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福建省乡村产业振兴的高素质农民培育探析 被引量:7
1
作者 黄玉蕊 《中国农村科技》 2021年第5期66-69,共4页
近几年来,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在全国掀起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热潮,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实现乡村产... 近几年来,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在全国掀起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热潮,培养了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是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工作体制机制 农民教育培训 人才活力 人才支撑 一二三产融合 乡村人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育模式研究--以福建省尤溪县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倪丹 《四川农业科技》 2022年第11期106-108,共3页
高素质农民培训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总结了尤溪县“送教下乡、流动办班”的培育模式的成效及其做法,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 高素质农民培训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文章总结了尤溪县“送教下乡、流动办班”的培育模式的成效及其做法,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农民 培育模式 尤溪县 乡村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市清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9
3
作者 范亦新 《农学学报》 2017年第5期90-95,共6页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得益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撑,但在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中,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全面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促进三明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经济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得益于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支撑,但在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中,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有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为全面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促进三明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和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构建,本研究在分析三明市清流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清流县农业技术推广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落后、资金投入不足、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灵活、方式方法不活等,为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针对这些问题从体制创新、队伍建设、经费投入、创新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发展对策,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技术 推广体系 对策 清流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乡村经济振兴 被引量:5
4
作者 黄玉蕊 《农业科技通讯》 2021年第9期13-15,共3页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之不断发展壮大,在乡村...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入城镇就业,农业兼业化、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现象日益严重,“未来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问题更加突出。近年来,城乡一体化和现代农业不断发展,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随之不断发展壮大,在乡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同时,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也面临着许多新挑战。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战略选择,对实现乡村经济振兴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培育 乡村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农村体育健身事业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和路径
5
作者 李萍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3期21-23,共3页
农村体育健身事业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文化环境等方面贡献了力量。然而,目前仍存在资源分配不均、健康意识缺失和公共体育服务供应不足等问题,需要采取多... 农村体育健身事业对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用,在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增强农村社区凝聚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村文化环境等方面贡献了力量。然而,目前仍存在资源分配不均、健康意识缺失和公共体育服务供应不足等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以解决。具体措施包括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强化政策引导、推动产业融合、创新服务模式、培养专业人才等,以确保农村体育健身事业在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发挥最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体育健身 乡村振兴 赋能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种氮肥对海甘蓝(Crambe abyssinica)富集镉锌效应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梦娇 邓淯文 +4 位作者 胡丽 郑朝元 徐波 王果 陈炎辉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48-1154,共7页
以Cd和Zn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相同施氮量的4种氮肥(CO(NH_2)_2、(NH4)_2SO_4、NH_4Cl和NH_4NO_3)对海甘蓝累积Cd、Zn效应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海甘蓝种子对地上部生物量的贡献最大。海甘蓝... 以Cd和Zn复合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相同施氮量的4种氮肥(CO(NH_2)_2、(NH4)_2SO_4、NH_4Cl和NH_4NO_3)对海甘蓝累积Cd、Zn效应及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海甘蓝种子对地上部生物量的贡献最大。海甘蓝地上部生物量(b)表现为b(NH_4Cl)<b((NH_4)_2SO_4)≈b(NH4NO3)≈b(CO(NH_2)_2),地上部干重占整株干重的96%~98%。与施用CO(NH_2)_2相比,施用NH4Cl和(NH4)_2SO_4显著降低了土壤pH值,促进了土壤Cd和Zn活化,提升了海甘蓝茎、根等部位的Cd和Zn质量比;而NH_4NO_3与CO(NH_2)_2处理间的海甘蓝各部位Cd、Zn质量比并无显著差异。4种氮肥强化处理的海甘蓝Cd和Zn总提取量并未存在显著差异,整株海甘蓝对Cd和Zn的提取量分别为168.12~234.87μg/株和9 090.08~17 429.37μg/株。海甘蓝富集的Cd和Zn主要集中在地上部。与施用CO(NH_2)_2相比,施用NH_4Cl显著降低了海甘蓝根际土壤细菌Chao1,而CO(NH_2)_2、(NH_4)_2SO_4和NH_4NO_3处理间的OTUs、Chao1和Shannon Index均无显著差异。土壤有效Cd和Zn质量比是影响海甘蓝根际细菌丰度变化的最主要环境因素。利用海甘蓝植物提取修复Cd-Zn污染土壤时,应综合权衡强化措施对生物量、土壤pH值、Cd和Zn迁移分布及根际细菌特性的影响,不断优化氮肥施用参数(类型、时间和施用量),以获取最佳提取修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氮肥 海甘蓝 镉、锌富集效应 根际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策探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黄玉蕊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24期251-252,共2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农业发展也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新时代新要求,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人才振兴。本文阐述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建议,以期提高农业效益、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经济发展。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农业经济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福丁无公害防治茶橙瘿螨效果试验 被引量:1
8
作者 许瑞秋 余新爱 魏茂兴 《中国茶叶》 1998年第1期43-43,共1页
关键词 茶橙瘿螨 爱福丁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尤溪县新型职业农民精准培育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倪丹 《现代农业科技》 2020年第1期261-262,共2页
本文就尤溪县近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制定培育规划、整合培训资源、科学遴选对象、建立保障机制、增强培育实效等5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对策,以期为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 本文就尤溪县近年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开展情况、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制定培育规划、整合培训资源、科学遴选对象、建立保障机制、增强培育实效等5个方面提出了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对策,以期为福建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职业农民 培育现状 对策 福建尤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新组合再生稻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秀斌 刘正忠 黄玉蕊 《农业科技通讯》 2013年第12期78-81,共4页
用12个杂交稻新组合进行再生稻比较试验,筛选再生稻推广品种。结果表明,内优航148、宜优99、宜优673表现出生育期适中、穗大粒多、米质优、抗病性与再生力较强等优良特性,头季+再生季两季产量高,可做为再生稻示范推广品种。
关键词 杂交新组合 再生稻栽培 头季产量 再生季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新品种宜优嘉7在闽清县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玉蕊 陈明章 黄冰煌 《福建稻麦科技》 2013年第2期59-61,共3页
宜优嘉7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福建省连江县青芝农业科技研究中心育成的籼型杂交稻新品种,属于弱感光性品种,生育期偏长,产量较高,品质优,抗逆性较好,适宜在低海拔平原稻区推广种植。总结了该品种2012年在闽清县试种表现... 宜优嘉7是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联合福建省连江县青芝农业科技研究中心育成的籼型杂交稻新品种,属于弱感光性品种,生育期偏长,产量较高,品质优,抗逆性较好,适宜在低海拔平原稻区推广种植。总结了该品种2012年在闽清县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优嘉7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需求与培养对策探析——以L市为例
12
作者 黄玉蕊 《四川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94-97,共4页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力军,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和水平,而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文中以L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为视角,综合运用数据统...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力军,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和水平,而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制约因素。文中以L市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为视角,综合运用数据统计、图表分析、归纳总结等方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需求进行分析,并提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培养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人才需求 培养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民教育质量提升分析
13
作者 李萍 《农村科学实验》 2023年第22期24-26,共3页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抓手。然而乡村振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涉及诸多方面的协同发展。其中,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农村的教育质量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因素。高素质的农民不仅意味着其要掌握先进的农业技...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抓手。然而乡村振兴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涉及诸多方面的协同发展。其中,农民的受教育程度与农村的教育质量无疑是其中的核心因素。高素质的农民不仅意味着其要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还要对现代化知识进行灵活运用,这是推动乡村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当前的农民教育策略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创新,确保每一位农民都能够在乡村振兴的浪潮中真正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素质农民 教育 乡村振兴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