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4
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福建上杭县芭乐味黄金百香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丁祥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2期84-84,共1页
福建上杭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具有发展百香果产业的良好地理和气候优势。该文根据当地种植芭乐味黄金百香果的种植经验,从选地、田间管护、肥水管理等方面总结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有意发展芭乐味黄金百...
福建上杭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具有发展百香果产业的良好地理和气候优势。该文根据当地种植芭乐味黄金百香果的种植经验,从选地、田间管护、肥水管理等方面总结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有意发展芭乐味黄金百香果的种植户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芭乐味
黄金百香果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上杭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两优676在上杭县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雪香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第3期63-65,共3页
广两优67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广占63-4S与福恢676杂交选育而成,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4—2015年在上杭县示范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株型好,产量高。介绍了...
广两优67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广占63-4S与福恢676杂交选育而成,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4—2015年在上杭县示范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株型好,产量高。介绍了广两优676在上杭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广西优676
示范表现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江优明62在上杭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赖元洪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16-18,共3页
江优明62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采用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99A×明恢62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引进上杭县作双晚种植。经两年试种表明,该组合生育期比汕优4...
江优明62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采用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99A×明恢62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引进上杭县作双晚种植。经两年试种表明,该组合生育期比汕优46迟熟1 d,产量高,米质较好,株型适中,群体整齐,茎秆粗壮,穗大粒多,后期转色佳;稻瘟病、细条病和纹枯病轻发;适应性广、稳产、高产。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新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杭县杂交中稻新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庆祥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第1期47-49,共3页
为筛选出适宜上杭县步云乡中高海拔山区种植的中稻品种,引进6个杂交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广8优199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适应性等综合表现好,可作为步云乡主推品种进行推广;中浙2优58、嘉优中科2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
为筛选出适宜上杭县步云乡中高海拔山区种植的中稻品种,引进6个杂交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广8优199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适应性等综合表现好,可作为步云乡主推品种进行推广;中浙2优58、嘉优中科2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加大示范。总结了各品种在步云乡种植的产量及特征特性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中稻
产量
比较试验
中高海拔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杭县玉米—花生高效栽培示范总结
5
作者
黄金成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第1期40-42,共3页
为促进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将红衣花生这一特色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上杭县太拔镇农技站于2013—2015年实施了"玉米—花生"高效栽培示范,并已形成栽培技术规范化,经营产业化。总结了其示范技术要点。
关键词
玉米
红衣花生
高效栽培
示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上杭县杂交晚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6
作者
黄金成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第3期76-78,共3页
2017年引进广8优673、宜优2013、甬优17号、泰优2328、永丰优777等5个品种,以宜优673为对照,在上杭县太拔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广8优673、甬优17号、泰优2328产量高,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较好,比对照品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可作为上...
2017年引进广8优673、宜优2013、甬优17号、泰优2328、永丰优777等5个品种,以宜优673为对照,在上杭县太拔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广8优673、甬优17号、泰优2328产量高,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较好,比对照品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可作为上杭县太拔镇及相邻双季稻区的杂交晚稻主栽品种;永丰优777比对照增产显著,可作为上杭县太拔镇杂交晚稻的搭配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晚稻
新品种
产量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产油茶栽培技术与其经济效益
被引量:
8
7
作者
蓝思辉
《现代园艺》
2015年第16期35-35,共1页
根据官庄乡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上杭官庄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特点,并说明了油茶的特点,分析了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经济效益,希望能够对高产油茶栽培技术与其经济效益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高产油茶
栽培技术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特优航2号特征特性及再生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8
作者
黄学文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23-24,共2页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航2号2009~2010年在福建省上杭县南阳镇作再生稻示范栽培,表现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米质较好、再生力强、丰产稳产特性。再生高产栽培必须注意适时早播早插,实行垄畦栽,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特别要注意足肥...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航2号2009~2010年在福建省上杭县南阳镇作再生稻示范栽培,表现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米质较好、再生力强、丰产稳产特性。再生高产栽培必须注意适时早播早插,实行垄畦栽,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特别要注意足肥催生再生芽,适当高留桩,足黄收割等技术环节,才能确保再生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再生栽培
高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蜜柚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品功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10期44-45,共2页
蜜柚是上杭县主栽名优果树之一。从园地选择、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蜜柚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蜜柚
产量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糯稻新品种“龙糯49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钟干清
游月华
张炼生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24-25,共2页
龙糯496系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常规糯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多年示范推广,表现株型集散适中、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后期转色好、糯性优、生育期适中,产量比对照荆糯6号增...
龙糯496系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常规糯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多年示范推广,表现株型集散适中、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后期转色好、糯性优、生育期适中,产量比对照荆糯6号增产6.3%~8.3%。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糯稻新品种
龙糯496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产优质杂交稻“川优12号”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11
作者
钟干清
张炼生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5期10-11,共2页
介绍了杂交稻川优12号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科学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杂交稻
高产优质
川优12号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紫苏生长与产量对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
8
12
作者
郑梅琴
肖清铁
+2 位作者
吕荣海
郑新宇
林瑞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3,共9页
为提高紫苏产量、确定栽培方案,通过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探讨了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对紫苏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紫苏株高、地径、根长、有效穗数及分支数均无显著影响,对紫苏籽粒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和实测产量均有...
为提高紫苏产量、确定栽培方案,通过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探讨了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对紫苏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紫苏株高、地径、根长、有效穗数及分支数均无显著影响,对紫苏籽粒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和实测产量均有显著影响。行株距20 cm×20 cm的紫苏生物学产量为13 462 kg/hm^2,依次比行株距30 cm×20 cm、25 cm×20 cm高42.5%和13.3%;有机肥与复合肥混施的紫苏平均产量为12 312 kg/hm^2,分别比单施有机肥、复合肥高16.3%和3.6%;直播紫苏平均产量为12 486 kg/hm^2,比移栽高16.6%。紫苏收获指数只在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籽粒产量仅在种植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移栽紫苏籽粒产量为1 050 kg/hm^2,高于直播的998 kg/hm^2。综合考虑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及籽粒产量,以收获地上部为目标的紫苏栽培以行株距20 cm×20 cm、混合施肥的直播组合最佳,生物学产量为13 398 kg/hm^2,茎叶产量9 877 kg/hm^2,籽粒产量1 279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种植密度
施肥方式
栽培方式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栽培措施对紫苏镉富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9
13
作者
肖清铁
郑新宇
+4 位作者
韩永明
朱静静
郑梅琴
吕荣海
林瑞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4-731,共8页
为探讨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对紫苏镉富集能力的影响,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不同栽培措施下紫苏各部位的镉含量及镉富集总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显著影响紫苏不同部位镉的吸收和积累,施肥方式显著影响紫苏茎叶和籽...
为探讨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对紫苏镉富集能力的影响,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不同栽培措施下紫苏各部位的镉含量及镉富集总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显著影响紫苏不同部位镉的吸收和积累,施肥方式显著影响紫苏茎叶和籽粒中镉的吸收和积累。低密度种植D1(行株距30cm×20cm)和移栽种植方式(P1)可提高紫苏地上部及全株镉含量,施用有机肥(F1)可提高紫苏籽粒镉含量。镉迁移系数(TF)和富集系数(BCF)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移栽紫苏的TF和BCF高于直播紫苏。低密度、移栽种植处理的紫苏镉含量(4.57~5.08mg·kg^(-1))、TF(1.43~1.75)和BCF(2.08~2.24)均处于最高水平。低密度(D1)和高密度栽培D3(行株距20cm×20cm)紫苏镉富集总量无差异,均显著高于中密度D2(行株距25cm×20cm)栽培紫苏镉富集总量。田间栽培条件下镉在紫苏不同部位的分配比例:茎叶>根部>籽粒,其中地上部的平均分配比为83.11%。总之,混合施肥促进直播紫苏镉富集,施用复合肥有利于移栽紫苏镉向地上部迁移,适宜的高密度可提高紫苏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栽培
镉
富集
植物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栽培方式对紫苏生物量及精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14
作者
韩永明
肖清铁
+7 位作者
郑新宇
吕荣海
郑梅琴
何小三
陈燊
彭军
朱静静
林瑞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2-506,共5页
为建立合理的紫苏栽培技术,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0cm×20cm、25cm×20cm、20cm×20cm等3个不同种植密度,设置有机肥、复合肥、混合肥(有机肥+复合肥)3种施肥方式以及移栽、直播2种种植方式,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紫苏精...
为建立合理的紫苏栽培技术,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0cm×20cm、25cm×20cm、20cm×20cm等3个不同种植密度,设置有机肥、复合肥、混合肥(有机肥+复合肥)3种施肥方式以及移栽、直播2种种植方式,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紫苏精油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施肥与种植方式显著影响紫苏地上部生物量,以高密度复合肥直播的紫苏生物量最高,为12 056kg·hm-2;密度、施肥、种植方式显著影响紫苏精油含量,以低密度施用复合肥直播的紫苏精油含量最高,达0.417%;紫苏精油产量受施肥、种植方式影响,但在不同种植密度间无显著差异,以低密度混合施肥直播的紫苏精油产量最高,达41.0kg·hm-2。因此,低密度、混合施肥、直播有利于紫苏精油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密度
施肥
精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对紫苏铅富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4
15
作者
朱胜男
陈楠
+7 位作者
郑新宇
肖清铁
汪敦飞
王玉洁
吕昭君
樊荣荣
吕荣海
林瑞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9-406,共8页
为明确栽培措施对紫苏铅富集能力的调控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种植密度(D1:行株距30 cm×20 cm;D2:行株距25 cm×20 cm;D3:行株距20 cm×20 cm)、3种施肥方式(F1:有机肥;F2:复合肥;F3:混合施肥)、2种植方式(P1:移栽...
为明确栽培措施对紫苏铅富集能力的调控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种植密度(D1:行株距30 cm×20 cm;D2:行株距25 cm×20 cm;D3:行株距20 cm×20 cm)、3种施肥方式(F1:有机肥;F2:复合肥;F3:混合施肥)、2种植方式(P1:移栽;P2:直播)处理,探讨了不同栽培措施对紫苏铅富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措施下紫苏根、茎叶和籽粒的铅含量依次为7.10~16.87 mg·kg-1、1.50~5.50 mg·kg-1和0.23~5.73 mg·kg-1,铅富集系数为0.02~0.09,转运系数为0.09~0.51.不同种植密度下,籽粒铅含量以D1处理最低(2.43 mg·kg-1),茎叶铅含量以D3处理最低(2.50 mg·kg-1);不同施肥方式下,籽粒铅含量以F2处理最低(2.68 mg·kg-1),茎叶铅含量以F1处理最低(2.56 mg·kg-1);P1处理的籽粒(1.14 mg·kg-1)与茎叶的铅含量(2.35 mg·kg-1)均低于P2处理.不同栽培措施组合间,籽粒铅含量以D2F2P1组合最低(0.23 mg·kg-1),茎叶含量以D1F1P1组合最低(1.50 mg·kg-1).紫苏铅富集系数在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施肥方式间无显著差异,但P1处理显著低于P2处理,各组合以D1F1P1最低(0.02);铅转运系数大小表现为D1>D2>D3,F1<F2<F3,P1<P2,各组合以D1F3P1组合最低(0.09);铅富集量以D1F1P1处理最低(14.91 g·hm-2),与D1F2P1、D2F3P1组合间无显著差异.可见,紫苏茎叶、籽粒的铅含量均略高于相应的食品标准,栽培措施能够显著影响铅的富集与分配,适当施用有机肥、降低种植密度有利于降低紫苏对铅的吸收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
铅
栽培措施
富集系数
转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水稻种子真实性与纯度鉴定
被引量:
4
16
作者
赖元洪
《中国种业》
2015年第6期19-21,共3页
分析比较当下杂交水稻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组合)纯度鉴定的常用方法,探讨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组合)纯度鉴定技术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种子真实性
品种纯度
鉴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杂交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被引量:
2
17
作者
林家波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3-5,共3页
引进4个晚稻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福龙两优29、天优1261两个新品种综合表现佳,生育期适中,产量分别比宜优673(CK)增产5.05%和4.36%。
关键词
杂交稻
晚稻
新品种
生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全福牌水稻配方肥在中稻上应用效果试验
被引量:
2
18
作者
王庆祥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第3期27-29,共3页
探讨了全福牌水稻配方肥在黄泥田中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用65 kg全福牌水稻配方肥,基肥、追肥各占50%,达到产量和效益最高,每667m^2产量达586.4 kg,比习惯施肥提高57.3 kg,增产达10.8%,产值增加166.2元,净增产值...
探讨了全福牌水稻配方肥在黄泥田中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用65 kg全福牌水稻配方肥,基肥、追肥各占50%,达到产量和效益最高,每667m^2产量达586.4 kg,比习惯施肥提高57.3 kg,增产达10.8%,产值增加166.2元,净增产值达150.2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配方肥
中稻
产值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
2
19
作者
钟卫胜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2期22-23,共2页
进行5个鲜食甜、糯玉米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供试品种以赣花糯一号经济性状综合表现最好,生育期适中,抗倒伏,果穗长、大,无秃顶,穗形好,产量最高,经济效益好,适宜在上杭县推广种植。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引种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4年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被引量:
2
20
作者
吕荣海
张炼生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18-20,共3页
为了选择适宜上杭县种植的优质杂交晚稻品种,2014年引进赣优673、中浙优86、福龙两优1031、恒丰优387、广8优673、安优18等6个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广8优673、福龙两优1031、安优18、赣优673等4个品种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增产;建...
为了选择适宜上杭县种植的优质杂交晚稻品种,2014年引进赣优673、中浙优86、福龙两优1031、恒丰优387、广8优673、安优18等6个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广8优673、福龙两优1031、安优18、赣优673等4个品种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增产;建议广8优673、福龙两优1031和安优18等3个品种扩大试种,赣优673和恒丰优387等2个品种继续参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稻
品种
生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福建上杭县芭乐味黄金百香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1
作者
王丁祥
机构
福建省上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农业工程技术》
2020年第2期84-84,共1页
文摘
福建上杭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具有发展百香果产业的良好地理和气候优势。该文根据当地种植芭乐味黄金百香果的种植经验,从选地、田间管护、肥水管理等方面总结其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为有意发展芭乐味黄金百香果的种植户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
芭乐味
黄金百香果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上杭县
分类号
S66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两优676在上杭县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2
2
作者
刘雪香
机构
福建省上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第3期63-65,共3页
文摘
广两优676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广占63-4S与福恢676杂交选育而成,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2014—2015年在上杭县示范种植,表现生育期适中,株型好,产量高。介绍了广两优676在上杭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关键词
杂交水稻
广西优676
示范表现
高产栽培技术
Keywords
hybrid rice
Guangliangyou 676
planting performance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江优明62在上杭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3
作者
赖元洪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
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16-18,共3页
文摘
江优明62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采用江西省农科院水稻所育成的三系不育系99A×明恢62配组育成的晚籼三系杂交稻新组合。2010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9年引进上杭县作双晚种植。经两年试种表明,该组合生育期比汕优46迟熟1 d,产量高,米质较好,株型适中,群体整齐,茎秆粗壮,穗大粒多,后期转色佳;稻瘟病、细条病和纹枯病轻发;适应性广、稳产、高产。具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新品种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Keywords
Hybrid rice
new variety
characteristics
cultivation technique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杭县杂交中稻新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被引量:
1
4
作者
王庆祥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步云
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19年第1期47-49,共3页
文摘
为筛选出适宜上杭县步云乡中高海拔山区种植的中稻品种,引进6个杂交稻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广8优199的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适应性等综合表现好,可作为步云乡主推品种进行推广;中浙2优58、嘉优中科2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进一步加大示范。总结了各品种在步云乡种植的产量及特征特性表现。
关键词
杂交中稻
产量
比较试验
中高海拔山区
Keywords
hybrid medium rice
yield
comparative test
middle and high altitude mountain area
分类号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杭县玉米—花生高效栽培示范总结
5
作者
黄金成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太拔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16年第1期40-42,共3页
文摘
为促进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将红衣花生这一特色优势进一步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上杭县太拔镇农技站于2013—2015年实施了"玉米—花生"高效栽培示范,并已形成栽培技术规范化,经营产业化。总结了其示范技术要点。
关键词
玉米
红衣花生
高效栽培
示范
Keywords
corn
red-skin peanut
high-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iques
demonstration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上杭县杂交晚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6
作者
黄金成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太拔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第3期76-78,共3页
文摘
2017年引进广8优673、宜优2013、甬优17号、泰优2328、永丰优777等5个品种,以宜优673为对照,在上杭县太拔镇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广8优673、甬优17号、泰优2328产量高,生育期适中,综合性状较好,比对照品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可作为上杭县太拔镇及相邻双季稻区的杂交晚稻主栽品种;永丰优777比对照增产显著,可作为上杭县太拔镇杂交晚稻的搭配品种。
关键词
杂交晚稻
新品种
产量
比较试验
Keywords
late rice
new variety
yield
comparative test
分类号
S511.048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油茶栽培技术与其经济效益
被引量:
8
7
作者
蓝思辉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官庄乡
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现代园艺》
2015年第16期35-35,共1页
文摘
根据官庄乡的实际情况,阐述了上杭官庄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特点,并说明了油茶的特点,分析了油茶的高产栽培技术和经济效益,希望能够对高产油茶栽培技术与其经济效益的研究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高产油茶
栽培技术
经济效益
分类号
S794.4 [农业科学—林木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特优航2号特征特性及再生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8
作者
黄学文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
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23-24,共2页
文摘
杂交水稻新组合特优航2号2009~2010年在福建省上杭县南阳镇作再生稻示范栽培,表现穗大粒多、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米质较好、再生力强、丰产稳产特性。再生高产栽培必须注意适时早播早插,实行垄畦栽,配方施肥,科学管水;特别要注意足肥催生再生芽,适当高留桩,足黄收割等技术环节,才能确保再生高产。
关键词
水稻
再生栽培
高产技术
Keywords
Rice
ratooning cultivation
high-yielding technique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蜜柚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
1
9
作者
张品功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茶地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10期44-45,共2页
文摘
蜜柚是上杭县主栽名优果树之一。从园地选择、定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与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蜜柚高产栽培技术。
关键词
蜜柚
产量
栽培技术
Keywords
Pomelo
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分类号
S666.3 [农业科学—果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糯稻新品种“龙糯49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10
作者
钟干清
游月华
张炼生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
农业技术推广站
福建省
龙岩市
农业
科学研究所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3期24-25,共2页
文摘
龙糯496系龙岩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的常规糯稻新品种,2007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多年示范推广,表现株型集散适中、根系发达、茎秆粗壮、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后期转色好、糯性优、生育期适中,产量比对照荆糯6号增产6.3%~8.3%。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糯稻新品种
龙糯496
高产栽培技术
Keywords
New glutinous rice
Longnuo496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
分类号
S511.2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产优质杂交稻“川优12号”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11
作者
钟干清
张炼生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
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5期10-11,共2页
文摘
介绍了杂交稻川优12号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科学水肥管理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杂交稻
高产优质
川优12号
栽培技术
Keywords
Hybrid rice
high-yield and good-quality
Chuanyoul2
cultivation techniques
分类号
S511.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紫苏生长与产量对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
8
12
作者
郑梅琴
肖清铁
吕荣海
郑新宇
林瑞余
机构
福建
农林大学金山学院
福建
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福建省
农业
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
福建
农林大学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
福建省
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上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3,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403)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056
+1 种基金
2013J01083
2015J01081)~~
文摘
为提高紫苏产量、确定栽培方案,通过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探讨了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对紫苏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紫苏株高、地径、根长、有效穗数及分支数均无显著影响,对紫苏籽粒千粒质量、理论产量和实测产量均有显著影响。行株距20 cm×20 cm的紫苏生物学产量为13 462 kg/hm^2,依次比行株距30 cm×20 cm、25 cm×20 cm高42.5%和13.3%;有机肥与复合肥混施的紫苏平均产量为12 312 kg/hm^2,分别比单施有机肥、复合肥高16.3%和3.6%;直播紫苏平均产量为12 486 kg/hm^2,比移栽高16.6%。紫苏收获指数只在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而籽粒产量仅在种植方式间存在显著差异,移栽紫苏籽粒产量为1 050 kg/hm^2,高于直播的998 kg/hm^2。综合考虑生物学产量、收获指数及籽粒产量,以收获地上部为目标的紫苏栽培以行株距20 cm×20 cm、混合施肥的直播组合最佳,生物学产量为13 398 kg/hm^2,茎叶产量9 877 kg/hm^2,籽粒产量1 279 kg/hm^2。
关键词
紫苏
种植密度
施肥方式
栽培方式
生物量
Keywords
Perilla frutescens ( L .) britt
planting density
fertilization patterns
planting patterns
biomass grain yield
分类号
S567.2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栽培措施对紫苏镉富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9
13
作者
肖清铁
郑新宇
韩永明
朱静静
郑梅琴
吕荣海
林瑞余
机构
福建省
农业
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
福建
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
福建省
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上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24-731,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800900)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056
+1 种基金
2013J01083
2015J01081)
文摘
为探讨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对紫苏镉富集能力的影响,通过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分析了不同栽培措施下紫苏各部位的镉含量及镉富集总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显著影响紫苏不同部位镉的吸收和积累,施肥方式显著影响紫苏茎叶和籽粒中镉的吸收和积累。低密度种植D1(行株距30cm×20cm)和移栽种植方式(P1)可提高紫苏地上部及全株镉含量,施用有机肥(F1)可提高紫苏籽粒镉含量。镉迁移系数(TF)和富集系数(BCF)随种植密度的增大而减小,移栽紫苏的TF和BCF高于直播紫苏。低密度、移栽种植处理的紫苏镉含量(4.57~5.08mg·kg^(-1))、TF(1.43~1.75)和BCF(2.08~2.24)均处于最高水平。低密度(D1)和高密度栽培D3(行株距20cm×20cm)紫苏镉富集总量无差异,均显著高于中密度D2(行株距25cm×20cm)栽培紫苏镉富集总量。田间栽培条件下镉在紫苏不同部位的分配比例:茎叶>根部>籽粒,其中地上部的平均分配比为83.11%。总之,混合施肥促进直播紫苏镉富集,施用复合肥有利于移栽紫苏镉向地上部迁移,适宜的高密度可提高紫苏对镉污染土壤的修复效率。
关键词
紫苏
栽培
镉
富集
植物修复
Keywords
Perilla frutescens(L.)Britt
cultivating method
cadmium
accumulation
phytoremediation
分类号
S567.2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栽培方式对紫苏生物量及精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
3
14
作者
韩永明
肖清铁
郑新宇
吕荣海
郑梅琴
何小三
陈燊
彭军
朱静静
林瑞余
机构
福建省
农业
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
福建
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
福建省
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上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2-506,共5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800900)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056
+1 种基金
2013J01083
2015J01081)
文摘
为建立合理的紫苏栽培技术,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0cm×20cm、25cm×20cm、20cm×20cm等3个不同种植密度,设置有机肥、复合肥、混合肥(有机肥+复合肥)3种施肥方式以及移栽、直播2种种植方式,探讨不同栽培方式对紫苏精油含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施肥与种植方式显著影响紫苏地上部生物量,以高密度复合肥直播的紫苏生物量最高,为12 056kg·hm-2;密度、施肥、种植方式显著影响紫苏精油含量,以低密度施用复合肥直播的紫苏精油含量最高,达0.417%;紫苏精油产量受施肥、种植方式影响,但在不同种植密度间无显著差异,以低密度混合施肥直播的紫苏精油产量最高,达41.0kg·hm-2。因此,低密度、混合施肥、直播有利于紫苏精油高产。
关键词
紫苏
密度
施肥
精油
产量
Keywords
seedlings
plant cultivation
planting density
fertilization
transplanting
seeding significantly
分类号
S567.2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对紫苏铅富集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
4
15
作者
朱胜男
陈楠
郑新宇
肖清铁
汪敦飞
王玉洁
吕昭君
樊荣荣
吕荣海
林瑞余
机构
福建
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
福建省
高校重点实验室
福建省上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99-406,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800900)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9J01056、2013J01083、2015J01081).
文摘
为明确栽培措施对紫苏铅富集能力的调控作用,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种种植密度(D1:行株距30 cm×20 cm;D2:行株距25 cm×20 cm;D3:行株距20 cm×20 cm)、3种施肥方式(F1:有机肥;F2:复合肥;F3:混合施肥)、2种植方式(P1:移栽;P2:直播)处理,探讨了不同栽培措施对紫苏铅富集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栽培措施下紫苏根、茎叶和籽粒的铅含量依次为7.10~16.87 mg·kg-1、1.50~5.50 mg·kg-1和0.23~5.73 mg·kg-1,铅富集系数为0.02~0.09,转运系数为0.09~0.51.不同种植密度下,籽粒铅含量以D1处理最低(2.43 mg·kg-1),茎叶铅含量以D3处理最低(2.50 mg·kg-1);不同施肥方式下,籽粒铅含量以F2处理最低(2.68 mg·kg-1),茎叶铅含量以F1处理最低(2.56 mg·kg-1);P1处理的籽粒(1.14 mg·kg-1)与茎叶的铅含量(2.35 mg·kg-1)均低于P2处理.不同栽培措施组合间,籽粒铅含量以D2F2P1组合最低(0.23 mg·kg-1),茎叶含量以D1F1P1组合最低(1.50 mg·kg-1).紫苏铅富集系数在不同种植密度及不同施肥方式间无显著差异,但P1处理显著低于P2处理,各组合以D1F1P1最低(0.02);铅转运系数大小表现为D1>D2>D3,F1<F2<F3,P1<P2,各组合以D1F3P1组合最低(0.09);铅富集量以D1F1P1处理最低(14.91 g·hm-2),与D1F2P1、D2F3P1组合间无显著差异.可见,紫苏茎叶、籽粒的铅含量均略高于相应的食品标准,栽培措施能够显著影响铅的富集与分配,适当施用有机肥、降低种植密度有利于降低紫苏对铅的吸收积累.
关键词
紫苏
铅
栽培措施
富集系数
转运系数
Keywords
Perilla frutescent(L.)Britt
lead
cultivation measures
bioconcentration factor(BCF)
translocation factor(TF)
分类号
S567.2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水稻种子真实性与纯度鉴定
被引量:
4
16
作者
赖元洪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
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中国种业》
2015年第6期19-21,共3页
文摘
分析比较当下杂交水稻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组合)纯度鉴定的常用方法,探讨种子真实性及品种(组合)纯度鉴定技术的发展思路。
关键词
杂交水稻
种子真实性
品种纯度
鉴定方法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杂交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被引量:
2
17
作者
林家波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才溪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3期3-5,共3页
文摘
引进4个晚稻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福龙两优29、天优1261两个新品种综合表现佳,生育期适中,产量分别比宜优673(CK)增产5.05%和4.36%。
关键词
杂交稻
晚稻
新品种
生产试验
Keywords
Hybrid rice
late rice
new varieties
productive test
分类号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全福牌水稻配方肥在中稻上应用效果试验
被引量:
2
18
作者
王庆祥
机构
福建省
上杭县
步云
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2018年第3期27-29,共3页
文摘
探讨了全福牌水稻配方肥在黄泥田中稻生产上的应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用65 kg全福牌水稻配方肥,基肥、追肥各占50%,达到产量和效益最高,每667m^2产量达586.4 kg,比习惯施肥提高57.3 kg,增产达10.8%,产值增加166.2元,净增产值达150.2元。
关键词
水稻配方肥
中稻
产值
效益
Keywords
rice formula fertilizer
mid-season rice
output
benefit
分类号
S511.06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
2
19
作者
钟卫胜
机构
福建省上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2年第2期22-23,共2页
文摘
进行5个鲜食甜、糯玉米试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中等肥力土壤条件下,供试品种以赣花糯一号经济性状综合表现最好,生育期适中,抗倒伏,果穗长、大,无秃顶,穗形好,产量最高,经济效益好,适宜在上杭县推广种植。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引种
对比试验
Keywords
Maize as fresh food
introduction
comparative test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4年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被引量:
2
20
作者
吕荣海
张炼生
机构
福建省上杭县农业技术推广站
福建省
上杭县
南阳镇
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处
《福建农业科技》
2015年第3期18-20,共3页
文摘
为了选择适宜上杭县种植的优质杂交晚稻品种,2014年引进赣优673、中浙优86、福龙两优1031、恒丰优387、广8优673、安优18等6个新品种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广8优673、福龙两优1031、安优18、赣优673等4个品种比对照品种宜优673增产;建议广8优673、福龙两优1031和安优18等3个品种扩大试种,赣优673和恒丰优387等2个品种继续参试。
关键词
晚稻
品种
生产试验
Keywords
Late rice
varieties
productive test
分类号
S511.33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福建上杭县芭乐味黄金百香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王丁祥
《农业工程技术》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两优676在上杭县示范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刘雪香
《福建稻麦科技》
201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江优明62在上杭县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赖元洪
《福建农业科技》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上杭县杂交中稻新品种筛选比较试验
王庆祥
《福建稻麦科技》
2019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上杭县玉米—花生高效栽培示范总结
黄金成
《福建稻麦科技》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上杭县杂交晚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黄金成
《福建稻麦科技》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高产油茶栽培技术与其经济效益
蓝思辉
《现代园艺》
2015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特优航2号特征特性及再生高产栽培技术
黄学文
《福建农业科技》
2011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蜜柚高产栽培技术
张品功
《福建农业科技》
201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糯稻新品种“龙糯49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钟干清
游月华
张炼生
《福建农业科技》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高产优质杂交稻“川优12号”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钟干清
张炼生
《福建农业科技》
201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紫苏生长与产量对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的响应
郑梅琴
肖清铁
吕荣海
郑新宇
林瑞余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不同栽培措施对紫苏镉富集能力的影响
肖清铁
郑新宇
韩永明
朱静静
郑梅琴
吕荣海
林瑞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不同栽培方式对紫苏生物量及精油产量的影响
韩永明
肖清铁
郑新宇
吕荣海
郑梅琴
何小三
陈燊
彭军
朱静静
林瑞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种植密度、施肥及种植方式对紫苏铅富集能力的影响
朱胜男
陈楠
郑新宇
肖清铁
汪敦飞
王玉洁
吕昭君
樊荣荣
吕荣海
林瑞余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0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杂交水稻种子真实性与纯度鉴定
赖元洪
《中国种业》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杂交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林家波
《福建农业科技》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全福牌水稻配方肥在中稻上应用效果试验
王庆祥
《福建稻麦科技》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鲜食甜、糯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钟卫胜
《福建农业科技》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2014年晚稻新品种生产试验
吕荣海
张炼生
《福建农业科技》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