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关闸对筼筜湖水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谢丹丹
赵梅英
+4 位作者
胡杰华
余玲
张义许
张奇
何海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目的】探究短期关停补水工程对筼筜湖水质及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筼筜湖进一步综合治理提供新思路。【方法】以关闸和开闸期间的筼筜湖水为样本,测定其水质指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个时期水体样本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
【目的】探究短期关停补水工程对筼筜湖水质及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筼筜湖进一步综合治理提供新思路。【方法】以关闸和开闸期间的筼筜湖水为样本,测定其水质指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个时期水体样本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差异;同时,利用冗余分析(RDA)方法分析关键差异微生物与水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开闸期间比较,关闸期间水质指标的变化表现为:pH值、活性磷酸盐含量、氨氮含量、非离子氨含量明显升高,化学耗氧量(COD_(Mn))略微升高,无机氮含量下降。关闸期间水体中微生物多样性下降。经层层筛选,获得13个差异显著的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关闸期间有12个对应的关键微生物在属水平的相对丰度高于开闸期间,且这些微生物与pH值、氨氮含量、COD_(Mn)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呈正相关。【结论】短期关闸停止了水体交换,水体运行动力不足,引起水体中活性磷积累明显、有机质转化不良、氨氮和非离子氨含量急剧上升等现象,提升了局部水质恶化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筼筜湖
闸门
纳潮
水质
微生物
群落结构
生态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两种土壤改良剂对酸化茶园土壤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芷君
王格格
+3 位作者
王钰超
林舜贤
李家玉
何海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0-246,共7页
利用两种土壤改良剂(生物炭和玛塔),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评估添加量和修复效果,选择玛塔进行室外盆栽试验,研究其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室内培养60 d后,添加土壤改良剂后酸化土壤的pH均显著升高,升高幅度随添加量增加而升高....
利用两种土壤改良剂(生物炭和玛塔),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评估添加量和修复效果,选择玛塔进行室外盆栽试验,研究其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室内培养60 d后,添加土壤改良剂后酸化土壤的pH均显著升高,升高幅度随添加量增加而升高.添加生物炭处理的土壤pH上升0.17~0.38,添加玛塔处理的土壤pH上升0.68~2.20.生物炭显著降低了土壤的交换性总酸、交换性铝含量,并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玛塔显著降低了土壤的交换性总酸、交换性铝、交换性H+含量.室外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玛塔提高了土壤pH,且增加了茶苗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和叶面氮含量.总之,玛塔可以快速提升土壤pH且维持较长时间,可作为茶园酸化土壤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园
酸化土壤
生物炭
玛塔
土壤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茶园土壤特性差异对武夷水仙生长及鲜叶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叶江华
胡文文
+6 位作者
张奇
张渤
汪鹏
罗盛财
王海斌
贾小丽
何海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38-1846,共9页
本研究以武夷山御茶园、龟岩和旗山3个种植区的水仙茶树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水仙生长光合指标以及叶片品质指标,探讨武夷山茶园土壤对水仙茶树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旗山茶园土壤总氮和有效氮高出一级肥...
本研究以武夷山御茶园、龟岩和旗山3个种植区的水仙茶树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水仙生长光合指标以及叶片品质指标,探讨武夷山茶园土壤对水仙茶树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旗山茶园土壤总氮和有效氮高出一级肥力标准37%和45%,总磷和有效磷高出62%和38%,而有机质比一级肥力标准低44%。御茶园的有机质是旗山的2.35倍。除了过氧化氢酶活性,5个土壤酶活性趋势为御茶园>龟岩>旗山,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酶活性与pH、氮磷呈负相关,与钾和有机质呈正相关。水仙生长光合指标总体趋势为旗山>龟岩>御茶园,且与土壤pH、总氮和有效氮均呈正相关,与有机质呈负相关,与过氧化氢酶之外的4种土壤酶活性呈负相关。鲜叶品质指标总体趋势为御茶园>龟岩>旗山。御茶园鲜叶的茶氨酸、游离氨基酸、儿茶素和茶多酚含量分别是旗山的1.93、1.64、1.57和1.54倍。除咖啡碱外,6个品质指标与土壤pH、氮磷、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负相关,而与钾、有机质和其他5个土壤酶活性呈正相关。大多品质指标与生长光合指标呈负相关。总之,高氮使局部土壤pH上升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虽有利于茶树生长,但降低了其他酶活性,使养分循环转化利用降低,进而影响了叶片光合作用,降低了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物质合成,品质下降。因此,应以“减氮控磷补钾,增加有机质”为管理措施,以提高武夷水仙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夷水仙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茶叶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关闸对筼筜湖水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1
作者
谢丹丹
赵梅英
胡杰华
余玲
张义许
张奇
何海斌
机构
海洋资源保护与
生态
治理
福建省
高等学校应用技术工程中心/厦门市智慧渔业
重点
实验室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海洋生物学院
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
出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0-259,共10页
基金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J01391)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项目(2023)
+1 种基金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自然科学项目(KYZ202208)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环境管理与评价教学创新团队项目(2022)。
文摘
【目的】探究短期关停补水工程对筼筜湖水质及水体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为筼筜湖进一步综合治理提供新思路。【方法】以关闸和开闸期间的筼筜湖水为样本,测定其水质指标;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两个时期水体样本中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差异;同时,利用冗余分析(RDA)方法分析关键差异微生物与水质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与开闸期间比较,关闸期间水质指标的变化表现为:pH值、活性磷酸盐含量、氨氮含量、非离子氨含量明显升高,化学耗氧量(COD_(Mn))略微升高,无机氮含量下降。关闸期间水体中微生物多样性下降。经层层筛选,获得13个差异显著的操作分类单元(OTU),其中,关闸期间有12个对应的关键微生物在属水平的相对丰度高于开闸期间,且这些微生物与pH值、氨氮含量、COD_(Mn)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呈正相关。【结论】短期关闸停止了水体交换,水体运行动力不足,引起水体中活性磷积累明显、有机质转化不良、氨氮和非离子氨含量急剧上升等现象,提升了局部水质恶化的风险。
关键词
筼筜湖
闸门
纳潮
水质
微生物
群落结构
生态风险
Keywords
Yundang Lake
sluice
tidal drainage
water quality
microorganism
community structure
ecological risk
分类号
X83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Q938.8 [生物学—微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两种土壤改良剂对酸化茶园土壤的修复效果
被引量:
6
2
作者
刘芷君
王格格
王钰超
林舜贤
李家玉
何海斌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0-246,共7页
基金
福建省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2022PNFKL22)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J01369,2020J01408)
农业部“948”项目(2014-Z36)。
文摘
利用两种土壤改良剂(生物炭和玛塔),通过室内模拟试验评估添加量和修复效果,选择玛塔进行室外盆栽试验,研究其对酸化茶园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室内培养60 d后,添加土壤改良剂后酸化土壤的pH均显著升高,升高幅度随添加量增加而升高.添加生物炭处理的土壤pH上升0.17~0.38,添加玛塔处理的土壤pH上升0.68~2.20.生物炭显著降低了土壤的交换性总酸、交换性铝含量,并显著提升了土壤有机质含量;玛塔显著降低了土壤的交换性总酸、交换性铝、交换性H+含量.室外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玛塔提高了土壤pH,且增加了茶苗鲜质量、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和叶面氮含量.总之,玛塔可以快速提升土壤pH且维持较长时间,可作为茶园酸化土壤修复材料.
关键词
茶园
酸化土壤
生物炭
玛塔
土壤PH
Keywords
tea plantation
acidified soil
biochar
mata
soil pH
分类号
S156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茶园土壤特性差异对武夷水仙生长及鲜叶品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
3
3
作者
叶江华
胡文文
张奇
张渤
汪鹏
罗盛财
王海斌
贾小丽
何海斌
机构
武夷学院茶与食品学院
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
武夷山市
农业
局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838-1846,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项目(No.2017YFE0121800)
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国乌龙茶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专项资助项目(闽教科No.[2015]75号)
武夷学院“高级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No.YJ201701)。
文摘
本研究以武夷山御茶园、龟岩和旗山3个种植区的水仙茶树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水仙生长光合指标以及叶片品质指标,探讨武夷山茶园土壤对水仙茶树生长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旗山茶园土壤总氮和有效氮高出一级肥力标准37%和45%,总磷和有效磷高出62%和38%,而有机质比一级肥力标准低44%。御茶园的有机质是旗山的2.35倍。除了过氧化氢酶活性,5个土壤酶活性趋势为御茶园>龟岩>旗山,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土壤酶活性与pH、氮磷呈负相关,与钾和有机质呈正相关。水仙生长光合指标总体趋势为旗山>龟岩>御茶园,且与土壤pH、总氮和有效氮均呈正相关,与有机质呈负相关,与过氧化氢酶之外的4种土壤酶活性呈负相关。鲜叶品质指标总体趋势为御茶园>龟岩>旗山。御茶园鲜叶的茶氨酸、游离氨基酸、儿茶素和茶多酚含量分别是旗山的1.93、1.64、1.57和1.54倍。除咖啡碱外,6个品质指标与土壤pH、氮磷、过氧化氢酶活性呈负相关,而与钾、有机质和其他5个土壤酶活性呈正相关。大多品质指标与生长光合指标呈负相关。总之,高氮使局部土壤pH上升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增强,虽有利于茶树生长,但降低了其他酶活性,使养分循环转化利用降低,进而影响了叶片光合作用,降低了初生代谢和次生代谢物质合成,品质下降。因此,应以“减氮控磷补钾,增加有机质”为管理措施,以提高武夷水仙品质。
关键词
武夷水仙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茶叶品质
Keywords
Wuyi Shuixian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soil enzyme activity
tea quality
分类号
S571.1 [农业科学—茶叶生产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关闸对筼筜湖水质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
谢丹丹
赵梅英
胡杰华
余玲
张义许
张奇
何海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两种土壤改良剂对酸化茶园土壤的修复效果
刘芷君
王格格
王钰超
林舜贤
李家玉
何海斌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茶园土壤特性差异对武夷水仙生长及鲜叶品质形成的影响
叶江华
胡文文
张奇
张渤
汪鹏
罗盛财
王海斌
贾小丽
何海斌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