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细胞分离机AutoPBSC程序与MNC程序采集外周血干细胞的效果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曾丰 魏世金 +5 位作者 黄豪博 黄清华 林秋燕 范丽萍 黄惠炆 付丹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84-1690,共7页
本研究旨在分析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自动采集程序(Auto PBSC程序)与半自动采集程序(MNC程序)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109例采集按对象不同分为自体患者组(患者)和异基因供者组(供者),通过对采集物中干细胞数量与质... 本研究旨在分析COBE Spectra血细胞分离机自动采集程序(Auto PBSC程序)与半自动采集程序(MNC程序)在外周血干细胞采集中的效果及影响因素。109例采集按对象不同分为自体患者组(患者)和异基因供者组(供者),通过对采集物中干细胞数量与质量及采集程序特点的比较,对两种采集程序在两组中的采集结果及影响因素分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全血处理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患者组和供者组两种程序采集物中MNC%与CD34+%、CD34+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含量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MNC程序比较,Auto PBSC程序采集物中血小板混入少,采集物体积小,但抗凝剂用量多,采集时间长(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组两种程序采集物中MNC数(r=0.314,P=0.015)、CD34+细胞数(r=0.922,P=0.000)与采集前对应参数呈正相关,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与WBC数(r=0.369,P=0.004)及MNC数(r=0.495,P=0.000)呈正相关;供者组Auto PBSC程序采集物中MNC数与采集前呈正相关(r=0.896,P=0.000),MNC程序采集物中CD34+细胞数与采集前呈正相关(r=0.666,P=0.000)。患者组Auto PBSC程序采集物中MNC数与CD34+细胞数在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在年龄40岁以下的患者显著高于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P<0.05),而MNC程序年龄在40岁以上患者采集的CD34+细胞数显著高于年龄40岁以下患者(P<0.05)。供者组仅MNC程序采集物中MNC数与CD34+细胞数在男性显著高于女性(P<0.05)。结论:在全血处理量相同时,自体患者和异基因供者PBSC采集中两种程序收获的MNC纯度与CD34+细胞纯度及浓度高度一致,但自体患者PBSC采集结果受年龄与性别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采集 自体 异基因 AutoPBSC程序 MNC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的研究
2
作者 范丽萍 黄豪博 +4 位作者 魏世金 傅丹晖 曾丰 黄清华 洪金全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59-1463,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贮存时间对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的影响及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的可能来源。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不同贮存时间悬浮红细胞和对照血浆中精氨酸酶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比色法检测不同贮存时间悬浮红细胞和对... 目的:探讨不同贮存时间对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的影响及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的可能来源。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不同贮存时间悬浮红细胞和对照血浆中精氨酸酶水平及髓过氧化物酶(MPO)的水平;比色法检测不同贮存时间悬浮红细胞和对照血浆中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应用相关性分析分析方法不同贮存时间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与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及MPO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贮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血浆;但是,不同贮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与对照血浆中MPO水平差异无显著性。三者均不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不同贮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与游离血红蛋白水平不相关(r=0.03),但与MP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6)。结论:不同贮存时间的悬浮红细胞中精氨酸酶水平显著升高,但不随贮存时间延长而增加。悬浮红细胞中残留的少量白细胞,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可能是精氨酸酶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红细胞 贮存时间 精氨酸酶 游离血红蛋白 髓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