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瑞芬太尼后处理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郑宏 林鹏焘 +2 位作者 陈文华 王兰兰 李丽珍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85-788,共4页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六组:假手术组(S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纳洛酮拮抗剂组(NAL组)、瑞芬太尼5μg·kg^(-1)·min^(-1)后处...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78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六组:假手术组(S组)、单纯缺血-再灌注组(IR组)、纳洛酮拮抗剂组(NAL组)、瑞芬太尼5μg·kg^(-1)·min^(-1)后处理组(R1组)、瑞芬太尼10μg·kg^(-1)·min^(-1)后处理组(R2组)和瑞芬太尼20μg·kg^(-1)·min^(-1)后处理组(R3组),每组13只。S组仅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处穿线,但不结扎;IR组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缺血45 min,再灌注24h;R1、R2和R3组在缺血35min时,分别静脉输注瑞芬太尼5、10和20μg·kg^(-1)·min^(-1),10min后再灌注24h;NAL组在心肌缺血25min时,静脉注射纳洛酮0.1mg·kg^(-1),10min后静脉输注瑞芬太尼10μg·kg^(-1)·min^(-1),10min后再灌注24h。观察心肌梗死面积和心肌病理学变化,同时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浓度。结果与S组比较,IR、NAL、R1、R2和R3组血清cTnI、LDH、CK-MB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增大(P<0.05),心肌细胞损伤增多;与IR组比较,R1、R2和R3组血清cTnI、LDH、CK-MB浓度明显降低,心肌梗死面积百分比明显减小(P<0.05),心肌细胞损伤减少(P<0.05)。结论瑞芬太尼后处理可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与瑞芬太尼激活阿片受体有关,此作用具有量效"封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后处理 大鼠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减轻大鼠坐骨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郑晓春 丘春华 陈江湖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8-591,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大鼠坐骨神经应用止血带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00~300g,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丹参川芎嗪组(T组)。通过阻断/开放同侧髂总动脉...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对大鼠坐骨神经应用止血带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30只,体重200~300g,随机均分为三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丹参川芎嗪组(T组)。通过阻断/开放同侧髂总动脉建立坐骨神经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坐骨神经HE染色、超微结构;测定乳酸脱氢酶(LDH)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的变化,并测量大鼠缺血-再灌注2h至4周内步行轨迹,换算其坐骨神经功能指数(SFI)的变化。结果缺血-再灌注2h即刻至2周,IR组和T组SFI均明显低于S组(P〈0.05),缺血-再灌注后1、2和4周时T组SFI明显高于IR组(P〈0.05)。IR组和T组SOD、GSH-Px和LDH活性及MDA含量均明显高于S组(P〈0.05),且T组SOD、GSH-Px活性明显高于,LDH活性及MDA含量明显低于IR组(P〈0.05)。光镜下形态学和超微结构上T组的损伤性改变均轻于IR组,SFI明显重于IR组。结论丹参川芎嗪有助于减轻大鼠坐骨神经缺血-再灌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再灌注损伤 坐骨神经 丹参川芎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尿道下裂修复术后舒芬太尼镇痛的最低有效剂量 被引量:2
3
作者 钱彬 林芩 姚玉笙350001福州市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4期2495-2496,共2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小儿尿道修复术后镇痛的最低有效剂量。方法:纳入2~4岁行尿道下裂修复手术的小儿,在吸入诱导下行单次骶管阻滞(0.25%罗哌卡因1mL/kg),术中静脉输注丙泊酚50μg/(kg·min)维持小儿镇静。静脉注射舒芬...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静脉输注用于小儿尿道修复术后镇痛的最低有效剂量。方法:纳入2~4岁行尿道下裂修复手术的小儿,在吸入诱导下行单次骶管阻滞(0.25%罗哌卡因1mL/kg),术中静脉输注丙泊酚50μg/(kg·min)维持小儿镇静。静脉注射舒芬太尼0.1μg/kg后,静脉通路连接镇痛泵,以2mL/h速度持续输注舒芬太尼,采用改良序贯法选择舒芬太尼剂量。盲法评估小儿术后1、4、8、24、48h疼痛和镇静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共观察40例小儿,仅有1例术后8h出现轻度恶心,没有发生呼吸抑制和皮肤瘙痒。舒芬太尼剂量为2、1μg/(kg·d)和0.75μg/(kg·d)时,所有小儿镇痛效果良好。舒芬太尼剂量为0.5μg/(kg·d)时,术后有4例小儿需要追加镇痛药物。结论:2~4岁小儿尿道下裂修复术后,舒芬太尼静脉镇痛的最低有效剂量为0.75μg/(k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下裂 外科手术 镇痛 舒芬太尼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韩氏仪对晚期癌痛病人吗啡静脉自控镇痛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杨代和 万敏安 +3 位作者 李育才 吴越 郑秀如 褚以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晚期癌症 韩氏仪 癌性疼痛 吗啡静脉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