本研究利用针对REV基因组长...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ticuloendotheliosis virus,REV)是一种可感染多品种禽的免疫抑制病病原,禽类感染REV后会导致机体发生免疫抑制并由此引发多种病原的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给养禽业造成极大损失。本研究利用针对REV基因组长末端重复序列(long terminal repeat,LTR)的特异性引物,对21份2013年收集的福建(12份)和浙江(9份)两省的番鸭源病料(肝脏和脾脏组织)进行检测。其中来源于福建漳州(1株,记为REV-FJ-MD01)和浙江宁波(1株,记为REV-ZJ-MD01)的番鸭源病料检测到REV感染阳性。将目的片段经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发现,REV-FJ-MD01和REV-ZJ-MD01在该扩增区域的核苷酸同源性为100%,与GenBank中的REV参考株(除鸽源REV和鸭源713株仅1个碱基差异外)核苷酸同源性也为100%;从遗传进化关系可以看出,REV-FJ-MD01和REV-ZJ-MD01与REV参考株遗传进化较近,处于相同的遗传进化分支。本研究首次证实在福建番鸭中存在RE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 番鸭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鸭1型圆环病毒与大肠杆菌共感染的诊断
14
作者 郑小兰 程龙飞 +3 位作者 江南松 黄瑜 傅光华 陈红梅 《福建畜牧兽医》 2023年第6期105-106,共2页
2023年6月,广西某樱桃谷鸭场20多日龄鸭开始发病并出现死亡。根据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和实验室检查,确诊该病为鸭1型圆环病毒与大肠杆菌共感染。
关键词 鸭1型圆环病毒 大肠杆菌 共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