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有林场马尾松速生丰产合理经营密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连华萍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5-58,共4页
通过对三明市属国有林场马尾松速生丰产标准地的分析,依频数分布状况,利用X2检验法和半峰宽理论,提出了Ⅱ、Ⅲ、Ⅳ龄级的合理经营密度区间分别为2100~3450株·hm-2、1350~2250株·hm-2、900... 通过对三明市属国有林场马尾松速生丰产标准地的分析,依频数分布状况,利用X2检验法和半峰宽理论,提出了Ⅱ、Ⅲ、Ⅳ龄级的合理经营密度区间分别为2100~3450株·hm-2、1350~2250株·hm-2、900~1500株·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龄级 分布检验 合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美高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3-225,229,共4页
三明正在全力打造“中国绿都———三明”整体旅游形象,以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红色旅游产品开发为重点,提出了发展森林旅游的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发展目标、建设布局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 森林旅游 产业发展 三明市 福建 发展目标 休闲度假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实时定量PCR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 被引量:11
3
作者 王金星 张利军 +7 位作者 廖资亿 张运根 邱乾栋 孙鹏 孙宇涵 胡瑞阳 卢楠 李云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7-172,共6页
实时荧光定量PCR 是由美国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于1996年在传统的PCR 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核酸定量技术( Mackay,2004),具有定量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及高通量等优点(Huggett et al.,2005),已成为... 实时荧光定量PCR 是由美国Applied Biosystems 公司于1996年在传统的PCR 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核酸定量技术( Mackay,2004),具有定量准确、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及高通量等优点(Huggett et al.,2005),已成为医学、农学、林学、微生物学等众多领域中进行基因表达和转录组分析的常用技术之一( Postollec et al.,2011;袁亚男等,20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刺槐 内参基因 实时荧光定量PCR GENORM NORMFIND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楠木杉木混交林生长效应研究 被引量:56
4
作者 吴载璋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6,共5页
采用3个处理4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楠木与杉木混交林生长效应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楠木与杉木混交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 混交林中楠木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均明显高于楠木纯林, 分别为楠木纯林的121 2%、134 6%、194... 采用3个处理4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楠木与杉木混交林生长效应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楠木与杉木混交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 混交林中楠木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均明显高于楠木纯林, 分别为楠木纯林的121 2%、134 6%、194 4%和104 8%; 混交林中杉木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也明显高于杉木纯林, 分别为杉木纯林的124 36%、104 2%和164 1%, 其杉木蓄积量也达到了杉木纯林的82 9%; 楠杉混交林林分生物量高于各自纯林, 分别为楠木纯林和杉木纯林的254 4%和134 8%; 不同林分林下植被生物量大小排序为楠木纯林>混交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 杉木 混交林 生长效应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疏伐改造对马尾松林分水源涵养功能时空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陈绍栓 许建伟 +2 位作者 吴载璋 陈彬 李晨燕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753-6760,共8页
为了解马尾松林分改造过程中水源涵养功能的动态变化,提升林分的生态服务功能,1994年在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城镇景观林中选择22年生的马尾松林,通过方差分析分析20%强度疏伐改造、35%强度疏伐改造、50%强度疏伐改造和对照4种处理间林分... 为了解马尾松林分改造过程中水源涵养功能的动态变化,提升林分的生态服务功能,1994年在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城镇景观林中选择22年生的马尾松林,通过方差分析分析20%强度疏伐改造、35%强度疏伐改造、50%强度疏伐改造和对照4种处理间林分持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改造时间的推移,各处理林分水源涵养量显著升高(P<0.05),疏伐改造强度越大林分水源涵养量增加越明显。土壤层持水量占林分总持水量的95.89%—97.18%,改造前5 a不同处理间土壤层0—20 cm和土壤层20—40 cm持水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改造10 a后改造林分土壤层0—20 cm和土壤层20—40 cm持水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林分(P<0.05)。林分地上部分持水量仅占林分水源涵养量的2.82%(45.64 t/hm^2)—4.11%(76.81 t/hm^2),但改造后存在显著变化(P<0.05)。林冠层在林分改造10a后持水量显著高于对照林分(P<0.05),但疏伐改造强度越大其持水量越小;林下植被层在林分改造5 a后持水量显著低于对照林分(P<0.05),同样疏伐改造强度越大其持水量越小;凋落物层在林分改造5 a后持水量显著高于对照林分(P<0.05),持水量随疏伐改造强度增大而增大。林冠层和凋落物层持水量比重随着改造时间的推移呈显著增加趋势(P<0.05),林下植被层则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以上结果表明,改造初期林分持水量变化强烈,疏伐改造强度越大林分持水量越低;但长期来看,改造林分更有利于林分水源涵养功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林分改造 疏伐强度 水源涵养 时空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条件对楠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5
6
作者 吴载璋 陈绍栓 《福建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371-373,共3页
采用2个处理4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不同光照条件对楠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楠木人工林生长有较大影响 全光照条件下造林的楠木人工林生长良好,而在阔叶树林冠下造林楠木的生长很差,全光照条件下楠木平均胸径达... 采用2个处理4次重复的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不同光照条件对楠木人工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楠木人工林生长有较大影响 全光照条件下造林的楠木人工林生长良好,而在阔叶树林冠下造林楠木的生长很差,全光照条件下楠木平均胸径达7 81cm,平均树高达7 36m,平均单株材积达0 0195m3,平均冠幅达2 28m,分别是林冠下楠木的2 5、2 1、9 3和1 8倍 楠木幼树能耐一定的阴蔽,能在林冠下生长,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需光量逐渐增强,成林需全光照,研究结果纠正了人们长期对楠木认识上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楠木 光照条件 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尾松林冠下套种不同阔叶树后林分防火效能比较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陈绍栓 陈彬 陈淑容 《林业资源管理》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7-142,共6页
为探讨解决马尾松纯林火灾风险大的问题,采用强度间伐马尾松套种细柄阿丁枫、木荷、闽楠的林相改造试验,对改造20年后的林分进行生物量、林下植被、冠层结构、小气候特征、抗火性能特征值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易燃可燃物,马尾松纯林为3... 为探讨解决马尾松纯林火灾风险大的问题,采用强度间伐马尾松套种细柄阿丁枫、木荷、闽楠的林相改造试验,对改造20年后的林分进行生物量、林下植被、冠层结构、小气候特征、抗火性能特征值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易燃可燃物,马尾松纯林为37.91±4.55 t/hm^ 2,而马尾松细柄阿丁枫、马尾松木荷、马尾松闽楠混交林分别为23.71±2.36,22.54±1.85,21.58±2.03 t/hm^ 2;林下植被,马尾松纯林以芒萁和杂竹类为主,而混交林以一、二年生的荫性草本为主;在空间结构上,马尾松纯林由马尾松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组成,而混交林由马尾松林冠层、阔叶树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组成;马尾松叶子的着火温度比阔叶树低,油脂含量比阔叶树高;马尾松林分的林内温度比混交林高,林内湿度比混交林低。马尾松林分套种阔叶树后,防火风险显著降低,防火效能从高到低分别为马尾松细柄阿丁枫、马尾松木荷、马尾松闽楠、马尾松纯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细柄阿丁枫 木荷 闽楠 林下套种 防火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耐寒桉树树种/种源引种试验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黄德龙 黄秀美 +4 位作者 吴载璋 陈洪坤 陈振泉 陈宇 刘美利 《桉树科技》 2004年第1期24-31,共8页
通过对永安国有林场1996年引种栽培的9种耐寒桉树连续6年的试验观测,结果表明:巨桉、邓恩桉具有耐寒、速生、丰产优良特性,可作为永安市及福建省冷凉地区发展桉树短轮伐期用材林主栽树种推广造林。
关键词 耐寒桉树 树种 种质资源 引种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生态公益林不同类型林分的持水功能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美高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1-23,48,共4页
分别从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对杉木人工生态公益林林冠下营造的细柄阿丁枫、木荷、建柏和杉木纯林的持水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林分组成结构的不同导致了其持水功能的差异。不同林分的持水量大小排序为:细柄阿... 分别从林冠层、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对杉木人工生态公益林林冠下营造的细柄阿丁枫、木荷、建柏和杉木纯林的持水功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林分组成结构的不同导致了其持水功能的差异。不同林分的持水量大小排序为:细柄阿丁枫×杉木混交林>木荷×杉木混交林>建柏×杉木混交林>杉木纯林。林分不同层次的持水量大小排序为:土壤层>林冠层>林下植被和凋落物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持水性能 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