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的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4
1
作者 张海峰 翁志辉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1年第12期92-97,共6页
农业种质资源是开展农业研究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目前已建立国家级种质资源圃有3个、省级种质资源圃1个、院级种质资源圃(库)18个,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有58个种类38212余份、农业微生物646... 农业种质资源是开展农业研究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目前已建立国家级种质资源圃有3个、省级种质资源圃1个、院级种质资源圃(库)18个,保存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有58个种类38212余份、农业微生物646种47567余份、药用植物资源45种327份、畜禽种质材料4种15份以及水产种质材料1种4份等。通过剖析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建议,对于提升福建省种质资源创新,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农业种质资源 保护与利用 现状与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生物资源保存中心的建设 被引量:3
2
作者 葛慈斌 刘波 朱育菁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10期41-44,共4页
农业生物资源是维持人类生存、健康与发展的最根本物质基础,收集、保存农业生物资源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该文介绍了"福建省农业生物资源保存中心"的建设目标、实施进展及取得的成效,并对其发展前景提出建议。
关键词 农业生物资源 保存 目标 成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科院服务三农新模式探析——以福建省农科院生物资源所科企服务工作为例
3
作者 孙斌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8期90-92,共3页
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福建省农科院实施了"百名科技人员联系百家农业企业"、"百名科技人员下乡服务‘三农’"的科技下乡"双百"行动,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广大干部职工... 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福建省农科院实施了"百名科技人员联系百家农业企业"、"百名科技人员下乡服务‘三农’"的科技下乡"双百"行动,服务"三农",促进农民增收。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广大干部职工在各级领导的指导下,与企业、农户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以服务漳州市景南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例,详细介绍了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双百"行动的服务模式、主要工作进展、社会经济效益和心得体会,以期为科研人员更好地服务"三农"提供些许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百”行动 服务模式 社会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2000-2023年审定水稻品种基本特性分析
4
作者 江川 朱业宝 +3 位作者 陈立喆 李清华 张海峰 王金英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96-506,共11页
从国家水稻数据中心审定公告中提取2000-2023年间福建省审定水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稻瘟病抗性及稻米品质性状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不同年份这些性状的演化趋势及品种的分布频次,为今后福建省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思路和参考。结... 从国家水稻数据中心审定公告中提取2000-2023年间福建省审定水稻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稻瘟病抗性及稻米品质性状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揭示不同年份这些性状的演化趋势及品种的分布频次,为今后福建省水稻新品种的选育提供思路和参考。结果表明,24年间福建省共审定609个水稻品种,按亚种类型分为籼稻593个、籼粳交14个、粳稻2个,按育种方式分为杂交稻580个、常规稻29个。福建选育和种植的品种以籼稻为主,三系杂交稻育种是福建育种的强项。609个品种的产量主要集中在450~650kg/667m^(2),随着年份的推进,产量总体呈上升趋势;4个产量构成性状年际间变化趋势为:2000-2013年,亩有效穗总体呈下降趋势,每穗粒数、千粒重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2023年,亩有效穗、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总体比较平稳,结实率年际间呈波动状态。产量与穗长、每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亩有效穗呈极显著负相关。稻瘟病抗性表现为中抗及以上的水稻品种有228个,优质稻品种有310个;6个稻米品质性状年际间呈波动状态,2019-2023年审定的水稻品种整精米率、碱消值、胶稠度呈上升趋势,垩白度、透明度呈下降趋势,直链淀粉含量比较平稳,稻米品质性状优质达标率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审定 水稻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循环农业园区构建与关键技术研究——以福建省福清星源公司与渔溪农场为例 被引量:12
5
作者 翁伯琦 黄秀声 +3 位作者 林代炎 蓝江林 王义祥 王煌平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1期1123-1131,共9页
乡村循环经济与农业产业园区的合理结合是区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我国现代循环农业转型升级与和谐互利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阐述了现代循环农业园区建设的生态学原理,并结合福建省福清星源公司与渔溪农场现代循环农业园... 乡村循环经济与农业产业园区的合理结合是区域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载体,也是我国现代循环农业转型升级与和谐互利发展的现实选择。本文阐述了现代循环农业园区建设的生态学原理,并结合福建省福清星源公司与渔溪农场现代循环农业园区的建设实践,简要报道了循环科技园区的规划设计、资源匹配、循环利用、高效转化、技术模式、主要对策与实践成效,以期为乡村循环农业的转型升级及其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农业 园区 资源 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地方瓠瓜资源收集与鉴定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晟 吴宇芬 赵依杰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0-36,共7页
福建瓠瓜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多样的瓠瓜资源和类型。结合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瓠瓜地方品种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初步摸清了瓠瓜地方品种的分布和现状。收集瓠瓜地方品种资源24份... 福建瓠瓜种植历史悠久,有丰富多样的瓠瓜资源和类型。结合农业(农村)部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开展了瓠瓜地方品种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初步摸清了瓠瓜地方品种的分布和现状。收集瓠瓜地方品种资源24份,其中收集自松溪县的梨形瓠瓜资源具有生长势强、蜡粉少、茸毛稀、果型大、产量高等特征。建立了福建地区瓠瓜资源圃,进行了数据比较整理、田间性状鉴定评价等相关研究,以期推动瓠瓜地方品种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瓠瓜 种质资源 地方品种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的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阳 周先治 +2 位作者 马丽娜 林永胜 兰准炳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了筛选福建省优质地方山药种质资源,对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性状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综合参试山药品种产量、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口感、不易褐变、商品性等因... 为了筛选福建省优质地方山药种质资源,对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35份福建省地方山药种质资源性状差异较大,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综合参试山药品种产量、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口感、不易褐变、商品性等因素分析,棒桩薯、永兴大薯、紫薇淮山、芹峰淮山等4份山药资源表现较好,植株长势健壮,抗炭疽病,不易褐变,产量较高,口感好,品质优,适宜在德化县及周边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山药 种质资源 鉴定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诏安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林楠 陈阳 林永胜 《福建农机》 2020年第3期16-19,26,共5页
首次收集诏安县的10个乡镇总计96种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全面了解诏安县本地农作物资源组成及分布情况,通过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获得地方特异资源38份、野生蔬菜资源4份、野生果树余甘子资源10份,对充分挖掘传统品种资源优势及传统名特... 首次收集诏安县的10个乡镇总计96种当地农作物种质资源,全面了解诏安县本地农作物资源组成及分布情况,通过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获得地方特异资源38份、野生蔬菜资源4份、野生果树余甘子资源10份,对充分挖掘传统品种资源优势及传统名特优作物品种提纯复壮、改良繁育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诏安县 种质资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屏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与分析
9
作者 林楠 陈阳 林永胜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8期22-25,共4页
为充分挖掘传统品种资源优势,全面了解屏南县本地农作物资源组成及分布情况,通过走访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屏南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共收集到屏南县地方品种及野生种质资源123种,其中粮食作物资源2科5... 为充分挖掘传统品种资源优势,全面了解屏南县本地农作物资源组成及分布情况,通过走访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屏南县的农作物种质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调查结果表明:共收集到屏南县地方品种及野生种质资源123种,其中粮食作物资源2科5属17种,蔬菜资源13科29属55种,果树资源9科12属43种,经济作物4科4属6种,牧草绿肥1科2属2种,总计27科51属123种。海拔600 m以下的资源有2种,海拔600-800 m的资源有45种,海拔800〜1000 m的资源有63种,海拔1000 m以上的资源有13种。结合屏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调查结果,对屏南县农作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开发与利用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南县 农作物 种质资源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在农业和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0
作者 何进 徐思杨 +1 位作者 刘波 王阶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4期1-11,共11页
乳酸菌是发酵糖类物质的主要终产物为乳酸的细菌总称。常见的乳酸菌包括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乳球菌属(Lactococc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双歧杆菌属(Bifdobacterium)等... 乳酸菌是发酵糖类物质的主要终产物为乳酸的细菌总称。常见的乳酸菌包括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片球菌属(Pedi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乳球菌属(Lactococcus)、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双歧杆菌属(Bifdobacterium)等少数属的种类。许多乳酸菌属于人和动物胃肠道、泌尿生殖道、母乳、口腔等的正常菌群,能产生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机体生长等益生功能,因而乳酸菌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本综述了乳酸菌在畜禽养殖饲料添加剂、青贮饲料发酵、水产养殖及植物病害防治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尤其在“饲料禁抗、养殖减抗、产品无抗”的养殖背景下,乳酸菌制剂是替代抗生素的最佳选择。同时也总结了乳酸菌在奶制品、肉制品加工以及植物基饮料、低糖食品和饮料发酵等方面的开发潜力,展望了乳酸菌研究与应用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饲料添加剂 动物养殖 替抗产品 乳酸菌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七叶一枝花细菌性软腐病病原鉴定 被引量:2
11
作者 郑梅霞 苏海兰 +2 位作者 肖荣凤 何桂强 朱育菁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32-336,共5页
【目的】调查七叶一枝花软腐病的发病特点及危害,分离和鉴定七叶一枝花软腐病的病原菌,以期明确七叶一枝花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该病的大田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七叶一枝花软腐病进行田间病害调查和采样,以及对采集来的七叶一枝花... 【目的】调查七叶一枝花软腐病的发病特点及危害,分离和鉴定七叶一枝花软腐病的病原菌,以期明确七叶一枝花软腐病的病原菌,为该病的大田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七叶一枝花软腐病进行田间病害调查和采样,以及对采集来的七叶一枝花样品进行病原菌分离纯化、形态特征鉴定、16S rDNA基因序列特征及致病性测定,综合分析鉴定七叶一枝花软腐病的病原菌。【结果】七叶一枝花软腐病的田间病害调查结果表明从每年2月植株出苗开始,七叶一枝花叶片、茎秆和块茎均有软腐病发生,常发于通气不良、田里积水环境。叶片发病由初期受害部位的水浸状的坏死有刺激性气味产生,而后感病部位内部组织被分解为液体状态,直至软腐。对发病植株上分离出的菌株进行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特征和致病性测定,将七叶一枝花软腐病病原菌鉴定为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ectobacterium carowvorum。【结论】七叶一枝花在通气不良、排水不畅的环境中易感软腐病,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P.carowvorum是七叶一枝花软腐病的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软腐病 病原鉴定 胡萝卜软腐果胶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短葶山麦冬施肥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苏海兰 黄颖桢 陈菁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2期141-143,共3页
以福建省泉州市短葶山麦冬施肥的田间试验结果和分析数据为依据,经过多年试验资料的归类,建立福建省短葶山麦冬的肥料效应数学模型,提出短葶山麦冬的施肥模型,得出科学施肥方案:N 330kg.hm-2,P2O554kg.hm-2,K2O 270kg.hm-2。
关键词 短葶山麦冬 施肥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变迁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霜霜 陆佩兰 +2 位作者 张海峰 葛慈斌 陈双龙 《中国种业》 2022年第8期73-79,共7页
为全面掌握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获得的1956年、1981年和2014年福建省农作物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福建省不同时期大豆、甘薯、... 为全面掌握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趋势,以“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获得的1956年、1981年和2014年福建省农作物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福建省不同时期大豆、甘薯、水稻、花生和茶树等5种粮食及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大豆、甘薯、水稻、花生和茶树种植面积和产量重心都有向福建省地理重心迁移的趋势;大豆和水稻重心迁移的距离相对较少,分别为6.49km和21.37km;甘薯、花生和茶树重心变化较为明显,迁移距离分别为35.04km、42.17km和68.19km。解析了福建省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为福建省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和高效利用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农作物 种质资源 种植面积 产量 变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山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7
14
作者 张武君 刘保财 +2 位作者 陈菁瑛 黄颖桢 赵云青 《福建农业科技》 2019年第4期38-42,共5页
近年来,福建省山药产业的种植栽培模式、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延伸都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地方及区域的特色产业,但还存在技术与科研投入不足、深加工能力不足、品牌创建及销售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发展对策:加大科研投入... 近年来,福建省山药产业的种植栽培模式、品牌建设和产业链延伸都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形成地方及区域的特色产业,但还存在技术与科研投入不足、深加工能力不足、品牌创建及销售能力不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发展对策:加大科研投入,促进标准化生产;提高组织程度,促进区域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加大宣传力度,实施品牌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山药产业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七叶一枝花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7
15
作者 苏海兰 苏宗万 +2 位作者 郑梅霞 陈宏 朱育菁 《福建农业科技》 2020年第7期65-70,共6页
为了促进福建省七叶一枝花产业健康发展,以实地调研、科研试验、生产实践及查阅资料等形式,对福建省七叶一枝花资源与分布、种植现状、研究进展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和综述,对产业发展存在的种植周期长、投入成本高... 为了促进福建省七叶一枝花产业健康发展,以实地调研、科研试验、生产实践及查阅资料等形式,对福建省七叶一枝花资源与分布、种植现状、研究进展及相关政策等方面的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和综述,对产业发展存在的种植周期长、投入成本高、种植技术有待提高、野生资源破坏和人才储备不足等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下发展对策:加大科研投入,培育专业技术人才;提高种植水平,建立高标示范基地;加强种苗科技,建立优质种源基地;多元化种植,提高风险防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省 七叶一枝花 产业现状 发展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在我国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范国成 王伟新 +5 位作者 林雄杰 胡菡青 杜云贵 蔡子坚 阮传清 刘波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1期106-107,共2页
简要介绍了发光二极管(LED)在农业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比较了LED光源与普通人工光源的能耗情况,并就推进农用LED产品研发和应用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发光二极管 人工光源 设施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芽胞杆菌资源保藏中心的建设与管理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育菁 刘波 +4 位作者 陈峥 王阶平 葛慈斌 刘国红 林营志 《福建农业科技》 2016年第8期74-76,共3页
"福建芽胞杆菌资源保藏中心"是芽胞杆菌专属资源库,采用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了基于Ajax B/S模式的土壤资源库和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菌种资源库,1994 2016年共保藏土壤样品15 800份和芽胞杆菌菌株34 892株。基于EIP信... "福建芽胞杆菌资源保藏中心"是芽胞杆菌专属资源库,采用智能化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了基于Ajax B/S模式的土壤资源库和基于SQL Server数据库的菌种资源库,1994 2016年共保藏土壤样品15 800份和芽胞杆菌菌株34 892株。基于EIP信息管理平台,建立"福建芽胞杆菌资源保藏中心"网站,整合了芽胞杆菌相关资源,包括土壤、菌株、形态、生理生化、基因、脂肪酸、物质、酶学和历史文献等,实现全程电子化管理和对外信息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芽胞杆菌资源保藏中心 芽胞杆菌 电子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可培养真菌种群的生态学特性
18
作者 刘欣 肖荣凤 +6 位作者 陈燕萍 陈峥 郑雪芳 张海峰 夏江平 王阶平 刘波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483-1492,共10页
【目的】评估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中的真菌种群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戈尔膜发酵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槽物料为研究对象,监测发酵过程物料的温度变化,并通过时间和... 【目的】评估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中的真菌种群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为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戈尔膜发酵效果评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槽物料为研究对象,监测发酵过程物料的温度变化,并通过时间和空间格局采样,分离鉴定物料中的真菌种类及数量,分析发酵过程中的真菌种群数量分布、空间分布型指数、多样性指数和生态位特征等参数。【结果】发酵物料的温度监测表明,第2~16天的平均温度为55.27~74.64℃,定义为高温期;第17~27天的平均温度为41.26~50.64℃,定义为低温期。从72份物料样本中共分离鉴定出5种真菌,分别为沃尔夫被孢霉(Mortierella walfii)、青霉菌(Peniculliumsp.)、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棘曲霉(A. spinosus)和土曲霉(A. terreus)。从空间分布上看,烟曲霉在物料浅层和深层的种群数量均较多,分别为1.13×10^(5)CFU·g^(-1)和1.47×10^(5)CFU·g^(-1);而棘曲霉在物料浅层和深层的种群数量均最少,分别为4.90×10^(3)CFU·g^(-1)和1.56×10^(3)CFU·g^(-1),说明烟曲霉适宜在该物料中生长,而棘曲霉则不适宜。从发酵时间看,发酵前期(3~12d)的总菌量在4.10×10^(4)~1.30×10^(5)CFU·g^(-1),发酵后期(17~27d)的总菌量在9.35×10^(3)~2.63×10^(4)CFU·g^(-1)。发酵过程中真菌种群呈现明显的差异性,且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烟曲霉在物料中生存适应性最强,但竞争能力较弱或不存在竞争。【结论】农业废弃物戈尔膜发酵过程中的可培养真菌的数量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上均存在明显的差异,其空间分布型为聚集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尔膜发酵 真菌 空间分布特性 多样性指数 生态位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罗晓锋 周先治 周建金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3年第4期268-272,共5页
[目的]分析了福建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期快速鉴别福建省内和省外的种质资源。[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扩增,使用POPGENE 32软件计算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并采用NTSYS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构建亲缘... [目的]分析了福建七叶一枝花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以期快速鉴别福建省内和省外的种质资源。[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扩增,使用POPGENE 32软件计算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并采用NTSYS计算遗传相似系数和UPGMA聚类构建亲缘关系图。[结果]从100条引物中筛选出8条扩增条带稳定且清晰、多态性高的引物进行ISSR-PCR扩增,共获得DNA条带66条,其中多态性条带62条,多态性条带比率为93.94%;27个种源平均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0.3779,平均检测等位基因数为1.9394,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1.3720,平均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为0.2377。27个种源遗传相似系数的变异范围为0.63~0.88。UPGMA聚类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63时,可将福建省内与省外的七叶一枝花种源分开;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69时,27个种源可分为4大类群,来自南平的4份种源和来自三明的12份种源聚为一支,来自龙岩的7份种源聚为一支,来自江西、湖南、湖北的3份种源聚为一支,来自四川的1份种源单独聚为一支。[结论]福建七叶一枝花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种质亲缘关系与地理环境相关,可为后续品种选育、资源鉴别和药材道地产区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ISSR分析 遗传多样性 UPGMA法 福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含量与影响因子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罗晓锋 乔锋 +2 位作者 周建金 苏海兰 周先治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3-200,共8页
分别从福建省不同地理区域采挖7年生七叶一枝花的根茎49份,采用HPLC测定重楼皂苷I、Ⅱ、Ⅶ含量,并对重楼皂苷含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9份福建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总含量在0.179%~1.820%,有32份供试材料达到药典要求;总含量中... 分别从福建省不同地理区域采挖7年生七叶一枝花的根茎49份,采用HPLC测定重楼皂苷I、Ⅱ、Ⅶ含量,并对重楼皂苷含量的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9份福建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总含量在0.179%~1.820%,有32份供试材料达到药典要求;总含量中重楼皂苷Ⅶ占据绝对优势,达94.75%,重楼皂苷Ⅰ和重楼Ⅱ仅占比5.25%;地域来源、生长年龄和海拔对七叶一枝花重楼皂苷含量影响显著,采挖月份、经度和纬度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叶一枝花 重楼皂苷 生态因子 生长年龄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