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流行与病区划分 被引量:4
1
作者 余永钰 种藏文 +2 位作者 王长方 林朝重 卢同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3年第4期30-34,共5页
福建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于60年代在沿海平原局部发生,70年代逐渐减少到基本无病。80年代从东南沿海至西北山区普遍发生。病害主要发生在晚季,流行主因子是种子带菌、品种感病和受台风暴雨的影响。我省细条病可划分为沿海平原常发区、西... 福建省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于60年代在沿海平原局部发生,70年代逐渐减少到基本无病。80年代从东南沿海至西北山区普遍发生。病害主要发生在晚季,流行主因子是种子带菌、品种感病和受台风暴雨的影响。我省细条病可划分为沿海平原常发区、西北山区新发区和尚未发病的无病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发生 条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重要害螨——腐食酪螨的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张艳璇 林坚贞 +1 位作者 黄敬浩 朱培根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91-94,共4页
本文报道1983—1987年对危害食用菌的螨类——腐食酪螨的研究。其中包括作者设计的饲养室,螨的生活史研究。螨在菇房内的消长规律,取食方式,危害症状等。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并对该螨的研究与防治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 腐食酪螨 子实体 生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病原真菌及食用菌病毒研究及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胡开辉 陈体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9年第S1期190-200,共11页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病原真菌及食用菌病毒的研究状况 ,介绍了真菌病毒的核酸类型、衣壳结构、检测技术及其侵染、传播和复制等机理 ,并描述了几种著名食用菌和植物病原真菌病毒的理化性质。此外 ,还评述了真菌病毒在植物病原真菌生物... 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植物病原真菌及食用菌病毒的研究状况 ,介绍了真菌病毒的核酸类型、衣壳结构、检测技术及其侵染、传播和复制等机理 ,并描述了几种著名食用菌和植物病原真菌病毒的理化性质。此外 ,还评述了真菌病毒在植物病原真菌生物防治上的意义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原真菌 食用菌 真菌病毒 双链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锐劲特拌种处理防治晚稻早期害虫研究初报 被引量:1
4
作者 占志雄 陈元洪 +2 位作者 王长方 卢学松 傅建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3期21-24,共4页
1995~1996年在福建省晚稻田利用25%锐劲特胶悬剂拌种进行防治晚稻早期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秧田期播种后14d,锐劲特40ml/hm2、100ml/hm2、200ml/hm23种剂量拌种处理对稻蓟马的防效均达9... 1995~1996年在福建省晚稻田利用25%锐劲特胶悬剂拌种进行防治晚稻早期害虫的试验。结果表明,秧田期播种后14d,锐劲特40ml/hm2、100ml/hm2、200ml/hm23种剂量拌种处理对稻蓟马的防效均达98.8%以上。药后38d200ml/hm2处理的对稻纵卷叶螟防效最好,达87.3%。本田期药后61d锐劲特200ml/hm2、100ml/hm2两种剂量拌种处理对二化螟防效达61.7%以上;锐劲特处理种子对水稻生长和分蘖有促进作用,且对稻田天敌影响小,能有效保护天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锐劲特 拌种处理 害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步甲新记录及珍稀种类记述(鞘翅目:步甲科)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元洪 陈玉妹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84-87,共4页
本文报道福建省新记录的步甲种类26属37种,其中10种是中国新记录种。达步甲和艳步甲是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类,对它们的主要形态特征及生态学作了简述,为进一步科学地保护我国昆虫资源、拯救濒危种类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步甲 珍稀种类 濒危昆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绿肥作物抑制旱稻田杂草研究初报
6
作者 占志雄 黄敬浩 +2 位作者 刘浩官 彭文富 林永烈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74-79,共6页
早稻田草害严重。作者于1990—1991两年对4个不同时期杂草进行调查并利用紫云英、绿豆、鸡眼草和大叶胡核子等4种绿肥作物抑制相应时期的杂草,进而取代杂草群落的生物防治方法进行试验。经调查:早稻田杂草种类共23科、99种。1990年按4... 早稻田草害严重。作者于1990—1991两年对4个不同时期杂草进行调查并利用紫云英、绿豆、鸡眼草和大叶胡核子等4种绿肥作物抑制相应时期的杂草,进而取代杂草群落的生物防治方法进行试验。经调查:早稻田杂草种类共23科、99种。1990年按4种不同模式的绿肥和杂草的生长量进行了相关分析,说明了绿肥抑草的效果。由于紫云英、鸡眼草和大叶胡枝子的种子成熟后脱落,1991年在田间自然形成群落,抑制并进而取代了杂草群落。同时绿肥作物还有增肥、调温等作用,促进旱稻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肥作物 抑制 旱稻 杂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草胺在小白菜、空心菜中残留分析方法研究
7
作者 陈一安 蔡清华 +1 位作者 王青松 林应椿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0年第2期64-66,共3页
本文首次报道除草剂丁草胺在小白菜、空心菜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蔬菜样品以丙酮石油醚提取,经氧化铝活性炭净化,以GC-ECD检测。该方法最小检出量为7.54×10^(-15)g,最小检出浓度为0.007ppm,平均回收率为98.6—105.5%和89.5—108%,... 本文首次报道除草剂丁草胺在小白菜、空心菜中的残留分析方法。蔬菜样品以丙酮石油醚提取,经氧化铝活性炭净化,以GC-ECD检测。该方法最小检出量为7.54×10^(-15)g,最小检出浓度为0.007ppm,平均回收率为98.6—105.5%和89.5—108%,变异系数(C·V%)分别为2.75—9.25%和0.78—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草胺 残留量 分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芝的子实体、担孢子形态及其营养成分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体强 李开本 +3 位作者 林兴生 徐洁 郑宇 林章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3期325-328,共4页
描述了原木栽培的紫芝的子实体形态 ,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紫芝担孢子形态。分析结果表明 :紫芝子实体含水分 12 .49%~ 13 .0 2 % ,粗蛋白为 11.98%~ 13 .87% ,粗脂肪为 0 .81% 1.96 % ,粗纤维为 44 .0 %~47.6 % ,总醣为 7.34%~ 8.1... 描述了原木栽培的紫芝的子实体形态 ,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紫芝担孢子形态。分析结果表明 :紫芝子实体含水分 12 .49%~ 13 .0 2 % ,粗蛋白为 11.98%~ 13 .87% ,粗脂肪为 0 .81% 1.96 % ,粗纤维为 44 .0 %~47.6 % ,总醣为 7.34%~ 8.10 % ,灰分为 1.0 6 %~ 1.33 % ;其多糖含量为 1.0 6 %~ 1.33 %。紫芝含有钙15 5 0 μg/ g、镁 483μg/ g、铁 180 μg/ g、锌 44 .7μg/g及磷 37.5 μg/ g等人体必需的常量或微量元素。从紫芝中检出 18种常见氨基酸 ,总量为 6 .0 7%~ 6 .38% ,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 (E/T =0 .5 2 8~ 0 .5 45 ) ;其脂肪酸构成以油酸 (35 .4% )、亚油酸 (43 .5 % )等不饱和脂肪及饱和脂肪棕榈酸 (18.5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芝 子实体 担孢子 形态 营养成分 灵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西蘑菇不同菌株胞外酶活性的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胡开辉 陈体强 黄志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96-99,共4页
研究了七株巴西蘑菇菌株发酵液中的纤维素酶、漆酶、酸性蛋白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生化测定结果表明:菌株Ab6的纤维素酶、漆酶活性高于其它6个菌株,蛋白酶活性低于7号菌株,多酚氧化酶活性低于Ab1,Ab2,Ab3,Ab4,Ab5等菌体;分析表明:Ab6... 研究了七株巴西蘑菇菌株发酵液中的纤维素酶、漆酶、酸性蛋白酶、多酚氧化酶的活性.生化测定结果表明:菌株Ab6的纤维素酶、漆酶活性高于其它6个菌株,蛋白酶活性低于7号菌株,多酚氧化酶活性低于Ab1,Ab2,Ab3,Ab4,Ab5等菌体;分析表明:Ab6是一优良巴西蘑菇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西蘑菇 发酵液 胞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尔格莱德灵芝人工驯化栽培及其化学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开本 陈体强 +4 位作者 林衍亻全 林兴生 张芸 兰良程 麦克.尼克西奇 《食用菌学报》 2004年第2期26-31,共6页
以栎属原木为材料,对来自贝尔格莱德的9个灵芝菌株进行短段木栽培试验,结果发现,GA 2和GA 9两个菌株尚具一定栽培价值,单产分别为8.8kg m3和8.3kg m3,平均单朵重分别为12.38g和12.16g,GA 2和GA 9两个菌株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基本... 以栎属原木为材料,对来自贝尔格莱德的9个灵芝菌株进行短段木栽培试验,结果发现,GA 2和GA 9两个菌株尚具一定栽培价值,单产分别为8.8kg m3和8.3kg m3,平均单朵重分别为12.38g和12.16g,GA 2和GA 9两个菌株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基本一致。测试结果表明,驯化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其水分、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多糖及灰分含量分别为11.3%~12.7%,11.6%~12.8%,28.7%~30.8%,4.8%~5.6%,0.90%~1.02%和1.4%~1.7%;其脂肪酸构成主要以油酸(C18∶1,59.6%)和亚油酸(C18∶2,19.2%)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9.611%,其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含量总量的50.6%(E T=0.50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尔格莱德灵芝 人工驯化 栽培技术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青枯病潜症苗的快速检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种藏文 程由铨 +3 位作者 卢同 王长方 李怡英 吴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2年第1期78-83,共6页
建立6株分泌抗甘薯青枯病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该单抗对甘薯青枯病菌以及可侵染甘薯的7个参试青枯病菌呈阳性反应;与参试的其它假单胞杆菌、其它属的检测菌株及著苗上的各种杂菌无交叉反应。ELISA法测定培养液抗体滴度为10~... 建立6株分泌抗甘薯青枯病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该单抗对甘薯青枯病菌以及可侵染甘薯的7个参试青枯病菌呈阳性反应;与参试的其它假单胞杆菌、其它属的检测菌株及著苗上的各种杂菌无交叉反应。ELISA法测定培养液抗体滴度为10~2—10~3;腹水抗体滴度为10~5—10~6。检出抗原灵敏度为每ml11.5μl蛋白。杂交瘤细胞及其培养液抗体保存3年以上均保持原有特性。6株单抗对我省分离的3个致病型的甘薯青枯病菌全部产生阳性反应,覆盖面广。ELISA间接法检测人工接种的潜症薯苗,可准确地检出带菌,检出率达100%。对119份病田无症苗进行检测,其中51份阳性反应,68份阴性反应。通过单抗检测与接种检测的比较试验,说明单抗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都高于接种法,同时快速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青枯病 潜症苗 单克隆抗体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富锗灵芝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体强 李开本 +1 位作者 翁启勇 庄运河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1996年第1期12-13,共2页
本文分析比较了袋料仿野生栽培得到的富锗灵芝、普通灵芝与野生灵芝的一般营养成分、氨基酸、微量元素,结果表明富锗仿野生栽培效果接近野生灵芝。
关键词 灵芝 富锗 营养成分 栽培 仿野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囊螨雄螨和云囊螨成螨前各期描述(蜱螨亚纲:中气门目:胭螨科)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立名 林坚贞 《华东昆虫学报》 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
描述新囊螨(Asca novaW illm ann,1939)雄螨和云囊螨(Asca nubesIsh ikawa,1969)成螨前各期。
关键词 蜱螨亚纲 中气门目 胭螨科 囊螨属 雄螨 后若螨 前若螨 幼螨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胶肥酸铜·霜脲氰防治荔枝霜霉病试验 被引量:2
14
作者 毛润乾 彭月珍 +1 位作者 王海峰 王长方 《广西园艺》 2007年第1期35-37,共3页
关键词 荔枝霜霉病 有效防治 霜脲氰 保护性杀菌剂 试验 酸铜 荔枝霜疫霉病 果实采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诱捕器改进后对橘小实蝇诱集效果的影响
15
作者 黄玉清 田厚军 陈艺欣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第6期1343-1344,共2页
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试验地进行橘小实蝇监测诱集试验,结果10 d内均有较高的诱集量,改进诱捕器装置能显著提高该性诱剂的诱捕效果。
关键词 橘小实蝇 性诱剂 诱捕器 诱集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