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图像识别的枇杷资源果肉褐变鉴定方法研究与应用
1
作者 陈宇佳 邓朝军 +5 位作者 张婷婷 王秀平 陈秀萍 赵加宁 马翠兰 蒋际谋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8-299,共12页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的枇杷果肉褐变抗性检测方法,实现枇杷种质资源果肉褐变抗性的高效鉴定筛选。【方法】以10份枇杷资源成熟果实为材料,利用MATLAB R2022a函数算法,对相机拍摄的原始照片进行颜色空间转换,筛选适宜测算枇杷果...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快速的枇杷果肉褐变抗性检测方法,实现枇杷种质资源果肉褐变抗性的高效鉴定筛选。【方法】以10份枇杷资源成熟果实为材料,利用MATLAB R2022a函数算法,对相机拍摄的原始照片进行颜色空间转换,筛选适宜测算枇杷果肉的颜色空间。进一步对枇杷果肉切面图像进行二值分割,提取切后不同时间果肉图像像素值,计算褐变指数及褐变面积,并进行褐变分级。【结果】MATLAB转化的Lab颜色空间能准确识别不同资源果肉褐变表型,与色差仪测定评价结果最接近。根据褐变指数和褐变面积进行隶属函数排名,可综合评价10份枇杷资源抗褐变能力。【结论】利用MATLAB图像分割技术可实现对枇杷果肉褐变抗性的准确快速鉴定,该技术亦适用于枇杷种质资源颜色性状的鉴定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果肉褐变 图像分割 鉴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熟优质大果鲜食白肉枇杷新品种早白香的选育
2
作者 邓朝军 蒋际谋 +6 位作者 许奇志 陈秀萍 胡文舜 苏文炳 张雅玲 陈永萍 郑少泉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23-1127,共5页
早白香是从早钟6号×新白2号杂交群体中选育的早熟优质大果白肉枇杷新品种。树势中庸偏强,中心干较明显,枝梢较长壮,分枝力较强。单果质量57.1~66.1 g;果实倒卵形或近圆形,果基斜肩或钝圆,果顶平广;果皮黄白色-淡橙红色,果面茸毛密... 早白香是从早钟6号×新白2号杂交群体中选育的早熟优质大果白肉枇杷新品种。树势中庸偏强,中心干较明显,枝梢较长壮,分枝力较强。单果质量57.1~66.1 g;果实倒卵形或近圆形,果基斜肩或钝圆,果顶平广;果皮黄白色-淡橙红色,果面茸毛密生,茸毛短,果粉薄,锈斑少,条斑明显,果点密度较密、大小中等;萼片姿态外凸,萼孔闭合;果肉白色-黄白色,厚8.9~10.8 mm;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2.3%~15.8%,可食率71.3%~76.4%,肉质细嫩、化渣、汁液多、浓甜、味鲜,风味佳;种子4~5个·果^(-1);在福建福州,果实3月下旬至4月中旬成熟。多枝组高接换种后第2年可少量开花,高接换种后第3~5个生长周期的株产分别为7.6、20.3、32.7 kg,早结、丰产、稳产。适宜福建、重庆、四川、广西、云南等枇杷产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新品种 早白香 早熟 优质 大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6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分析与评价
3
作者 陈秀萍 蒋际谋 +2 位作者 邓朝军 许奇志 苏文炳 《果树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2-93,共12页
【目的】探讨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重要性状的多样性与相关性,发掘优异资源,以期为创新利用与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龙眼枇杷种质资源圃(福州)收集保存的白肉枇杷为试材,对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 【目的】探讨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重要性状的多样性与相关性,发掘优异资源,以期为创新利用与育种亲本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以国家龙眼枇杷种质资源圃(福州)收集保存的白肉枇杷为试材,对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种子数、单粒种子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食率等10个果实性状进行鉴定,并进行多样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以及不同来源地差异性分析。【结果】106份白肉枇杷种质资源10个果实性状的变异系数为9.3%~34.9%,多样性指数为2.64~2.95。不同来源地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主要性状存在差异,福建是大果优质白肉枇杷种质资源的主要来源地。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果质量与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肉厚度、种子数、单粒种子质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果肉厚度、可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可食率与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果形指数、果肉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第一主成分贡献率达60.9%,体现果实大小性状的重要性。评价发掘出综合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8份,大果的资源3份,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资源9份,高可食率的资源3份,少核的资源2份。【结论】白肉枇杷种质资源果实性状多样性丰富,发掘出不同类型的优异种质资源25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枇杷 种质资源 果实性状 多样性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大果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中白的选育 被引量:2
4
作者 蒋际谋 邓朝军 +7 位作者 许奇志 陈秀萍 胡文舜 苏文炳 张雅玲 魏伟淋 黄敬峰 郑少泉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139-2143,共5页
中白是从早钟6号×贵妃杂交群体中选育的优质大果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偏强,树冠圆头形,中心干较明显,枝梢较强壮。平均单果质量60.1 g,大小整齐;果实倒卵圆形,果基钝圆少数尖峭,果顶钝圆微凹;果皮橙黄色,厚度中等偏... 中白是从早钟6号×贵妃杂交群体中选育的优质大果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该品种树势中庸偏强,树冠圆头形,中心干较明显,枝梢较强壮。平均单果质量60.1 g,大小整齐;果实倒卵圆形,果基钝圆少数尖峭,果顶钝圆微凹;果皮橙黄色,厚度中等偏薄,锈斑少,果点密度中等,果点中等大;萼片平展,萼孔闭合;果肉黄白色,平均厚度10.9 mm,肉质细嫩、化渣、汁多;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13.4%,味鲜、风味浓郁,品质优;平均可食率71.2%,平均种子4.6粒·果^(-1);在福建福州地区,果实4月中下旬成熟。高接换种后第2年可少量开花,第3年枝梢抽穗率50%左右,第4年株产22.8 kg,折合666.7 m^(2)产709.7 kg,早结、丰产、稳产。中白是一个优质、大果、丰产稳产、抗性较强的中熟白肉枇杷新品种,适宜在福建、四川、重庆、云南等枇杷产区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新品种 中白 中熟 优质 大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新白8号枇杷果实日灼和果皮解剖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高雨薇 邓朝军 +4 位作者 许奇志 李浩伟 项于倩 马翠兰 蒋际谋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87-1400,共14页
【目的】研究外源褪黑素对高温胁迫下枇杷果皮细胞结构的影响,探讨外源褪黑素缓解高温胁迫对枇杷果实日灼发生的影响,为防控技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以4个浓度外源褪黑素喷施新白8号果实,观察比较40℃高温胁迫处理60 min内果实日灼... 【目的】研究外源褪黑素对高温胁迫下枇杷果皮细胞结构的影响,探讨外源褪黑素缓解高温胁迫对枇杷果实日灼发生的影响,为防控技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以4个浓度外源褪黑素喷施新白8号果实,观察比较40℃高温胁迫处理60 min内果实日灼发生差异,筛选最佳外源褪黑素浓度;进一步观察比较喷施清水(对照)和最佳浓度外源褪黑素在40℃高温胁迫处理0、10、30 min时,果皮显微结构与超微结构的差异变化。【结果】高温胁迫30 min时,150μmol·L^(-1)外源褪黑素处理的果实开始出现日灼病斑,比喷施清水(对照)果实日灼病斑出现时间延迟20 min,且日灼症状最轻、病果率及病害等级最低,是最佳浓度。显微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高温胁迫处理10 min时,清水处理的枇杷果皮细胞角质层、表皮层、亚表皮层厚度均减小,角质层部分褶皱,表皮细胞部分断裂、变形,亚表皮层细胞变为长椭圆形或纺锤形、细胞壁厚度增加了63.46%;150μmol·L^(-1)外源褪黑素处理的果皮角质层平整、薄厚均匀,细胞形状基本不变,亚表皮细胞壁厚度增加了42.60%;高温胁迫处理30 min时,清水处理的果皮细胞角质层变薄、褶皱明显且数量变多,表皮细胞严重变形,亚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形、出现较大空腔、细胞壁厚度增加了84.62%,150μmol·L^(-1)外源褪黑素处理的果皮细胞角质层个别区域变薄、褶皱变形,少数表皮细胞破裂,亚表皮层少数空腔、细胞壁厚度增加了65.74%。【结论】喷施浓度为150μmol·L^(-1)外源褪黑素可降低枇杷果实日灼病果率及病害等级,延缓枇杷果实日灼的发生,缓解高温胁迫对果皮组织结构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褪黑素 日灼 果皮 解剖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设施葡萄对套种枇杷生长与结果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许奇志 邓朝军 +1 位作者 蒋际谋 陈秀萍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149-2159,共11页
【目的】分析比较避雨设施葡萄下微生态环境对套种枇杷生长与结果的影响,为探讨葡萄-枇杷套种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在5年生避雨设施葡萄下套种盆栽带花蕾的新白8号枇杷3年生嫁接营养袋大苗,以露地盆栽带花蕾的新白8号枇杷3年生嫁接营... 【目的】分析比较避雨设施葡萄下微生态环境对套种枇杷生长与结果的影响,为探讨葡萄-枇杷套种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在5年生避雨设施葡萄下套种盆栽带花蕾的新白8号枇杷3年生嫁接营养袋大苗,以露地盆栽带花蕾的新白8号枇杷3年生嫁接营养袋大苗为对照,连续2 a(年)观测比较枇杷树体生长发育和果实质量差异。【结果】避雨设施栽培葡萄的生长,使夏季(中午12:00)棚内光照度降低了92.37%,温度降低6.10℃,相对湿度提高20.87%;冬季棚内温度提高1.15~2.28℃。避雨设施葡萄下套种盆栽枇杷树第2年的南北冠幅、树高度、干周、叶幕层厚、枝梢数、枝梢质量、叶片质量显著降低,花穗数、花穗大小显著低于对照;单株产量是对照的69.67%,显著低于对照;果穗质量、单果质量、可食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果实病虫害明显减少,好果率提高12.89%~27.25%。【结论】避雨设施葡萄下套种的枇杷可正常开花结果,有一定产量,且果实病虫害减少,是一种可行的套种模式,但需进一步研究适宜的配套栽培技术,缓解避雨设施和葡萄生长对套种枇杷生长的荫蔽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避雨设施栽培 套种 枇杷 枝梢生长 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摘成熟度对’新白8号’枇杷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许奇志 陈秀萍 +1 位作者 邓朝军 蒋际谋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744-1753,共10页
【目的】探讨白肉枇杷新品种‘新白8号’不同成熟度果实的常温贮藏效果的变化,为指导科学采摘与合理贮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比较了室温贮藏条件下,七成熟至十成熟的‘新白8号’鲜果,果皮色差、果实失水率、坏果率、皱果率、果肉硬... 【目的】探讨白肉枇杷新品种‘新白8号’不同成熟度果实的常温贮藏效果的变化,为指导科学采摘与合理贮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比较了室温贮藏条件下,七成熟至十成熟的‘新白8号’鲜果,果皮色差、果实失水率、坏果率、皱果率、果肉硬度、糖组分、酸组分等指标的动态变化。【结果】各成熟度的H0值缓慢下降,a*值上升,L*值略降,b*、c*值呈“升—降—升”的趋势;失水率呈抛物线式上升,七成熟最高;贮藏4 d后,十成熟皱果率快速增大,至13 d达34.71%,八、九成熟增加较缓慢,七成熟无皱果;坏果率呈增大趋势,十成熟最高,至13 d达44.29%,其次是七成熟;果肉硬度均缓慢增大,成熟度越高增加幅度越大;TSS、总糖含量0~4 d小幅上升,之后均缓慢下降;果糖含量呈上升趋势,七成熟的增幅最大;0~7 d葡萄糖含量上升,7 d后九、十成熟的下降;蔗糖含量变幅最大,除十成熟外,0~1 d提高12.03%~16.08%,而后下降,七成熟降幅最大;山梨醇先增大后降低,十成熟增幅最大;总酸、苹果酸含量总体下降且趋势一致,成熟度越低下降幅度越大;奎尼酸、富马酸含量有波动,贮藏后差异不显著;乳酸含量在贮藏4~10 d时上升后下降;糖酸比、固酸比呈“升—降—升”波动上升,低成熟度果接近贮藏前十成熟果。【结论】采摘成熟度对‘新白8号’枇杷常温贮藏效果的影响较大,八、九成熟果更适合常温贮藏,有效贮藏期宜小于10 d;十成熟果常温贮藏宜小于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成熟度 鲜果 贮藏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实优质香型杂交龙眼新品种华泰丰的选育 被引量:2
8
作者 姜帆 胡文舜 +8 位作者 许奇志 陈秀萍 郑少泉 蒋际谋 邓朝军 许家辉 苏文炳 张雅玲 黄敬峰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969-1972,共4页
华泰丰龙眼是从石硖×香脆的杂交子代中,通过定向选择优良单株培育而成的早实优质香型新品种,2021年9月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成果编号9352021Y0075。该品种树势中等,成花易,童期短(2009年杂交授粉,2012年结果)。果穗大,果实扁圆... 华泰丰龙眼是从石硖×香脆的杂交子代中,通过定向选择优良单株培育而成的早实优质香型新品种,2021年9月通过福建省科技成果鉴定,成果编号9352021Y0075。该品种树势中等,成花易,童期短(2009年杂交授粉,2012年结果)。果穗大,果实扁圆形,大小均匀,单果质量(12.7±1.0)g,显著高于母本石硖龙眼;果肉乳白色,半透明,不流汁,易离核,质地嫩脆,化渣,可溶固形物含量(w)(22.7±2.8)%,可食率(70.8±1.6)%,味甜,品质佳,有香气。华泰丰龙眼嫁接次年即可结果,无性子代高接后果实性状遗传稳定。2018—2021年连年结果;与储良、石硖、福眼、蜀冠等国内主栽品种砧穗亲和性好。福州地区成熟期为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留树保鲜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新品种 华泰丰 有性杂交 早实 香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PLC-MS/MS的枇杷不同组织萜类代谢物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秀萍 苏文炳 +2 位作者 蒋际谋 姜帆 陈永萍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099-2112,共14页
【目的】了解枇杷不同组织中的萜类代谢物成分及含量,为高值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鉴定安徽大红袍枇杷叶片、花、果皮、果肉和种子等组织中的萜类代谢物成分,利... 【目的】了解枇杷不同组织中的萜类代谢物成分及含量,为高值化利用提供依据。【方法】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广泛靶向代谢组学的方法,分析鉴定安徽大红袍枇杷叶片、花、果皮、果肉和种子等组织中的萜类代谢物成分,利用R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比较不同组织中的萜类物质成分和含量差异。【结果】安徽大红袍枇杷叶片、花、果皮、果肉和种子等5个组织中,共鉴定出萜类代谢物51种,其中单萜1种、倍半萜1种、二萜3种、三萜42种、三萜皂苷4种,其中紫苏子醇、脱氢枞酸、白桦脂醇、脱氢山楂酸、23-羟基白桦脂酸等35种物质在枇杷中未见报道;各组织萜类代谢物分别为叶片50种、花49种、果皮49种、果肉45种、种子40种,所有组织共有成分38种,占51种萜类物质的74.5%。叶片、花、果皮、果肉和种子中萜类代谢物相对含量>1%的物质各有14、15、11、13、10种,各占其总萜类物质相对含量的88.46%、92.78%、92.37%、94.62%和96.28%,且以三萜类物质为主,5个组织共有的主要萜类物质有8种,分别为2α,19α-二羟基-3-氧熊果-12-烯-28-酸、科罗索酸、山楂酸、2-羟基齐墩果酸、2α,3α,23-三羟基齐墩果-12-烯-28-酸、蔷薇酸、积雪草酸、野蔷薇酸。聚类分析结果很好地展示了各组织萜类物质积累特征。【结论】枇杷叶、花、果皮、果肉和种子中的萜类物质种类丰富,叶片中的种类最多,其次是花和果皮,均以三萜类物质为主,新鉴定萜类物质35种,可供枇杷种质资源深度鉴定借鉴,也为枇杷叶、花和果的药用及其他高值化利用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组织 萜类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丰产大果型龙眼新品种福圆的选育 被引量:1
10
作者 许奇志 陈秀萍 +8 位作者 胡文舜 蒋际谋 郑少泉 姜帆 邓朝军 许家辉 苏文炳 张雅玲 黄敬峰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2446-2449,共4页
福圆是立冬本×青壳宝圆的杂交子代,通过选择优良单株,定向培育而成的晚熟优质大果型龙眼新品种。树势中庸,成花易、高坐果率、早丰产;果皮青褐色,果实侧偏圆形,大小均匀,平均单果质量14.6 g;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肉质细嫩、较易离核... 福圆是立冬本×青壳宝圆的杂交子代,通过选择优良单株,定向培育而成的晚熟优质大果型龙眼新品种。树势中庸,成花易、高坐果率、早丰产;果皮青褐色,果实侧偏圆形,大小均匀,平均单果质量14.6 g;果肉乳白色、半透明,肉质细嫩、较易离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21.9%,还原糖含量6.5 g·100 g^(-1),总糖含量17.9 g·100 g^(-1),维生素C含量90.7 mg·100 g^(-1),可食率69.4%,味浓甜,品质佳。在福州地区,果实9月中下旬成熟;高接后3年生树平均果穗质量1190.5 g,平均株产7.2 kg;4年生树平均果穗质量1212.6 g,平均株产18.1 kg;丰产、稳产性好,连年结果能力强。适宜在福建福州、四川泸州、重庆万州及相似生态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 新品种 福圆 晚熟 优质 大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