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子参灰霉病拮抗放线菌的分离与鉴定
1
作者 林辉 邹烨 +3 位作者 黄欣 叶祖云 张承康 陈美霞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5年第2期136-143,共8页
[目的]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对灰葡萄孢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株,为有效预防灰葡萄孢菌引起的太子参灰霉病害提供参考。[方法]以灰葡萄孢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稀释法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分离放线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各菌株对... [目的]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分离筛选出对灰葡萄孢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株,为有效预防灰葡萄孢菌引起的太子参灰霉病害提供参考。[方法]以灰葡萄孢菌为指示菌,采用平板稀释法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分离放线菌。采用平板对峙法测定各菌株对灰葡萄孢菌的拮抗活性,筛选出具有显著拮抗效果的菌株,并通过形态学、生理生化特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其分类地位。[结果]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共分离出48株放线菌,其中E-6、E-3、A-2、A-5、B-10、C-2菌株对灰葡萄孢菌具有抑制作用。初筛结果显示,E-6菌株的平板拮抗效果最佳,抑菌圈直径为14.25 mm;复筛结果显示,B-10菌株发酵滤液的拮抗效果最好,培养第4天的抑菌率为47.4%。鉴定结果表明,B-10和E-6菌株均属于链霉菌科。其中,B-10菌株为北里孢菌属,其16S rDNA序列与次黄孢素链霉菌(Kitasatospora xanthocidica)相似度达98.92%;E-6菌株为链霉菌属,其16S rDNA序列与黑色链霉菌(Streptomyces atratus)相似度达99.59%。[结论]B-10菌株鉴定为次黄孢素链霉菌,可作为抗生素研究的候选生防菌株;E-6菌株鉴定为黑色链霉菌,可作为生防菌肥研究的候选菌株。二者均可作为太子参灰霉病的潜在生防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子参 根际土壤 灰葡萄孢菌 抑菌作用 放线菌 链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瘟病菌MoDock1和MoElmo1蛋白的功能分析
2
作者 张承康 汪洋 +2 位作者 黄欣 郭田龙 林伟 《福建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6-414,共9页
【目的】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是引起水稻稻瘟病的病原菌,探究其功能基因以揭示致病分子机理。【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稻瘟病菌中Dock180和ELMO的同源蛋白,对其编码基因进行敲除并对获得的基因缺失突变体进行表型分析,... 【目的】稻瘟病菌(Magnaporthe oryzae)是引起水稻稻瘟病的病原菌,探究其功能基因以揭示致病分子机理。【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稻瘟病菌中Dock180和ELMO的同源蛋白,对其编码基因进行敲除并对获得的基因缺失突变体进行表型分析,再通过免疫共沉淀试验分析二者的互作关系。【结果】稻瘟病菌中鉴定得到MoDOCK1和MoELMO1基因,并获得各自基因缺失突变体,两种突变体具有几乎一致的表型。MoDock1、MoElmo1的缺失影响了稻瘟病菌分生孢子的粘着,造成芽管变长且有隔膜,附着胞形成延缓。加入8-Br-cAMP或IBMX可以修复附着胞形成过程中的缺陷,表明MoDock1、MoElmo1可能在稻瘟病菌cAMP-PKA信号途径中发挥功能。洋葱表皮侵染试验结果表明基因缺失突变体的侵染能力有所下降。水稻接种显示,MoDock1、MoElmo1的缺失导致稻瘟病菌的致病性减弱。最后,通过免疫共沉淀证明,MoDock1和MoElmo1存在相互作用。【结论】MoDock1和MoElmo1存在相互作用,二者是稻瘟病菌分生孢子粘着能力、附着胞正常形成和完整致病性所必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瘟病菌 Dock1 Elmo1 分生孢子粘着 附着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黄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3
作者 何纪元 刘盛荣 魏奇 《食用菌》 2025年第3期94-99,共6页
硫黄菌是天然食品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硫黄菌,研究硫黄菌子实体提取物在体外环境中的抗氧化性能,并测定其多糖、总酚、黄酮及三萜含量。结果:硫黄菌提取物得率为25.31%,其中富含抗氧化成分,对超氧阴离子O_(2)^(-)、ABT... 硫黄菌是天然食品抗氧化剂的良好来源。为更好地开发利用硫黄菌,研究硫黄菌子实体提取物在体外环境中的抗氧化性能,并测定其多糖、总酚、黄酮及三萜含量。结果:硫黄菌提取物得率为25.31%,其中富含抗氧化成分,对超氧阴离子O_(2)^(-)、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以及DPPH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效果。硫黄菌提取物还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硫黄菌提取物在体外环境中的抗氧化能力小于水溶性维生素E。硫黄菌提取物中多糖含量最高,三萜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黄菌 提取物 成分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叶蜡梅精油纳米乳液的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杨菲 邱珊莲 刘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4-29,共6页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柳叶蜡梅精油纳米乳液。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柳叶蜡梅精油纳米乳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进行稳定性、抑菌性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纳米乳液质量为基准,柳叶蜡梅精油添加量5%、表面活性剂(Span... 采用超声乳化法制备柳叶蜡梅精油纳米乳液。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柳叶蜡梅精油纳米乳液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进行稳定性、抑菌性和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以纳米乳液质量为基准,柳叶蜡梅精油添加量5%、表面活性剂(Span20)添加量4%、助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添加量1%、超纯水添加量90%。在此条件下制备得到的柳叶蜡梅精油纳米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17.80±0.16)nm,分散指数(PDI)为0.17±0.01,Zeta电位为(-45.03±0.46)mV。制备的柳叶蜡梅精油纳米乳液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抑菌性和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蜡梅精油 纳米乳液 稳定性 抑菌性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叶蜡梅真菌病害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3
5
作者 彭成彬 王泽榕 +4 位作者 阮俊峰 魏日凤 薛岚 陈美霞 刘伟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7-463,共7页
【目的】为明确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的叶部病害的病原种类,进行病叶病原分离鉴定并研究病原菌株生物学特性。【方法】对福建省寿宁县福瑞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的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叶采用离体组织分离法进行分... 【目的】为明确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的叶部病害的病原种类,进行病叶病原分离鉴定并研究病原菌株生物学特性。【方法】对福建省寿宁县福瑞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的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叶采用离体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对分离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方法(rDNA-ITS和TUB序列)进行鉴定,并对该致病菌菌丝体在不同温度、pH值、光照、碳源、氮源及致死温度等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病原菌分离株经形态特征观测及rDNA-ITS和TUB序列在NCBI数据库的分析比对,将寿宁县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原菌鉴定为子囊菌门,格孢腔目,附球真菌属,高粱附球菌(Epicoccum Sorghinum)。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在5~30℃均可生长,最适生长温度25℃;菌丝体生长最适pH值范围为5~9,在供试的11种碳源上均可生长,最佳碳源为蔗糖;在8种氮源培养基中最适菌丝生长的氮源为蛋白胨;光暗交替不影响菌丝生长,菌丝体致死温度为52℃。【结论】分离鉴定了福建省寿宁县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害的病原菌为高粱附球菌(E.sorghinum),生物学测定结果显示其对环境适应性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蜡梅 病原菌分离鉴定 多基因序列分析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叶蜡梅提取物对大黄鱼肌肉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黎鑫 魏奇 +2 位作者 周逢芳 陈美霞 刘伟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54-59,共6页
试验探究柳叶蜡梅提取物对大黄鱼肌肉营养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大黄鱼1 50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L-0、L-0.5、L-1、L-2和L-4组分别在基础饵料中添加0、0.5%、1.0%、2.0%和4.0%柳叶蜡梅提取物。试验期8 w。结果显示:... 试验探究柳叶蜡梅提取物对大黄鱼肌肉营养肉品质的影响。选取大黄鱼1 500尾,随机分成5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尾。L-0、L-0.5、L-1、L-2和L-4组分别在基础饵料中添加0、0.5%、1.0%、2.0%和4.0%柳叶蜡梅提取物。试验期8 w。结果显示:与L-0组相比,L-4组大黄鱼肌肉中的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P<0.05),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L-4组大黄鱼肌肉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的含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L-4组大黄鱼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L-0组(P<0.05)。研究表明,饵料中添加适宜的柳叶蜡梅提取物可提高大黄鱼肌肉的营养品质,建议添加量为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蜡梅 大黄鱼 无机元素 氨基酸 脂肪酸 胶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叶蜡梅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黎鑫 杨菲 +2 位作者 陈美霞 魏奇 刘伟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5-28,33,共5页
阐述了柳叶蜡梅的营养成分、挥发油类、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香豆素类等物质,从体内外研究总结了柳叶蜡梅潜在的生物活性,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以期加快柳叶蜡梅的开发利用。
关键词 柳叶蜡梅 化学成分 生物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炭疽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陈美霞 王泽榕 +3 位作者 石玲 阮俊峰 郑世仲 刘伟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1年第4期275-280,共6页
[目的]明确油茶炭疽病的主要病原菌种类,为其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油茶病叶为材料,根据科赫法则,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致病性测定。在PDA培养基上挑取菌丝体并提取基因组DNA,进行ITS、ACT、CAL PCR多... [目的]明确油茶炭疽病的主要病原菌种类,为其病害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油茶病叶为材料,根据科赫法则,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分离,并进行形态学观察和致病性测定。在PDA培养基上挑取菌丝体并提取基因组DNA,进行ITS、ACT、CAL PCR多基因序列联合分析鉴定,通过MEGA 7.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油茶病叶中分离到5株病原菌株DH1、DH2、DH3、DH4、DH5,鉴定为炭疽菌属,其中DH1、DH2、DH4、DH5为果生炭疽菌,DH3为山茶炭疽菌,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对病原菌的鉴定结果一致。[结论]引起油茶炭疽病的主要病原菌为果生炭疽菌和山茶炭疽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炭疽病 病原菌分离鉴定 多基因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叶蜡梅醇提物对大黄鱼营养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魏奇 黎鑫 +4 位作者 杨菲 周逢芳 黄伟卿 陈美霞 刘伟 《水产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0,共7页
在水温15℃~25℃和盐度24.2~27.7下,将体质量(10.31±2.88)g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饲养在长4 m×宽2m×高2.5 m的养殖池中,投喂添加0.5%、1%、2%和4%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乙醇提取物的饲料,8周后采... 在水温15℃~25℃和盐度24.2~27.7下,将体质量(10.31±2.88)g的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饲养在长4 m×宽2m×高2.5 m的养殖池中,投喂添加0.5%、1%、2%和4%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乙醇提取物的饲料,8周后采集大黄鱼的肌肉、肠、胃和肝脏组织,分析消化酶及肝脏中营养物质代谢酶活性的影响,探究柳叶蜡梅醇提物对大黄鱼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的影响。结果发现:4%的柳叶蜡梅醇提物能提高了大黄鱼肝脏和胃肠道中α淀粉酶、脂肪酶和蛋白酶的活性,促进大黄鱼胃肠道中消化酶的分泌,改善大黄鱼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柳叶蜡梅醇提物通过提高丙酮酸激酶(PK)、己糖激酶(HK)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的活性,增强鱼体内糖酵解能力和抗氧化能力;柳叶蜡梅醇提物可以有效降低大黄鱼体内脂肪合成酶(FAS)、苹果酸脱氢酶(ME)、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的活性、丙二醛(MD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肉毒碱棕榈酰转移酶(CPT-1)和脂蛋白酶(LPL)的活性,促进大黄鱼体内脂肪的分解,降低脂肪的堆积。结果表明:4%柳叶蜡梅醇提物能改善大黄鱼对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及糖脂代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蜡梅 乙醇提取物 大黄鱼 肌肉品质 营养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柳叶蜡梅茶精油的提取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菲 叶思梅 +2 位作者 许晓敏 邱珊莲 刘伟 《茶叶学报》 2023年第4期50-54,共5页
【目的】探究不同因素对柳叶蜡梅茶精油提取率的影响,为今后柳叶蜡梅茶精油提取及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阴干后的柳叶蜡梅碎叶片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柳叶蜡梅茶精油,以精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 【目的】探究不同因素对柳叶蜡梅茶精油提取率的影响,为今后柳叶蜡梅茶精油提取及进一步综合开发利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以阴干后的柳叶蜡梅碎叶片为原料,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柳叶蜡梅茶精油,以精油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提取过程中蒸馏时间(min)、料液比(g·mL^(-1))与NaCl质量浓度(%)3个因素对柳叶蜡梅茶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进一步优化柳叶蜡梅茶精油提取工艺,从而确定最佳的提取条件以及在该方案下柳叶蜡梅茶精油的提取率。【结果】柳叶蜡梅茶精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为1∶2(g·mL^(-1)),NaCl质量浓度为2%,在380℃条件下用水蒸气蒸馏150 min,此时柳叶蜡梅茶精油的提取率达到最高,为2.122%。3个因素对柳叶蜡梅茶精油提取率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料液比>蒸馏时间>NaCl质量浓度。【结论】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的柳叶蜡梅茶精油提取工艺条件可靠,可为柳叶蜡梅茶精油的提取方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叶蜡梅 精油 水蒸气蒸馏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的“微生物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魏奇 周莉 +3 位作者 刘盛荣 张维瑞 陈美霞 阮少江 《农产品加工》 2023年第18期97-100,共4页
“微生物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教学反馈和教学改革措施等方面对“微生物学”课程进行改革和探究。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 “微生物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视角下,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评价、教学反馈和教学改革措施等方面对“微生物学”课程进行改革和探究。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助于地方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期达到工程教育认证所要求学生所具备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学 教学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