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7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有机蔬菜及豆类产品抽查结果质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黄彬红 洪丽 +3 位作者 陈丽叶 林松 黄红霞 孟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7期204-208,共5页
此次抽查共涉及4种产品种类120批次有机产品,其中豆类30批次、绿叶类蔬菜30批次、茄果类蔬菜30批次、白菜类蔬菜30批次。茄果类蔬菜发现问题产品4批次,问题产品占比13.3%,其余3类产品均没有发现问题产品。问题产品分别为秋葵、茄子,问... 此次抽查共涉及4种产品种类120批次有机产品,其中豆类30批次、绿叶类蔬菜30批次、茄果类蔬菜30批次、白菜类蔬菜30批次。茄果类蔬菜发现问题产品4批次,问题产品占比13.3%,其余3类产品均没有发现问题产品。问题产品分别为秋葵、茄子,问题项目都是镉,含量不符合NY/T 655—2012《绿色食品茄果类蔬菜》标准要求,同时也不符合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标准要求。抽查产品的铅、总砷、铬、总汞含量均未超标,120批次产品农药残留均未检出。抽查中还发现绿色产品标准滞后于国家强制性标准,需要及时修订绿色产品标准,以满足产品认证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产品 抽查结果 问题产品 产品认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市售水产品中寄生虫感染调查 被引量:16
2
作者 林陈鑫 林诗涵 +2 位作者 陈伟伟 黄姝玲 江典伟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64-568,共5页
目的调查福建省市售水产品鱼、虾中寄生虫感染状况,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以自然地域将福建省划分为闽东、闽南、闽西、闽北和闽中5个地区,收集各个地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淡水或海水水产品为材料,采用... 目的调查福建省市售水产品鱼、虾中寄生虫感染状况,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调查方法,以自然地域将福建省划分为闽东、闽南、闽西、闽北和闽中5个地区,收集各个地区农贸市场和超市的淡水或海水水产品为材料,采用消化法和压片法检测寄生虫囊蚴或幼虫。结果 2012-2016年检测淡水类水产品20种,寄生虫感染率为5.15%(130/2 524),其中囊蚴的感染率为3.72%(94/2 524),幼虫的感染率为1.43%(36/2 524);检查海水类水产品28种,寄生虫感染率为17.25%(88/510),均为异尖线虫。5个地区的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闽东地区为10.38%(27/260)、闽南地区为5.84%(27/462)、闽西地区为4.63%(30/648)、闽北地区为4.64%(29/625)和闽中地区为9.91%(103/1 039)。结论福建省淡水类水产品受到寄生虫污染,不同地区流行情况有较大差异,海水类水产品的感染率相差很大。应加强食品安全卫生宣传,采取有效的防控策略,以保障食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寄生虫 感染 调查 福建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见光条件下g-C_(3)N_(4)诱导催化合成3-酰基吲哚类化合物的研究
3
作者 孟鹏 黄姝玲 +2 位作者 刘华丰 王少丽 柯方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137-2144,共8页
开发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利用可见光催化合成3-酰基吲哚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这一过程在常温下进行,使用吲哚和α-酮酸作为起始原料,以g-C_(3)N_(4)作为光催化剂。在20 W 460 nm波长的蓝色LED灯照射下,成功合成了多种3-酰基吲哚衍生物,其... 开发了一种在温和条件下利用可见光催化合成3-酰基吲哚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这一过程在常温下进行,使用吲哚和α-酮酸作为起始原料,以g-C_(3)N_(4)作为光催化剂。在20 W 460 nm波长的蓝色LED灯照射下,成功合成了多种3-酰基吲哚衍生物,其中最高产率达到了88%。此外,该催化剂可以循环使用至少6次而没有明显的活性损失。此合成策略不仅底物适用性广泛,而且成本效益高,为3-酰基吲哚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经济而简便的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光 催化合成 3-酰基吲哚 Α-酮酸 吲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水电解用NiPOH-RuO_(2)催化电极的析氢析氧反应研究
4
作者 李勇 朱思达 +1 位作者 赵坤 邵艳群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18,共9页
电解水制氢用电极材料对析氢和析氧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羟基亚磷酸镍(Ni_(11)(HPO_(3))_(8)(OH)_(6),缩写为Ni POH)具有多孔结构和丰富的活性中心备受关注,然而其低电导率以及相应的缓慢电子转移速率限制了其电催化性能。添加高导电性... 电解水制氢用电极材料对析氢和析氧反应起着重要的作用。羟基亚磷酸镍(Ni_(11)(HPO_(3))_(8)(OH)_(6),缩写为Ni POH)具有多孔结构和丰富的活性中心备受关注,然而其低电导率以及相应的缓慢电子转移速率限制了其电催化性能。添加高导电性和活性物质提升电子传输效率和反应动力学,有望增强其在电解水过程中的催化活性与持久性。本文采用水热法在泡沫镍上原位生长Ni POH-x at.%RuO_(2)电极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线性扫描伏安法(LSV)和计时电位法(CP)等研究Ru O_(2)含量对电极微观形貌及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辅以第一性原理计算探讨Ni POH-x at.%RuO_(2)在全解水过程中的性能。结果表明:添加Ru O_(2)可改变Ni POH微球的形貌,使其具有更大比表面积。Ni元素是由Ni2+和Ni3+组成,Ru由Ru^(3+)和Ru^(4+)组成。Ru掺杂使Ni POH的电子转移能垒降低,费米能级附近电子密度增大。当电流密度为10 m A/cm^(2)时,Ru O_(2)的加入明显降低了析氢过电位,NiPOH-3 at.%RuO_(2)的析氢过电位最低为93 mV,而Ni POH电极为161 mV,Ni POH-3 at.%RuO_(2)电极的析氧Tafel斜率同期达到最小。Ni POH-x at.%RuO_(2)电极的析氢过程是以Heyrovsky步骤为主的Volmer-Heyrovsky控制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 O_(2) Ni11(HPO_(3))_(8)(OH)_(6) 第一性原理计算 电解水 析氢反应 析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盐辅助插层制备不同氧化程度石墨烯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孙悦梅 崔春娜 何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8-202,共5页
对传统氧化法进行改进,降低硫酸的浓度,采用中高浓度的硫酸,加入小分子盐类,辅助超声波的作用,插层制备出不同氧化程度的石墨烯,结果显示小分子盐类的加入可以影响得到的氧化石墨烯(GO)的氧化程度,制备出不同氧化程度的石墨烯。拉曼光谱... 对传统氧化法进行改进,降低硫酸的浓度,采用中高浓度的硫酸,加入小分子盐类,辅助超声波的作用,插层制备出不同氧化程度的石墨烯,结果显示小分子盐类的加入可以影响得到的氧化石墨烯(GO)的氧化程度,制备出不同氧化程度的石墨烯。拉曼光谱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显示NaCl的加入可以降低得到的石墨烯(GO-NaCl)的氧化程度,KCl的加入可以增加得到的石墨烯(GO-KCl)的氧化程度;X光电子能谱(XPS)的结果显示样品GO-NaCl和样品GO-KCl的碳氧比有明显不同,C1s谱表明GO-NaCl的氧化程度较样品GO明显减弱,样品GO-KCl的氧化程度较样品GO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石墨烯 氧化程度 氯化钠 氯化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砖茶氟含量现状分析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莉 尹春艳 +6 位作者 余婷婷 敖勇 江丰 刘杰 周陶鸿 尹佳 王征 《中国茶叶》 2024年第2期37-43,共7页
砖茶具有降脂、抗氧化、调节胃肠道等功效,长期以来深受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并成为其生活必需品。砖茶氟含量超标会严重影响其饮用安全,我国开展低氟砖茶研究至今已有20余年,但砖茶氟含量超标问题依然时有发生,这不仅危害到消费者... 砖茶具有降脂、抗氧化、调节胃肠道等功效,长期以来深受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喜爱,并成为其生活必需品。砖茶氟含量超标会严重影响其饮用安全,我国开展低氟砖茶研究至今已有20余年,但砖茶氟含量超标问题依然时有发生,这不仅危害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制约了砖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文章通过总结饮茶型地方性氟中毒与砖茶氟含量的关系与现状,比较分析砖茶产量和氟含量历史数据的变化规律和相关性,以期找到砖茶氟含量超标问题产生和难以解决的根源,并对当前面临的低氟砖茶研究推广、生产与监管困境进行探讨,为科学有效地实施砖茶质量监管、推动砖茶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砖茶 氟含量 现状分析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饲料检测需求分析
7
作者 林焰 《福建畜牧兽医》 2020年第3期47-50,共4页
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岗位和实践经验,分析福建省饲料检测市场需求,主要针对饲料产品质量风险、政策需求、客户需求等方面,为饲料产品检测机构应对检测市场变化提供实践依据。
关键词 福建省 饲料 检测 质量 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质量视野的福建电机产业质量分析
8
作者 刘友华 《福建农机》 2012年第4期53-55,共3页
从"大质量"角度分析了福建电机产业的质量状况及制约福建电机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结合技术和管理提出了推进电机产业发展和质量提升,塑造福安电机区域品牌形象,提升福建电机产业市场竞争力的措施。
关键词 福建电机产业 现状 质量分析 质量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P和鱼藤酮处理对采后番石榴果实冷害的影响及其与糖代谢的关系
9
作者 孔祥佳 陈惠玉 +3 位作者 孟鹏 黄姝玲 赵峰 李守江 《热带作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38-1248,共11页
为研究外源三磷酸腺苷(ATP)和鱼藤酮处理对冷藏番石榴果实冷害的影响及与糖代谢变化的关系,本研究将采后红香番石榴果实分别采用蒸馏水、0.8 mmol/L ATP、0.2 mmol/L鱼藤酮进行处理,在(4±1)℃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番石榴果实冷... 为研究外源三磷酸腺苷(ATP)和鱼藤酮处理对冷藏番石榴果实冷害的影响及与糖代谢变化的关系,本研究将采后红香番石榴果实分别采用蒸馏水、0.8 mmol/L ATP、0.2 mmol/L鱼藤酮进行处理,在(4±1)℃下贮藏,贮藏期间定期测定番石榴果实冷害指数、商品率、糖含量和糖代谢相关酶活性。结果表明:与对照果实相比,ATP处理降低果实冷害,提高蔗糖单磷酸合成酶(SPS)活性、酸性转化酶(AI)活性和贮藏后期蔗糖合成酶合成方向(SSs)活性,降低中性转化酶(NI)和贮藏后期蔗糖合成酶分解方向(SSc)活性,抑制果糖和贮藏中期葡萄糖含量上升,使蔗糖、可溶性总糖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提高果实的抗冷性和商品率;鱼藤酮处理加剧果实冷害,通过同时抑制SSs、贮藏中期SPS活性升高,AI、NI和贮藏中、后期SSc活性降低,加快蔗糖分解,果糖含量增加,降低可溶性总糖和还原糖含量,果实商品率低。因此,ATP处理能增强番石榴果实的抗冷性,这可能与提高蔗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的变化密切相关;而鱼藤酮处理诱导糖代谢失衡,加剧冷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 糖代谢 ATP 鱼藤酮 冷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武夷岩茶品质成分在线检测 被引量:26
10
作者 赵峰 林河通 +2 位作者 杨江帆 叶乃兴 俞金朋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69-277,共9页
为了实现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在武夷岩茶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在线检测应用,该研究选择有代表性的70个武夷岩茶样品为试验材料,首先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测定了其品质组分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水分、茶多酚、咖啡因和粗纤维的分布范... 为了实现近红外光谱分析方法在武夷岩茶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在线检测应用,该研究选择有代表性的70个武夷岩茶样品为试验材料,首先采用现行国家标准测定了其品质组分含量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水分、茶多酚、咖啡因和粗纤维的分布范围分别为6.02%~8.09%,9.07%~15.65%,18,41~30.22g/kg和9.19%~16.62%,标准偏差分别为0.424%,1.353%,2.613g/kg和1.497%,然后采用TQAnalyst8.5光谱分析计量学软件,比较了不同数据预处理方法的建模结果,优选并成功建立了水分、茶多酚、咖啡因和粗纤维的定量分析模型,以上成分的预测模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815,O.7427,0.8601和0.8840,标准偏差分别为0.0812%,0.748%,1.39g/kg和0.580%。将上述预测模型的偏差结果同对应现行国家标准理化分析测试方法要求对比,水分预测模型优于偏差要求,咖啡碱、茶多酚及粗纤维预测模型稍高于偏差要求,但均能够满足生产线快速测定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品质分析 模型 武夷岩茶 定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ICP-MS法对枇杷果实中痕量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祁芳斌 陈发兴 +2 位作者 卢海芬 邱秀玉 赖钟雄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00-405,共6页
以15年生的枇杷果实为试材,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测定果实中V、Mn、Fe、Co、Ni、Cu、Zn、Se和Mo等9种人体必需痕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叫)。结果表明,各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 以15年生的枇杷果实为试材,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分析测定果实中V、Mn、Fe、Co、Ni、Cu、Zn、Se和Mo等9种人体必需痕量元素的质量分数(叫)。结果表明,各元素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03~0.126μg/L,相对标准偏差均低于3.00%;枇杷果实中痕量元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n、Zn和Fe含量丰富,高于10mg,kgDW;不同品种果实Co、Mo、Se和V等元素的变异系数高于40%: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果实中矿质元素与果实风味品质有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果实 微波消解 ICP—MS 痕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14种母乳低聚糖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梦薇 黄芊 +5 位作者 冯丽凤 黄媛 蔡小明 高宇 王天西 潘城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0-237,共8页
本研究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14种母乳低聚糖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醇沉淀蛋白、冷冻脱脂,以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的条件下,14种母乳低聚... 本研究建立了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婴儿配方乳粉中14种母乳低聚糖的分析方法。样品经乙醇沉淀蛋白、冷冻脱脂,以亲水作用色谱柱分离,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检测,外标法定量。在优化的条件下,14种母乳低聚糖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均大于0.994,在两种乳基试样的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平均回收率为90.3%~109.2%、相对标准偏差为0.7%~9.7%(n=6),方法检出限为0.002~0.048μg/mL。此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稳定性好、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够满足婴儿配方乳粉中14种母乳低聚糖的快速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配方乳粉 母乳低聚糖 亲水作用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E-GC-MS/MS法检测酒中人造食品香料
13
作者 胡朝阳 林松 +3 位作者 黄永辉 潘城 黄何何 林茂发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72,共9页
建立了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solid phase supported liquid-liquid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SLE-GC-MS/MS)检测酒中人造食品香料环己基丙酸烯丙酯、乙... 建立了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solid phase supported liquid-liquid 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triple quadrupole tandem mass spectrometry,SLE-GC-MS/MS)检测酒中人造食品香料环己基丙酸烯丙酯、乙基麦芽酚、反式杨梅醛、顺式杨梅醛、乙基香兰素含量的方法。样品经过硅藻土固相柱支撑液液萃取(SLE)净化,乙酸乙酯洗脱定容后,采用ZB-1701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检测,以保留时间和离子对定性,定量离子峰面积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5种人造食品香料在15 min内完成色谱分离,在5~1000μg·L^(-1)范围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检出限和定量限分别为1.2~3.0μg·kg^(-1)和4.0~10.0μg·kg^(-1),以三种阴性样品为基质,在不同添加水平下,5种人造食品香料平均回收率为85.7%~99.8%,相对标准偏差(RSD,n=6)在1.7%~7.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食品香料 固相支撑液液萃取 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自动分散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方便食品中28种食源性代谢调节剂
14
作者 黄芊 冯丽凤 +3 位作者 叶梦薇 王春 黄力群 潘城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46-356,共11页
针对方便食品中原料残留、非法添加等因素导致的食源性代谢调节剂污染风险与现有检测技术基质不匹配、风险覆盖面小、分析过程复杂等局限,建立全自动分散固相萃取法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方便食品中28种食源性代谢调节... 针对方便食品中原料残留、非法添加等因素导致的食源性代谢调节剂污染风险与现有检测技术基质不匹配、风险覆盖面小、分析过程复杂等局限,建立全自动分散固相萃取法净化-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快速测定方便食品中28种食源性代谢调节剂的分析方法。样品经全自动QuEChERS实验仪以0.1%甲酸乙腈提取,基质分散固相萃取法净化前处理后,Shimadzu Shim-pack GIST C18-AQ色谱柱(2.1 mm×100 mm,1.9μm)分离,电喷雾离子源正、负离子同时扫描,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外标法定量。在优化的条件下,28种食源性代谢调节剂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94,方法检出限在0.05~2.0μg/kg之间,方法定量限为0.1~5.0μg/kg。在谷物蛋白棒和面包2种基质中的平均回收率为63.4%~112.0%,相对标准偏差为1.4%~17.7%(n=6)。该方法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分析速度快、高灵敏度、准确、稳定等特点,可满足方便食品中28种食源性代谢调节剂的快速筛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代谢调节剂 方便食品 全自动分散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法检测食品中15种功能糖及糖醇
15
作者 李燕妹 《化学研究与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49-556,共8页
建立了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法测定食品中15种功能糖及糖醇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沉淀蛋白后,采用CarboPac PA10(4×250mm)色谱柱分离,在流速为0.90 mL·min^(-1),柱温为25℃的梯度洗脱条件下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 建立了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脉冲安培法测定食品中15种功能糖及糖醇的分析方法。样品经超声提取、沉淀蛋白后,采用CarboPac PA10(4×250mm)色谱柱分离,在流速为0.90 mL·min^(-1),柱温为25℃的梯度洗脱条件下进行分析,外标法定量。15种功能糖及糖醇在0.25 mg·L^(-1)~50.0 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良好(r≥0.999),方法的定量限为0.08 mg/100g~1.74 mg/100g。以饮料、饼干、巧克力和奶粉为样品基质,在3个不同加标水平下,15种功能糖及糖醇的回收率为90.1%~109.3%,相对标准偏差为0.27%~3.80%。该方法在20 min内即可实现15种功能糖及糖醇的定量分析,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高,可以应用于食品中多种功能糖及糖醇含量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糖 糖醇 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 脉冲安培检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心超滤-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新食品原料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
16
作者 潘城 吴媛 +3 位作者 孟鹏 黄永辉 肖晶 徐敦明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2-329,共8页
基于离心超滤新型前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食品中新食品原料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的测定方法。样品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作为稳定液,经提取液提取定容,超滤管离心净化后在RD-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上分离,用... 基于离心超滤新型前处理技术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食品中新食品原料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的测定方法。样品加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溶液作为稳定液,经提取液提取定容,超滤管离心净化后在RD-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上分离,用四丁基溴化铵-磷酸二氢钾混合溶液/乙腈作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在0.0400~10.0 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线性关系,决定系数为0.9998,液体类样品定量限为1.0 mg/kg,酱油、半固体、固体类样品定量限为4.0 mg/kg。该方法的加标回收率范围为82.1%~103.3%,相对标准偏差为0.7%~2.5%。该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快速、定量准确可靠,适用于多种食品基质中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的定量检测。本研究可有效弥补现有食品中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检测方法的不足,同时可为多种类型食品基质中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的日常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超滤 新食品原料 吡咯并喹啉醌二钠盐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甘膦及其代谢物氨甲基膦酸在茶树体中的分布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郭永春 陈金发 +6 位作者 赵峰 王淑燕 王鹏杰 周鹏 欧阳立群 金珊 叶乃兴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10-518,共9页
为了研究草甘膦在茶树中的转运和代谢,通过向幼龄茶树和成年茶树定量喷施不同剂量的草甘膦(幼龄:0.9 g·m^-2;成年:1.5、4.5 g·m^-2和15 g·m^-2),并在喷施后的1、4、7、15 d和40 d取样,测定茶树各部位草甘膦及其主要代谢... 为了研究草甘膦在茶树中的转运和代谢,通过向幼龄茶树和成年茶树定量喷施不同剂量的草甘膦(幼龄:0.9 g·m^-2;成年:1.5、4.5 g·m^-2和15 g·m^-2),并在喷施后的1、4、7、15 d和40 d取样,测定茶树各部位草甘膦及其主要代谢物氨甲基膦酸的含量,以探究草甘膦及其主要代谢物在茶树中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茶树根部喷施草甘膦后,茶树中的草甘膦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根、叶和茎;而氨甲基膦酸主要积累于茶树根部,幼龄茶树茎和叶中也可检测到氨甲基膦酸(0~0.33 mg·kg^-1),成年茶树茎和叶未检测到氨甲基膦酸。施药40 d后,幼龄茶树在0.9 g·m^-2施药剂量下,根、茎和叶中未检测到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成年茶树在1.5~15 g·m^-2施药剂量下,根中仍检测到草甘膦和氨甲基膦酸残留,分别为2.26~26.73 mg·kg^-1和0.21~2.59 mg·kg^-1,茎和叶中草甘膦残留量较低,为0~0.29 mg·kg^-1。通过田间模拟试验,初步探明了草甘膦被茶树内吸后在不同部位的转运、代谢和富集规律,可为茶园草甘膦的科学管控及风险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草甘膦 氨甲基膦酸 残留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野生茶树资源嘌呤生物碱构成评价及特异资源筛选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陈潇敏 赵峰 +5 位作者 王淑燕 邵淑贤 吴文晞 林钦 王鹏杰 叶乃兴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8-28,共11页
以43份福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测定其嘌呤生物碱构成,并经描述统计分析及聚类分析后,系统地分析了其特征属性。结果显示,参试资源样的嘌呤生物碱构成差异明显,大致可划归4个具体类群:... 以43份福建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供试材料,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测定其嘌呤生物碱构成,并经描述统计分析及聚类分析后,系统地分析了其特征属性。结果显示,参试资源样的嘌呤生物碱构成差异明显,大致可划归4个具体类群:类群Ⅰ嘌呤生物碱总量及构成接近于常见茶树品种;类群Ⅱ嘌呤生物碱较高,且主要由咖啡碱构成,仅含少量苦茶碱和可可碱;类群Ⅲ嘌呤生物碱较高,且苦茶碱与咖啡碱含量相当,仅含少量可可碱;类群Ⅳ嘌呤生物碱高,且构成以苦茶碱为主,咖啡碱和可可碱都较低。经综合评价后,从中筛得嘌呤生物碱构成较特异资源14份,包括高嘌呤生物碱(>60 mg·g^(-1))5份,高咖啡碱(>50 mg·g^(-1))7份,高苦茶碱(>30 mg·g^(-1))7份。本研究可为茶树的种质资源保护、创新、品种选育及生产利用提供更多种质资源信息和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种质资源 嘌呤生物碱 苦茶碱 液质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间砧对‘诺瓦’橘柚果实品质和矿质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郑其铣 邱秀玉 +1 位作者 陈发兴 卢海芬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156-2160,共5页
以‘福橘’(C.tangerina Hort.ex Tanaka)、‘雪柑’(C.sinensis Osbeck)和‘清见’(C.unshih.Marc.Var.Paraecox Tan.×C.Sinensis Osb.)3种不同中间砧高接的‘诺瓦’橘柚(‘Nova’tangelo)的果实为试材,通过测定成熟期果实相关品... 以‘福橘’(C.tangerina Hort.ex Tanaka)、‘雪柑’(C.sinensis Osbeck)和‘清见’(C.unshih.Marc.Var.Paraecox Tan.×C.Sinensis Osb.)3种不同中间砧高接的‘诺瓦’橘柚(‘Nova’tangelo)的果实为试材,通过测定成熟期果实相关品质指标,及果实中主要营养元素、必需微量元素和非必需微量元素等23种矿质元素含量。结果表明,高接树果实品质受中间砧遗传特性的影响,以‘福橘’为中间砧的‘诺瓦’橘柚具有果实小、色泽近红色接近‘福橘’的特征。中间砧对果实矿质元素含量影响显著,‘福橘’砧果实易于富集矿质元素,除Na、Sn和Tl元素外,含量均高于‘雪柑’砧和‘清见’砧果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砧 '诺瓦’橘柚 果实品质 矿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预处理对蒜泥风味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符旭栋 陈何燊 周才琼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31-239,共9页
研究了不同预处理对制备蒜泥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柠檬酸浸泡结合热烫预处理蒜泥(YJ-MG)、微波预处理蒜泥(YW-MG)和超声预处理蒜泥(YC-MG)在含水量、色值和滋味成分无显著差异,以YW-MG色变最小,YJ-MG酸甜鲜味感总体优于YC-MG和YW-... 研究了不同预处理对制备蒜泥风味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柠檬酸浸泡结合热烫预处理蒜泥(YJ-MG)、微波预处理蒜泥(YW-MG)和超声预处理蒜泥(YC-MG)在含水量、色值和滋味成分无显著差异,以YW-MG色变最小,YJ-MG酸甜鲜味感总体优于YC-MG和YW-MG;功能成分分析显示,YW-MG有较高的总硫代亚磺酸酯,YJ处理蒜瓣有较高的总酚;挥发性风味成分分析显示,鲜蒜主要含硫醚类,经不同预处理并制备成蒜泥后,硫醚种类和占比均增加,YJ-MG中硫醚占比最高,YW-MG中硫醚种类最多;风味特征分析显示鲜蒜主要受二烯丙基硫醚和3,4-二甲基噻吩影响,制备成蒜泥后二烯丙基二硫醚和3-乙烯基-4-烯-1,2-环己硫醚占比增加,YC-MG和YW-MG检出了二甲基三硫醚。主成分分析显示硫醚类和噻吩类为蒜泥主要特征风味,以YJ-MG综合得分最高。综上,柠檬酸浸泡结合热烫预处理制备蒜泥风味更佳,微波和超声预处理可改变制备蒜泥的风味,且微波预处理制备蒜泥有利于预防绿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预处理 蒜泥 风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