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牛姆林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对策
1
作者 郭相亿 《防护林科技》 2013年第7期50-52,共3页
本文分析了福建牛姆林野生动物资源与保护现状,对野生动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野生动物保护对策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牛姆林 野生动物资源 保护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牛姆林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组成与结构特征
2
作者 赵芸 江蓝 +6 位作者 李志辉 韦鑫 朱静 何中声 刘金福 郭相亿 张朝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1-20,共10页
【目的】探究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长期固定监测样地的木本植物组成和结构特征,为深入了解其植被多样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在保护区内建立3.04 hm^(2)长期固定监测样地,调查并鉴定样地内DBH≥... 【目的】探究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长期固定监测样地的木本植物组成和结构特征,为深入了解其植被多样性提供重要参考。【方法】以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在保护区内建立3.04 hm^(2)长期固定监测样地,调查并鉴定样地内DBH≥1 cm的木本植物,分析该样地物种组成、径阶结构、高度级结构、物种累积曲线、多度累积曲线以及林分结构特征。【结果】(1)牛姆林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DBH≥1 cm木本植物共121种,隶属于36科64属,重要值排名前三的物种分别为米槠、马尾松和细枝柃,重要值均小于0.1,优势种的优势地位不明显。样地中常见种、偶见种和稀有种分别占总物种数的50.41%、23.97%和25.62%。(2)当样地数量小于13时,物种数随样地数量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其后增加速率下降。(3)牛姆林样地的植物径阶结构与高度级结构相似,均为倒“J”型;优势种米槠和细枝柃的径阶结构为增长型,而优势种马尾松为衰退型。(4)除个体密度,19个样地的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单位面积蓄积量和单位面积生物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样地单位面积生物量均值为270.84 t/hm^(2)。【结论】牛姆林样地的物种组成丰富但优势种不突出,牛姆林属于增长型森林,林分生产力略低于福建省平均水平。随着森林演替发展,未来有较大增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组成 森林结构 径阶结构 生物量 牛姆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姆林米槠天然林主要树种直径分布结构特征的研究
3
作者 林明春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4年第3期22-25,共4页
运用5种分布函数模型对福建永春县牛姆林米槠天然林主要树种的胸径和地径进行拟合,以筛选出拟合效果较好的分布函数模型,探索其林分直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米槠林分直径分布结构应用正态分布模型拟合效果最好;2峭度、偏度和变动系数... 运用5种分布函数模型对福建永春县牛姆林米槠天然林主要树种的胸径和地径进行拟合,以筛选出拟合效果较好的分布函数模型,探索其林分直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米槠林分直径分布结构应用正态分布模型拟合效果最好;2峭度、偏度和变动系数等特征值可用于描述天然林的生长特点;3正态分布参数可通过较易获取的林分直径实测值来预估,进而预测林分各径阶林木株数、蓄积量及其动态变化,为米槠天然林合理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槠 天然林 直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粤栲人工林生物量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林明春 《林业科技开发》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4-37,共4页
利用树干解析计算分析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22年生闽粤栲人工林的生长量、生物量及生产力特征。结果表明:闽粤栲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分别达到16.5 m,19.5 cm和0.27 m3,期间分别出现3次、5次和2次生长高峰,其中,树高和胸径生长高... 利用树干解析计算分析福建省牛姆林自然保护区22年生闽粤栲人工林的生长量、生物量及生产力特征。结果表明:闽粤栲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分别达到16.5 m,19.5 cm和0.27 m3,期间分别出现3次、5次和2次生长高峰,其中,树高和胸径生长高峰出现年份一致,材积生长高峰出现相对滞后;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出现多次相交,材积各生长量曲线基本不相交且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将闽粤栲树高、胸径和材积总生长量与林龄进行回归方程拟合,拟合效果理想;闽粤栲各器官生物量表现为干>枝>根>叶,各器官含水率表现为根>干>枝>叶,单株平均含水率为48.05%;闽粤栲种群生物量为295 261 kg/hm2,种群净生产力为13 420.95 kg/(hm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粤栲 生长量 生物量 生产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废弃地3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源涵养特征 被引量:3
5
作者 林明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2015年第5期296-301,308,共7页
[目的]分析评价福建省大田县银顶格矿区三种人工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方法]采用土壤入渗率、最大可蓄水量、有效蓄水量和非毛管孔隙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邓恩桉×马尾松类型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和平均入渗率... [目的]分析评价福建省大田县银顶格矿区三种人工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的水源涵养功能。[方法]采用土壤入渗率、最大可蓄水量、有效蓄水量和非毛管孔隙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邓恩桉×马尾松类型土壤初渗率、稳渗率和平均入渗率均较快,母质层与淋溶层的初渗率和稳渗率之差均较小,其次为邓恩桉×紫花泡桐类型,马尾松×杉木类型最差;(2)各植被类型各土层入渗率与入渗时间呈显著幂函数关系;(3)邓恩桉×紫花泡桐类型土壤最大可蓄水量、有效蓄水量和非毛管孔隙均较大,邓恩桉×马尾松类型次之,马尾松×杉木类型最差;(4)用主成分法综合评价各植被类型土壤涵养水源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邓恩桉×紫花泡桐类型>邓恩桉×马尾松类型>马尾松×杉木类型。[结论]邓恩桉×紫花泡桐类型改良矿山废弃地土壤结构效果较好,可在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废弃地 土壤入渗率 最大可蓄水量 有效蓄水量 非毛管孔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被引量:6
6
作者 林明春 《防护林科技》 2014年第8期55-58,共4页
分析了我国林业资源的现状、分布、管理以及目前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所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现实有效的解决措施,为林业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林业资源 有效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