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基于DUS测试的石斛数量性状分级与表型多样性评价
- 1
-
-
作者
钟海丰
陈宇华
陈剑锋
钟声远
林觅
刘中华
-
机构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植物新品种测试(福州)分中心
-
出处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6-929,共14页
-
基金
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2022R1031002)
农业农村部物种品种资源保护费项目(2022350104001101)
福建省农业高质量发展超越“5511”协同创新工程项目(XTCXGC2021016)。
-
文摘
为客观科学描述石斛数量性状,以85个石斛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20个数量性状分布特点,采用最小显著差法和极差法确定分级范围,通过变异系数、遗传多样性指数及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评价遗传多样性水平。结果表明,植株大小、假鳞茎长度等15个性状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最小显著差法分级;而花数量、花序梗长度等其他5个性状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极差法分级,确定了20个数量性状的分级范围。各数量性状在品种内表现较稳定,品种间变异丰富,品种内和品种间的变异系数分别为5.44%~17.33%和24.99%~124.03%,遗传多样性指数在1.16~2.05之间,表明供试品种适合作为分级研究的对象。各性状间普遍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且相关系数绝对值较大,花纵径与花横径、侧萼片长度、花瓣长度,中萼片长度与侧萼片长度、花瓣长度,侧萼片长度与花瓣长度的相关系数均在0.95以上,表现出高度相关性,可以减少此类性状,提高DUS测试效率。主成分分析显示,前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84.78%,其中第1主成分贡献率为73.54%,代表花的大小,第2主成分贡献率为11.24%,代表花的数量和植株高度。在欧式距离约为60处可将85个石斛品种分为两个类群,主要体现在植株大小和花纵横径上的差异;第Ⅱ类群在欧式距离约为30处又可分为2个亚类群,主要表现在花数量、花序梗长度上的差异。综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花数量在品种间区分能力强,可新增作为石斛DUS测试分组性状。
-
关键词
石斛属
数量性状
分级
DUS测试
表型多样性
分组性状
-
Keywords
Dendrobium Sw.
quantitative traits
grading
DUS testing
phenotypic diversity
grouping traits
-
分类号
S682.31
[农业科学—观赏园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