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水土保持教育
1
作者 陈志强 沈秋华 杨满根 《地理教学》 2022年第11期56-60,共5页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与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是提高公民水土保持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中学生开展水土保持教育十分必要。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和高中地理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将中学地理教科书中水土保持知识归纳为三种类型:水土资源的重要性... 加强水土保持宣传教育与普及水土保持科学知识是提高公民水土保持意识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中学生开展水土保持教育十分必要。本文以人教版初中和高中地理教科书为研究对象,将中学地理教科书中水土保持知识归纳为三种类型:水土资源的重要性;水土流失的规律、分布和危害;水土保持措施及其效益。本文总结了水土保持知识的内容指向性及其在教科书中的呈现形式,从数量分布、内容结构和课程结构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学地理教材中水土保持知识的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充分利用中学地理教科书中水土保持知识的教学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教育 教科书 中学地理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化三维目标 重组教学素材——两教“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的尝试 被引量:1
2
作者 蔡明忠 《地理教学》 2012年第3期17-19,共3页
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会不断积累感性经验,不断思辨课程标准本意,不断反思教学设计,不断调整教学行为,使教学设计逐渐回归新课程的本意,教学活动逐渐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我在2010年第二次教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水资... 教师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会不断积累感性经验,不断思辨课程标准本意,不断反思教学设计,不断调整教学行为,使教学设计逐渐回归新课程的本意,教学活动逐渐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我在2010年第二次教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时,就结合自己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理利用 水资源 三维目标 教学素材 课程标准 细化 重组 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化问题 培养技能——一道高考试题的教学设问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蔡明忠 《地理教学》 2016年第23期40-42,共3页
试题作为高考备考的重要元素,已从单一练习的功能发展到借助试题把握能力要求,体验信息隐藏方式,感悟设问角度,尝试专业表达,提升地理素养等功能。高考地理试题的开发与利用能使课堂复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具体化、系统化,也更... 试题作为高考备考的重要元素,已从单一练习的功能发展到借助试题把握能力要求,体验信息隐藏方式,感悟设问角度,尝试专业表达,提升地理素养等功能。高考地理试题的开发与利用能使课堂复习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加具体化、系统化,也更具开放性、启发性和可操作性。但教师在复习时,如果对原题不经改造就直接使用,学生往往难以真正理解试题的考核要求,也就无法借助试题提升能力。在讲解试题时,不应只追求试题的数量而忽视试题的内涵,有时需将问题细化,分步骤地训练学生理解题意,把握设问指向,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将信息重组,从而揭示解题所需的各种信息,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原理、地理概念等上位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现象.论证和探究地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讲解试题 细化设问 能力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对学生经验误判导致教学低效的原因及对策——以高中地理必修Ⅱ《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蔡明忠 《地理教学》 2013年第24期21-22,20,共3页
分析了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的原因:教师以自己的生活阅历代替学生的经历,教师以自己的专业认知代替学生的生活认知,教师以教材的事例代替学生的真实见闻,教师以个体的经验代替大众的经验。提出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熟悉的、亲历的、真实的... 分析了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的原因:教师以自己的生活阅历代替学生的经历,教师以自己的专业认知代替学生的生活认知,教师以教材的事例代替学生的真实见闻,教师以个体的经验代替大众的经验。提出教学中应关注学生熟悉的、亲历的、真实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经验 低效 地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培养学生综合思维进阶的问题设计策略--以“河流地貌”专题复习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蔡明忠 《地理教学》 2021年第16期21-23,30,共4页
本文探讨如何立足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开展促进地理学科综合思维进阶的问题式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利用不良结构的情境材料,随主题要素递进叠加,设计有序的问题链,不断提升问题的难度和思维的深度。... 本文探讨如何立足课程标准,结合教材开展促进地理学科综合思维进阶的问题式教学,使课堂教学成为提升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笔者利用不良结构的情境材料,随主题要素递进叠加,设计有序的问题链,不断提升问题的难度和思维的深度。通过解决问题,一方面指导学生学会将不良结构材料解构为良性结构的材料;另一方面,训练学生的多元思维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实现核心素养水平等级的进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思维 问题设计 高中地理 河流地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拓宽高考试题使用视角 挖掘核心素养教育信息
6
作者 蔡明忠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6-48,共3页
每年高考结束后,一线教师都会对高考试题进行研究,探究命题意图、试题特点、命题规律,以期提高高考复习与日常教学效率.然而,置身于高考试卷时,教师习惯性地只关注试题的知识点、难易度,而忽视其背后所承载的地理方法、地理思想.使用高... 每年高考结束后,一线教师都会对高考试题进行研究,探究命题意图、试题特点、命题规律,以期提高高考复习与日常教学效率.然而,置身于高考试卷时,教师习惯性地只关注试题的知识点、难易度,而忽视其背后所承载的地理方法、地理思想.使用高考试题不能局限于提高应试能力,而应使之成为拓宽学科认知范畴、完善学科认知结构、强化学科思维训练、展示学科思维方法、理解学科知识意义、促进学科情感升华的重要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题利用 核心素养 拓宽视角 课堂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试题讲解低效的原因及对策
7
作者 蔡明忠 《地理教学》 2011年第11期19-21,共3页
试题讲解作为引导学生学会灵活地应用地理知识、地理原理解决问题,提高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对材料的讲解应能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为此,教师讲解时应符合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出发。然而,由于受... 试题讲解作为引导学生学会灵活地应用地理知识、地理原理解决问题,提高地理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师对材料的讲解应能被学生所理解和接受。为此,教师讲解时应符合最近发展区教学理论,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经验出发。然而,由于受思维习惯与经验限性的影响,教师讲解时往往是从自己的专业知识准备出发,以教师的经验代替学生的经验,以教师的专业思维代替初学者的思维,以教学大纲的学习目标替代课程标准的学习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试题 原因 低效 地理知识 学习目标 最近发展区 思维能力 教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能力立意题与教材的关系及教学建议——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地表形态的塑造”试题为例
8
作者 蔡明忠 《地理教学》 2014年第11期44-46,共3页
能力总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载体。能力立意题是以地理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核心知识、学科基本技能等作为主要载体,通过特殊的情境设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 能力总是以一定的知识作为载体。能力立意题是以地理学科课程标准所规定的课程核心知识、学科基本技能等作为主要载体,通过特殊的情境设置,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评价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学科素养。因此,能力立意题与教材之间仍然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 地表形态 教学建议 立意 教材 人教版 试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学生提取高考试题信息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9
作者 蔡明忠 《地理教学》 2011年第19期54-56,共3页
地理高考能力考核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中的文字、地图、表格以及影像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与应用。但由于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只注重结果的表述,而忽视对结论生成过程的梳理;只注意... 地理高考能力考核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题目中的文字、地图、表格以及影像资料中获取有用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与应用。但由于教师在教学时,往往只注重结果的表述,而忽视对结论生成过程的梳理;只注意对学生记忆情况的检查,而忽视对思维过程的反馈。受其影响,学生学习时,也只侧重于记下教师分析问题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考试题 学生 信息 原因 提取 考核目标 影像资料 生成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巧借材料时空视角 提升区位立体认知*——以人教版地理必修2“季风水田农业”为例
10
作者 蔡明忠 《地理教学》 2017年第23期22-24,共3页
地理事物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空间,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时空视角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视角。地理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用地理学科视角,去认识和理解世界。案例教学是实现高中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案例教学时,要考虑到... 地理事物总是存在于特定的空间,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中。时空视角是地理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视角。地理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用地理学科视角,去认识和理解世界。案例教学是实现高中教育目标的重要载体。案例教学时,要考虑到个体案例有其局限性,避免以具体的案例学习代替原理的学习;要尽量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次补充适量的素材,依此引导学生从不同视角去理解概念。在进行季风水田农业区位教学过程中,笔者除了应用教材提供的案例外,还补充不同时空尺度的材料,并借助材料的时空视角,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农业区位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构建立体的区位认知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案例功能 区位认知 时空视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例谈生活经验与教材观点课程功能的互补性
11
作者 蔡明忠 《地理教学》 2015年第14期47-48,共2页
在课堂教学中,生活经验可以为学习地理知识提供现实素材,使学生感知学科观点就存在于普通生活之中。生活原型可以诠释教材观点,降低理解教材的难度。教材观点可以揭示生活经验背后所蕴涵的地理原理,引导学生用地理眼光理解生活。教... 在课堂教学中,生活经验可以为学习地理知识提供现实素材,使学生感知学科观点就存在于普通生活之中。生活原型可以诠释教材观点,降低理解教材的难度。教材观点可以揭示生活经验背后所蕴涵的地理原理,引导学生用地理眼光理解生活。教材观点还可以帮助学生纠正仅凭直觉造成的认知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生活经验 教材观点 课程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