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福建省云霄县稻飞虱种群发生动态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林来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1-307,共7页
收集整理福建省云霄县2005-2015年稻飞虱灯诱数据、田间调查数据及相关气象资料,分析2005-2015年云霄县稻飞虱发生动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霄县早稻以白背飞虱为绝对优势种群,占91.3%,其次为褐飞虱占8.7%;晚稻前期以白背飞虱为... 收集整理福建省云霄县2005-2015年稻飞虱灯诱数据、田间调查数据及相关气象资料,分析2005-2015年云霄县稻飞虱发生动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云霄县早稻以白背飞虱为绝对优势种群,占91.3%,其次为褐飞虱占8.7%;晚稻前期以白背飞虱为主,占75.7%-77.7%,中后期褐飞虱虫量逐渐超过白背飞虱,占51.6%-63.1%。各年度各月份稻飞虱种群消长动态基本一致,即呈现"双峰型"发展态势。云霄县稻飞虱常年发生7-8代,早稻主害代第四(3)代重于晚稻第七(6)代。白背飞虱始见期早于褐飞虱。11年来平均发生程度3.3级,为中等偏严重发生,主害代呈现提早发生及间歇性爆发为害的特点。气候条件是关键影响因素。台风、西南气流活动、阵性降雨等气候条件对稻飞虱迁入影响明显,而迁入峰次多且迁入峰量大是导致云霄县稻飞虱爆发成灾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背飞虱 褐飞虱 种群动态 气候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云霄县三化螟发生动态及原因分析
2
作者 林来金 何冬吟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5年第2期86-89,共4页
分析了福建省云霄县2004-2013年水稻三化螟发生动态及其为害情况,结果表明,三化螟灯下诱集数量、田间残留量及发生为害程度总体属轻发生趋势。由于当地晚稻收割后大面积开发冬种生产,恶化了三化螟赖以生存发育繁衍的越冬场所,使三化螟... 分析了福建省云霄县2004-2013年水稻三化螟发生动态及其为害情况,结果表明,三化螟灯下诱集数量、田间残留量及发生为害程度总体属轻发生趋势。由于当地晚稻收割后大面积开发冬种生产,恶化了三化螟赖以生存发育繁衍的越冬场所,使三化螟种群数量大量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化螟 发生动态 发生原因 云霄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霄县古茶树保护与利用之我见 被引量:5
3
作者 蔡捷英 钟秋生 陈常颂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6期59-61,共3页
云霄县古茶树是不可多得的茶树资源宝库,对其实施保护与利用,将对茶树育种工作的开展、推进茶树品种优质化和良种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对云霄县古茶树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和利用方案,并对部分古茶树进行特征特性介绍。
关键词 云霄县 古茶树 资源 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霄县杨桃果园橘小实蝇的发生动态及防控 被引量:7
4
作者 林来金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4年第1期23-26,共4页
调查了云霄县杨桃园橘小实蝇种群的发生动态及不同防治试验方法,并探讨了其防控配套技术。结果表明,4种不同防治方法存在极显著差异,防控效果由高至低分别为:性诱防治+套袋>套袋>化学防治>性诱防治。实践表明,性诱防治+果实套... 调查了云霄县杨桃园橘小实蝇种群的发生动态及不同防治试验方法,并探讨了其防控配套技术。结果表明,4种不同防治方法存在极显著差异,防控效果由高至低分别为:性诱防治+套袋>套袋>化学防治>性诱防治。实践表明,性诱防治+果实套袋能有效防控橘小实蝇发生为害,该配套技术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桃 橘小实蝇 种群动态 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霄县马铺乡淮山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吴庆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13年第10期70-71,67,共3页
对云霄县马铺乡淮山产业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淮山 产业现状 存在问题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霄县“早钟6号”枇杷发展前景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明理 《农业与技术》 2002年第3期75-76,80,共3页
本文首先论述云霄县“早钟6号”枇杷的发展前景。指出枇杷将成为云霄县应对中国加入WTO 后最具挑战力的果品之一。从该县地理位置、气候因素以及市场、品牌和品种方面均可看出云霄县规模发 展“早钟6号”枇杷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为... 本文首先论述云霄县“早钟6号”枇杷的发展前景。指出枇杷将成为云霄县应对中国加入WTO 后最具挑战力的果品之一。从该县地理位置、气候因素以及市场、品牌和品种方面均可看出云霄县规模发 展“早钟6号”枇杷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为培育和壮大枇杷产业,提出“早钟6号”枇杷高产优质 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霄县 “早钟6号”枇杷 发展前景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霄县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室的建设与测试质量控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明理 《农业与技术》 2010年第6期44-46,共3页
云霄县是2008年确立的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建设县。本文介绍云霄县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室的建设及测试质量控制。
关键词 云霄县 测土配方施肥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霄县马铃薯品种引进筛选试验
8
作者 吴杨斌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第4期83-84,共2页
为筛选适宜云霄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达到实现增产的目的,在云霄县东厦镇佳洲村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薯1号的产量最高,达20 375.94 kg/hm^2,较对照紫花851增产69.06%,达到极显著... 为筛选适宜云霄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达到实现增产的目的,在云霄县东厦镇佳洲村对引进的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生物性状和经济性状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闽薯1号的产量最高,达20 375.94 kg/hm^2,较对照紫花851增产69.06%,达到极显著水平。希森3号的产量高达19 526.32 kg/hm^2,较对照紫花851增产62.01%。根据综合表现,闽薯1号和希森3号均适宜在云霄县推广种植,可以进入下一步的生产试验;中薯3号、克新19以及荷兰15可以继续进入筛选试验;费乌瑞它不适宜在云霄县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品种筛选 产量 商品率 福建云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霄县枇杷园测土结果与枇杷施肥技术
9
作者 张明理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6期84-85,共2页
分析了云霄县枇杷园土壤测定结果,并针对该结果制定相应的枇杷施肥技术。
关键词 测土 施肥技术 枇杷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柠檬产业发展前景与思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林秀香 林炳洪 《福建热作科技》 2014年第2期59-60,共2页
从福建省的气候、资源、技术及柠檬的发展潜力等方面论述了福建柠檬产业发展的前景,并提出了当前的存在问题及发展思路。
关键词 福建 柠檬产业 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霄农田黄毛鼠种群动态及繁殖特点 被引量:2
11
作者 林来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11期1127-1131,共5页
2002-2011年云霄农田鼠情系统监测结果表明,黄毛鼠是云霄县农田优势种,占84.5%,其种群消长动态呈现明显季节性波动,月平均捕获率为5.4%~9.2%,年内出现2次高峰,除个别年份外,年度间种群消长动态较为平稳.调查数据显示,黄毛鼠雌雄总性比... 2002-2011年云霄农田鼠情系统监测结果表明,黄毛鼠是云霄县农田优势种,占84.5%,其种群消长动态呈现明显季节性波动,月平均捕获率为5.4%~9.2%,年内出现2次高峰,除个别年份外,年度间种群消长动态较为平稳.调查数据显示,黄毛鼠雌雄总性比为1.5∶1,每年的1~12月份均能捕到怀孕鼠,不存在12、1、2月为偶然繁殖期,平均月怀孕率为45.9%,繁殖指数为160.6%,说明黄毛鼠在云霄乃至闽南农区具有较强繁殖能力,成为影响农田黄毛鼠种群数量变动的主要因子.笔者根据黄毛鼠种群消长规律分析,提出了可持续防控农田鼠害的策略,为农田科学灭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毛鼠 种群消长 鼠害 繁殖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蕹菜新品种云霄柳叶白梗蕹菜
12
作者 张明理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85-86,共2页
云霄柳叶白梗蕹菜群体生长整齐一致,分枝力强,口感柔嫩,持嫩性佳,一次性采收可比对照泰国种延长采收期3~5d(天),也可多次采收达5~6次,产品仍可保持叶片狭长,口感柔嫩的优良品质。 云霄柳叶白梗蕹菜,当地俗称“白梗”,选... 云霄柳叶白梗蕹菜群体生长整齐一致,分枝力强,口感柔嫩,持嫩性佳,一次性采收可比对照泰国种延长采收期3~5d(天),也可多次采收达5~6次,产品仍可保持叶片狭长,口感柔嫩的优良品质。 云霄柳叶白梗蕹菜,当地俗称“白梗”,选自当地农家自繁自育的水培蕹菜(空心菜)。从2006年开始,福建省云霄漳南果蔬科学研究所从当地农家白梗蕹菜品种群体中选择健壮的植株留取种子进行繁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蕹菜 柳叶 群体生长 一次性采收 科学研究所 优良品质 自繁自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枇杷裂果病发生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9
13
作者 许奇志 邓朝军 +3 位作者 蒋际谋 陈天佑 陈秀萍 郑少泉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93-96,共4页
调查比较了不同种质、不同栽培环境、不同管理措施等的枇杷裂果情况。结果表明,不同种质枇杷裂果抗性差异大;枇杷裂果的影响因素有雨量、海拔、土壤类型、砧木品种、修剪措施和施肥种类等。
关键词 枇杷 裂果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个杨桃品种在闽南地区的表现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玮玲 林来金 +1 位作者 张宗荣 钟秋珍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2年第4期250-252,共3页
通过对闽南地区不同杨桃品种的物侯期、农艺性状、果实品质指标的比较分析发现,香蜜、马来西亚B17和红龙的物侯期总体早于台湾软枝和泰国种;从食用品质上看,香蜜、红龙、台湾软枝品质较好。香蜜杨桃的果实综合性状优良,经济效益高,已成... 通过对闽南地区不同杨桃品种的物侯期、农艺性状、果实品质指标的比较分析发现,香蜜、马来西亚B17和红龙的物侯期总体早于台湾软枝和泰国种;从食用品质上看,香蜜、红龙、台湾软枝品质较好。香蜜杨桃的果实综合性状优良,经济效益高,已成为目前闽南地区杨桃规模化种植的主推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桃 品种 性状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地区杨桃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玮玲 林武 +2 位作者 吴进权 张泽煌 张健民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1年第2期114-117,共4页
通过调查闽南地区杨桃病虫害发生情况表明,赤斑病和红蜘蛛在当地发生较为严重;夏秋季多种病虫常混合发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自然条件好的丘陵山地果园,病虫危害较轻;品种对比调查表明,香蜜杨桃抗病虫性较强。同时,根据杨桃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调查闽南地区杨桃病虫害发生情况表明,赤斑病和红蜘蛛在当地发生较为严重;夏秋季多种病虫常混合发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自然条件好的丘陵山地果园,病虫危害较轻;品种对比调查表明,香蜜杨桃抗病虫性较强。同时,根据杨桃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桃 病虫害 防治 闽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地区早稻—菜用大豆—青花菜一年三熟循环耕作模式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明理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97,共2页
早稻—菜用大豆—青花菜栽培模式实行水旱轮作,可有效减少土壤中各种虫害、病菌;同时水稻秸秆、毛豆豆秆、青花菜茎秆和菜叶的还田,使3种作物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循环再利用,不仅改善了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补充土壤中有机质,而且使得... 早稻—菜用大豆—青花菜栽培模式实行水旱轮作,可有效减少土壤中各种虫害、病菌;同时水稻秸秆、毛豆豆秆、青花菜茎秆和菜叶的还田,使3种作物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循环再利用,不仅改善了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补充土壤中有机质,而且使得周年3种作物的肥料和农药使用量比往常减少20%以上,有效实现了耕地的种养结合,保证了常年种植的产量和效益不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菜用大豆 循环耕作 闽南地区 一年三熟 水稻秸秆 种养结合 水旱轮作 栽培模式 土壤孔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钟6号”枇杷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国成 陈天佑 蔡斯明 《中国热带农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7-59,共3页
枇杷于春季成熟,正值水果淡季,因而产品畅销,经济效益高。“早钟6号”枇杷是福建省果树所于20世纪90年代初培育的良种,果实2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具特早熟、优质、果大等特性,倍受广大果农和消费者的青睐。2003年福建省枇杷栽培... 枇杷于春季成熟,正值水果淡季,因而产品畅销,经济效益高。“早钟6号”枇杷是福建省果树所于20世纪90年代初培育的良种,果实2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具特早熟、优质、果大等特性,倍受广大果农和消费者的青睐。2003年福建省枇杷栽培面积为42.9万亩,产量11.6万t,其中“早钟6号”枇杷种植面积达21.0万亩,产量4.7万t,分别占福建省枇杷面积和产量的50%和40%,占全国该品种总面积的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枇杷 栽培技术 优质 20世纪90年代初 丰产 栽培面积 福建省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甘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方渝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期13-13,15,共2页
采取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探索施用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甘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商品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在甘薯上施用,可以提高甘薯产量,获得较好的经济收益。
关键词 甘薯 商品有机肥 化肥减量 产量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南地区哈密瓜大棚栽培技术 被引量:6
19
作者 张明理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3期21-22,共2页
引进哈密瓜在闽南地区进行大棚吊蔓栽培,实现春、秋两季种植,错峰上市,每667 m2产值2万元。该文介绍哈密瓜在闽南进行设施栽培的技术要点。
关键词 闽南 哈密瓜 设施栽培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鸡滑液囊支原体病的治疗 被引量:4
20
作者 林建民 《中国畜牧业》 2019年第5期81-82,共2页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又称鸡传染性滑膜炎,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S)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0~90日龄鸡群,该病可经种蛋垂直传播,也可经呼吸道和排泄物、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2000年以来,我国各地报道规模化肉鸡... 鸡滑液囊支原体病又称鸡传染性滑膜炎,是由鸡滑液囊支原体(MS)引起的鸡和火鸡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30~90日龄鸡群,该病可经种蛋垂直传播,也可经呼吸道和排泄物、空气中的气溶胶传播。2000年以来,我国各地报道规模化肉鸡养殖场发病率较高。近几年来,随着蛋鸡产业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液囊支原体病 蛋鸡 鸡滑液囊支原体 治疗 传染性滑膜炎 垂直传播 慢性传染病 排泄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