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脱萼剂对“浙梨6号”果实品质与着果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曾少敏 黄新忠 +3 位作者 陈小明 胡宁三 黄保平 姜翠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7-201,206,共6页
针对“浙梨6号”因部分萼片宿存或残存、果顶尖凸等而影响果实品相问题,选择PBO、氟硅唑、丙环唑3种脱萼剂,以清水为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脱萼剂处理果实的脱萼率提高23.27~26.01百分点,果顶尖凸率降低24.55~26.44百分... 针对“浙梨6号”因部分萼片宿存或残存、果顶尖凸等而影响果实品相问题,选择PBO、氟硅唑、丙环唑3种脱萼剂,以清水为对照进行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3种脱萼剂处理果实的脱萼率提高23.27~26.01百分点,果顶尖凸率降低24.55~26.44百分点,扁圆果占比、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33.19~37.66百分点、37.9~57.1 g和0.68~0.94百分点,但果实偏斜度、全锈果率分别偏高0.54~0.74和18.36~19.23百分点,端正果率、着果率分别下降15.89~21.07和5.43~6.62百分点,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上述3种脱萼剂分别选择4000、333.3、444.4 mg·L^(-1)和花序分离期进行喷施,在保证脱萼防凸效果的同时,可有效降低对着果率及果形端正度等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萼剂 尖凸率 偏斜度 可溶性固形物 着果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梨简化棚架栽培树形树冠与产量形成差异比较分析
2
作者 曾少敏 陈小明 +2 位作者 胡宁三 黄新忠 姜翠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17-221,共5页
以梨双臂顺行式树形为对照,对单干单主枝、双干双主枝2种改进型简化棚架栽培树形早期树冠与产量形成进行多年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梨双臂顺行式树形相比,单干单主枝、双干双主枝2种树形主干增粗较慢、主枝增长较快,差异达显著或极... 以梨双臂顺行式树形为对照,对单干单主枝、双干双主枝2种改进型简化棚架栽培树形早期树冠与产量形成进行多年跟踪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与梨双臂顺行式树形相比,单干单主枝、双干双主枝2种树形主干增粗较慢、主枝增长较快,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大、中、小型3类结果枝组数量峰值分别出现于定植后第5年、第3年、第3年,均提早1年以上;定植当年至定植后第5年形成花芽数量更多,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定植后第2至第6年单位面积累计产量分别增加3009.93、2830.18kg/667m^(2),累计纯收益分别增加23429.44元/667m^(2)与21991.44元/667 m^(2),加快树冠形成与缩短进入盛产期和回收建园成本时间的作用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棚架栽培 简化树形 树冠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面覆反光膜对秋姬李果实色泽及内在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0
3
作者 姜翠翠 方智振 +2 位作者 潘少霖 周丹蓉 叶新福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02-104,111,共4页
在福建省古田县,以秋姬李为试材,研究果园地面覆反光膜(银白色镀铝塑料膜)对果实色泽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类黄酮、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覆反光膜可促使秋姬李果实提前转色,改善果面色泽,着色加深,果... 在福建省古田县,以秋姬李为试材,研究果园地面覆反光膜(银白色镀铝塑料膜)对果实色泽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类黄酮、总酚和花色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覆反光膜可促使秋姬李果实提前转色,改善果面色泽,着色加深,果皮花色苷含量显著提高。地面覆反光膜可显著提高秋姬李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对果实维生素C、类黄酮含量及后期的可滴定酸含量无显著影响,可显著提高果皮的总酚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光膜 秋姬李 果实色泽 内在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Aux/IAA家族基因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方智振 姜翠翠 +2 位作者 周丹蓉 潘少霖 叶新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7-255,共9页
为了解Aux/IAA家族基因在李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鉴定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转录组中的Aux/IAA家族基因,并分析其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转录组中共有26个Aux/IAA家族... 为了解Aux/IAA家族基因在李果实成熟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通过生物信息学鉴定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转录组中的Aux/IAA家族基因,并分析其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转录组中共有26个Aux/IAA家族成员,大部分为位于细胞核的不稳定亲水蛋白质。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Aux/IAA家族成员可分为A、B两组,共9个亚组。大部分Aux/IAA蛋白质含有4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16个Aux/IAA家族基因在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成熟过程中差异表达。PsIAA11、PsIAA13、PsIAA14、PsIAA18、PsIAA19和PsIAA25在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Aux/IAA家族基因与李果实成熟密切相关,这为深入研究Aux/IAA家族基因在李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Aux/IAA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梨品种避雨栽培生长发育、产量与果实品质比较 被引量:7
5
作者 曾少敏 黄新忠 陈小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37-844,共8页
【目的】增强南方湿热梨产区避雨栽培推广应用的针对性。【方法】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采取定树跟踪调查方法,探讨了避雨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梨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与果实品质变化趋势。【结果】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果实发育期与营养... 【目的】增强南方湿热梨产区避雨栽培推广应用的针对性。【方法】以露地栽培为对照,采取定树跟踪调查方法,探讨了避雨栽培条件下,不同类型梨品种的生长发育及产量与果实品质变化趋势。【结果】与露地栽培相比,避雨栽培果实发育期与营养生长期延长、花序与花朵坐果率提高、枝叶生长弱化、果实外观改善及果实硬度降低、总糖含量增加、总酸含量减少趋势明显。易发生早期落叶的3个早熟品种的花芽比例、百花芽重、单株产量、单果质量显著或极显著增加;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新玉无差异外,翠玉、翠冠显著提高。不易发生早期落叶的2个中熟品种花芽比例、百花芽重、单果质量显著或极显著降低或减少;单株产量晚翠无差异,黄花降低22.4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晚翠无差异,黄花显著降低。3个绿皮梨品种感锈程度减轻,其中翠玉感锈果率、感锈面比、花脸果率均极显著降低;翠冠、晚翠感锈果率无差异,感锈面比极显著降低,花脸果率则极显著增加。【结论】易发生早期落叶、果实抗锈的早熟品种适宜采用常年覆膜避雨栽培;易发生早期落叶、果实感锈早熟品种采用常年覆膜避雨栽培时,应配之果实套袋措施;不易发生早期落叶的中熟品种应以露地栽培为宜,若采用避雨栽培应选择生长发育中前期覆膜、采果后揭膜的阶段性避雨栽培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雨栽培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的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Expansin基因家族鉴定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方智振 林炎娟 +3 位作者 姜翠翠 周丹蓉 潘少霖 叶新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919-928,共10页
【目的】Expansin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细胞壁蛋白,通过调节细胞壁柔韧性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Expansin基因家族特征及其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并比较Expansin基因在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之间的差异... 【目的】Expansin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细胞壁蛋白,通过调节细胞壁柔韧性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作用。本研究旨在分析Expansin基因家族特征及其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并比较Expansin基因在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之间的差异表达。【方法】基于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成熟过程的转录组数据,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进行Expansin家族基因鉴定与分析。【结果】鉴定出33个李Expansin基因家族成员,编码蛋白长度在176~460 aa,分子量在19.21~51.33 kD,等电点4.62~9.83,大部分为位于细胞外的稳定亲水蛋白。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李Expansin家族成员可分为4个组:22个EXPA、6个EXPB、1个EXPLA和4个EXPLB。所有李Expansin蛋白质均具有保守的DPBB1和Pollenallerg1结构域。保守基序分析表明,同一组Expansin成员具有相似的基序组成。9个Expansin基因在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成熟过程中差异表达。【结论】Expansin在三月李及其红肉突变体果实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解析李Expansin家族基因在果实成熟过程中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 expansin家族 生物信息学分析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对梨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陈小明 曾少敏 黄新忠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76-1384,共9页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对梨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完善避雨栽培土壤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一梨园进行避雨和露地处理的梨树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梨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其与土壤化学性... 【目的】研究避雨栽培对梨树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影响,为完善避雨栽培土壤管理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同一梨园进行避雨和露地处理的梨树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和分析不同栽培方式对梨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以及其与土壤化学性质和梨果实品质之间的关系。【结果】梨树果实品质测定结果表明,相对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可以显著提高梨果实的蔗糖、还原糖含量,分别提高了1.83倍和1.08倍,但维生素C和总酸含量显著降低,分别减少了1.23倍和1.20倍。糖酸比显著增加,果实品质更好。梨园土壤化学性质结果表明,避雨处理的土壤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含水量显著低于露地处理,全氮显著高于露地处理。根际土壤微生物测序分析结果表明,避雨处理的梨树根际土壤在门水平的细菌群落主要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为主,露地处理的梨树根际土壤在门水平的细菌群落主要以不可培养细菌(uncultured bacterium)、不可培养的森林土壤细菌(uncultured forest soil bacterium)和不可培养的变形菌(uncultured proteobacterium)为主;避雨处理显著增加根际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根际微生物属多样性与全氮、速效氮含量和pH值正相关,但与全钾、全磷、速效钾、速效磷、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呈负相关,而与果实蔗糖和还原糖含量正相关。【结论】避雨栽培对微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有促进作用,增强梨树根际微生态环境的稳定性,有利于梨树生长和果实产量和品质,但不利于土壤的物质循环。适当的露地栽培有利于梨园的土壤物质循环,提高梨园生产的可持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际土壤 避雨栽培 根际微生物 品质指标 土壤化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处理对巨峰葡萄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鑫铭 陈婷 雷龑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9-162,165,共5页
以4年生避雨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糖醇钙和硝酸钙两种不同类型的钙肥,叶面、果穗喷施及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两种施肥方式,研究对采后贮藏期间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1 500... 以4年生避雨设施栽培巨峰葡萄为试材,分别采用糖醇钙和硝酸钙两种不同类型的钙肥,叶面、果穗喷施及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两种施肥方式,研究对采后贮藏期间巨峰葡萄果实品质的综合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果穗喷施结合根际灌施1 500倍糖醇钙肥处理的果穗质量、果粒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好果率均显著高于对照,贮藏期间果梗褐变程度显著低于对照,钙处理对适度延缓巨峰葡萄采后衰老进程,延长贮藏保鲜时间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处理 巨峰葡萄 施用方式 贮藏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系列”葡萄在福州地区的引种表现 被引量:5
9
作者 刘鑫铭 陈婷 雷龑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5-107,111,共4页
为丰富福建葡萄品种资源,2014年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引进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选育的"光系列"葡萄春光、蜜光、宝光、峰光等4份优良鲜食葡萄品种,对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果实性状、生长结果习... 为丰富福建葡萄品种资源,2014年起国家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福州综合试验站引进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选育的"光系列"葡萄春光、蜜光、宝光、峰光等4份优良鲜食葡萄品种,对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果实性状、生长结果习性及抗病性等进行观察,总结其在福建的综合表现。结果表明:"光系列"4个葡萄品种属欧美杂交种,较现有主栽品种巨峰具有着果稳定、着色成熟一致、果肉硬脆耐贮等优势,适宜在福建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系列”葡萄品种 福州 引种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0份梨种质资源对主要叶部病害的田间抗病性评价 被引量:1
10
作者 姜翠翠 曾少敏 +2 位作者 陈小明 胡宁三 黄新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0-177,181,共9页
在露地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鉴定110份梨地方种质资源抗病性,筛选出多抗材料,为福建梨多抗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根据病害症状确定病害的类别,调查主要危害福建梨叶片的3种病害(斑点炭疽病、黑斑病和褐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及抗病性等级... 在露地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鉴定110份梨地方种质资源抗病性,筛选出多抗材料,为福建梨多抗品种选育奠定基础;根据病害症状确定病害的类别,调查主要危害福建梨叶片的3种病害(斑点炭疽病、黑斑病和褐斑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以及抗病性等级,利用模糊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种质材料抗病性。结果表明,110份梨地方资源全部发生斑点炭疽病、黑斑病和褐斑病;其中黑斑病发病最严重,110份材料均发生黑斑病,发病率达100%有73份,占所有材料的66.36%;其次为斑点炭疽病,62份材料发生斑点炭疽病,发病率达100%有58份,占比93.55%;褐斑病发病最轻,有99份材料发生褐斑病,其中发病率达100%仅8份,占所有材料的7.27%。对梨斑点炭疽病抗病等级以上的材料有64份,占总数的58.18%;对梨黑斑病抗病等级以上的材料有49份,占总数的44.55%;对梨褐斑病抗病等级以上的材料有101份,占总数的91.82%。结合种质资源的田间发病率及对3种病害的抗性,筛选出6份材料对3种叶部病害均达到高抗等级以上,分别为“武平粳米梨”“长汀秤砣梨”“连城八月白”“连江狗头梨”“长泰棕包梨”和“六月青3号”,可作为多抗梨种质资源应用于梨抗病品种选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种质资源 叶部病害 抗病性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急性花枯病田间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11
作者 曾少敏 陈小明 +1 位作者 黄新忠 姜翠翠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1-164,共4页
为提高梨急性花枯病药剂防治效果,以“浙梨6号”为试材,选择6种药剂进行田间筛选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梨急性花枯病发病率和防治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以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对急性花枯病的防治效果最佳,对花序发病率、花... 为提高梨急性花枯病药剂防治效果,以“浙梨6号”为试材,选择6种药剂进行田间筛选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对梨急性花枯病发病率和防治效果存在较大差异,以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2500倍液对急性花枯病的防治效果最佳,对花序发病率、花朵发病率分别控制在74.44%和28.45%,防治效果达到54.16%,极显著高于其余供试药剂,且花序、花朵着果率分别较对照提高65.09%、66.32%;50%苯甲·吡唑酯乳油、40%唑醚·咪鲜胺水乳剂防效次之,但花序、花朵着果率亦较对照显著提高,三者可作为防治梨急性花枯病交替主选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花枯病 药剂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氰胺对红花鹰嘴桃开花与花粉萌发的影响
12
作者 颜少宾 周平 +1 位作者 郭瑞 金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1-205,209,共6页
以“红花鹰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单氰胺处理对其开花与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足量低温累积是保证“红花鹰嘴桃”正常开花的首要条件。当未经低温累积时,单氰胺(0.5%~1.0%)对“红花鹰嘴桃”叶芽、花芽解除休眠有积极效应,能部分消... 以“红花鹰嘴桃”为试验材料,研究单氰胺处理对其开花与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足量低温累积是保证“红花鹰嘴桃”正常开花的首要条件。当未经低温累积时,单氰胺(0.5%~1.0%)对“红花鹰嘴桃”叶芽、花芽解除休眠有积极效应,能部分消减低温累积不足对桃解除休眠后花粉发育的负面影响;以1.0%单氰胺处理效果最佳,可促叶芽提前13 d萌发,促花芽膨大后开花,花粉萌发率最高提升至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花鹰嘴桃 单氰胺 花粉萌发 开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避雨栽培梨园不同土层养分变化趋势分析
13
作者 黄新忠 曾少敏 陈小明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3-158,共6页
为使避雨栽培梨园肥水管理更具适配性,以露地栽培梨园为对照,研究避雨与露地栽培梨园不同土层营养变化趋势差异。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梨园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浅层土壤pH值呈逐年上升而深层土壤呈逐年下降趋势,有机质含量较露地栽培提高;碱... 为使避雨栽培梨园肥水管理更具适配性,以露地栽培梨园为对照,研究避雨与露地栽培梨园不同土层营养变化趋势差异。结果表明:避雨栽培梨园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浅层土壤pH值呈逐年上升而深层土壤呈逐年下降趋势,有机质含量较露地栽培提高;碱解氮、有效磷、有效锌积累过程显著或极显著高于露地栽培;有效钾、有效镁含量变化趋势与露地栽培一致,呈逐年消减过程;有效钙、有效铁、有效锰、有效铜含量明显低于露地栽培。避雨栽培梨园有机肥单位面积施用量可以年均每667 m^(2)施用有机质含量45%、总养分含量≥5%的成品有机肥800 kg作为参考基准;在矿质营养施用上注重控氮、减磷、增钾、补镁,并做到化肥深施和定期灌溉补水,以减轻或控制浅层土壤盐渍化与深层土壤酸化,提高有效钙、有效铁等含量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避雨 土壤养分 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梨晚期花发生规律、特征特性及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14
作者 黄新忠 曾少敏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1-168,共8页
【目的】为加深对梨晚期花利用价值认识和为开展梨晚期花形成机理及促生技术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取定点跟踪调查方法,对梨晚期花发生时间、发生部位、花果特征特性及影响发生因素,展开较为系统观察调查分析,【结果】梨晚期花发生于... 【目的】为加深对梨晚期花利用价值认识和为开展梨晚期花形成机理及促生技术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采取定点跟踪调查方法,对梨晚期花发生时间、发生部位、花果特征特性及影响发生因素,展开较为系统观察调查分析,【结果】梨晚期花发生于春季开花后至9月之间,其中果实迅速膨大期、果实缓慢增大期、果实迅速增大期、贮藏营养积累期分别占70.72%、16.89%、7.93%、4.46%;发生部位包括当年抽生果台副梢、中长梢和多年生枝不定芽梢顶端,占比分别为94.64%、4.29%、1.07%。与梨正常花相比,晚期花序轴较长,似呈基部多带3~4片叶伞房花序;花着生间距大、花柄长、花托小;开花顺序为中花先开,边花后开。梨晚期花具有一定结果能力,‘黄花’梨发生于果实迅速膨大期、果实缓慢增大期、果实迅速增大期、贮藏营养积累期的坐果率分别为43.23%、16.61、29.44%、29.48%,尤其是早期发生于果台副梢上的果实可正常成熟为可食用的商品果。不同品种间比较,以花芽易形成且开花期长的品种发生晚期花比率高、数量多;不同年际间比较,以在开花幼果期气候或病虫等灾害较重的年份其发生率高、数量多;不同树势比较,以树势强且树体贮藏营养丰富的植株发生率高、数量多。【结论】梨晚期花发生时间与发生部位分别以果实迅速膨大期和当年抽生的果台副梢占比大;花序轴较长、花朵着生间距大、花柄长、花托小,开花顺序与正常花相反;具有一定的结果能力,早期发生于果台副梢上的所结的果能正常成熟,对开展灾害性产量损失补救及果实熟期调节具有较大的潜在研发利用前景;大量促生的措施应以丰富树体营养为基础,应用环境胁迫刺激为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花 发生规律 特征特性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