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2012年福建省审定的73个籼稻品种主要性状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马彬林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28-132,共5页
对2008-2012年通过福建省审定的73个籼稻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中以三系杂交稻组合为主;配组使用的不育系数量较多。审定品种的产量水平较高,稻米品质得到较明显的改善,优质与高产性状得到初步协调.不育系对组... 对2008-2012年通过福建省审定的73个籼稻组合的主要特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中以三系杂交稻组合为主;配组使用的不育系数量较多。审定品种的产量水平较高,稻米品质得到较明显的改善,优质与高产性状得到初步协调.不育系对组合的抗瘟性影响较大;恢复系的配合力对组合的产量优势起着重要作用。讨论了加强优良组合选育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 产量 抗瘟性 稻米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玉米南方锈病的发生与防治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罗晓锋 李清 华树妹 《福建农业科技》 2017年第1期44-46,共3页
近年来福建省台风频繁,雨水偏多,玉米南方锈病有暴发流行的趋势。该文总结玉米南方锈病的病理病征、传播途径与发病规律,提出选育推广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加强预防监测等防治措施。
关键词 福建省 玉米南方锈病 防治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福建省草食畜牧业发展与青贮玉米推广前景 被引量:1
3
作者 罗晓锋 涂前程 乔锋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第4期71-74,共4页
因地制宜调整畜牧业结构,加快发展牛、羊等节粮型草食畜牧业,是促进福建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该文分析了福建省畜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前景,建议进一步发展、推广利用青贮玉米作草食畜牧业的饲料。
关键词 草食畜牧业 青贮玉米 发展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明市鲜食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清 张杨文 +2 位作者 叶榕弟 陈仕朋 华树妹 《上海蔬菜》 2020年第3期11-13,16,共4页
作者引进9个鲜食玉米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通过比较玉米的生育期、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穗棒性状等指标,筛选出适合三明市大面积种植的优质高产鲜食玉米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中农甜488和闽甜6855产量较高,且穗形美观、籽粒排布整齐... 作者引进9个鲜食玉米新品种开展品种比较试验,通过比较玉米的生育期、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和穗棒性状等指标,筛选出适合三明市大面积种植的优质高产鲜食玉米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中农甜488和闽甜6855产量较高,且穗形美观、籽粒排布整齐、籽色鲜艳、商品性优良,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适宜在三明地区大面积种植;中甜300虽产量较高,但穗棒秃尖较长,商品性较差,推广价值不大。可能受气候条件影响,部分参试鲜食玉米品种未完全表现出该品种性状,建议进一步开展相关试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品比试验 三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杂交早稻氮素吸收及利用效率的研究
5
作者 邹文广 许旭明 +7 位作者 饶鸣钿 张受刚 马彬林 卓伟 韦新宇 杨旺兴 杨腾帮 范祖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6期525-528,共4页
对福建杂交早稻金优2155和T78优2155进行施氮量试验,结果显示,两品种各器官的含氮量随着植株生长发育进程而逐渐降低;移栽后,两品种各生育期各器官的含氮量、氮素积累量、籽粒中氮素来自营养体转运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T78优2155氮... 对福建杂交早稻金优2155和T78优2155进行施氮量试验,结果显示,两品种各器官的含氮量随着植株生长发育进程而逐渐降低;移栽后,两品种各生育期各器官的含氮量、氮素积累量、籽粒中氮素来自营养体转运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T78优2155氮素积累量和灌浆期间籽粒的氮素吸收更依赖于营养体;两品种的氮收获指数、土壤氮贡献率在不同氮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两品种的氮收获生理效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少,而两品种的氮肥利用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早稻 施氮量 含氮量 氮素吸收 利用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斛兰人工授粉结实性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永清 叶炜 +1 位作者 江金兰 雷伏贵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79-783,共5页
通过对15种石斛花粉生活力测定及人工辅助自交授粉和杂交授粉试验,结果表明:石斛种间的花粉生活力差异较大,介于38.0% ~79.3% 之间;不同种石斛自交或种间杂交的结实率差异较大,自交结实率在0~73.3%,杂交结实率在0~86%.石斛花粉生活... 通过对15种石斛花粉生活力测定及人工辅助自交授粉和杂交授粉试验,结果表明:石斛种间的花粉生活力差异较大,介于38.0% ~79.3% 之间;不同种石斛自交或种间杂交的结实率差异较大,自交结实率在0~73.3%,杂交结实率在0~86%.石斛花粉生活力与结实率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 人工授粉 结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DNA rps16序列的福建泰宁野生铁皮石斛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曹奕鸯 江金兰 +2 位作者 李永清 雷伏贵 叶炜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33-838,共6页
为了解福建泰宁野生铁皮石斛种源的多样性,对75份泰宁野生铁皮石斛及其他石斛属药用植物叶绿体DNArps16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5份石斛属药用植物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6 6,泰宁野生铁皮石斛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 06。38份泰宁野... 为了解福建泰宁野生铁皮石斛种源的多样性,对75份泰宁野生铁皮石斛及其他石斛属药用植物叶绿体DNArps16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75份石斛属药用植物种间平均遗传距离为0.006 6,泰宁野生铁皮石斛种内平均遗传距离为0.00 06。38份泰宁野生铁皮石斛叶绿体DNArps16序列比对后,共得到5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位点数占总数的25%,种内基于K-2P遗传距离最大为0.003 4,表明泰宁野生铁皮石斛叶绿体DNA rps16序列变异较大,多样性较高。此外,在泰宁野生铁皮石斛的5种rps16核苷酸序列中,T2型、T65型、D5型为参比铁皮石斛种质中的独有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叶绿体DNA rps16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旱节水栽培对赣紫山药1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8
作者 施小梅 詹梦琳 +5 位作者 罗应贵 陈木兰 陈姝樽 李清 黄哲鸿 华树妹 《上海蔬菜》 2025年第4期36-39,共4页
为探究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对山药产量、优质薯率和畸形薯率的影响,作者开展了不同栽培孔径、种植深度及畦面覆盖方式对赣紫山药1号产量、优质薯率和畸形薯率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孔径为10 cm时,赣紫山药1号每667 m^(2)产量、优... 为探究抗旱节水栽培技术对山药产量、优质薯率和畸形薯率的影响,作者开展了不同栽培孔径、种植深度及畦面覆盖方式对赣紫山药1号产量、优质薯率和畸形薯率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栽培孔径为10 cm时,赣紫山药1号每667 m^(2)产量、优质薯率均最高,畸形薯率最低,分别为2713.51 kg、84.70%和13.33%;种植深度为7~8 cm时,赣紫山药1号每667 m^(2)产量最高、优质薯率较高、畸形薯率最低,分别为2796.85 kg、87.21%和15.56%;畦面覆盖方式为后期留生草处理,赣紫山药1号每667 m^(2)产量较高、优质薯率最高、畸形薯率最低,分别为2617.91 kg、90.05%和为13.33%。综上所述,抗旱节水栽培技术(栽培孔径为10 cm、种植深度为7~8 cm、畦面覆盖方式为后期留生草)可提高赣紫山药1号的产量和优质薯率,具有应用推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紫山药1号 抗旱节水 打洞栽培 留生草栽培 畸形薯 优质薯 福建三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表型系统聚类和SSR分子标记研究水稻亲本及籼粳衍生系遗传多样性 被引量:8
9
作者 杨旺兴 许旭明 +5 位作者 祁建民 卓伟 张受刚 马彬林 韦新宇 邹文广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211-216,共6页
以17份籼稻、粳稻亲本及39份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和表型系统聚类进行类群划分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类群结果表明:分子标记聚类与表型聚类结果较吻合,均能较准确地将优势类群聚在一起。表型聚类不能准确反映供试材... 以17份籼稻、粳稻亲本及39份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为材料,利用SSR分子标记和表型系统聚类进行类群划分和遗传多样性分析。类群结果表明:分子标记聚类与表型聚类结果较吻合,均能较准确地将优势类群聚在一起。表型聚类不能准确反映供试材料之间的亲缘关系,而分子标记聚类可以从分子水平上反映各品种间的差异,并能较准确地反映供试材料间的亲缘关系,说明SSR分子聚类适用于亲缘关系不明晰材料的亲缘分析及优势类群划分。以221对SSR引物对试验材料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籼粳交衍生系的多样性Nei指数、多样性Shannon指数、PIC多态指数最大值均大于亲本,Nei基因多样性指数最大值为0.819,亲本为0.796;Shannon多样性指数最大值为1.856,亲本为1.677;多态信息含量(PIC)最大值为0.796,亲本为0.766;表明已经选育出的部分籼粳亚种间杂交衍生系有着比供试亲本更丰富的等位基因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籼粳杂交 衍生系 微卫星标记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三明显性核不育系转导稻瘟病抗性基因Pi9改良恢复系的效果 被引量:6
10
作者 邓则勤 黄显波 +4 位作者 林成豹 唐江霞 叶仰东 苏荣理 梁水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12,共7页
【目的】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导入恢复系双抗明占,以提高其组合抗病能力。【方法】通过构建Pi9基因的三明显性核不育系载体作中间"架桥",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每个回交世代选择有Pi9标记基因带型的显性核不育株与双抗明占... 【目的】将广谱抗稻瘟病基因Pi9导入恢复系双抗明占,以提高其组合抗病能力。【方法】通过构建Pi9基因的三明显性核不育系载体作中间"架桥",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每个回交世代选择有Pi9标记基因带型的显性核不育株与双抗明占回交,至BC4F1代筛选获得检测有Pi9标记基因带型可育株自交纯合Pi9基因,获得卸载了核不育基因的双抗明占抗病近等基因系。【结果】获选的6个改良系经田间抗性鉴定有5个抗稻瘟病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进行配合力测验及农艺性状比较分析,改良系Y25-1一般配合力表现最好,抗病能力强,主要农艺性状与双抗明占相近,可作为抗病的双抗明占推广应用。【结论】通过水稻三明显性核不育系作中间"架桥",导入Pi9基因可有效提高双抗明占及其组合抗稻瘟病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三明显性核不育系 载体 转导 Pi9 双抗明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山药种质资源多糖含量评价 被引量:12
11
作者 华树妹 陈芝华 +4 位作者 贺佩珍 雷伏贵 李丽红 曹奕鸯 黄玉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651-656,共6页
以61份福建山药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用D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对山药种质资源的多糖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1份福建山药种质资源中,多糖含量为0.7288%~8.6377%,平均含量为2.4477%,极差为7.9089,... 以61份福建山药种质资源为材料,采用硫酸-苯酚法测定其多糖含量,用D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对山药种质资源的多糖含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61份福建山药种质资源中,多糖含量为0.7288%~8.6377%,平均含量为2.4477%,极差为7.9089,采用类平均聚类法将61份福建山药种质资源按其多糖含量聚成3大类,分别为高型、中型、低型。对高、中、低型山药资源的主要统计参数进行考查,其变异系数分别为1.57%、5.85%、5.59%,中、低2个类群中多糖含量的变异较为丰富。褐苞薯蓣和参薯在3个多糖群中均有分布,推测山药多糖含量的高低与山药类型没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多糖含量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三明显性核不育水稻为载体转导水稻抗稻瘟病基因Pi-9 被引量:6
12
作者 唐江霞 林成豹 +3 位作者 黄显波 邓则勤 林美娟 梁水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849-853,共5页
以三明显性核不育为载体,以75-1-127为Pi-9基因的供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方法通过连续回交把抗稻瘟病基因Pi-9导入受体亲本双抗明占中。对BC4F3代可育株进行筛选,获得含有纯合Pi-9基因株系HP304。通过水稻DNA指纹图谱鉴定,其遗传背... 以三明显性核不育为载体,以75-1-127为Pi-9基因的供体亲本,利用分子标记辅助方法通过连续回交把抗稻瘟病基因Pi-9导入受体亲本双抗明占中。对BC4F3代可育株进行筛选,获得含有纯合Pi-9基因株系HP304。通过水稻DNA指纹图谱鉴定,其遗传背景与双抗明占一致,主要农艺性状与双抗明占没有显著差异;田间自然诱发稻瘟病抗性明显优于双抗明占。实践证明,利用三明显性核不育水稻转导抗稻瘟病Pi-9基因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三明显性核不育 稻瘟病 Pi-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三明显性核不育水稻为载体转导水稻抗稻瘿蚊基因Gm6 被引量:3
13
作者 林成豹 唐江霞 +3 位作者 邓则勤 黄显波 林美娟 梁水金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5期438-442,共5页
为研究新的种质资源三明显性核不育水稻在转导水稻抗稻瘿蚊基因Gm6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抗蚊青占为Gm6基因供体亲本,三明显性核不育水稻为载体,采用连续回交结合MAS方法把Gm6基因导入受体亲本元丰B中。结果表明:通过对BC5F1代可育株进行... 为研究新的种质资源三明显性核不育水稻在转导水稻抗稻瘿蚊基因Gm6过程中的应用效果,以抗蚊青占为Gm6基因供体亲本,三明显性核不育水稻为载体,采用连续回交结合MAS方法把Gm6基因导入受体亲本元丰B中。结果表明:通过对BC5F1代可育株进行筛选,获得含有纯合Gm6基因株系BSC9246,其指纹图谱与元丰B一致,农艺性状与元丰B相似;以元丰A为细胞质供体,经连续的回交转育育成三系不育系BSC9247,杂种优势与元丰A基本一致。利用该方法转导水稻抗病虫基因可以免去雄,确保每一个杂交世代杂交种子的真实性,该方法高效、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明显性核不育 载体 转导 Gm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薯‘明淮1号’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芝华 陈木兰 +3 位作者 李丽红 贺佩珍 莫智龙 华树妹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64-569,共6页
【目的】建立参薯‘明淮1号’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参薯‘明淮1号’带腋芽嫩茎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明淮1号’组培的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等阶段中所需的不同激素进行配比优化研究。【结果】最适初... 【目的】建立参薯‘明淮1号’组培快繁体系。【方法】以参薯‘明淮1号’带腋芽嫩茎为外植体,应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对‘明淮1号’组培的初代培养、继代增殖培养和生根培养等阶段中所需的不同激素进行配比优化研究。【结果】最适初代腋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PVP 100 mg/L+琼脂粉4.0 g/L+蔗糖30 g/L,出芽时间短,诱导率达92%同时可诱导丛生芽形成;最适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2.33 mg/L+NAA 0.1 mg/L+PP3330.2 mg/L+琼脂粉4.0 g/L+蔗糖30 g/L,增殖系数可达3倍左右;最适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34 mg/L+IAA 0.5 mg/L+AC 1.0 g/L+琼脂粉4.5 g/L+蔗糖20 g/L,生根率达95%,生根效果好。【结论】该试验结果为‘明淮1号’的推广和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薯 '明淮1号’ 植物组织培养 均匀设计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晶花烛的无菌播种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林辉锋 尚伟 +4 位作者 陈昌铭 林发壮 夏朝水 姚凤琴 周辉明 《福建农业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73-277,共5页
无菌播种水晶花烛Anthurium crystallinum种子获得无菌苗,取该无菌苗的带节茎段、叶片、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诱导培养基组成对水晶花烛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同时对影响水晶花烛芽体增殖和壮苗生根的主要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 无菌播种水晶花烛Anthurium crystallinum种子获得无菌苗,取该无菌苗的带节茎段、叶片、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诱导培养基组成对水晶花烛愈伤组织诱导分化的影响,同时对影响水晶花烛芽体增殖和壮苗生根的主要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晶花烛种子较好的灭菌方法:种子经去果皮处理+0.1%升汞消毒8min;外植体愈伤诱导分化以带节茎段为宜,培养基为1/3MS+6-BA1.0mg·L^(-1)+2,4-D 0.3mg·L^(-1);芽体增殖培养基:MS+6-BA 2.0mg·L^(-1)+NAA 0.3mg·L^(-1);壮苗生根培养基:MS+NAA 0.2mg·L^(-1),其移栽成活率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晶花烛 种子处理 无菌播种 组培快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杂交水稻谷优明占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江霞 饶鸣钿 +2 位作者 黄显波 邓则勤 林成豹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3年第12期1224-1228,共5页
运用均匀设计,以杂交水稻谷优明占为材料,分析不同秧龄、密度和纯N量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3项措施均对谷优明占的产量有影响。经微机模拟筛选,秧龄25.4~29.7 d、插植密度30.1万~33.2万丛&#1... 运用均匀设计,以杂交水稻谷优明占为材料,分析不同秧龄、密度和纯N量对产量的影响,建立产量与3项栽培措施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3项措施均对谷优明占的产量有影响。经微机模拟筛选,秧龄25.4~29.7 d、插植密度30.1万~33.2万丛&#183; hm -2、施纯 N量183.8~210.0 kg &#183; hm -2是谷优明占产量达到8250 kg &#183; hm -2以上的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谷优明占 均匀设计 效应分析 模拟选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橄榄种子无菌播种和快速繁殖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林辉锋 陈昌铭 +3 位作者 尚伟 林发壮 夏朝水 周辉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8期161-162,166,共3页
[目的]建立石橄榄种子无菌播种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方法]以MS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6-BA、NAA、有机添加物,筛选适宜的诱导、增殖及壮苗生根培养基组合。[结果]以MS+6-BA 1.0 mg/L+NAA 0.5 mg/L+椰子汁50 mL/L为石橄榄种子最佳诱... [目的]建立石橄榄种子无菌播种和快速繁殖技术体系。[方法]以MS为基础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6-BA、NAA、有机添加物,筛选适宜的诱导、增殖及壮苗生根培养基组合。[结果]以MS+6-BA 1.0 mg/L+NAA 0.5 mg/L+椰子汁50 mL/L为石橄榄种子最佳诱导培养基,14 d可见种子萌动,45 d可分化形成丛生幼苗;以MS+6-BA 1.0 mg/L+NAA 0.1 mg/L+椰子汁50 mL/L为最佳增殖培养基,其增殖倍数可达2.750倍,假鳞茎形成率达24.5%;以1/2MS+NAA 0.1 mg/L+AC 1 g/L为最佳壮苗生根培养基,苗高可达3.82 cm,根数1.9条。[结论]该研究为石橄榄野生种质资源保护、快速繁育优质种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橄榄 无菌播种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良恢复系明恢2155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马彬林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5-9,共5页
明恢2155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良籼型恢复系,利用它与多个三系不育系配组育成的11个品种先后19次通过品种审定,其中5个当家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46.182万hm2;分析了明恢2155系列品种的主要性状,并展望了明恢2155及其杂交稻品种... 明恢2155是福建省三明市农科所选育的优良籼型恢复系,利用它与多个三系不育系配组育成的11个品种先后19次通过品种审定,其中5个当家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达46.182万hm2;分析了明恢2155系列品种的主要性状,并展望了明恢2155及其杂交稻品种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恢2155 杂交稻品种 性状 应用 Minghui 215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氮量对福建杂交早稻干物质积累转运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邹文广 许旭明 +7 位作者 饶鸣钿 张受刚 马彬林 卓伟 韦新宇 杨旺兴 杨腾帮 范祖军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204-208,共5页
对福建杂交早稻金优2155和T78优2155进行施氮量试验。结果显示,在较高土壤肥力条件下,金优2155和T78优2155在施氮150 kg·hm-2有利于提高2个品种的有效穗、产量、叶片干物质量、茎鞘干物质量、干物质转运量、干物质转运率、转运干... 对福建杂交早稻金优2155和T78优2155进行施氮量试验。结果显示,在较高土壤肥力条件下,金优2155和T78优2155在施氮150 kg·hm-2有利于提高2个品种的有效穗、产量、叶片干物质量、茎鞘干物质量、干物质转运量、干物质转运率、转运干物质对籽粒贡献率;金优2155的每穗粒数、穗长、株高、千粒重、穗干物质量、花后干物质累积量随施氮量增加呈先增后减的抛物线变化趋势,而T78优2155的结实率变化趋势与之相反;T78优2155的每穗粒数、穗长、株高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金优2155的结实率、干物质累积量和T78优2155的千粒重变化趋势与之相反;T78优2155的干物质累积量抽穗期和成熟期随施氮量增加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累积量与有效穗和产量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氮量 杂交早稻 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花蕙兰丛生芽途径的组织培养技术研究
20
作者 周辉明 陈燕 +2 位作者 林辉锋 尚伟 王雪凤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39-344,共6页
以侧芽为外植体,对垂花蕙兰丛生芽途径的组织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72%乙醇、0.1%升汞和15%次氯酸钠对侧芽进行3次消毒,存活率高达56%,尤其是在春季外植体消毒效果佳;在丛生芽诱导的过程中,6-BA浓度为4.0mg·L-1时,丛芽诱导率... 以侧芽为外植体,对垂花蕙兰丛生芽途径的组织培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72%乙醇、0.1%升汞和15%次氯酸钠对侧芽进行3次消毒,存活率高达56%,尤其是在春季外植体消毒效果佳;在丛生芽诱导的过程中,6-BA浓度为4.0mg·L-1时,丛芽诱导率可达100%且丛芽分化较多;在丛生芽增殖过程中,6-BA是影响垂花蕙兰丛生芽增殖的重要因素,6-BA 4.0mg·L-1处理增殖系数为3.4,丛生芽较健壮,适合丛生芽增殖;培养基1/2MS+NAA2.0mg·L-1+香蕉泥50g·L-1+AC1g·L-1生根壮苗效果较好;苔藓是垂花蕙兰试管苗移栽较好的基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花蕙兰 丛生芽 组织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