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3篇文章
< 1 2 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阳性鸡源大肠杆菌的流行性及耐药性分析
1
作者 戴婷婷 陈海玉 +11 位作者 段楚楚 庄丽云 刘荣昌 陈慧慧 余小珍 杨欣 陈梦诗 包银莉 程艳青 华宝玉 黄翠琴 郑新添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为了解福建省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阳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和耐药性,本研究于2022年~2024年从福建省4个不同地区养殖场、屠宰场、菜市场的肉鸡和蛋鸡中分离到786株鸡源大肠杆菌,采用PCR鉴定mcr-1阳性大肠杆菌,统计不同地区、不同来源... 为了解福建省多黏菌素耐药基因mcr-1阳性大肠杆菌的流行情况和耐药性,本研究于2022年~2024年从福建省4个不同地区养殖场、屠宰场、菜市场的肉鸡和蛋鸡中分离到786株鸡源大肠杆菌,采用PCR鉴定mcr-1阳性大肠杆菌,统计不同地区、不同来源及不同种类鸡源mcr-1阳性大肠杆菌的检出率;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mcr-1阳性大肠杆菌对7大类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过PCR检测mcr-1阳性菌的6大类12种耐药基因,利用卡方检验分析分离菌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通过PCR鉴定分离菌中质粒的类型。结果显示,786株鸡源大肠杆菌中mcr-1基因的检出率为21.25%(167/786),以闽东地区(24.28%,42/173)、菜市场(25.41%,47/185)和蛋鸡(27.95%,64/229)中分离的mcr-1阳性大肠杆菌的检出率最高。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对四环素类的多西环素(DOX)和四环素(TE)耐药的mcr-1基因阳性菌占比最高,分别为92.22%(154/167)和89.82%(150/167);对氨基糖苷类的庆大霉素(GEN)和氟喹诺酮类的环丙沙星(CIP)耐药的菌株最少,分别占44.91%(75/167)和56.29%(94/167);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酰胺醇类、氟喹诺酮类、多黏菌素类、β-内酰胺类耐药的菌株占57.49%~73.65%。85.63%(143/167)的菌株为多重耐药菌(MDR)。不同地区、不同来源和不同种类鸡中分离的mcr-1阳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有差异;所测12种耐药基因均在mcr-1阳性菌中检出,其中四环素类的tet(A)(97.6%,163/167)、氨基糖苷类的aadA1(87.43%,146/167)、磺胺类的sul2(84.43%,141/167)、β-内酰胺类的blaTEM(81.44%,136/167)、氟喹诺酮类的qnrS(72.46%,121/167)及酰胺醇类的floK(67.66%,113/167)耐药基因的检出率均在50%以上;相关性分析显示,分离菌对氧氟沙星与其耐药基因qnrA、对环丙沙星与其耐药基因qnrS、对氨曲南和头孢他啶与其耐药基因blaTEM等均显著和极显著相关。分离菌主要携带IncI2型质粒(50.30%,84/167)、IncHI2型质粒(25.15%,42/167)和IncX4型质粒(19.76%,33/167)。目前福建省mcr-1阳性鸡源大肠杆菌的检出率较高,且多为多重耐药菌株,耐药现象非常严重。本研究为深入了解福建省mcr-1阳性鸡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以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多黏菌素 耐药基因 mcr-1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羊支原体性肺炎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江锦秀 林裕胜 +2 位作者 游伟 江斌 胡奇林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16,共5页
为了解福建羊支原体性肺炎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分子流行情况,于2014-2016年从福建省6个市采集到疑似羊支原体性肺炎或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料61份,用支原体目引物、绵羊肺炎支原体、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山... 为了解福建羊支原体性肺炎和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分子流行情况,于2014-2016年从福建省6个市采集到疑似羊支原体性肺炎或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病料61份,用支原体目引物、绵羊肺炎支原体、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肺炎亚种、山羊支原体山羊亚种、精氨酸支原体、莱氏无胆甾原体和无乳支原体的特异引物,通过PCR方法进行检测。挑取部分PCR阳性病料进行支原体分离和纯化,用16S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克隆测序。结果显示61份样品中检出绵羊肺炎支原体45份(73.77%),检出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4份(6.56%),检出莱氏无胆甾原体4份(6.56%),检出精氨酸支原体2份(3.28%)。该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发生的类传染性胸膜肺炎是以绵羊肺炎支原体为主的羊支原体性肺炎,为福建省羊支原体性肺炎的有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支原体性肺炎 分子流行病学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MPR-IB,BMP15,GDF9基因作为福建省4个主要山羊品种多胎性能候选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李文杨 刘远 +4 位作者 林仕欣 张晓佩 高承芳 林碧芬 董晓宁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5-979,共5页
以与部分绵羊、山羊品种高繁殖力相关的BMPR-IB,BMP15和GDF9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分析福建省4个主要山羊品种(戴云山羊、闽东山羊、福清山羊和南江黄羊)这3个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系。该研究显示这4个繁殖性状差异的山羊品... 以与部分绵羊、山羊品种高繁殖力相关的BMPR-IB,BMP15和GDF9基因为候选基因,采用PCR-RFLP分析福建省4个主要山羊品种(戴云山羊、闽东山羊、福清山羊和南江黄羊)这3个基因多态性与繁殖性状的关系。该研究显示这4个繁殖性状差异的山羊品种之间在BMPR-IB基因的相应位置上并未发生与Booroola Merino羊相同的突变,同时也未检测到BMP15的FecXI,FecXH,FecXB基因以及GDF9的FecGH基因的突变,由此可以排除这5个突变位点影响这4个品种繁殖性状的可能性。然而,由于福建省这4个山羊品种的BMPR-IB,BMP15,GDF9的全基因序列信息的缺乏,尚不能完全断定这3个基因对这4个山羊品种繁殖力性状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R-IB BMP15 GDF9 山羊 繁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番鸭小鹅瘟流行毒株病原学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林锋强 程晓霞 +2 位作者 朱小丽 陈少莺 江丹丹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96-801,共6页
【目的】旨在研究福建省番鸭小鹅瘟病流行毒株及病毒遗传变异状况。【方法】从福建省番鸭主要饲养区收集临床疑似番鸭小鹅瘟病例30份,进行病原学检测、病原分离、病毒感染试验、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0份疑似病例中有15份为... 【目的】旨在研究福建省番鸭小鹅瘟病流行毒株及病毒遗传变异状况。【方法】从福建省番鸭主要饲养区收集临床疑似番鸭小鹅瘟病例30份,进行病原学检测、病原分离、病毒感染试验、基因片段序列分析。【结果】显示30份疑似病例中有15份为番鸭源鹅细小病毒(Muscovy duck-origin goose parvovirus,MDGPV)感染,占比50%。分离到的15株MDGPV均能致死番鸭胚,番鸭感染后发病率为60%~100%,死亡率为40%~60%。15株MDGPV分离毒VP 1基因核苷酸同源性在99.5%以上,与MDGPV-PT株同源性在96%以上,未发生碱基缺失、插入或基因重组,较为稳定;而与番鸭细小病毒MDPV-P株同源性小于90%。进化树分析显示15株分离毒与MDGPV-PT株属于同一分支,而与MDPV-P株属于不同分支。【结论】福建省2018年流行的MDGPV毒株与1997年分离的MDGPV-PT株致病性和基因序列特性相似,无明显变化,生物学特性和基因组特性比较稳定,遗传变异程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小鹅瘟 番鸭源GPV 流行毒株 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可用饲草料资源营养价值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李文杨 陈鑫珠 +4 位作者 刘远 高承芳 张晓佩 吴贤锋 翁伯琦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24-27,共4页
试验收集了25份不同季节、不同科属和不同农作物副产物等福建省可利用饲草料资源,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饲草有较高的营养成分,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组成,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特别是葛藤和花生秸秆,可作为优... 试验收集了25份不同季节、不同科属和不同农作物副产物等福建省可利用饲草料资源,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部分饲草有较高的营养成分,丰富的矿物质元素和氨基酸组成,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前景,特别是葛藤和花生秸秆,可作为优质的豆科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除莲子壳外,其余24份饲草料的粗蛋白含量均高于5%(DM基础),部分饲草料粗蛋白含量高于10%(DM基础),尤其是葛藤和花生秸秆粗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12.4%~13.8%和10.50%~14.80%;豆渣和花生秸秆3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7.4%和7.3%;另外,玉米秸秆2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最高,为20.0%;甘蔗梢1的半纤维素含量最高,达30.7%;豆渣的粗脂肪含量最高,为3.53%。葛藤的氨基酸总量最高,达到5.30%以上。不同地区的饲草营养成分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能够解决福建省中、小规模草食动物养殖业冬季饲草料不足的被动局面,为南方草食动物的生态养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 营养价值 化学成分 氨基酸 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在福建省区域试验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董晓宁 高承芳 +3 位作者 张晓佩 刘远 李文杨 林碧芬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研究4个紫花苜蓿引进新品种在福建省不同气候区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秋眠级别为10的赛迪10品种在各个示范点的表现最好,2年的平均每667m2产鲜、干草量分别为5 834.30和1 340.62kg,分别高出对照品种‘游客’17.33%和23.32%。另外,其还具... 研究4个紫花苜蓿引进新品种在福建省不同气候区的引种表现,结果表明:秋眠级别为10的赛迪10品种在各个示范点的表现最好,2年的平均每667m2产鲜、干草量分别为5 834.30和1 340.62kg,分别高出对照品种‘游客’17.33%和23.32%。另外,其还具有分枝数多、叶量丰富、品质优等优点,在福建省具有很好的适应性;表现其次的为休眠级别为7的品种赛迪7,其丰产性较好,产量潜力大,平均每667m2鲜草产量高达5 445.39kg,比对照增产9.51%,平均每667m2干草产量为1 207.61kg,比对照增产11.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引种 产量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番鸭细小病毒病流行病学及病原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林锋强 程晓霞 +2 位作者 朱小丽 陈少莺 江丹丹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15-19,共5页
从福建省番鸭主要饲养区共收集临床疑似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病病料65份,进行病原学检测、病原分离、动物回归试验、免疫攻毒试验、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旨在研究福建省番鸭细小病毒病流行情况及病毒遗传变异状况。... 从福建省番鸭主要饲养区共收集临床疑似番鸭细小病毒(Muscovy duck parvovirus,MDPV)病病料65份,进行病原学检测、病原分离、动物回归试验、免疫攻毒试验、基因片段序列分析,旨在研究福建省番鸭细小病毒病流行情况及病毒遗传变异状况。结果显示:仅有10份为MDPV感染,占比为15.2%;其余均为其他病原或两种病原混合感染。MDPV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主要以冬春季节多发(占80%)。从分离的10株MDPV来看,分离株均能致死番鸭胚,番鸭感染MDPV分离株后发病率为80%~100%,死亡率为40%~60%,与1985年分离的MDPV-P株特性相似。1日龄番鸭免疫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后,7日龄进行分离株的攻毒,未见发病和死亡现象。基因进化树显示10株分离株与MDPV-P株属于同一分支。基于2018年流行的MDPV毒株与1985年MDPV-P株致病性、抗原性和基因序列特性相似,无明显变化,可使用番鸭细小病毒病活疫苗进行免疫可有效防控该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鸭细小病毒 流行病学 病原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部分规模化畜禽场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调查
8
作者 林琳 江斌 +3 位作者 陈秀琴 吴胜会 张世忠 蔡羲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2期8-10,共3页
为了解福建省规模化畜禽场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对10个规模化畜禽场(牛场、猪场、羊场、鸡场、鸭场各2个)100份粪样采用隐孢子虫通用引物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相应牛场、猪场、羊场、鸡场、鸭场的隐孢子虫平均检出率分别为60.0%、45.0%... 为了解福建省规模化畜禽场隐孢子虫感染情况,对10个规模化畜禽场(牛场、猪场、羊场、鸡场、鸭场各2个)100份粪样采用隐孢子虫通用引物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相应牛场、猪场、羊场、鸡场、鸭场的隐孢子虫平均检出率分别为60.0%、45.0%、42.1%、42.9%和15.0%。该结果可为福建省规模化畜禽场的隐孢子虫防控及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模化畜禽场 隐孢子虫 感染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放牧山羊主要蠕虫粪检虫卵数与荷虫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林琳 江斌 +3 位作者 吴胜会 张世忠 林甦 蔡羲 《福建畜牧兽医》 2017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为了了解山羊主要蠕虫克粪便虫卵数(EPG)与其荷虫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5例肝片吸虫病例、13例捻转血矛线虫病例、12例莫尼茨绦虫病例、9例阔盘吸虫病例以及11例同盘吸虫病例的克粪便虫卵数与其荷虫量计数,计算出两者之... 【目的】为了了解山羊主要蠕虫克粪便虫卵数(EPG)与其荷虫量的相关性。【方法】通过对15例肝片吸虫病例、13例捻转血矛线虫病例、12例莫尼茨绦虫病例、9例阔盘吸虫病例以及11例同盘吸虫病例的克粪便虫卵数与其荷虫量计数,计算出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肝片吸虫、捻转血矛线虫、莫尼茨绦虫、阔盘吸虫和同盘吸虫的EPG值和荷虫量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803、0.643、-0.176、0.985、0.926,表明肝片吸虫病、阔盘吸虫病、同盘吸虫病的EPG与其荷虫量的相关性都极显著(P<0.01);捻转血矛线虫病的EPG与其荷虫量的相关性较显著(P<0.05);莫尼茨绦虫病的的EPG与其荷虫量没有直接相关。【结论】山羊主要蠕虫的EPG与其荷虫量的相关系数大小可为临床上判断蠕虫感染强度以及制定合理的驱虫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蠕虫 克粪便虫卵数(EPG) 荷虫量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HA的分子特征
10
作者 陈珍 朱春华 +5 位作者 陈翠腾 刘斌琼 蔡国漳 万春和 黄瑜 施少华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27-234,共8页
目的了解福建主要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A的分子特征。方法对福建闽江口、九龙江、三都澳、兴化湾和泉州湾湿地野鸟粪便样品中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5株分离株之间的HA基因... 目的了解福建主要湿地野鸟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A的分子特征。方法对福建闽江口、九龙江、三都澳、兴化湾和泉州湾湿地野鸟粪便样品中分离的5株H9N2亚型AIV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5株分离株之间的HA基因核苷酸同源率为89.8%~99.4%,均属于h9.4.2.5c进化分支;HA蛋白裂解位点基序均为PSRSSR↓GLF,符合低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HA蛋白存在8个相同的潜在糖基化位点,其中第313位的糖基化位点位于HA蛋白裂解位点附近;位于HA受体结合位点第226位氨基酸均为亮氨酸,具有结合哺乳动物唾液酸α-2,6受体的特征。结论5株野鸟源H9N2亚型AIV均为低致病性AIV,具有感染人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湿地 野鸟源 H9N2亚型 禽流感病毒 HA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整发展模式 努力构建福建省多元化生态型畜牧业 被引量:1
11
作者 熊杰伟 江斌 《福建畜牧兽医》 2011年第2期38-39,共2页
近20年来,福建省的畜牧业发展迅猛.2009年全省畜牧业总产值达400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5%,一跃成为全国畜牧大省。每年出栏生猪2300万头,家禽3亿羽,这些畜禽产品中70%来自规模化饲养场,应该说,规模养殖对福建省的经济发展、... 近20年来,福建省的畜牧业发展迅猛.2009年全省畜牧业总产值达400亿元,约占农业总产值的25%,一跃成为全国畜牧大省。每年出栏生猪2300万头,家禽3亿羽,这些畜禽产品中70%来自规模化饲养场,应该说,规模养殖对福建省的经济发展、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作出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型畜牧业 福建省 多元化 农业总产值 调整 规模化饲养场 牧业发展 畜禽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两种地方黄牛肉质性状对比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景 杨雅妮 +3 位作者 邱水玲 陈炳钿 陈鑫珠 吴凤辉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第5期5-10,共6页
本试验旨在对比分析福建省两种地方黄牛的肉质性状,为福建省肉牛育种和高品质牛肉生产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以南岭小黄牛和漳浦黄牛为研究对象,参考各项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基本物理指标、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并进行分析比较。结... 本试验旨在对比分析福建省两种地方黄牛的肉质性状,为福建省肉牛育种和高品质牛肉生产提供参考依据。试验以南岭小黄牛和漳浦黄牛为研究对象,参考各项国家标准方法测定其基本物理指标、营养成分、氨基酸和脂肪酸等,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南岭小黄牛与漳浦黄牛的肉质在肉色的亮度、熟肉率、水分等指标上无显著差异(P>0.05);在pH值、肉色的红度和黄度、滴水损失率、剪切力、脂肪含量、胆固醇含量等指标上,南岭小黄牛肉显著低于漳浦黄牛肉(P<0.05),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漳浦黄牛肉(P<0.05);在17种氨基酸组成上,南岭小黄牛肉的甘氨酸和脯氨酸的含量显著低于漳浦黄牛肉(P<0.05),而苏氨酸、蛋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组氨酸、天门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以及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比均显著高于漳浦黄牛肉(P<0.05);其中异亮氨酸、亮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和苯丙氨酸+酪氨酸,漳浦黄牛肉中赖氨酸和苯丙氨酸+酪氨酸的评分均高于FAO/WHO的推荐值100;在脂肪酸组成上,南岭小黄牛肉中肉豆蔻酸、豆蔻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显著高于漳浦黄牛肉(P<0.05),而油酸、α-亚麻酸和二十碳三烯酸显著低于漳浦黄牛肉(P<0.05)。两种黄牛肉蛋白均属于优质蛋白质,肉品质均较好,其中南岭小黄牛肉的保水性能、嫩度和氨基酸组成方面较优于漳浦黄牛肉,而漳浦黄牛肉在肉的外观包括肉的亮度、红度、黄度以及脂肪酸组成方面均优于南岭小黄牛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漳浦黄牛 南岭小黄牛 肉质性状 脂肪酸 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猪源葡萄球菌多重耐药基因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
13
作者 董紫凡 吴仁杰 +3 位作者 王隆柏 白丁平 周伦江 车勇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0,共10页
【目的】明确多重耐药基因cfr、optrA和poxtA在福建省猪源葡萄球菌中的分子流行特征,为耐药葡萄球菌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PCR扩增16S rRNA对2020-2022年分离自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三明市、龙岩市、南平市、宁德... 【目的】明确多重耐药基因cfr、optrA和poxtA在福建省猪源葡萄球菌中的分子流行特征,为耐药葡萄球菌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PCR扩增16S rRNA对2020-2022年分离自福建省福州市、厦门市、漳州市、三明市、龙岩市、南平市、宁德市不同猪场的107株菌(样品为鼻拭子、唾液、粪便和肺脏)进行鉴定。对分离菌株进行cfr、optrA和poxtA多重耐药基因检测;采用MEGA软件对cfr和optrA阳性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采用琼脂稀释法或微量肉汤稀释法对cfr和optrA基因阳性菌株进行3种抗菌药物(酰胺醇类抗菌药物氟苯尼考和氯霉素,恶唑烷酮类抗菌药物利奈唑胺)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结果】经鉴定107株菌均为葡萄球菌,分属18个种,其中以科氏葡萄球菌占比最高。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107株葡萄球菌主要来自猪鼻拭子样品(占67.3%),并且在福州市猪场的样品中分离率最高(36.4%)。PCR筛查结果显示,在107株葡萄球菌中未检出poxtA基因阳性菌株;检测出14株cfr阳性菌和6株optrA阳性菌,检出率分别为13.1%和5.6%,其中葡萄球菌FJNP2209-1和FJCT2212-1同时携带cfr及optrA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结果显示,14株cfr阳性葡萄球菌处于同一个分支内,其中菌株FJFQ2211与所研究的其他菌株亲缘关系稍远;6株optrA基因阳性葡萄球菌属于2个分支。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携带多重耐药基因cfr或optrA的18株葡萄球菌对氯霉素和氟苯尼考100%耐药,对利奈唑胺的耐药率为83.33%。【结论】福建省不同猪场来源的葡萄球菌中多重耐药基因cfr和optrA阳性率较高,但poxtA基因未检出。福建省猪源葡萄球菌对氟苯尼考、氯霉素、利奈唑胺均表现出较高的耐药率,应加强抗菌药物在养猪场中的规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球菌 猪病防制 多重耐药基因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新型鸭呼肠孤病毒生物学特性及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慧 陈小丽 +2 位作者 朱小丽 王劭 林锋强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7期17-21,共5页
为了解福建省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变异状况,从福建省番鸭主要饲养区采集了8份临床发病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病原分离、攻毒试验及S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8份临床样品均为NDRV阳性,接种番鸭胚后均成功分离到病毒;... 为了解福建省新型鸭呼肠孤病毒(NDRV)生物学特性和遗传变异状况,从福建省番鸭主要饲养区采集了8份临床发病样品进行病原学检测、病原分离、攻毒试验及S1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8份临床样品均为NDRV阳性,接种番鸭胚后均成功分离到病毒;将NDRV尿囊液毒感染番鸭后3~10 d发病,发病率为20%~40%,死亡率为0~20%,剖检可见肝脏有出血斑及大量白色坏死灶,脾脏肿大坏死,与参考毒株NDRV-NP03相比,部分分离毒株毒力有所下降。S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NDRV分离毒株与省内毒株亲缘关系较近,与省外毒株亲缘关系相对较远;在系统进化树上,8株NDRV分离毒株聚为同一分支,而福建省外毒株聚为另一分支,说明NDRV呈区域性流行特征;σC蛋白氨基酸序列与NP03株相比,存在12个差异位点,可能会导致NDRV感染能力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鸭呼肠孤病毒 分离鉴定 生物学特性 基因序列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家兔生物技术研究与产业发展分析
15
作者 陈冬金 桑雷 +3 位作者 孙世坤 陈岩锋 谢喜平 张丹青 《中国畜禽种业》 2016年第7期19-23,共5页
21世纪是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以生物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内外生物技术在家兔生产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并阐述了生物技术在福建省家兔产业中的研究情况以及制约其发展的... 21世纪是生物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以生物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国内外生物技术在家兔生产中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作了分析,并阐述了生物技术在福建省家兔产业中的研究情况以及制约其发展的因素和对策,并对生物技术在今后现代家兔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兔 生物技术 研究现状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2018-2019年非免疫鸡群鸡毒支原体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5
16
作者 周峰 王晨燕 +1 位作者 郭锦玥 侯博 《福建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了解和掌握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cepticum,MG)在福建省近年的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商品化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2018-2019年福建地区的21个鸡群、916份非免疫鸡群血清样品进行MG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MG在福建省感染流行情况... 为了了解和掌握鸡毒支原体(Mycoplasma galliscepticum,MG)在福建省近年的感染情况,本研究采用商品化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对2018-2019年福建地区的21个鸡群、916份非免疫鸡群血清样品进行MG抗体检测,并统计分析MG在福建省感染流行情况。调查结果发现,2018-2019年福建地区非免疫鸡群的MG抗体总阳性率为69.43%(636/916),而检测的21个鸡群中,群体MG抗体阳性率为90.48%,其中阳性率0%~20%的有4个,21%~50%的有4个,51%~100%的有13个。育雏阶段(1~42日龄)鸡群MG抗体阳性率就高达37.10%,并且发现产蛋开始至淘汰阶段MG抗体阳性率为77.61%,MG抗体阳性率是育雏阶段的2倍以上。福建省蛋鸡和种鸡群MG感染率分别为79.22%和75.22%,并无显著差异。通过福建地区未免疫鸡群的MG抗体调查,发现MG在福建省内感染普遍,表明病原在鸡群中存在水平传播,同时种鸡群也存在着严重的MG感染,这为垂直传播提供可能。本研究通过调查福建省内MG在鸡群中的感染情况,为掌握MG在鸡群中的感染情况并采取防控措施降低鸡群MG感染率提高防治效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毒支原体 血清学 流行病学调查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畜牧业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建设探索
17
作者 林羽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65-66,共2页
本文从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必要性、畜牧业实验室管理系统的设计路径、实验室管理系统的部署等方面探讨畜牧业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建设及运行管理要点。
关键词 畜牧业 实验室 信息化 共享 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鸭翻翅的因素及研究进展
18
作者 郭庆 黄义强 《福建畜牧兽医》 2025年第1期38-40,共3页
针对番鸭养殖中常见的翻翅问题,本文从饲料营养、饲养管理及疫病防控等多个方面总结番鸭翻翅的原因,并结合目前关于番鸭翻翅的研究进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为减少由于翻翅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及后续番鸭翻翅的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番鸭 翻翅 解决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饶秋华 刘洋 +2 位作者 周伦江 罗土炎 王隆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74-1177,共4页
为探究2019年4月引起福建省南平市某猪场的育肥猪出现鼻塞、流鼻涕、呼吸时伴有鼾声、鼻梁弯曲变形等症状的病原,本研究通过采集30份发病猪的鼻腔拭子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鉴定以及采用特异性PCR对分离菌分型鉴定,同时分析其致病性。结果... 为探究2019年4月引起福建省南平市某猪场的育肥猪出现鼻塞、流鼻涕、呼吸时伴有鼾声、鼻梁弯曲变形等症状的病原,本研究通过采集30份发病猪的鼻腔拭子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鉴定以及采用特异性PCR对分离菌分型鉴定,同时分析其致病性。结果显示,从鼻腔拭子中分离出28株多杀性巴氏杆菌(Pm),分型PCR鉴定结果显示27株分离菌为荚膜D型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T^+Pm),1株分离菌为荚膜A型Pm,表明D型T+Pm为该次致猪发病的主要病原菌;利用特异性PCR方法对Pm进行脂多糖(LPS)基因型检测,鉴定结果显示该猪群感染的Pm LPS基因型全部为L6型;致病性实验结果显示该菌株能导致二元长白猪的肺脏呈熟肉样病变,病理组织切片显示有轻度水肿,少量炎性细胞浸润,伴少量散在出血。本研究获得的T+Pm对二元长白猪具有明显的致病性,为今后深入开展T+Pm致病机理、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技术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鼻炎 产毒素多杀性巴氏杆菌 分离鉴定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猪场粪污及土壤重金属含量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何波澜 黄勤楼 +1 位作者 钟珍梅 黄秀声 《福建畜牧兽医》 2015年第5期13-17,共5页
针对当前猪粪污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取样调查不同类型养殖场猪粪污重金属含量,旨在摸清福建省养殖场粪污中主要的重金属种类及污染程度。测定福建省10个不同规模猪场粪污、土壤和杂交狼尾草的重金属铜、锌、镉、砷含量,结果表明:粪渣中铜... 针对当前猪粪污中重金属污染问题,取样调查不同类型养殖场猪粪污重金属含量,旨在摸清福建省养殖场粪污中主要的重金属种类及污染程度。测定福建省10个不同规模猪场粪污、土壤和杂交狼尾草的重金属铜、锌、镉、砷含量,结果表明:粪渣中铜、锌、镉、砷含量均较猪粪和沼渣中低;沼液中重金属含量最低。粪污和土壤的镉和砷含量较低,均未超标;土壤中的铜、锌超标率高于30%,小型猪场的铜锌超标率较规模化猪场的高;小型猪场沼渣中铜锌超标率均为100%,规模化猪场铜、锌超标率均超过50%;只有一个规模化猪场的杂交狼尾草因浇施沼液而出现镉含量超标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粪污 土壤 重金属 采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