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差异表达lncRNAs及其靶基因抑瘤素M在外周血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生强 谢冰颖 +4 位作者 陈娟 谢丽华 叶云金 黄景文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59-363,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差异表达lncRNAs及其靶基因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外周血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在前期lncRNA-mRNA芯片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差异lncRNAs并进行共表达分析的基础上,利用blat软件分析lncRNA...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差异表达lncRNAs及其靶基因抑瘤素M(oncostatin M,OSM)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外周血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在前期lncRNA-mRNA芯片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差异lncRNAs并进行共表达分析的基础上,利用blat软件分析lncRNA TTC28-AS1、linc-IRF2BP2-1、linc-FAM126B-1靶基因;RNAfold预测其二级结构;随机选择绝经后妇女受试者,检测骨密度,正常骨密度妇女25例为对照组,骨质疏松症患者25例为骨质疏松症组;定量PCR检测两组人群外周血lncRNA TTC28-AS1、linc-IRF2BP2-1、linc-FAM126B-1及抑瘤素M的表达。结果blat软件预测lncRNA TTC28-AS1、linc-IRF2BP2-1、linc-FAM126B-1的靶基因为OSM,相关系数分别为0.8506(P=0.0037)、0.9314(P=0.0003)及0.9222(P=0.0004);RNAfold预测3个lncRNAs均具有多个茎环、多分枝内部环结构;lncRNA TTC28-AS1、linc-IRF2BP2-1、linc-FAM126B-1及其靶基因抑瘤素M在骨质疏松症组中表达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小于0.05)。结论lncRNA TTC28-AS1、linc-IRF2BP2-1、linc-FAM126B-1及其靶基因抑瘤素M表达下调可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存在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抑瘤素M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RNA二级结构 lncRNA TTC28-AS1 linc-IRF2BP2-1 linc-FAM126B-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关联基因CLCF1启动子区相互作用转录因子的筛选及分析
2
作者 谢丽华 李生强 +5 位作者 陈娟 叶云金 黄景文 陈玄 陈赛楠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70-1574,共5页
目的检测、分析与CLCF1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方法采用DNA pulldown技术联合质谱鉴定的方法检测与CLCF1基因启动子区域相互作用的蛋白,对鉴定出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50个转录因子,使用平行反应监测(paral... 目的检测、分析与CLCF1基因上游启动子区域相互作用的转录因子。方法采用DNA pulldown技术联合质谱鉴定的方法检测与CLCF1基因启动子区域相互作用的蛋白,对鉴定出的蛋白质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出50个转录因子,使用平行反应监测(parallel reaction monitoring,PRM)技术靶向验证转录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共筛选出251个差异蛋白,GO富集结果表明差异蛋白主要涉及核糖体生物发生、正向调控DNA模板转录等生物学过程,包含转录调节复合物、SWI/SNF超家族型复合物,具有与cAMP应答元件结合、ATP水解活性等分子功能。KEGG通路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型感染、线粒体自噬、甲状腺激素等信号通路。PRM验证发现MAFK、TFE3、MITF、JUNB、FOSL2这5个转录因子表达趋势与DNA pulldown检测结果一致。结论MAFK、TFE3、MITF、JUNB、FOSL2这5个转录因子可能与CLCF1基因启动子区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心肌营养素样细胞因子1 DNA pulldown 质谱 平行反应监测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苓健骨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疗效及转录机制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谢丽华 柴昊 +6 位作者 叶云金 李生强 黄景文 陈娟 陈玄 陈赛楠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58-561,600,共5页
目的探讨续苓健骨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转录组机制。方法选取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续苓健骨颗粒试验组及骨化三醇对照组。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及安全性指标。取6例试验组患者治... 目的探讨续苓健骨颗粒治疗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转录组机制。方法选取肾虚血瘀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续苓健骨颗粒试验组及骨化三醇对照组。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及安全性指标。取6例试验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进行转录组测序,另选6例健康组作为对照,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行KEGG分析。结果完成病例:试验组27例,对照组27例。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3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77.78%(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腰脊刺痛、下肢痿软等临床症状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骨密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保持稳定或呈现上升趋势。两组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转录组测序:试验组治疗前、后有319个差异基因;试验组治疗前与健康组有598个差异基因,其中19个差异基因(包括FOSB、H4C2、RAMP3等)在治疗后其表达显著改变。KEGG分析结果表明,FOSB参与破骨细胞分化、IL-17信号通路。结论续苓健骨颗粒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能够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中医证候疗效优于骨化三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FOSB、RAMP3、H4C2基因及FOSB参与的破骨细胞分化、IL-17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续苓健骨颗粒 肾虚血瘀证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苓健骨方对骨质疏松模型大鼠miRNA表达谱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李生强 陈赛楠 +5 位作者 谢冰颖 陈娟 谢丽华 叶云金 黄景文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561-1566,共6页
目的通过分析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miRNA表达谱变化,探讨续苓健骨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去卵巢法骨质疏松模型大鼠12只,分为模型组6只、续苓健骨方组6只。假手术组6只为对照。造模1个月后,续苓健骨方灌胃12周,检测大鼠胫... 目的通过分析骨质疏松症大鼠模型miRNA表达谱变化,探讨续苓健骨方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去卵巢法骨质疏松模型大鼠12只,分为模型组6只、续苓健骨方组6只。假手术组6只为对照。造模1个月后,续苓健骨方灌胃12周,检测大鼠胫骨骨密度,检测腰椎miRNA表达谱,对差异表达的miRNAs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腰椎miRNAs 58条显著下调、97条显著上调;与模型组比较,续苓健骨方组腰椎miRNAs下调的50条显著上调、上调的60条显著下调;与假手术组比较,续苓健骨方组腰椎miRNAs仅8条有差异。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差异miRNAs靶基因主要参与HIF-1、甲状腺激素、Hedgehog、GnRH、自噬、cAMP及MAPK等信号通路。结论建立了续苓健骨方治疗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的miRNA表达谱;差异miRNAs可能通过调控HIF-1、甲状腺激素、Hedgehog、GnRH、自噬、cAMP及MAPK等信号通路参与续苓健骨方对骨质疏松大鼠的治疗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续苓健骨方 骨质疏松 动物实验 miRNA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续苓健骨方联合阿仑膦酸钠调控EphB4/EphrinB2双向通路对去卵巢骨质疏松大鼠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陈赛楠 李生强 +4 位作者 谢丽华 陈玄 黄景文 陈娟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37-642,共6页
目的观察续苓健骨方联合阿仑膦酸钠对去卵巢快速骨丢失模型大鼠骨密度、结构、骨代谢和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阿仑膦酸钠组和联合用药组,行双... 目的观察续苓健骨方联合阿仑膦酸钠对去卵巢快速骨丢失模型大鼠骨密度、结构、骨代谢和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阿仑膦酸钠组和联合用药组,行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模型;药物分别干预12周后取材,DXA检测股骨骨密度,HE染色观察胫骨组织显微结构,ELISA检测血清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S-CTX)和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PINP)水平,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腰椎EphB4、EphrinB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骨密度显著降低(P<0.001),骨小梁稀疏并且排列紊乱,S-CTX和PINP含量均增高(P<0.01),骨组织EphB4、EphrinB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01)。与模型组相比,3个药物组骨密度均增高,其中以联合用药组最佳(P<0.001),骨小梁较密并且排列规则,S-CTX含量不同程度降低,PINP含量不同程度增高,EphB4、EphrinB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增高。结论续苓健骨方联合阿仑膦酸钠起协同作用,可能通过激活EphB4/EphrinB2信号通路改善骨组织显微结构和血清骨代谢指标,从而提高大鼠骨密度起抗骨质疏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续苓健骨方 阿仑膦酸钠 EPHB4 EPHRIN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与中医肝脾亏虚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蒋红 柴昊 +2 位作者 郭澜 谢丽华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72-1475,共4页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与中医肝脾亏虚的关联性,为运用健脾、补肝法防治POP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近15年来在我院骨质疏松专科门诊检测的女性335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问卷调查、骨密度检测和中医辨证... 目的探讨女性原发性骨质疏松症(primary osteoporosis,POP)与中医肝脾亏虚的关联性,为运用健脾、补肝法防治POP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近15年来在我院骨质疏松专科门诊检测的女性335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结合问卷调查、骨密度检测和中医辨证,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纳入2692例,其中,POP组934例,无POP组1758例,POP组中肝虚418例(44.80%)、脾虚159例(17.00%),无POP组中肝虚803例(45.70%)、脾虚232例(13.20%),脾虚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虚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无POP妇女相比,女性POP与脾虚、肝脾俱虚存在相关性(P<0.05);③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女性POP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脾虚(P<0.05)。结论肝脾亏虚是女性POP的重要因素;脾虚是女性POP发病的危险因素;肝虚在绝经后及老年妇女中发生率均较高,但不随着骨量丢失而进一步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证 肝虚证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设计探讨续苓健骨方对快速骨丢失模型大鼠的组方优化研究
7
作者 陈赛楠 李生强 +4 位作者 谢丽华 陈玄 黄景文 叶云金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06-1012,共7页
目的 通过正交设计观察续苓健骨方中的药物对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 OVX)模型大鼠骨密度、骨微结构和骨代谢影响的主次作用,并探讨疗效较佳优化组别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优化1组、优化... 目的 通过正交设计观察续苓健骨方中的药物对卵巢切除术(ovariectomy, OVX)模型大鼠骨密度、骨微结构和骨代谢影响的主次作用,并探讨疗效较佳优化组别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续苓健骨方组、优化1组、优化2组、优化3组、优化4组、优化5组、优化6组、优化7组和优化8组,每组10只,采用OVX制备大鼠快速骨丢失模型,连续灌胃12周后取材备检。双能X线骨密度仪检测胫骨近端骨密度,micro-CT检测胫骨微观结构,ELISA检测血清骨吸收金指标CTX和骨形成金指标PINP的含量,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股骨OPG、RANKL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续苓健骨方组、优化4组、6组和7组骨密度均显著升高(P<0.05),优化4和7组Tb.N和BV/TV显著升高(P<0.001),续苓健骨方组和优化1~8组血清CTX、PINP均不同程度降低,续苓健骨方组和优化7组OPG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RANKL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 优化4组、6组和7组是治疗效果较好的组别,可通过调控OPG/RANKL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续断、骨碎补、女贞子、红花和川芎是续苓健骨方取效的主要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续苓健骨方 正交设计 OPG/RANKL 中医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lit3/Robo1通路探讨健骨颗粒对大鼠骨量丢失模型的影响
8
作者 陈赛楠 黄云梅 +3 位作者 周芬 王志强 魏振朴 林燕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320,共8页
目的观察健骨颗粒对去卵巢快速骨量丢失模型大鼠H型血管和Slit3/Robo1通路的影响,探讨其补虚化瘀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SD大鼠模型,灌胃干预6周,micro-CT观察胫骨近端微观结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型血管,ELISA检测... 目的观察健骨颗粒对去卵巢快速骨量丢失模型大鼠H型血管和Slit3/Robo1通路的影响,探讨其补虚化瘀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制备SD大鼠模型,灌胃干预6周,micro-CT观察胫骨近端微观结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H型血管,ELISA检测血清CTX和BALP,Real-time PCR检测股骨Slit3和Robo1 mRNA的表达水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Slit3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obo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骨密度、骨小梁体积分数、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厚度均显著降低(P<0.01)和骨小梁分离度显著增大(P<0.001),H型血管阳性面积占比显著降低(P<0.001),Sli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Rob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未见显著变化。与模型组相比,健骨颗粒组骨密度升高(P<0.05)和骨小梁分离度降低(P<0.001),H型血管阳性面积占比升高(P<0.05),血清CTX水平显著降低(P<0.001)、BALP水平略降低,Slit3 mRNA表达略下调和蛋白平均光密度值显著下降(P<0.05),Robo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健骨颗粒可通过Slit3/Robo1信号通路促进H型血管新生,提高骨量和改善骨微结构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健骨颗粒 H型血管 Slit3/Robo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碎补-续断药对对成骨/破骨代谢的双向调控作用及其对Hif1ɑ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陈玄 陈娟 +6 位作者 谢丽华 李生强 黄景文 叶云金 陈赛楠 黄小彬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分析骨碎补-续断药对对成骨/破骨代谢的调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制备空白、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的骨碎补-续断含药血清。采用CCK-8法、ALP染色法和茜素红染色法,分别观察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增殖、成骨和矿化能力... 目的分析骨碎补-续断药对对成骨/破骨代谢的调控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分别制备空白、低剂量、中剂量及高剂量的骨碎补-续断含药血清。采用CCK-8法、ALP染色法和茜素红染色法,分别观察含药血清对MC3T3-E1细胞增殖、成骨和矿化能力的影响;采用CCK-8法和TRAP染色法观察含药血清对RAW264.7细胞增殖和破骨分化能力的影响。采用系统药理学的方法分析药物的可能作用靶点,并结合RT-PCR和Western-blot的方法验证。结果中剂量和高剂量骨碎补-续断含药血清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抑制RAW264.7细胞的增殖,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间没有明显差异;同时,中、高剂量含药血清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ALP活性和钙化能力,抑制RAW264.7细胞的TRAP活性,中剂量和高剂量间没有显著性差异。骨碎补-续断药对的可能作用靶点涉及HIF1ɑ,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证实中剂量含药血清可提高MC3T3-1细胞Hif1ɑ基因的mRNA和蛋白水平及RAW264.7细胞的HIF1ɑ蛋白水平。结论骨碎补-续断药对具有促进成骨代谢,抑制破骨代谢的作用,HIF1ɑ可能是骨碎补-续断药对的一个重要作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骨质疏松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碎补 续断 Hif1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8-5p靶向H型血管调控因子Slit3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赛楠 黄云梅 +1 位作者 林燕萍 黄美雅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959-965,共7页
目的 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H型血管调控因子Slit3表达差异,进一步探讨其上游靶向调控miRNAs。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和模型组,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检测骨组织Sli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可能与Slit3-3′UTR... 目的 观察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中H型血管调控因子Slit3表达差异,进一步探讨其上游靶向调控miRNAs。方法 雌性SD大鼠随机分假手术组和模型组,Real-time PCR和免疫组化检测骨组织Slit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生物信息学预测可能与Slit3-3′UTR互作的miRNAs,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Slit3-3′UTR重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和miRNAs表达载体共转染293 T细胞,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测定荧光素酶活性验证miRNA对Slit3-3′UTR的靶向作用。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Slit3 mRNA表达水平略上调和平均光密度显著上调,生物信息学预测Slit3-3′UTR与miR-148a-5p、miR-148b-5p、miR-410-3p、miR-129-5p和miR-374-5p存在碱基结合位点,野生型Slit3-3′UTR共转染miR-148b-5p荧光活性下调至空白对照组的68.91%,突变型Slit3-3′UTR共转染miR-148b-5p荧光活性未见下调。结论 Slit3可能是绝经后骨质疏松症H型血管的调控基因,miR-148b-5p与Slit3-3′UTR的靶向结合直接调控Slit3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H型血管 Slit3 miR-148-5p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K/mTOR信号通路探讨六味地黄丸对氧化应激状态下成骨细胞自噬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谢丽华 郭澜 +3 位作者 陈赛楠 李生强 陈娟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从ERK/mTOR信号通路观察六味地黄丸对氧化应激状态下MC3T3-E1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过氧化氢(H 2O 2)模拟氧化应激状态,六味地黄丸(LWDH)含药血清干预MC3T3-E1细胞,将细胞分为Model组(H 2O ... 目的从ERK/mTOR信号通路观察六味地黄丸对氧化应激状态下MC3T3-E1细胞自噬的影响,探讨其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用过氧化氢(H 2O 2)模拟氧化应激状态,六味地黄丸(LWDH)含药血清干预MC3T3-E1细胞,将细胞分为Model组(H 2O 2干预)、Blank组(空白血清)、LWDH组(LWDH含药血清)、Rap组(mTOR通路抑制剂)、U0126组(ERK通路抑制剂)、Rap+LWDH组(mTOR通路抑制剂、LWDH含药血清)、U0126+LWDH组(ERK通路抑制剂、LWDH含药血清);以不做干预的Control组作为对照。通过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检测细胞ROS水平;检测自噬蛋白LC3B及ERK/mTOR信号通路相关蛋白mTOR、p-mTOR、ERK1/2和p-ERK1/2的表达。结果ROS结果显示,与Model组相比,LWDH组、Rap组、U0126等各组细胞的ROS水平皆降低(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Model组相比,LWDH组、Rap组、LWDH+Rap组蛋白LC3Ⅱ/Ⅰ增高(P<0.05);与Model组相比,LWDH组、Rap组与Rap+LWDH组的p-mTOR蛋白表达下调(P<0.05),LWDH组、U0126组的p-ERK1/2蛋白表达下调(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可能与抑制ERK/mTOR信号通路诱导氧化应激状态下成骨细胞自噬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丸 成骨细胞 氧化应激 自噬 ERK/mTOR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ji-MG63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心肌营养蛋白样细胞因子1(CLCF1)对RANKL/OPG比值及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娟 叶云金 +3 位作者 谢丽华 陈赛楠 葛继荣 许惠娟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Raji-MG63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心肌营养蛋白样细胞因子1(cardiotrophin-like cytokine factor 1,CLCF1)基因对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成骨细胞... 目的探讨Raji-MG63细胞共培养体系中,心肌营养蛋白样细胞因子1(cardiotrophin-like cytokine factor 1,CLCF1)基因对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和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通过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CLCF1基因敲除Raji细胞系,实验分2组:对照组(Control组)和CLCF1敲除组(CLCF1-KO组)。应用Transwell技术建立Raji-MG63细胞共培养体系,通过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CLCF1、OPG、RANKL及JAK2/STAT3蛋白的变化。运用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检测和茜素红染色观察成骨细胞分化能力。结果WB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CLCF1敲除组OPG(P<0.01)蛋白明显下调,RANKL/OPG比值升高(P<0.001),磷酸化JAK2(P<0.001)和STAT3(P<0.01)蛋白明显下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LP活性检测和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Raji-MG63细胞共培养体系中,CLCF1敲除组MG63细胞ALP活性和矿化形成能力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LCF1基因能通过调控RANKL/OPG比值和JAK2/STAT3通路影响成骨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CF1 RANKL/OPG JAK2/STAT3通路 成骨分化 骨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