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上杭县农技推广队伍现状调查与建议
1
作者 张建文 吕荣海 赖香兰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第2期68-70,共3页
从对福建省上杭县农业系统队伍现状的调查入手,通过分析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建议,以期为农技推广队伍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上杭县 农技推广队伍 现状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杭县2011年杂交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简报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炼生 钟干清 《福建稻麦科技》 2012年第1期58-60,共3页
引进5个杂交晚稻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天丰优812产量最高,分别比汕优10号(CK1)、谷优527(CK2)增产9.41%和7.62%;泰优3301、泰丰优2098、深优9775分别比CK1、CK2增产7.96%~3.45%。并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 引进5个杂交晚稻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天丰优812产量最高,分别比汕优10号(CK1)、谷优527(CK2)增产9.41%和7.62%;泰优3301、泰丰优2098、深优9775分别比CK1、CK2增产7.96%~3.45%。并对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育期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生产试验 产量 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优673在上杭县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吕荣海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1期50-51,共2页
天优673系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天丰A为母本,以福恢673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杂交中籼组合,具有高产、稳产、中感稻瘟病、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天优673在上杭县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以促... 天优673系福建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以天丰A为母本,以福恢673为父本配组而成的杂交中籼组合,具有高产、稳产、中感稻瘟病、米质较优、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天优673在上杭县的示范表现及栽培技术,以促进该组合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优673 示范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杭县粮食高产创建的主要成效及做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洪亮 《现代农业科技》 2014年第19期336-336,338,共2页
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个方面分析了上杭县粮食高产创建取得的主要成效,对其具体做法、技术措施及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上杭县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粮食 高产创建 成效 做法 技术措施 福建上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杭县晚稻新品种展示试验简报 被引量:1
5
作者 刘雪香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第3期86-88,共3页
2014年引进8个晚稻新品种在庐丰乡中坊村粮食产能区进行展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广优772、广优3186、中浙优10号、两优676、福龙两优29抗性强,熟期转色佳,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34%~12.44%,建议进一步扩大示范。总结了表现较... 2014年引进8个晚稻新品种在庐丰乡中坊村粮食产能区进行展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广优772、广优3186、中浙优10号、两优676、福龙两优29抗性强,熟期转色佳,综合性状好,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5.34%~12.44%,建议进一步扩大示范。总结了表现较好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新品种 展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系早籼杂交水稻全优2689在福建上杭种植表现与高产栽培技术
6
作者 赖元洪 《农业科技通讯》 2014年第4期194-196,共3页
概述三系早籼杂交水稻新品种(组合)全优2689,在上杭县作早稻种植的特征特性与产量表现,介绍了相应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三系早籼杂交水稻 全优2689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钱优1号在上杭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7
作者 赖元洪 张炼生 《福建稻麦科技》 2011年第2期43-44,共2页
钱优1号是浙江省农科院核作所与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采用钱江1号A×浙恢7954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09—2010年引进上杭县作双晚种植,表现适应性广、稳产、高产。介绍了钱优1号在上杭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钱优1号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龙两优863在上杭县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8
作者 赖元洪 《福建稻麦科技》 2012年第2期63-65,共3页
福龙两优863是由龙岩市农科所育成的两系籼型杂交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经上杭县3 a试种示范,表现生育期适中、高产、稳产、米质佳,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简述了福龙两优863在上杭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福龙两优863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早稻全优1093在上杭种植表现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家波 张炼生 《福建稻麦科技》 2015年第2期43-44,共2页
全优1093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全丰A与福恢1093配组育成的早籼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高产、熟期适中、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全优1093在上杭作早稻试种示范表现与栽培技术。
关键词 全优1093 早稻 种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籼两系杂交稻福龙两优29在上杭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炼生 林家波 《福建稻麦科技》 2014年第3期73-75,共3页
福龙两优29是用福龙S2与龙恢29配组育成的晚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2013年福龙两优29在上杭县参加福建省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的种植表现与栽... 福龙两优29是用福龙S2与龙恢29配组育成的晚籼两系杂交稻新品种,于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具有高产稳产、熟期适中、抗逆性较强、适应性广等特点。介绍了2013年福龙两优29在上杭县参加福建省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的种植表现与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福龙两优29 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杭湖洋当前茶叶采摘上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天 华伦胜 《茶叶通讯》 2006年第4期40-42,共3页
本文通过对湖洋乡主要茶场的调查分析,对当前茶叶采摘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具体措施:一是茶叶采摘上搞好分期分批采茶,严格采摘标准,加强配套措施,推广采茶机具;二是经营管理上做好技术培训与指导,完善承包责任制,健... 本文通过对湖洋乡主要茶场的调查分析,对当前茶叶采摘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具体措施:一是茶叶采摘上搞好分期分批采茶,严格采摘标准,加强配套措施,推广采茶机具;二是经营管理上做好技术培训与指导,完善承包责任制,健全茶叶验收制度和使用洁净用具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采摘 管理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栽植密度与施肥量对优质稻宜优673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吕荣海 黄庭旭 +3 位作者 游晴如 杨东 张水金 赖贵青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2年第10期1056-1060,共5页
以优质稻宜优67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与施肥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密度、施肥量及其互作均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增加栽植密度可显著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略有减少,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不大,达到最高产... 以优质稻宜优673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栽植密度与施肥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植密度、施肥量及其互作均对水稻产量有显著影响。增加栽植密度可显著提高有效穗数,每穗粒数略有减少,对结实率和千粒重影响不大,达到最高产量的密度为24万丛.hm-2。增加施肥量可显著增加宜优673的有效穗和穗粒数,结实率有所下降,千粒重呈上升趋势,达到最高产量的施N量为195kg.hm-2(N∶P2O5∶K2O比例为1∶0.5∶1)。在供试条件下,纯收益也随栽植密度与施肥量的提高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稻 宜优673 栽植密度 施肥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稻宜优673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9
13
作者 吕荣海 游晴如 +3 位作者 董瑞霞 张水金 杨东 涂诗航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12期205-205,207,共2页
香型优质杂交新组合宜优673在上杭大面积示范,表现株型适中、剑叶直立、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丰产稳产、米质优、米饭有清香味等优点。总结了宜优673实现高产、稳产、优质的栽培关键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抛足基... 香型优质杂交新组合宜优673在上杭大面积示范,表现株型适中、剑叶直立、长势繁茂、熟期转色好、丰产稳产、米质优、米饭有清香味等优点。总结了宜优673实现高产、稳产、优质的栽培关键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合理密植,抛足基本苗;合理施肥,科学管水;及时防治病虫鼠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香稻 宜优673 示范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稻免耕栽培中不同种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试验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吴永华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91-92,96,共3页
在早稻收割当天分别喷施农达、克无踪和百草枯催枯稻桩,喷施后第3 d施用基肥并抛秧,抛秧5 d后喷施不同用量(100~200 g/667m2)的丁草胺防除杂草,试验结果表明:晚稻免耕催枯稻桩以使用克无踪的效果最好,其次为农达;大田杂草防除效果以施... 在早稻收割当天分别喷施农达、克无踪和百草枯催枯稻桩,喷施后第3 d施用基肥并抛秧,抛秧5 d后喷施不同用量(100~200 g/667m2)的丁草胺防除杂草,试验结果表明:晚稻免耕催枯稻桩以使用克无踪的效果最好,其次为农达;大田杂草防除效果以施用丁草胺200 g/667m2最佳,其次为丁草胺150 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免耕栽培 种类 除草剂 除草效果 丁草胺 喷施 克无踪 防除杂草 试验结果 施用 抛秧 防除效果 百草枯 早稻 收割 基肥 大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纽荷尔脐橙套袋试验初报 被引量:5
15
作者 蓝桂成 傅海源 林家波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纽荷尔脐橙 套袋技术 外观质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优轻高”栽培新技术研究
16
作者 郭立春 施能浦 《福建农业学报》 CAS 1998年第S1期180-186,共7页
本研究以水稻抛秧技术为龙头,把选用优质品种、塑料软盘种子包衣“五统一”育秧、机械抛秧、一次性全层施肥、提早烤田、化学除草等技术,在单因子试验选优的基础上,组装配套,形成优质、轻型栽培,达到高产、高效的水稻“优轻高”栽... 本研究以水稻抛秧技术为龙头,把选用优质品种、塑料软盘种子包衣“五统一”育秧、机械抛秧、一次性全层施肥、提早烤田、化学除草等技术,在单因子试验选优的基础上,组装配套,形成优质、轻型栽培,达到高产、高效的水稻“优轻高”栽培新技术。结果表明,米质可达部颁二级米标准;667m2平均产量508.2kg,比湿润秧手插增产10.6%;用工节省5.5个工日,减少27.5%,而且免去拔秧、插秧和中耕除草“三弯腰”,劳动强度大大降低;节省生产成本18.6%;增收节支增长79.1%。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抛秧 优质 轻型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龙两优863试验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炼生 钟干清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13年第1期9-11,共3页
分析了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选育的两系晚籼杂交稻新品种福龙两优863(闽审稻2011F01)在上杭县5年试验示范表现。结果显示,福龙两优863具有优质高产、熟期适中、功能叶寿命长、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势性状。本文还总结了福龙两优863的主... 分析了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选育的两系晚籼杂交稻新品种福龙两优863(闽审稻2011F01)在上杭县5年试验示范表现。结果显示,福龙两优863具有优质高产、熟期适中、功能叶寿命长、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优势性状。本文还总结了福龙两优863的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系杂交稻 福龙两优863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级稻品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5
18
作者 郭卫红 薛德乾 《福建农业科技》 2006年第2期8-9,共2页
关键词 试验初报 品比试验 超级稻 新品种 农技站 龙岩市 新组合 晚稻田 抗病 优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汀槟榔芋无公害栽培技术 被引量:5
19
作者 赖元洪 《长江蔬菜》 2012年第7期30-31,共2页
长汀槟榔芋在福建上杭县种植获得可观经济效益,其无公害种植技术注意以水旱轮作为佳,选择肥沃无污染地块;精选种芋,并进行消毒处理,合理施肥,科学灌水;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为原则,慎用化学防治。
关键词 无公害栽培技术 槟榔芋 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 经济效益 水旱轮作 消毒处理 合理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季杂交稻新组合对比试验初报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学文 《福建稻麦科技》 2009年第1期11-14,共4页
采用单因子随机区组设计,以汕优82作对照,引进天优776等11个杂交早稻新组合在上杭县作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天优776和安优1072分别比对照增产11.8%和10.3%,增产达极显著和显著水平,且综合性状好,可续试并扩大示范种植。
关键词 杂交稻 品比试验 性状 生育期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