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冬作马铃薯田间主要杂草种类及药剂防除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华伟 许国春 +2 位作者 罗文彬 纪荣昌 汤浩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92-1196,共5页
【目的】明确福建省冬作马铃薯田间杂草类型和杂草防除技术。【方法】系统调查了福建省冬作区马铃薯田间杂草种类,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噁草酮、丁草胺、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和砜嘧磺隆等7种除草剂... 【目的】明确福建省冬作马铃薯田间杂草类型和杂草防除技术。【方法】系统调查了福建省冬作区马铃薯田间杂草种类,并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研究噁草酮、丁草胺、乙草胺、精异丙甲草胺、精喹禾灵、高效氟吡甲禾灵和砜嘧磺隆等7种除草剂对费乌瑞它的除草效果。【结果】福建省冬作马铃薯田间杂草有20种以上的杂草类型,其中繁缕、牛繁缕、藜、小藜、柳叶刺廖、酸模叶廖、马唐、马齿笕、龙葵、小飞蓬为马铃薯田间主要常见杂草类型,占杂草总数量的80%以上。药剂防治结果表明:苗前除草剂防治效果较好的有960 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60%丁草胺水剂、50%乙草胺乳油、45 d相对鲜重防效为83.7%、68.4%和65.4%;苗后除草剂防治较好的有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5 d相对鲜重防效为90.9%。【结论】福建省冬作马铃薯杂草类型多样,筛选出的苗前除草剂960 g·L^-1精异丙甲草胺乳油和苗后除草剂25%砜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可作为冬作马铃薯田的除草剂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杂草 除草剂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曲叶病毒福建省分离物的分子鉴定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华伟 刘中华 +9 位作者 张鸿 林志坚 李国良 林赵淼 许泳清 邱永祥 罗文彬 纪荣昌 汤浩 邱思鑫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26-630,共5页
为了鉴定福建省甘薯曲叶病毒Sweet potato leaf curl virus,SPLCV,并分析其病原的分子特征,根据已报道的SPLC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获得的特异性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了扩增SPLCV基因组全长引物(SPLCVQ),... 为了鉴定福建省甘薯曲叶病毒Sweet potato leaf curl virus,SPLCV,并分析其病原的分子特征,根据已报道的SPLCV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获得的特异性片段进行回收、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了扩增SPLCV基因组全长引物(SPLCVQ),同时利用已报道的DNA-B的通用引物PCRc1/PBLlv进行扩增,克隆获得SPLCV分离物基因组全长为2 827bp,该序列含有6个开放阅读框,只含有DNA-A组分,不含有DNA-B组分(GenBank登录号:KT202303)。核苷酸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该分离物与河南、江苏、浙江、韩国、美国亲缘关系最近,处于同一亚组的不同分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甘薯曲叶病毒 序列分析 基因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温对叶菜型甘薯叶片花青素合成及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国良 刘中华 +7 位作者 许泳清 张鸿 李华伟 纪荣昌 罗文彬 邱思鑫 汤浩 邱永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13,共6页
为了研究光照和温度对紫叶甘薯叶片花青素合成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以福菜薯23号为材料,分别用不同的温度和光质处理后测定叶片花青素含量及相关酶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叶片花青素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结构基因不呈线性正相关;高温对福菜... 为了研究光照和温度对紫叶甘薯叶片花青素合成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以福菜薯23号为材料,分别用不同的温度和光质处理后测定叶片花青素含量及相关酶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叶片花青素含量及其生物合成结构基因不呈线性正相关;高温对福菜薯23号叶片花青素合成具有抑制作用,主要是下游基因DFR和F3H的表达受到抑制;与白光相比,蓝光促进福菜薯23号叶片花青素的合成,红光抑制花青素合成,混合光差异不大,尽管老叶的花青素含量高于新叶,但新叶花青素生物合成基因4CL、CHS、DFR和F3H表达量高于老叶片。本研究结果对提高叶菜型甘薯花青素含量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 温度 甘薯 花青素合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 被引量:9
4
作者 罗文彬 李华伟 +4 位作者 许国春 许泳清 纪荣昌 邱思鑫 汤浩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8-283,共6页
【目的】通过对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为选育彩色马铃薯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引进6份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原种二代)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青口试验基地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分析评价的相关试验。【结果】引进的... 【目的】通过对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的引进与评价,为选育彩色马铃薯新品种奠定基础。【方法】引进6份彩色马铃薯种质资源(原种二代)在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青口试验基地进行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分析评价的相关试验。【结果】引进的6份种质资源产量均比费乌瑞它(对照)低,维生素C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华颂88的品质表现最佳,其蛋白质、维生素C、淀粉和总氨基酸含量都比对照高,其中:蛋白质(3.18g·hg^-1)、赖氨酸(119mg·hg^-1)、异亮氨酸(75mg·hg^-1)、苯丙氨酸(83mg·hg^-1)、亮氨酸(120mg·hg^-1)、苏氨酸(87mg·hg^-1)、组氨酸(41mg·hg^-1)、天门冬氨酸(546mg·hg^-1)、丝氨酸(77mg·hg^-1)、谷氨酸(549mg·hg^-1)、甘氨酸(71mg·hg^-1)、酪氨酸(68mg·hg^-1)、脯氨酸(71mg·hg^-1)、总氨基酸(2277mg·hg^-1)含量在6份种质资源中均为最高;华颂66的维生素C含量(47.7mg·hg^-1)最高;青薯9号淀粉含量(22.4g·hg-1)最高。【结论】综合考虑农艺性状与品质性状,并考虑到尽早利用这些种质资源选育彩色马铃薯新品种的现实需求,建议优先选用华颂88、华颂66和青薯9号这3份种质资源作为亲本配制杂交组合选育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种质资源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份彩色马铃薯种质性状鉴定及营养品质评价 被引量:10
5
作者 许泳清 李华伟 +8 位作者 纪荣昌 李国良 邱思鑫 刘中华 张鸿 林赵淼 邱永祥 汤浩 罗文彬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797-802,共6页
为丰富福建省马铃薯种质资源库,为彩色马铃薯选育提供参考,对引进的18份彩色马铃薯资源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8份彩色马铃薯种质长势好,适应性强,块茎薯形好,色彩丰富,适合福建彩色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需要。从18份... 为丰富福建省马铃薯种质资源库,为彩色马铃薯选育提供参考,对引进的18份彩色马铃薯资源的农艺性状和营养品质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8份彩色马铃薯种质长势好,适应性强,块茎薯形好,色彩丰富,适合福建彩色马铃薯新品种选育的需要。从18份彩色马铃薯中筛选出4份综合评价较好的品种,分别是信宜红皮、A2、H-8和红玫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马铃薯 性状鉴定 营养品质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甘薯光合光响应曲线拟合及比较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国良 林赵淼 +8 位作者 许泳清 刘中华 张鸿 李华伟 纪荣昌 罗文彬 汤浩 邱思鑫 邱永祥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87-690,共4页
为研究甘薯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最适模型,运用4种常用模型对光合光响应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得到的光饱和点要远远小于实测值,而指数模型虽然能较好地拟合出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但其得到的光... 为研究甘薯光合光响应曲线的最适模型,运用4种常用模型对光合光响应数据进行曲线拟合,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模型和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得到的光饱和点要远远小于实测值,而指数模型虽然能较好地拟合出光饱和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但其得到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值要远小于实测值,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能更好地拟合甘薯光合光响应曲线。8个品种中,福薯2号和广薯87具有最高的净光合速率,是光合效能较好的两个甘薯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光响应曲线 曲线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立紧凑型叶菜甘薯新品种福菜薯22的选育 被引量:7
7
作者 许泳清 李国良 +9 位作者 邱思鑫 刘中华 张鸿 林赵淼 李华伟 纪荣昌 罗文彬 汤浩 阮妙鸿 邱永祥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04-707,共4页
甘薯新品种‘福菜薯22’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11年以‘泉薯830’为母本,台农71、福菜薯18号、福薯7-6和紫叶薯为父本,采用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成,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于2014-2015年参加国家甘薯... 甘薯新品种‘福菜薯22’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于2011年以‘泉薯830’为母本,台农71、福菜薯18号、福薯7-6和紫叶薯为父本,采用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成,201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于2014-2015年参加国家甘薯菜用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株型紧凑,短蔓直立,分枝性好,茎尖平均产量37 846.8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2.97%,食味鉴定综合评分73.55分,高于对照,高抗茎线虫病,抗蔓割病,是一个理想的适合机械采收的叶菜型甘薯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 紧凑 叶菜型甘薯 福菜薯22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薯薯瘟病菌RP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华伟 林志坚 +4 位作者 张鸿 刘中华 李国良 汤浩 邱思鑫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3-588,共6页
根据甘薯薯瘟病菌特异基因(orf428)序列设计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引物,通过特异性和灵敏性验证,建立了能够快速检测甘薯薯瘟病菌的RPA方法.该方法检测结果与PCR检测结果一致,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在39℃的恒温条件下反应20 min即... 根据甘薯薯瘟病菌特异基因(orf428)序列设计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RPA)引物,通过特异性和灵敏性验证,建立了能够快速检测甘薯薯瘟病菌的RPA方法.该方法检测结果与PCR检测结果一致,且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在39℃的恒温条件下反应20 min即可完成核酸扩增,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此外,该方法可用于检测甘薯发病组织、带菌土壤和水体中的薯瘟病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薯瘟病 青枯菌 重组酶聚合酶等温扩增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营养品质变异特征及优异品系发掘 被引量:4
9
作者 罗文彬 许国春 +6 位作者 李华伟 林志坚 兰毓芳 许泳清 纪荣昌 邱思鑫 汤浩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05-513,共9页
选育营养品质优良的马铃薯品种有利于加工行业的发展和人们日常膳食营养的丰富,也有利于供给侧种植结构的调整。蛋白质、维生素C和钾是马铃薯的重要营养品质性状。本研究以118份马铃薯后代品系为材料,研究了马铃薯蛋白质、维生素C和钾... 选育营养品质优良的马铃薯品种有利于加工行业的发展和人们日常膳食营养的丰富,也有利于供给侧种植结构的调整。蛋白质、维生素C和钾是马铃薯的重要营养品质性状。本研究以118份马铃薯后代品系为材料,研究了马铃薯蛋白质、维生素C和钾含量的遗传变异特征,以及3个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并综合应用聚类分析和二维象限法进行优质品系发掘。分析表明,蛋白质、维生素C和钾含量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6.34%、26.01%和14.19%,遗传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9744、1.9952和2.0411,显示这3个品质性状具有较广泛的遗传基础。相关性分析发现,马铃薯块茎蛋白质含量和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经聚类分析,可将118份品系分为4个类群,第Ⅰ类为低蛋白低维生素C低钾群体,第Ⅱ类为高维生素C低蛋白低钾群体,第Ⅲ类为高蛋白高钾群体,第Ⅳ类为高维生素C群体。在此基础上,应用二维象限分析筛选出20份兼具多个较高营养品质的马铃薯品系。本研究筛选出营养品质性状优良且适宜在福建省种植的马铃薯品种,为马铃薯高营养品质品种选育和品质形成基础研究提供有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系 营养品质 遗传变异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高代品系的引进与评价
10
作者 罗文彬 李华伟 +4 位作者 许泳清 林志坚 纪荣昌 邱思鑫 汤浩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91-695,共5页
为了选育或引进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在福建省推广应用,2016年11月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12个马铃薯高代品系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N182、D597、D862、N157、N209和N215等6个品系产量比对照紫花851高7%以上,建议这6个... 为了选育或引进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在福建省推广应用,2016年11月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引进12个马铃薯高代品系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N182、D597、D862、N157、N209和N215等6个品系产量比对照紫花851高7%以上,建议这6个品系继续进行多点试验,以确定其稳产性和推广价值。在筛选出的6个高代品系中,N182、D597和D862等3个品系在产量方面表现突出,均比对照紫花851增产50%以上;N182、N157和D597等3个品系在品质方面表现突出,其中N182的维生素C含量(27.1mg·hg^(-1)),N157的钾含量(2.94g·hg^(-1)),D597的甲硫氨酸(0.12g·hg^(-1))、缬草氨酸(0.51g·hg^(-1))、异亮氨酸(0.35g·hg^(-1))、苯丙氨酸(0.46g·hg^(-1))、组氨酸(0.16g·hg^(-1))、丝氨酸(0.42g·hg^(-1))、甘氨酸(0.37g·hg^(-1))和胱氨酸(0.09g·hg^(-1))等8种氨基酸含量均在参试品系(种)中居第一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高代品系 品比试验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广适型紫肉色甘薯新品种福薯24号的选育
11
作者 李国良 邱思鑫 +9 位作者 刘中华 许泳清 张鸿 林赵淼 李华伟 纪荣昌 罗文彬 汤浩 邱永祥 阮妙鸿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51-1055,共5页
甘薯新品种福薯24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根据紫肉色甘薯高产、抗病和广适性的育种目标,以烟紫薯2号为母本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鲜薯产量为25 387.26~45 314.39kg·hm-2,平均产量比对照宁紫薯1号增产17.26%,高抗蔓... 甘薯新品种福薯24号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根据紫肉色甘薯高产、抗病和广适性的育种目标,以烟紫薯2号为母本计划集团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鲜薯产量为25 387.26~45 314.39kg·hm-2,平均产量比对照宁紫薯1号增产17.26%,高抗蔓割病,于2014年分别通过福建省甘薯新品种审定和国家甘薯新品种鉴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薯24号 紫肉色甘薯 抗病性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马铃薯产量对施氮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许国春 纪荣昌 +5 位作者 邱永祥 罗文彬 李华伟 李国良 林赵淼 汤浩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27-737,共11页
【目的】在全国及区域尺度上,定量评价马铃薯产量对施氮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明确不同条件下施氮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氮肥合理施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搜集、筛选、整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我国马铃薯施氮产量效应的文献信息建立... 【目的】在全国及区域尺度上,定量评价马铃薯产量对施氮的响应及其影响因素,旨在明确不同条件下施氮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为氮肥合理施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搜集、筛选、整理已公开发表的有关我国马铃薯施氮产量效应的文献信息建立数据库,利用Meta分析这一综述性统计方法,以不施氮为对照,运用自然对数响应比来度量施氮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程度,并运用Meta回归分析和亚组分析来评价不同因素对施氮效果的影响。【结果】共搜集到符合本研究要求的文献52篇,从中获得220组数据,涵盖我国6个马铃薯主要种植区域,且不同研究结果间存在显著异质性。根据失安全系数法分析结果,本研究受发表偏倚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具有较高的可信度。Meta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施氮相比,施氮显著提高了我国马铃薯产量,整体增产幅度为31.1%,且不同基础产量间的施氮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在基础产量小于20 t/hm^2条件下,马铃薯产量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区域间的施氮效果存在显著差异,西南区施氮效果最佳,施氮产量增幅为42.6%,其次为东北区(40.6%)、中原区(37.2%)、华北区(34.7%)、华南区(17.7%)和西北区(12.1%)。在施氮水平较低时施氮方式对施氮效果没有明显影响,但在施氮量大于225 kg/hm^2时,基施+追肥方式的增产效应明显。在低种植密度(<5.25万株/hm^2)条件下,施氮增产率为35.4%,明显高于中密度(5.25~6.75万株/hm^2)和高密度(>6.75万株/hm^2)种植。施氮效果与土壤类型紧密相关,在黄棕壤、红壤、黑土、黄壤、黑钙土、水稻土和黑垆土上施氮增产效应显著,而在黄绵土上未达显著水平;土壤质地也影响氮肥效果,黏土施氮增产率为54.8%,高于砂土(46.5%)、砂壤土(28.0%)和壤土(26.0%)。在土壤pH 6.5~7.5、有机质含量<15 g/kg、全氮含量1~2 g/kg和有效磷含量<15 mg/kg的条件下,施氮的增产效应更明显。【结论】施氮对提升我国马铃薯产量有重要作用,施氮效果与土壤基础产量、区域、种植密度、土壤类型、质地、pH、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和有效磷含量密切相关。因此,各地区在制定马铃薯施氮方案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提高氮肥利用效率和增加马铃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产量 施氮量 META分析 土壤理化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