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纳米压印的高分辨率和高效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1
作者
黄兴云
谢潇婷
+1 位作者
杨开宇
李福山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0-1128,共9页
目前,通过各种量子点图案化技术制备的高分辨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QLED)普遍面临低效率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像素之间存在较大的漏电流。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制备了蜂窝状聚甲基丙烯酸...
目前,通过各种量子点图案化技术制备的高分辨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QLED)普遍面临低效率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像素之间存在较大的漏电流。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制备了蜂窝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薄膜,并将其作为电荷阻挡层应用在QLED发光层中,成功获得了分辨率为8467像素每英寸(Pixel per inch,PPI)的红色QLED器件。由于PMMA良好的绝缘特性,电荷阻挡层成功隔绝了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的直接接触,所制备器件的漏电流相较于无阻挡层图案化器件大幅降低,使其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得到较大提升,最大EQE达到了15.31%,最大亮度为100274 cd/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
纳米压印
高分辨率
电荷阻挡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准连续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的偏振操控
被引量:
1
2
作者
佘凯
谢鹏建
+4 位作者
周鹏斐
魏勇
许珊
李丙轩
张戈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6,共9页
通过构建谐振腔模型,分析了各向同性固体激光器中两个本征模式相干叠加后的光斑奇异特征。并且实验验证了在不使用任何特定的腔内光学偏振选择元件的情况下,在二极管泵浦的准连续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中可以有效操控1.6μ...
通过构建谐振腔模型,分析了各向同性固体激光器中两个本征模式相干叠加后的光斑奇异特征。并且实验验证了在不使用任何特定的腔内光学偏振选择元件的情况下,在二极管泵浦的准连续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中可以有效操控1.6μm输出激光的偏振态。实现了从部分偏振态转化成稳定的线偏振态,其线偏振方向为可切换的正交特殊情况,均具有21 dB的偏振消光比。同时通过光斑对比,验证了激光器的线偏振输出来源于两个正交本征模式的相干叠加。文中为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线偏振光的直接输出与偏振态的调控提供了可靠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偏振调控
c切Er
Yb:YAl_(3)(BO_(3))_(4)
准连续泵浦
光束轮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Ga^(3+)、Sc^(3+)掺杂LuAG∶Ce^(3+)透明陶瓷的荧光性能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泽华
黄集权
+2 位作者
陈剑
邓种华
郭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28-1937,共10页
LuAG∶Ce^(3+)是一种高效稳定的商业化绿色荧光转换材料。我们采用真空烧结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掺杂Ga^(3+)/Sc^(3+)的LuAG∶Ce^(3+)透明陶瓷样品,并研究了掺杂离子及掺杂浓度对其晶体结构、荧光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在450 nm蓝光激发...
LuAG∶Ce^(3+)是一种高效稳定的商业化绿色荧光转换材料。我们采用真空烧结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掺杂Ga^(3+)/Sc^(3+)的LuAG∶Ce^(3+)透明陶瓷样品,并研究了掺杂离子及掺杂浓度对其晶体结构、荧光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在450 nm蓝光激发下,Ga^(3+)和Sc^(3+)的掺杂均使LuAG∶Ce^(3+)的发射谱发生蓝移。其中,Ga^(3+)离子具有更好的蓝移效果,在掺杂浓度从0%提升至20%时,发射光谱从536 nm蓝移至506 nm。与此同时,两种离子掺杂均降低了绿光陶瓷的热稳定性能。但通过变温发射谱及量子产率表征发现,Ga^(3+)离子对陶瓷热性能的影响比Sc^(3+)离子的小。将两个系列的陶瓷样品封装在3 W的蓝光LED芯片上,获得了具有不同光色的绿光光源。其中,Ga^(3+)系列陶瓷展现出了更优异的光色可调性,并且维持着更高的光效。综上,我们认为Ga^(3+)离子掺杂的Lu-AG∶Ce^(3+)陶瓷是一种具有较大潜力的绿色荧光转换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AG
透明陶瓷
绿色荧光转换材料
变温发射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纳米压印的高分辨率和高效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1
作者
黄兴云
谢潇婷
杨开宇
李福山
机构
福州大学物理与
信息
工程学院
中国
福建省光电信息科技创新实验室
出处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20-1128,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2YFB3606500)
福建省光电信息科技创新实验室(2021ZZ126)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J01257)。
文摘
目前,通过各种量子点图案化技术制备的高分辨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QLED)普遍面临低效率的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像素之间存在较大的漏电流。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采用纳米压印技术制备了蜂窝状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薄膜,并将其作为电荷阻挡层应用在QLED发光层中,成功获得了分辨率为8467像素每英寸(Pixel per inch,PPI)的红色QLED器件。由于PMMA良好的绝缘特性,电荷阻挡层成功隔绝了电子传输层和空穴传输层的直接接触,所制备器件的漏电流相较于无阻挡层图案化器件大幅降低,使其外量子效率(External quantum efficiency,EQE)得到较大提升,最大EQE达到了15.31%,最大亮度为100274 cd/m2。
关键词
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
纳米压印
高分辨率
电荷阻挡层
Keywords
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oides(QLEDs)
nanoimprint
high-resolution
charge barrier layer
分类号
TN312.8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准连续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的偏振操控
被引量:
1
2
作者
佘凯
谢鹏建
周鹏斐
魏勇
许珊
李丙轩
张戈
机构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
福建
物质结构研究所
光电
材料化学与物理重点
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福建
学院
福建
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
湖南理工学院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湖北文理学院低维
光电
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
实验室
福建省光电信息科技创新实验室
出处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66,共9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项目(2022303)
中国科学院技术支撑人才专项(2022000061)
+4 种基金
中国科学院科研仪器设备研制项目(YZLY2020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U21A20508,61975208,62105334)
中国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技术创新实验室项目(2021ZR203,2020ZZ108,2021ZZ118)
湖南省教育厅项目(22A0476)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H0047)。
文摘
通过构建谐振腔模型,分析了各向同性固体激光器中两个本征模式相干叠加后的光斑奇异特征。并且实验验证了在不使用任何特定的腔内光学偏振选择元件的情况下,在二极管泵浦的准连续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中可以有效操控1.6μm输出激光的偏振态。实现了从部分偏振态转化成稳定的线偏振态,其线偏振方向为可切换的正交特殊情况,均具有21 dB的偏振消光比。同时通过光斑对比,验证了激光器的线偏振输出来源于两个正交本征模式的相干叠加。文中为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线偏振光的直接输出与偏振态的调控提供了可靠的方案。
关键词
固体激光器
偏振调控
c切Er
Yb:YAl_(3)(BO_(3))_(4)
准连续泵浦
光束轮廓
Keywords
solid-state laser
polarization manipulation
c-cut Er,Yb:YAl_(3)(BO_(3))_(4)
quasi-continuous pump
beam profile
分类号
TN248.1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Ga^(3+)、Sc^(3+)掺杂LuAG∶Ce^(3+)透明陶瓷的荧光性能
被引量:
2
3
作者
周泽华
黄集权
陈剑
邓种华
郭旺
机构
福州大学化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
福建
物质结构研究所
福建省光电信息科技创新实验室
出处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28-1937,共10页
基金
闽都创新实验室自主部署项目(2021ZZ113)
中国科学院战略重点研究项目(XDA22010301)资助。
文摘
LuAG∶Ce^(3+)是一种高效稳定的商业化绿色荧光转换材料。我们采用真空烧结方法制备了一系列掺杂Ga^(3+)/Sc^(3+)的LuAG∶Ce^(3+)透明陶瓷样品,并研究了掺杂离子及掺杂浓度对其晶体结构、荧光性能及热稳定性能的影响。在450 nm蓝光激发下,Ga^(3+)和Sc^(3+)的掺杂均使LuAG∶Ce^(3+)的发射谱发生蓝移。其中,Ga^(3+)离子具有更好的蓝移效果,在掺杂浓度从0%提升至20%时,发射光谱从536 nm蓝移至506 nm。与此同时,两种离子掺杂均降低了绿光陶瓷的热稳定性能。但通过变温发射谱及量子产率表征发现,Ga^(3+)离子对陶瓷热性能的影响比Sc^(3+)离子的小。将两个系列的陶瓷样品封装在3 W的蓝光LED芯片上,获得了具有不同光色的绿光光源。其中,Ga^(3+)系列陶瓷展现出了更优异的光色可调性,并且维持着更高的光效。综上,我们认为Ga^(3+)离子掺杂的Lu-AG∶Ce^(3+)陶瓷是一种具有较大潜力的绿色荧光转换材料。
关键词
LUAG
透明陶瓷
绿色荧光转换材料
变温发射谱
Keywords
LuAG
transparent ceramics
green color converter
temperature-dependence spectrum
分类号
O482.31 [理学—固体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纳米压印的高分辨率和高效率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黄兴云
谢潇婷
杨开宇
李福山
《发光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准连续c切Er,Yb:YAl_(3)(BO_(3))_(4)激光器的偏振操控
佘凯
谢鹏建
周鹏斐
魏勇
许珊
李丙轩
张戈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Ga^(3+)、Sc^(3+)掺杂LuAG∶Ce^(3+)透明陶瓷的荧光性能
周泽华
黄集权
陈剑
邓种华
郭旺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