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GIS技术在福建省农业资源区划中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罗凤来
林宜辉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福建水土保持》
2004年第1期5-9,共5页
-
文摘
本文分析了 GIS的发展及其在农业资源管理上的应用意义与潜力 ,对农业资源信息系统的系统构成、数据库、基本功能及系统设计方法等作了讨论 ,说明地理信息系统在农业资源与区划工作中的应用前景。认为从 GIS的软硬件发展角度来讲 ,用于模拟、决策和支持的智能化 GIS将是其在这一领域发展的方向。
-
关键词
GIS
农业资源
区划
专题信息系统
区域信息系统
-
分类号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
题名福建省粮食安全农业资源保障能力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叶夏
白丽月
黄曦
宋秀高
郑昆荩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
出处
《农学学报》
2014年第12期110-114,共5页
-
基金
农业部区划办2013年度重点研究项目"粮食安全农业资源保障能力研究(福建篇)"
-
文摘
在深入粮食主产区开展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简述了福建省的粮食生产、供需平衡情况,指出了耕地资源短缺、耕地质量差、粮食播种面积减少、粮食总产量下降、规模化经营推广受阻、种粮成本上升、种粮比较效益低、粮食自给率低、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的存在使粮食安全的压力加大,提出了保障福建省粮食安全的对策措施:(1)坚守耕地红线,强化用途管制;(2)依靠高新技术,提高粮食单产;(3)加快制度创新,构建激励机制;(4)转变发展思路,确保粮源供给。
-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资源
福建
-
Keywords
Food Security
Agriculture Resource
Fujian
-
分类号
F323.2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福建省粮食需求量预测研究
被引量:2
- 3
-
-
作者
白丽月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农学学报》
2016年第11期85-89,共5页
-
基金
2014年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土地规模经营问题与对策研究"(2014R1027-2)
-
文摘
为了实现资源的效用最大化、提供福建省粮食安全新的数据支持,分析了2003—2012年福建省粮食消费的特点,预测未来年份的粮食需求量。结果表明:第一,福建省粮食消费总量呈现递增的趋势,粮食消费结构也有较大幅度调整;第二,人均粮食消费量增加了44 kg,人均口粮消费量减少了12 kg,人均饲料粮消费量增加了55 kg,饲料用粮大幅增加,是导致福建省人均粮食消费量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第三,比较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和平衡膳食模式下的人均粮食需求量,发现差异明显,实际人均消费量远高于合理人均需求量,不合理的食物消费结构造成了不合理的粮食浪费现象;第四,按照高、中、低3种不同的人均粮食需求量分别预测全省的粮食需求量,基于平衡膳食模式的粮食需求量能较真实地反映福建省的实际需求量,即2020、2025年全省粮食需求量分别为1222万t、1243万t。
-
关键词
粮食需求量
粮食安全
需求预测
福建省
-
Keywords
Grain Demand
Food Security
Demand Prediction
Fujian Province
-
分类号
F326.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GIS技术在福建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的应用与研究
被引量:10
- 4
-
-
作者
邹路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福建水土保持》
2004年第3期24-26,66,共4页
-
文摘
搞好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对于科学指导、合理安排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保障耕地保护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GIS技术在福建省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中的应用 ,本省主要以农田整理、农村居民点整理和土地复垦为重点 ,结合耕地开发 ,充分利用GIS技术全面、客观、精确、费用低、周期短的优势。并展望了地理信息系统在我省土地资源利用方面 ,如在信息网络、利用 3S数据源、海洋信息、动态监测和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和方向。
-
关键词
GIS
土地
规划
应用
前景
-
分类号
P208
[天文地球—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
题名福建省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分析及机制创新探讨
被引量:4
- 5
-
-
作者
王玲芳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5年第6期74-76,共3页
-
文摘
分析了福建省当前农业科技推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建立起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促进农民增收作了探讨。
-
关键词
农业
科技推广
服务体系
-
分类号
F32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论福建省农业自然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监测
被引量:1
- 6
-
-
作者
陈德好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福建水土保持》
2002年第3期10-13,47,共5页
-
文摘
本文通过分析我省丰富的农业自然资源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论述了加强土地、森林、近海水域、水以及气候等农业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及对策 ,提出进一步加快我省农业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监测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建议。
-
关键词
福建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监测
-
分类号
X171.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X83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福建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探讨
被引量:5
- 7
-
-
作者
林芬
林松青
黄曦
缪剑飞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3年第6期24-26,共3页
-
文摘
概述了福建省耕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 ,针对耕地保护存在的形势严峻、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数量大、农田基本建设投入不足、耕地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以及依法合理用地观念不强等问题 ,提出实现福建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措施 :依法加强管理 ,实现耕地总量平衡 ;依靠科技进步 ,提高耕地利用效益 ;切实加大投入 。
-
关键词
福建
耕地资源
可持续利用
农田基本建设
耕地污染
农村生态环境
-
分类号
F323.211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福建省食用菌产业发展规划(2004—2010年)
被引量:1
- 8
-
-
作者
蔡衍山
肖淑霞
陈德好
陈亨焕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福建省食用菌工作办公室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05年第3期3-6,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委资助项目(闽委发[2003]5号)
-
文摘
在深入调查研究福建省食用菌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了该产业的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大的拓展空间和具有自然资源、原料资源、成本价格和产业基础等明显优势,规划建立闽东南粪草类食用菌和闽西北木生食用菌优势区域,提出至2010年的发展思路、原则、目标及完成该目标所必须进行的项目和保障体系建设。
-
关键词
食用菌业
优势区域
发展规划
-
Keywords
edible fungi sector
district advantage
development programs
-
分类号
F326.1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持续农业与福建农业持续发展
- 9
-
-
作者
黄曦
陈仕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1995年第S1期13-14,共2页
-
文摘
一、“持续农业”的含义“持续农业”(Sustainable Agrictilture)是本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的,到目前为止,对“持续衣业”的定义尚无统一说法,但其基本内容基本相近,既追求现代衣业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又吸收了生态农业重视和保护环境的各项技术与指施.“持续衣业”的基本定义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保护人类能够在地球上继续生存与发展;二是保持资源的供需平衡和环境的良性循环.笔者认为“持续农业”是一种应用科学为生产者选择优良的品种、种植方式、栽培技术及农业生产的科学化管理等,以提高农业的产出率,是在合理利用资源与保护环境,不报告后代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当代人对农产品供求平衡的持续发展的农业.
-
关键词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
福建农业
农业持续发展
农业生态环境
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农业生产
栽培技术
种植方式
产业结构
生态农业
-
分类号
F32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福建省渍害型稻田工程治理措施
- 10
-
-
作者
罗凤来
缪剑飞
吴凌云
陈秀灵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2年第4期26-28,共3页
-
文摘
渍害型稻田是本省主要中低产稻田 ,本文介绍了渍害稻田在我省的分布及危害 ,提出通过农田水利工程及农业的综合治理 ,达到稳产、高产的措施。
-
关键词
福建
渍害型稻田
工程治理
分布
危害
农田水利工程
-
分类号
S422
[农业科学—植物保护]
-
-
题名福建省粘瘦型稻田工程治理改造技术措施
- 11
-
-
作者
罗凤来
沈勤鲁
王玲芳
吴菁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02年第6期38-39,共2页
-
文摘
针对福建省粘瘦型稻田的实际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要采取包括农业措施和工程措施等综合治理改造措施,达到稳产、高产的目的。
-
关键词
福建
粘瘦型稻田
工程治理
综合治理
改造措施
-
分类号
S2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困境与出路——对福建农业发展现实问题的思考与选择
- 12
-
-
作者
陈善沐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福建水土保持》
1993年第2期5-9,共5页
-
文摘
当把研究的触角伸向福建农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时,不难发现,虽然现在同过去相比,农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然而,这些成就用一个不断增长着的人口总数去衡量,则被削减了很多;再进一步分析下去,发现农业面临着种种潜在危机和挑战。一、人均农产品的增长量有限解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福建农业同全国一样取得了巨大成就,不但基本上解决了全省人民的温饱问题,而且正在为逐步向小康水平迈进打基础,农业生产已逐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由单一经营向多种经营、由自给自足式的小农经济向社会化生产的商品经济转化。
-
关键词
福建
农业经济
农业生态环境
-
分类号
F327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F323.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金福菇的交配型研究
被引量:27
- 13
-
-
作者
傅俊生
蔡衍山
柯丽娜
林绍霞
邓优锦
谢宝贵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食用菌学报》
2007年第3期10-12,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平台建设项目"福建省食用菌种质资源科技共享平台建设及相关研究"(编号:2006S1001)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珍稀食用菌性模式和育种工艺研究"(编号:2005N034)的部分研究内容
-
文摘
显微观察结果表明,金福菇(Tricholoma giganteum)担子上着生4个担孢子。交配型测定结果表明,金福菇的交配属四极性异宗结合。本研究还检测到重组B因子的新等位基因(Br)。
-
关键词
金福菇
担子
不亲和性因子
交配型
-
分类号
S646.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白藜芦醇合酶基因对草莓遗传转化的研究
- 14
-
-
作者
林碧英
钱昆
连肖华
林忠平
张瑜
-
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山东杏林科技职业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作物学院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48-853,共6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重点项目(No.2009N1003)
-
文摘
根据已公布的白藜芦醇合酶基因(RS)序列,利用RT-PCR方法从川鄂爬山虎总RNA中获得完整的RScDNA序列;根据已公布的草莓果实特异性启动子RJ39序列,利用PCR方法从草莓基因组DNA中获得该启动子序列;构建特异性植物表达载体pCAMBIA3300-RJ39-RS-Tnos;在根癌农杆菌介导下,利用叶盘法转化草莓,通过PPT筛选和PCR检测,获得18个转基因株系,对其中7个株系进行Southern印迹杂交鉴定,均杂交出条带。
-
关键词
白藜芦醇合酶基因
草莓
遗传转化
-
Keywords
Resveratrol synthase (RS)
Strawberry
Genetic trasformation
-
分类号
Q785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
-
题名厦门市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战略思考
- 15
-
-
作者
蔡元呈
唐应秋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厅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3期18-20,共3页
-
文摘
在调研厦门都市型现代农业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依据都市型现代农业的内涵特征和功能,分析了厦门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优势、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发展厦门都市型现代农业的若干对策。
-
关键词
都市型
现代农业
战略思考
厦门市
-
分类号
F303.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茶薪菇遗传模式和育种工艺研究
被引量:9
- 16
-
-
作者
蔡衍山
傅俊生
罗凤来
柯丽娜
黄秀治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
-
出处
《中国食用菌》
2007年第1期17-20,共4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2005年重点农业科技攻关项目(NO:034号)
-
文摘
以鲜茶薪菇为材料,经担孢子弹射,稀释分离法获得37个单孢菌株。经单孢出菇验证其性遗传模式为异宗结合。再经单孢配对试验,得到了4种不同交配型的单孢菌株,单孢的极性比为9∶11∶11∶6。研究结果表明,茶薪菇性遗传模式为四极性异宗结合。经异核体菌株出菇试验,证实茶薪菇的性遗传模式是四极性异宗结合担子菌的性遗传模式。
-
关键词
茶薪菇
极性
性遗传模式
育种工艺
-
Keywords
Stropharia rugoso - annulate
Polarity
Mode of inheritance
Breeding technique
-
分类号
S646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茶薪菇性遗传模式和育种工艺研究
被引量:6
- 17
-
-
作者
郑元忠
蔡衍山
傅俊生
罗凤来
柯丽娜
黄秀治
-
机构
福建省仙游县项目办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福建农林大学菌物研究中心
-
出处
《安徽农学通报》
2007年第4期32-33,127,共3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2005年重点农业科技攻关项目(NO:034号)
-
文摘
以鲜茶薪菇为材料,经担孢子弹射,稀释分离法获得37个单孢菌株。经单孢出菇验证其性遗传模式为异宗结合。再经单孢配对试验,得到了4种不同交配型的单孢菌株,单孢的极性比为7:9:8:3。研究结果表明:茶薪菇性遗传模式为四极性异宗结合。经异核体菌株出菇试验,证实茶薪菇的性遗传模式是四极性异宗结合担子菌的性遗传模式。
-
关键词
茶薪菇
极性
性遗传模式
育种工艺
-
Keywords
Stropharia rugoso-annulate
polarity
sex-inheritance
breeding technique
-
分类号
S446
[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
-
题名氮磷钾平衡施用对大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1
- 18
-
-
作者
罗凤来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93-397,共5页
-
基金
福建省科技厅项目(2004N020)
-
文摘
应用311-A拟饱和最优回归设计和{3,2}单形格子饱和设计,通过氮磷钾肥配比和氮肥分期施用田间试验,拟合大葱施用氮磷钾肥对经济产量、施肥利润及氮肥分期施用比例的效应函数,寻优结果表明:大葱最高产量施肥量分别为N 317.25 kg.hm-2、P2O5kg.hm-26.26和K2O 93.34 kg.hm-2,最佳经济施肥量则分别为N 310.76 kg.hm-2、P2O51.53 kg.hm-2和K2O 89.93 kg.hm-2;氮肥各时期(基肥、前期追肥、后期追肥)较佳施用量分别74.08 kg.hm-2、112.24 kg.hm-2和124.68 kg.hm-2。在相同的肥底下,大葱品质受氮磷钾施用量及氮肥施用时期的影响。
-
关键词
大葱
平衡施肥
氮肥分期施用比例
效应函数
-
Keywords
scallion
balanced fertilization
N ratio of split application
effect function
-
分类号
S143.5
[农业科学—肥料学]
S633.1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福厦高速公路边坡稳定和绿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11
- 19
-
-
作者
陈宏荣
林芬
夏卫平
-
机构
福建省水土保持试验站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
出处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1年第5期50-52,共3页
-
文摘
选用狗牙根、百喜草、宽叶雀稗草种以达到稳定和绿化高速公路边坡的目的。 3~ 6月份播种的草种能在短期内形成有效覆盖 ,当年覆盖率可达 95 % ;狗牙根 +百喜草混播组合草种生长好、绿期长、密度大 ,对边坡的稳定和防冲效果最佳 ,可减少土壤侵蚀 72 0 0 t/ km2。
-
关键词
边坡种草
福厦高速公路
生物护坡
公路绿化
草种选择
-
分类号
S157.433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上杭县生猪养殖污染治理规划研究
被引量:2
- 20
-
-
作者
郑昆荩
华兆才
叶夏
白丽月
洪雅芳
-
机构
福建省农业区划研究所
上杭县农业局
-
出处
《农学学报》
2016年第7期83-89,共7页
-
基金
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土地规模经营问题与对策研究"(2014R1027-2)
公益类科研院所专项"福建省农业数据库-畜牧业专题数据库建设"(2014R1027-1)
-
文摘
为了加快推进上杭县生猪养殖面源污染的综合整治工作,为生猪污染防治规划的制定提供依据,在深入上杭县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上杭县规模化生猪养殖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污染情况。结果表明该地存在养殖布局不合理,体制机制不完善;养殖总量大,环境容量小;污染治理技术单一,处理水平低下;环保意识薄弱,污染治理设施形同虚设等问题。提出通过规模化养猪场改造升级来有效解决污染问题,具体措施为:(1)将水冲式地板升级为漏缝(半漏缝)地板;(2)强化前处理设施,提高固体废弃物的收集率;(3)适度配套建设有机肥厂,实现固体废弃物标准化利用;(4)强化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防止疫病蔓延。经过措施实施,污染物总量排放将减少,环境风险得到控制,流域水环境得到改善。
-
关键词
规模化养猪场
粪便污染
标准化改造
治理对策
效益分析
-
Keywords
Large-scale Swine Farm
Fecal Pollution
Standardization Transformation
Governance Measures
Benefit Analysis
-
分类号
X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