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36月龄雌、雄大黄鱼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通径系数
被引量:
14
1
作者
黄伟卿
韩坤煌
+4 位作者
郑昇阳
张艺
柯巧珍
陈佳
刘招坤
《水产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9-43,共5页
研究海捕和选育子一代经网箱培育的36月龄雌、雄闽-粤东族大黄鱼亲鱼(分别为XY-YS组和XY-JC-F1组)的全长、体长、体高和体质量等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并采用通径系数法分析全长、体长、体高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长、体长、体高和体...
研究海捕和选育子一代经网箱培育的36月龄雌、雄闽-粤东族大黄鱼亲鱼(分别为XY-YS组和XY-JC-F1组)的全长、体长、体高和体质量等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并采用通径系数法分析全长、体长、体高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长、体长、体高和体质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体长与全长的相关系数(0.834~0.986)最大;XY-YS组变异系数大于XY-JC-F1组;XY-JC-F1组中大黄鱼雌鱼体高(直接通径系数0.363),XY-YS组中体长(直接通径系数0.846)、体高(直接通径系数0.732)是影响体质量最重要的性状;全长是影响XY-JC-F1和XY-YS组中大黄鱼雄鱼体质量最重要的性状,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325和0.3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雌性
雄性
生长性状
相关
通径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黄鱼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杂交F_1生长性状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郑炜强
黄伟卿
+5 位作者
韩坤煌
刘招坤
张艺
刘兴彪
柯巧珍
陈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67-673,共7页
利用大黄鱼野生群体与选育F1养殖群体杂交及群体内自繁,获得选育F1(♀)×野生(♂)、野生(♀)×选育F1(♂)、野生(♀)×野生(♂)和选育F1(♀)×选育F1(♂)4个组合的子代,对其卵径、油球径以及2~10月...
利用大黄鱼野生群体与选育F1养殖群体杂交及群体内自繁,获得选育F1(♀)×野生(♂)、野生(♀)×选育F1(♂)、野生(♀)×野生(♂)和选育F1(♀)×选育F1(♂)4个组合的子代,对其卵径、油球径以及2~10月龄全长、体长和体质量进行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选育F1(♀)×野生(♂)卵径最大,并与野生(♀)×野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个群体油球径差异不显著(P>0.05);体质量是大黄鱼群体间杂交主要表现的生长性状,9月龄体质量双亲杂种优势最大为14.48%,野生(♀)×选育F1(♂)体质量杂种优势最大为25.68%;野生(♀)×选育F1(♂)的全长特定生长率为1.92%/d ,体质量为5.60%/d及选育F1(♀)×野生(♂)体长为1.99%/d ,是4个群体中最大特定生长率;拟合体长(L)与体质量(m)关系,选育F1(♀)×野生(♂)为 m=0.0277L2.8045(r2=0.9980),野生(♀)×选育F1(♂)为 m=0.0210 L2.9287(r2=0.9993),野生(♀)×野生(♂)为 m=0.0236 L2.8592(r2=0.9916),选育F1(♀)×选育F1(♂)为 m=0.0228 L2.8946(r2=0.9984)。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野生群体与选育养殖群体的杂交能提高大黄鱼子代的经济性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杂交
杂种优势
特定生长率
生长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包囊阶段生活史的观察及防治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艺
黄伟卿
+4 位作者
韩坤煌
刘招坤
柯巧珍
陈佳
陈仕玺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22-725,共4页
自发病的大黄鱼鳃上取得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滋养体,置于凹玻片上连续观察其分裂过程。淀粉卵涡虫包囊的直径为61.3~112.7μm,平均(85.3±16.0)μm。以二分裂的方式分裂,每完成一次分裂细胞数量增加1倍。水温27~29℃时,大多数滋养体...
自发病的大黄鱼鳃上取得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滋养体,置于凹玻片上连续观察其分裂过程。淀粉卵涡虫包囊的直径为61.3~112.7μm,平均(85.3±16.0)μm。以二分裂的方式分裂,每完成一次分裂细胞数量增加1倍。水温27~29℃时,大多数滋养体经8~12h后进入二细胞期,此后4~10h完成一次分裂。所观察的包囊中,最多的能完成8次分裂,最少的完成2次分裂。不同分裂次数的包囊均孵出涡孢子,滋养体脱落至涡孢子孵出需48~66h。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可以对大黄鱼苗鳃丝上的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滋养体起到明显的驱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
生活史
病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36月龄雌、雄大黄鱼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通径系数
被引量:
14
1
作者
黄伟卿
韩坤煌
郑昇阳
张艺
柯巧珍
陈佳
刘招坤
机构
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宁德师范学院生物工程系
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出处
《水产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39-43,共5页
基金
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03029)
福建省科技计划区域重大项目(2012N3013)
+1 种基金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初创期企业创新项目(12C26213503626)
福建省2012年海洋经济创新区域示范项目(2012FJ03)
文摘
研究海捕和选育子一代经网箱培育的36月龄雌、雄闽-粤东族大黄鱼亲鱼(分别为XY-YS组和XY-JC-F1组)的全长、体长、体高和体质量等生长性状的相关性,并采用通径系数法分析全长、体长、体高对体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长、体长、体高和体质量两两之间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体长与全长的相关系数(0.834~0.986)最大;XY-YS组变异系数大于XY-JC-F1组;XY-JC-F1组中大黄鱼雌鱼体高(直接通径系数0.363),XY-YS组中体长(直接通径系数0.846)、体高(直接通径系数0.732)是影响体质量最重要的性状;全长是影响XY-JC-F1和XY-YS组中大黄鱼雄鱼体质量最重要的性状,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325和0.340。
关键词
大黄鱼
雌性
雄性
生长性状
相关
通径系数
Keywords
Larimichthys crocea
female
male
growth trait
correlation
path coefficient
分类号
S917.4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黄鱼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杂交F_1生长性状研究
被引量:
5
2
作者
郑炜强
黄伟卿
韩坤煌
刘招坤
张艺
刘兴彪
柯巧珍
陈佳
机构
宁德市富发水产有限公司
福建省
(国家级)官井洋
大黄鱼
原种场
福建省企业大黄鱼重点实验室
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667-673,共7页
基金
国家星火计划项目(S2013C400028)
福建省科技计划区域重大项目(2012N3013)
福建省海洋高新产业发展专项项目(闽海渔高新[2013]010号)
文摘
利用大黄鱼野生群体与选育F1养殖群体杂交及群体内自繁,获得选育F1(♀)×野生(♂)、野生(♀)×选育F1(♂)、野生(♀)×野生(♂)和选育F1(♀)×选育F1(♂)4个组合的子代,对其卵径、油球径以及2~10月龄全长、体长和体质量进行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选育F1(♀)×野生(♂)卵径最大,并与野生(♀)×野生(♂)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4个群体油球径差异不显著(P>0.05);体质量是大黄鱼群体间杂交主要表现的生长性状,9月龄体质量双亲杂种优势最大为14.48%,野生(♀)×选育F1(♂)体质量杂种优势最大为25.68%;野生(♀)×选育F1(♂)的全长特定生长率为1.92%/d ,体质量为5.60%/d及选育F1(♀)×野生(♂)体长为1.99%/d ,是4个群体中最大特定生长率;拟合体长(L)与体质量(m)关系,选育F1(♀)×野生(♂)为 m=0.0277L2.8045(r2=0.9980),野生(♀)×选育F1(♂)为 m=0.0210 L2.9287(r2=0.9993),野生(♀)×野生(♂)为 m=0.0236 L2.8592(r2=0.9916),选育F1(♀)×选育F1(♂)为 m=0.0228 L2.8946(r2=0.9984)。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野生群体与选育养殖群体的杂交能提高大黄鱼子代的经济性状。
关键词
大黄鱼
杂交
杂种优势
特定生长率
生长性状
Keywords
L arimichthys crocea
cross
heterosis
specific grow th rate
grow th trait
分类号
S965.322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包囊阶段生活史的观察及防治
被引量:
6
3
作者
张艺
黄伟卿
韩坤煌
刘招坤
柯巧珍
陈佳
陈仕玺
机构
宁德市水产技术推广站
宁德市鼎诚水产有限公司
福建省
(国家级)官井洋
大黄鱼
原种场
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
福建省
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722-725,共4页
基金
福建省2012年科学计划区域重大项目(2012N3013)
文摘
自发病的大黄鱼鳃上取得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滋养体,置于凹玻片上连续观察其分裂过程。淀粉卵涡虫包囊的直径为61.3~112.7μm,平均(85.3±16.0)μm。以二分裂的方式分裂,每完成一次分裂细胞数量增加1倍。水温27~29℃时,大多数滋养体经8~12h后进入二细胞期,此后4~10h完成一次分裂。所观察的包囊中,最多的能完成8次分裂,最少的完成2次分裂。不同分裂次数的包囊均孵出涡孢子,滋养体脱落至涡孢子孵出需48~66h。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可以对大黄鱼苗鳃丝上的眼点淀粉卵涡鞭虫滋养体起到明显的驱除作用。
关键词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
生活史
病害防治
Keywords
Amylocdinium ocellatum
life cycle
control method
分类号
S917.1 [农业科学—水产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36月龄雌、雄大黄鱼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通径系数
黄伟卿
韩坤煌
郑昇阳
张艺
柯巧珍
陈佳
刘招坤
《水产学杂志》
CAS
2014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大黄鱼选育群体与野生群体杂交F_1生长性状研究
郑炜强
黄伟卿
韩坤煌
刘招坤
张艺
刘兴彪
柯巧珍
陈佳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4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眼点淀粉卵涡鞭虫包囊阶段生活史的观察及防治
张艺
黄伟卿
韩坤煌
刘招坤
柯巧珍
陈佳
陈仕玺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