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的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萍 蒋惠如 +11 位作者 叶梦月 王雅玉 陈潇雨 袁安彩 徐文杰 戴慧敏 陈曦 闫小响 涂圣贤 郑元琦 张薇 卜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17-625,共9页
目的·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分析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17948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时自我报告的有无肿瘤和/或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4组,即无肿... 目的·基于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分析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流行特征。方法·选择2019年2-8月建立的上海社区老年人群队列(17948人)为研究对象。根据基线调查时自我报告的有无肿瘤和/或心血管疾病将其分为4组,即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单患组和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收集并比较4组受试者在人口学特征与生理指标、日常生活习惯(吸烟、饮茶、饮用咖啡、饮用碳酸饮料、饮酒、久坐时长、体力活动水平、睡眠质量)、既往疾病史、心理状况(抑郁、焦虑)、膳食达标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研究对象中,有60.1%的肿瘤患者合并心血管疾病。4组受试者在年龄、性别、教育水平、退休前职业、腰围、臀围和体质量指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相比,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单患组、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在吸烟、高体力活动水平的比例较低(均P<0.05),久坐时长>4 h/d、睡眠质量差的比例较高(均P<0.05);心血管疾病单患组、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组患者合并高脂血症、外周血管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的比例较高(均P<0.05),抑郁、焦虑比例亦较高(均P<0.05)。同时,与无肿瘤无心血管疾病组相比,心血管疾病单患组患者在禽肉类、鱼类、水果和液态奶的达标率较低(均P<0.05)。4组中仅蔬菜摄入量的达标率均超过了50%,禽肉类、鱼类、水果、液态奶、薯类的达标率均低于20%。结论·上海社区老年人群中,超过一半的恶性肿瘤患者合并有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肿瘤以及肿瘤心血管疾病共患的人群普遍存在不健康的日常生活习惯。社区老年人群多种食物的摄入量未达《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心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流行特征 队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溶液开启后有效期限探讨 被引量:19
2
作者 邱小雪 许玲珍 +2 位作者 谢黎芳 叶芬 刘晓菁 《护理研究》 2004年第12期2114-2115,共2页
关键词 胰岛素 内分泌科 无菌技术 临床工作 病人 药物 含量 溶液 教科书 作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治疗中晚期乳腺癌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黄种文 叶彼德 +3 位作者 张起楷 王慧华 黄梓平 张连才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01年第6期438-440,共3页
关键词 乳腺肿瘤 介入疗法 中晚期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颈源性头痛的神经阻滞治疗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爱军 陈申平 林思东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70-371,共2页
关键词 神经阻滞治疗 颈源性头痛 老年人 椎旁神经阻滞 临床综合征 颈部软组织 临床表现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产儿并发症临床分析:附321例报告 被引量:7
5
作者 许凤銮 李建峰 杨惠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79-380,共2页
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的新生儿,由于其各种生理功能不成熟,各种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较高.现就我院1996~2001年收治的321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关键词 早产儿 并发症 胎龄 出生体重 死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附31例报告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尚德 卢芳萍 张盛洪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3-203,205,共2页
反复呼吸道感染(以下简称反呼)是儿科常见病,为了探讨其与机体T淋巴细胞免疫反应之间的关系,我们对31例反呼住院患儿进行了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检测,并结合临床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T细胞亚群 儿童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不稳定型心绞痛与稳定型心绞痛TF、tPA和PAI-1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7
作者 林美明 林闽溪 +1 位作者 沈庆乐 李培英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3期212-213,共2页
目的 观察老年人 (≥ 60岁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 A)和稳定型心绞痛 ( SA)患者体内组织因子 ( T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 PAI-1)的变化。方法 采用 ELISA双夹心法。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 目的 观察老年人 (≥ 60岁 )不稳定型心绞痛 ( U A)和稳定型心绞痛 ( SA)患者体内组织因子 ( T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t 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 -1( PAI-1)的变化。方法 采用 ELISA双夹心法。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血浆 TF水平高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 ,稳定型心绞痛组高于对照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与稳定型心绞痛组和对照组对比 ,血浆 t PA活性、t PA/PAI-1明显降低 ,PAI-1活性明显增高 (均为 P<0 .0 5 )。结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失平衡 ,可能对老年人不同类型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 组织因子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琥珀胆碱稀释后静脉注射可减轻肌束颤 被引量:5
8
作者 张爱军 陈伟华 陈申平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3-83,共1页
将琥珀胆碱稀释后用于全麻快速诱导能否减轻肌束颤?我们选择了40例病员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一般情况良好、无神经-肌肉功能异常、体态不过胖的择期开胸手术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 将琥珀胆碱稀释后用于全麻快速诱导能否减轻肌束颤?我们选择了40例病员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选择一般情况良好、无神经-肌肉功能异常、体态不过胖的择期开胸手术4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0例。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异丙嗪25mg。对照组在给氧去氮同时依次静注安定0.4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束颤 琥珀胆碱 静脉注射 麻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选择素P、L、E、一氧化氮及超氧化歧化酶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4
9
作者 沈庆乐 邓水泉 +3 位作者 李培英 林闽溪 林美明 张存琪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3期177-178,186,共3页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选择素 P、L、E(SP、SL、SE) ,一氧化氮 (NO)及超氧化歧化酶 (SOD)的变化及 SP、SL、SE与 NO、SOD之间的关系。方法  70例冠心病患者 (男 5 5例 ,女 15例 )分为四个亚组 :非心绞痛组 30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10例 ... 目的 观察冠心病患者选择素 P、L、E(SP、SL、SE) ,一氧化氮 (NO)及超氧化歧化酶 (SOD)的变化及 SP、SL、SE与 NO、SOD之间的关系。方法  70例冠心病患者 (男 5 5例 ,女 15例 )分为四个亚组 :非心绞痛组 30例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10例 ,心绞痛组 2 0例 ,缺血性心肌病组 10例。对照组 2 0例 ,比较两组选择素 P、L、E及 NO、SOD水平 ,并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缺血性心肌病组、心绞痛组、陈旧性心肌梗死组、非心绞痛组 SP、SL、SE、NO、SO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 .0 5~ P<0 .0 1) ;缺血性心肌病组、心绞痛组 SP、SL、SE及 NO、SOD显著高于非心绞痛组(P<0 .0 1) ;陈旧性心肌梗死组 SE、NO及 SOD明显高于非心绞痛组 (P<0 .0 5~ P<0 .0 1) ;与心绞痛组比较 ,缺血性心肌病组 SP、SL、SE、NO明显升高 (P<0 .0 1) ,SOD则无明显差异 (P>0 .0 5 ) ,与陈旧性心肌梗死组比较 ,缺血性心肌病组 SP、SL、SE、NO、SOD均有显著升高 (P<0 .0 1)。SP、SL、SE分别与 NO、SOD正相关 (r=0 .6 0、0 .6 2、0 .5 9P<0 .0 1;r=0 .5 4、0 .5 8、0 .5 1,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关性 选择素 冠心病 一氧化氮 超氧化歧化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粉针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 被引量:8
10
作者 邱栋发 黄窕 庄梁 《医药导报》 CAS 2003年第3期161-162,共2页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8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粉针剂 0 .8g加入 1 0 %葡萄糖溶液 2 5... 目的 :观察丹参粉针剂治疗肺源性心脏病 (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 68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 ,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用丹参粉针剂 0 .8g加入 1 0 %葡萄糖溶液 2 50mL中静脉滴注 ,qd ,连用 1 0~ 1 4d ,观察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低切粘度、血浆粘度和红细胞电泳时间分别由用药前的 (6 .68± 0 .56) ,(1 3.76± 2 .0 1 ) ,(1 .87±0 .1 1 )mPa·s和 (2 2 .1 5± 0 .56)s,降至用药后的 (6 .1 8± 0 .43) ,(1 2 .2 3± 1 .86) ,(1 .64± 0 .0 9)mPa·s和 (2 0 .1 8± 0 .36)s(均P <0 .0 5) ,有效率为 94.2 % ;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善 (P >0 .0 5) ,有效率为 88.2 %。两组疗效差异有极显著性 (P <0 .0 1 )。在使用丹参粉针剂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丹参粉针剂是一种安全性高、副作用少的制剂 ,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粉针剂 肺源性心脏病 中医药治疗 急性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睑结膜部炎症者肺炎衣原体、沙眼衣原体核酸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青平 郑红 +2 位作者 李雯 葛飞凤 杨静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2-543,共2页
目的 探讨我国睑结膜部炎症者病灶部是否存在肺炎衣原体 (Cpn)。 方法 收集 39例慢性结膜炎、沙眼患者的睑结膜病灶部刮取物 ,应用nestedPCR(nPCR)技术检测肺炎衣原体 (Cpn)和沙眼衣原体 (Ct)核酸。并随机抽取 2例CpnnPCR阳性产物进... 目的 探讨我国睑结膜部炎症者病灶部是否存在肺炎衣原体 (Cpn)。 方法 收集 39例慢性结膜炎、沙眼患者的睑结膜病灶部刮取物 ,应用nestedPCR(nPCR)技术检测肺炎衣原体 (Cpn)和沙眼衣原体 (Ct)核酸。并随机抽取 2例CpnnPCR阳性产物进行全自动DNA测序 ,加以佐证。 结果  39例患者中Cpn阳性 13例 ( 33 3% ) ,Ct阳性 5例( 12 8% )。慢性结膜炎和沙眼病例均有Cpn和Ct阳性者。 2例CpnnPCR阳性产物经全自动DNA测序与Cpn(CWL—2 9株 )高度同源。结论 我国睑结膜部炎症者病灶部存在Cp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结膜炎 肺炎衣原体 沙眼衣原体 核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丙沙星治疗慢阻肺感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2
作者 邱栋发 黄窕姮 +1 位作者 王静 徐朝焰 《医药导报》 CAS 1997年第1期9-9,共1页
应用环丙沙星注射液治疗慢性肺病(COPD)下呼吸道感染22例,与用丁胺卡那霉素静滴治疗20例作对照。结果:环丙沙星组有效率95.5%,丁胺卡那霉素组80.0%,两组差异极显著(P<0.01)。
关键词 环丙沙星 肺病 慢性阻塞性 下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产科医源性输尿管损伤1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用样 黄怀彬 伊岱旭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556-557,共2页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6例妇产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产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多见于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清扫术共12例,卵巢囊肿切除术2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1例,剖宫产... 目的:探讨妇产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16例妇产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妇产科手术中输尿管损伤多见于全子宫切除和盆腔清扫术共12例,卵巢囊肿切除术2例,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1例,剖宫产术1例。结论:妇产科医师必须熟悉局部解剖,尤其输尿管、膀胱与子宫、卵巢的关系,避免损伤输尿管。输尿管损伤后应尽早恢复输尿管的通畅性,保存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 损伤 妇产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1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的临床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奋湘 陈少华 +3 位作者 张悦 张学文 戴巧玲 杨兰珍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51-253,共3页
分析281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病死率示异常分娩组高于正常分娩组,早产儿组高于足月儿组,发病日龄≤7天组高于7天以上组,P<0.05~0.01。资料表明,决定预后的因素主要与原发病和程度、机体状况、合并症,MSOF及呼吸管理水平有关。应用机械... 分析281例新生儿呼吸衰竭,病死率示异常分娩组高于正常分娩组,早产儿组高于足月儿组,发病日龄≤7天组高于7天以上组,P<0.05~0.01。资料表明,决定预后的因素主要与原发病和程度、机体状况、合并症,MSOF及呼吸管理水平有关。应用机械呼吸不能仅凭血气分析而定,应因人而异,作出综合判断;强调防治窒息对呼衰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新生儿 诊断 治疗 预后 临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午睡对动态血压监测中白天平均血压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姚光辉 卞意萍 +1 位作者 张毓英 王瑞良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4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时午睡对白天平均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 111例受检者 ,计算和比较其整个白天和扣除午睡的白天平均收缩压 ( SBP)、平均舒张压 ( DBP)、平均动脉压 ( MBP)和平均心率 ( HR) ,并进行配对双侧 t检验。结果 所有...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时午睡对白天平均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择 111例受检者 ,计算和比较其整个白天和扣除午睡的白天平均收缩压 ( SBP)、平均舒张压 ( DBP)、平均动脉压 ( MBP)和平均心率 ( HR) ,并进行配对双侧 t检验。结果 所有受检者扣除午睡后的白天平均血压 (包括 SBP、DBP、MBP)和平均 HR的数值均比未扣除午睡的整个白天的数值明显增高 ( P=0 .0 0 0、0 .0 0 0、0 .0 0 0、0 .0 0 0 ) ,不论是杓型和非杓型血压者 ( P=0 .0 0 0、0 .0 0 0、0 .0 0 0、0 .0 0 0 )。杓型和非杓型血压两者之间的整个白天与扣除午睡的白天平均 SBP、DBP、MBP和 HR的数值则无明显的差异 ( P=0 .898、0 .5 49、0 .671、0 .5 93 )。结论 午睡对白天的平均血压有极其显著的影响 (包括杓型和非杓型血压者 )。因此在计算白天的平均血压时应扣除午睡时的血压数值 ,而午睡时的血压值应计入夜间的血压中 ,真正的体现清醒和睡眠的血压节律变化情况 ,这才是实际意义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监测 血压变异 昼夜节律 午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取血方法对快速血糖仪测量值的影响 被引量:26
16
作者 田建华 朱风元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0年第12期713-714,共2页
为了探讨手指不同取血方法对快速血糖仪测量值的影响 ,按取血方法随机分为自然流出组 (A组 )、按摩组 (B组 ) ,挤血组 (C组 ) ,每组 2 0例。患者晚饭后空腹 12 h,于次日晨选择其左手无名指采取末梢血即在床边用快速血糖仪检测 ,同时抽... 为了探讨手指不同取血方法对快速血糖仪测量值的影响 ,按取血方法随机分为自然流出组 (A组 )、按摩组 (B组 ) ,挤血组 (C组 ) ,每组 2 0例。患者晚饭后空腹 12 h,于次日晨选择其左手无名指采取末梢血即在床边用快速血糖仪检测 ,同时抽取静脉血送实验室用己糖激酶法 (HK法 )作检测对照 ,采用配对资料 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快速血糖仪测量值与 HK法较为接近 (t=1.183,P>0 .0 5 ) ;B组快速血糖仪测量值与 HK法相差较大 (t=3.819,P<0 .0 1) ;C组快速血糖仪测量值与 HK法相差最大 (t=5 .2 0 5 ,P<0 .0 0 1)。提示不同取血方法会影响快速血糖仪测量值的准确性 ,在进行快速血糖仪测定时宜采用自然流出法取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血方法 快速血糖仪 血糖 测量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28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朱春华 连豫苞 曾祥铨 《医药导报》 CAS 2002年第2期95-96,共2页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活动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2 8例经传统疗法无效的乙肝活动性肝硬化患者 ,在护肝治疗基础上加服拉米夫定 10 0~ 15 0mg·d 1,6个月 ,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 ,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对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 )活动性肝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2 8例经传统疗法无效的乙肝活动性肝硬化患者 ,在护肝治疗基础上加服拉米夫定 10 0~ 15 0mg·d 1,6个月 ,观察临床症状及体征 ,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总胆红素含量 ,清蛋白与球蛋白比值 ,血清 4项纤维化指标 (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 ,层连蛋白、Ⅳ型胶原 )的变化及HBV DNA转阴情况 ,B超观察肝脾及腹水变化。并观察药物副作用。结果 :观察期内临床表现显著好转 ,以上各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显著改善 (P <0 .0 1或P <0 .0 5 )。HBV DNA转阴率 96.4% ,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拉米夫定对大部分乙肝活动性肝硬化患者疗效显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拉米夫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昂丹司琼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 被引量:1
18
作者 邱栋发 黄窕姮 张招莲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3期180-181,共2页
目的 :评价单剂昂丹司琼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 35例肺癌化疗患者 ,采用自身交替对照的方法 ,观察单次静脉注射昂丹司琼 8mg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结果 :单剂昂丹司琼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 目的 :评价单剂昂丹司琼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方法 :选择 35例肺癌化疗患者 ,采用自身交替对照的方法 ,观察单次静脉注射昂丹司琼 8mg对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预防作用。结果 :单剂昂丹司琼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控制率分别为 91.4% ,94.3 % ;甲氧氯普胺的控制率分别为 6 5 .7% ,74.3 % ,两者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单剂昂丹司琼对肺癌化疗所致恶心、呕吐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昂丹司琼 甲氯氯普胺 肺癌 呕吐 药物疗法 化疗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病损134例VEP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陆秀凤 邱昆辉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3期166-167,共2页
关键词 视觉诱发电位 视神经病损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36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连豫苞 吴春晓 周桂香 《医药导报》 CAS 2001年第6期365-366,共2页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 (CHB)及乙肝病毒携带者 (AS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CHB治疗组 2 1例 ,ASC治疗组 15例 ,对照组 40例。CHB治疗组予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治疗 ,ASC治疗组仅予拉米夫定治疗 ,CHB对照组仅予保...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 (CHB)及乙肝病毒携带者 (AS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分CHB治疗组 2 1例 ,ASC治疗组 15例 ,对照组 40例。CHB治疗组予保肝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拉米夫定治疗 ,ASC治疗组仅予拉米夫定治疗 ,CHB对照组仅予保肝治疗。三组疗程均为 1年。结果 :两治疗组在促进HBeAg ,HBV DNA转阴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1) ;CHB治疗组的肝功能复常率、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慢性乙型肝炎 乙肝病毒携带者 药物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