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医药防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专家共识(2015) 被引量:376
1
作者 葛继荣 郑洪新 +12 位作者 万小明 王拥军 卢敏 杨鸫祥 罗毅文 赵咏芳 鞠大宏 刘柏龄 孙树椿 王和鸣 施杞 石印玉 刘忠厚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023-1028,共6页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医药与骨病学科组在前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检索和评价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临床医师的问卷调查和学科组讨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咨询我国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意见,制定本共...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医药与骨病学科组在前期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检索和评价相关文献资料,通过临床医师的问卷调查和学科组讨论,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并咨询我国中医骨伤科界名老专家意见,制定本共识,旨在为中医学或中西医结合医学专业医师提供参考。共识提出:根据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分为肾阳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肾虚血瘀证、脾胃虚弱证和血瘀气滞证,明确相应治法和中药方剂;原则是"辨证施治,整体调节,防治结合",合理选择治疗方案、观察指标和检测项目,关注长期用药的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评价与监测;并强调预防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原则与方法,充分发挥中医学的特色和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中医 中药 辨证论治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乌龙茶防病保健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陈玲 林炳辉 +1 位作者 陈文岳 林智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8,共4页
采用传统的饮茶方法对福建乌龙茶的调脂、抗动脉硬化、降压、减肥、延缓衰老和美容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乌龙茶具有降低TC、TG,提高HDL-C的调脂作用,同时还能延迟OX-LDL氧化时间,有一定的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有降低收缩压和舒张... 采用传统的饮茶方法对福建乌龙茶的调脂、抗动脉硬化、降压、减肥、延缓衰老和美容的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乌龙茶具有降低TC、TG,提高HDL-C的调脂作用,同时还能延迟OX-LDL氧化时间,有一定的抗动脉硬化的作用,有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降压作用,有减轻体重、缩小腹围、减少腹部皮下脂肪堆积的减肥作用,有改善中医脾虚、肾虚的衰老见证,全面提高SOD、T淋巴细胞亚群数和NK细胞活性的抗衰老作用,有调节面部皮肤脂质和保水率的美容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建 乌龙茶 防病保健作用 临床研究 调脂 降压 减肥 抗动脉硬化 延缓衰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基本证候研究 被引量:59
3
作者 谢雁鸣 朱芸茵 +5 位作者 葛继荣 朴海垠 于嘉 王和鸣 陈卫衡 邢美荣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7年第2期38-44,共7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证候因素和证候特征。方法: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调查问卷的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和决策树等数据挖掘技术,对横断面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除骨痛、驼背、身高变矮、骨折外...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证候因素和证候特征。方法:根据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和调查问卷的方法,采用描述性统计、聚类分析和决策树等数据挖掘技术,对横断面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除骨痛、驼背、身高变矮、骨折外,中医主要症状为腰膝酸软、视物模糊、发脱、腿沉、倦怠乏力和畏寒肢冷;次要症状为怕热、眼睛干涩、烦躁易怒、头晕、齿摇、耳鸣、气短、便秘和盗汗。(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主要证候为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主要证候因素为阴虚、阳虚、气虚、气滞、湿浊和血瘀;(3)阴虚决策树诊断模型以五心烦热、盗汗和便秘三个变量为主,阳虚决策树诊断模型以畏寒肢冷、大便稀溏、腰膝酸软、头晕和气短五个变量为主。结论:(1)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医6个主要症状和9个次要症状,主要证候因素为阴虚、阳虚、气虚、气滞、湿浊和血瘀,常见证候为肾阳虚证、肾精不足证、肾气虚证、肾阴阳两虚证、脾肾阳虚证、肾阴虚证和肝肾阴虚证。(2)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肾、肝、脾三脏虚损为本,气滞、湿浊、血瘀为标的本虚标实之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证候 临床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从脾论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4
作者 冯歆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68-972,共5页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当前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肾虚为主要病机,补肾为主要治法形成普遍认识,而脾虚对本病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根据中医学对骨...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当前实验研究及临床观察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以肾虚为主要病机,补肾为主要治法形成普遍认识,而脾虚对本病的影响研究相对较少。根据中医学对骨质疏松症病因病机特点的认识,结合现代医学对中医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对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要按照中医的理法方药进行辩证论治,因证施治,不能简单地治疗某一脏一腑,要看到骨质疏松症的复杂性和难治性。从传统医学中脾对骨质疏松症的认识到脾脏与骨质疏松症关系的实验研究再到健脾补肾的临床观察,无不表明脾虚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地位。肾虚为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病机,补肾滋肾的治疗总则固然重要,与此同时必须要重视补益脾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脾虚 补肾健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辐射成像技术对中医经络研究的一个新奉献——人体体表确有古人描述的经脉循行路线 被引量:2
5
作者 胡翔龙 吴宝华 +2 位作者 许金森 汪培清 黄晓卿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7-87,共1页
关键词 红外辐射成像 中医 经络 人体体表 经脉循行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乌龙茶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陈文岳 林炳辉 +4 位作者 陈岭 庄丽莲 杨志博 诹访芳季 松井阳吉 《中国茶叶》 1998年第1期20-21,共2页
关键词 肥胖症 单纯性 乌龙茶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经络—人体机能调控研究的新天地 被引量:3
7
作者 胡翔龙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5年第5期113-117,共5页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我国经络研究的历程,并从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走中国自己经络研究的道路;注意保持经络研究的合理格局,切实分清主次抓住问题的核心;历史地、科学地看待中医经络学说,开拓人体机能调控研究的新天地;实践是检验真...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我国经络研究的历程,并从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走中国自己经络研究的道路;注意保持经络研究的合理格局,切实分清主次抓住问题的核心;历史地、科学地看待中医经络学说,开拓人体机能调控研究的新天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象和事实是科学创新的基础;充分珍惜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等五个方面对经络研究的指导思想,经络学说的核心和经络研究的突破方向以及经络研究中的继承和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医药学 经络研究 人体机能调控 认识论 中医基础理论 中医经络学说 调控研究 人体机能 天地 经络研究 辨证唯物主义 科学创新 认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辐射成像技术中等温显示与全温显示在中医经络研究中的应用
8
作者 许金森 汪培清 +2 位作者 胡翔龙 吴宝华 张福强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红外辐射成像 等温显示 全温显示 中医 经络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敏感性与老年脂质代谢紊乱中医易患因素聚集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吴松鹰 杨持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6期1054-1055,共2页
关键词 脂质代谢紊乱 胰岛素敏感性 中医易患因素 老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体表循经红外辐射轨迹的主要特征和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105
10
作者 胡翔龙 汪培清 +2 位作者 许金森 吴宝华 许小洋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5-328,共4页
利用红外辐射成像技术 ,对人体体表的循经红外辐射轨迹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结果表明这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群之中的正常生命现象 ,证实了古人对十四经脉循行路线的描述 ,并归纳出它的 5个基本特点和显现的规律 。
关键词 循经红升辐射轨迹 经络 红外辐射成像技术 人体 体表 显现规律 主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关联基因CLCF1 mRNA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陈娟 谢丽华 +3 位作者 李生强 许惠娟 赖玉链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差异表达基因CLCF1、ASB1和PROK2的mRNA表达水平。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肾阴虚证组30例,27例健康绝经后妇女为对照组,RT-PCR法检测外周血CLCF1、ASB1和PROK2 mRNA的表达。结果肾...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差异表达基因CLCF1、ASB1和PROK2的mRNA表达水平。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肾阴虚证组30例,27例健康绝经后妇女为对照组,RT-PCR法检测外周血CLCF1、ASB1和PROK2 mRNA的表达。结果肾阴虚组CLCF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Z=-2.621,P=0.009);肾阴虚组ASB1mRNA表达与对照组比较,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组比较,肾阴虚组PROK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与CLCF1 mRNA表达下调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阴虚证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CLCF1 基因表达 Cardiotrophin-like CYTOKINE FACTOR 1 ( CLCF1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差异表达基因CLCF1蛋白表达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谢丽华 陈娟 +4 位作者 许惠娟 李生强 赖玉链 冯歆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425-1428,1444,共5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与CLCF1、ASB1和PROK2基因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方法,中医辨证肾阴虚证组29例,28例健康绝经后妇女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CLCF1、ASB1和PROK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骨质疏松症肾阴虚...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与CLCF1、ASB1和PROK2基因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病例对照方法,中医辨证肾阴虚证组29例,28例健康绝经后妇女为对照组,Western blot法检测外周血CLCF1、ASB1和PROK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骨质疏松症肾阴虚组CLCF1蛋白表达水平(0.483±0.151)明显低于对照组(0.706±0.255),P=0.0001,统计学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肾阴虚组ASB1和PROK2蛋白表达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CLCF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与CLCF1蛋白下调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阴虚证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心肌营养蛋白样细胞因子1 蛋白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关联LincRNA uc431+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生强 许惠娟 +3 位作者 陈娟 谢丽华 谢冰颖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66-971,共6页
目的探讨lincRNA uc431+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OP)肾阴虚证的关系及其二级结构特征。方法在前期研究证实了CLCF1是POP肾阴虚证的重要关联基因,并在血液lncRNA芯片检测中筛选了POP肾阴虚证的特异lincRNAs,本... 目的探讨lincRNA uc431+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OP)肾阴虚证的关系及其二级结构特征。方法在前期研究证实了CLCF1是POP肾阴虚证的重要关联基因,并在血液lncRNA芯片检测中筛选了POP肾阴虚证的特异lincRNAs,本文采用blat软件对靶基因为CLCF1的lncRNA进行分析;采用分析软件RNAfold对lncRNA及其二级结构进行预测;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肾阴虚证组25例,健康绝经后妇女25例设为正常对照组。用定量PCR技术检测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组、对照组外周血lincRNA uc431+及CLCF1的表达水平。结果 blat软件预测lincRNA uc431+的靶基因为CLCF1,相关系数为-0.8192(P=0.0069);RNAfold软件预测发现lincRNA uc431+有多个茎环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OP肾阴虚证组CLCF1 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lincRNA uc431+在POP肾阴虚证组中表达出现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incRNA uc431+的表达下调可能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中药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肾阴虚证 linc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关联基因LTBP1 mRNA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许惠娟 谢丽华 +3 位作者 李生强 陈娟 赖玉链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76-480,共5页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关联基因LTBP1及PCSK6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与LTBP1及PCSK6基因表达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肾阳虚证组25例,32例健康绝经后妇女为对照组,RT-PC... 目的研究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关联基因LTBP1及PCSK6的mRNA表达水平,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与LTBP1及PCSK6基因表达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肾阳虚证组25例,32例健康绝经后妇女为对照组,RT-PCR法检测外周血LTBP1及PCSK6 mRNA的表达。结果肾阳虚证组LTBP1 mRNA表达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F=7.473,P=0.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阳虚证组PCSK6 mRNA表达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GO分析参与到的生物途径有细胞外组织形成、代谢过程、磷酸化作用、蛋白磷酸化、TGF-β的细胞外基质合成、BMP信号通路、细胞分泌等;通过Pathway分析参与到弹性纤维形成、细胞外基质组织、整合胰腺癌的通路、TGF-β信号通路、发育生物学、神经生长因子信号转导等通路相关。结论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与LTBP1基因表达下调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肾阳虚证 LTBP1 PCSK6 M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生强 冯尔宥 +4 位作者 张怡元 邱龙龙 谢冰颖 谢丽华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15-1218,1253,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相关基因的信息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肾阴虚证组3例、肾阳虚证组3例、无肾虚证组3例,并选择正常骨密度人群3例设... 目的通过检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的差异,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相关基因的信息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肾阴虚证组3例、肾阳虚证组3例、无肾虚证组3例,并选择正常骨密度人群3例设为正常对照组。用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检测4组人群骨组织基因表达谱,筛选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并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通路等相关功能分析。结果肾阴虚证组与正常对照组、肾阳虚证组、无肾虚证组的差异表达基因分别为2378、4026、4071条,肾阴虚证组与其他3组比较共同的差异表达基因有344条,这些差异基因参与免疫调节、矿物质吸收、激素合成、组氨酸代谢等11条信号通路。结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的相关基因主要与免疫调节、激素合成、组氨酸代谢、矿物质吸收等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肾阴虚证 基因表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的关联蛋白LTBP1的表达及其cDNA测序的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许惠娟 陈娟 +4 位作者 谢丽华 李生强 赖玉链 邹厚辉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5-909,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与LTBP1蛋白表达及cDNA变化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肾阳虚证组27例,27例健康绝经后妇女为对照组,Western-blot法检测外周血LTBP1的蛋白表达,对cDNA片段进行测序。结果肾... 目的探讨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与LTBP1蛋白表达及cDNA变化的关联性。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中医辨证肾阳虚证组27例,27例健康绝经后妇女为对照组,Western-blot法检测外周血LTBP1的蛋白表达,对cDNA片段进行测序。结果肾阳虚证组LTBP1蛋白表达水平(0.365±0.278)低于健康对照组(0.675±0.58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NA测序在健康对照组与肾阳虚证组中碱基无有意义的突变。结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阳虚证与LTBP1蛋白表达下调相关联,测序发现与碱基突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肾阳虚证 LTBP1 蛋白表达 C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冯歆 李生强 +1 位作者 赖玉琏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7-359,445,共4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对134例绝经后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年龄、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的计算和骨密度的测定。行双膝关节负重正位X线拍片,按照骨关节炎Kellgren分级标准将骨性关节炎患...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方法对134例绝经后妇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行年龄、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的计算和骨密度的测定。行双膝关节负重正位X线拍片,按照骨关节炎Kellgren分级标准将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4级,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不同把4级骨性关节炎分成轻度组和重度组。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与其伴发的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结果绝经后妇女患者的骨密度与年龄呈负相关,与体重、身高及体重指数呈正相关。重度组和轻度组相比较在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年龄与股骨颈骨密度上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股骨颈骨密度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对股骨颈骨密度的影响较大,因此用协方差分析排除年龄混杂因素对股骨颈骨密度的影响,重度组和轻度组在股骨颈骨密度上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越严重,骨密度越低。骨性关节炎可能是骨质疏松症发生或加重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 骨性关节炎 骨密度 骨质疏松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a-miR-655靶向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关联基因CLCF1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娟 谢丽华 +4 位作者 李生强 许惠娟 陈赛楠 马海珍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939-943,共5页
目的研究靶向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关联基因CLCF1的microRNAs。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可能与CLCF1基因3'非编码区(3'Non encoding area,3'UTR)作用的miRNAs;将人工合成的野生型和突变型CLCF1基因3'UTR区序列... 目的研究靶向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关联基因CLCF1的microRNAs。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可能与CLCF1基因3'非编码区(3'Non encoding area,3'UTR)作用的miRNAs;将人工合成的野生型和突变型CLCF1基因3'UTR区序列克隆至荧光素酶报告质粒;将重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和miRNAs表达载体共转染293T细胞,用双荧光素酶检测试剂盒测定荧光素酶活性,验证miRNA对CLCF1基因翻译水平的抑制作用。结果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显示,CLCF1基因3'UTR与hsa-miR-655、hsa-miR-300、hsa-miR-381、hsa-miR-374c、hsa-miR-515等5个miRNAs存在互补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hsa-miR-655组荧光活性下调至33.0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当使用突变型CLCF1基因3'UTR,荧光活性上调至67.22%,说明hsa-miR-655对CLCF1 3'UTR的基因表达水平有显著抑制作用;与对照组比较,hsa-miR-374c和hsa-miR-515组荧光活性分别下调27.27%(P=0.000)和27.74%(P=0.006),二者对CLCF1 3'UTR的基因表达水平有一定抑制作用;hsa-miR-300和hsa-miR-381组与对照组相比,荧光活性分别下调6.35%(P=0.213)和9.89%(P=0.127),二者对CLCF1 3'UTR的基因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hsa-miR-655通过靶向结合CLCF1 mRNA的3'UTR区,在转录后水平负性调控绝经后骨质疏松症肾阴虚证关联基因CLCF1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肾阴虚证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CLCF1基因 微小RNA 3'非编码区 荧光素酶报告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身高缩短程度与骨质疏松发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聂达荣 马海珍 +3 位作者 许惠娟 陈娟 叶云金 葛继荣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83-487,共5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身高缩短程度与骨质疏松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妇女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包括现在、年轻时身高;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髋部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和无骨质疏松组;用SPSS 20.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筛...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身高缩短程度与骨质疏松发生的关系。方法随机选择绝经后妇女进行健康问卷调查,包括现在、年轻时身高;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腰椎、髋部骨密度,分为骨质疏松组和无骨质疏松组;用SPSS 20.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结果共筛选入组263例,骨质疏松组160例、无骨质疏松组103名:(1)两组资料的一般比较:年龄、身高缩短(H/cm)、BMI、膝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等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身高、体重、绝经年龄等因素无统计学意义(P>0.05);(2)各因素与骨密度的相关性分析:身高缩短、关节炎等因素与腰椎、髋部骨密度呈负相关,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骨密度呈负相关、与髋部骨密度无相关性;以身高缩短作为因变量,骨质疏松、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为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y=0.027+0.008×骨质疏松+0.009×膝关节炎+0.003×腰椎间盘突出,标准回归系数依次为0.183、0.171、0.063,骨质疏松对身高缩短程度影响最大,其次是膝关节炎;(3)263例不同身高缩短的分布情况:身高缩短H>3 cm,无骨质疏松和有骨质疏松占各本组的31.1%和50.0%;从箱式图可以知道三组身高缩短均值从高到低依次是:重度骨质疏松、轻度骨质疏松、无骨质疏松。结论绝经后妇女身高缩短与骨密度呈负相关,骨质疏松能够影响身高缩短,身高缩短越大骨质疏松越严重。身高缩短3 cm时提示可能发生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高缩短 骨密度 绝经后妇女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不同频率和取穴对膀胱逼尿肌功能减弱的调节效应差异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韩静 叶笑然 +2 位作者 孟宪军 陈玄 黄晓卿 《世界中医药》 CAS 2012年第5期427-430,共4页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频率和取穴调节膀胱逼尿肌功能减弱的效应差异,为电针治疗排尿障碍症穴位及电针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0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据穴位及电针频率分为中极2Hz和100Hz、三阴交2Hz和100Hz、曲池... 目的:探讨电针不同频率和取穴调节膀胱逼尿肌功能减弱的效应差异,为电针治疗排尿障碍症穴位及电针参数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10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据穴位及电针频率分为中极2Hz和100Hz、三阴交2Hz和100Hz、曲池2Hz和100Hz6个亚组)。静脉输注0.05%山莨菪碱建立逼尿肌功能减弱模型,检测指标为各组充盈期膀胱内压波形及排尿期分时排尿速度。结果:1)中极2Hz、三阴交2Hz、曲池2Hz、三阴交100Hz组的排尿初速度显著大于模型组(P<0.05);2)所有2Hz电针组排尿速度随时间下降的速率均大于模型组(P<0.05);3)2Hz电针不同穴位加快初始排尿速度的效应存在穴位差异性,效应大小依次为:三阴交=中极>曲池。结论:1)电针可显著加快逼尿肌功能减弱模型排尿期的排尿速度;2)2Hz电针加快排尿速度的效应优于100Hz电针,且效应存在穴位差异性,三阴交和中极穴优于曲池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电针频率 逼尿肌 排尿障碍 穴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