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改性(Sr,Ca)TiO_(3)基储能陶瓷介电及MLCC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永虹 林志盛 +2 位作者 张子山 陈本夏 王根水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76-982,共7页
工业级脉冲储能多层瓷介电容器(MLCC)是现阶段国内研制和生产电子启动装置的重要元器件,针对国内主要有机薄膜电容器尺寸大、寿命短、可靠性较低的不足,本研究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SrTiO_(3)和CaTiO_(3)基的脉冲储能介质陶瓷材料,... 工业级脉冲储能多层瓷介电容器(MLCC)是现阶段国内研制和生产电子启动装置的重要元器件,针对国内主要有机薄膜电容器尺寸大、寿命短、可靠性较低的不足,本研究采用传统固相反应法,制备了SrTiO_(3)和CaTiO_(3)基的脉冲储能介质陶瓷材料,研究了微量助烧剂掺杂,以及Sr^(2+)/Ca^(2+)相互掺杂对陶瓷材料的介电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制备和研究了以(Sr,Ca)Ti O_(3)为基体MLCC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加入质量分数1.0%的助烧剂,引入微量Bi^(3+)可取代Sr^(2+),提高了SrTiO_(3)材料的介电常数,而Bi^(3+)对CaTiO_(3)基材料的介电性能无明显影响;Mn元素有效抑制高温烧结中Ti^(4+)的还原,降低介电损耗;加入助烧剂有效降低瓷粉的烧结温度,提高材料的致密性。(Sr_(x)Ca_(1-x))TiO_(3)体系的MLCC可保持较高的介电常数和较低的介电损耗,当x=0.4时,其介电损耗tanδ=1.8×10^(–4),击穿强度为59.38 V/μm,高低温放电电流变化率为±7%,放电稳定,在常温和高温(125℃)下经1000次循环充放电实验均未失效,是一种在不同电场强度下具有相对较优的容量稳定性以及较高可靠性的脉冲特性(Sr,Ca)TiO_(3)基电容器陶瓷介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r Ca)TiO_(3) 瓷粉 脉冲 多层瓷介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层陶瓷电容器BaNd_2Ti_4O_(12)的化学腐蚀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叶进发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32-633,649,共3页
以混合酸作为腐蚀液,研究了BaNd2Ti4O12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化学腐蚀的工艺条件。提高酸的浓度、时间和温度,都会加快腐蚀,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硝酸替代氢氟酸,无法将BaNd2Ti4O12样品的晶界腐蚀出来。适宜的腐蚀条件为:40%氢氟酸3 mL、浓... 以混合酸作为腐蚀液,研究了BaNd2Ti4O12多层陶瓷电容器的化学腐蚀的工艺条件。提高酸的浓度、时间和温度,都会加快腐蚀,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硝酸替代氢氟酸,无法将BaNd2Ti4O12样品的晶界腐蚀出来。适宜的腐蚀条件为:40%氢氟酸3 mL、浓盐酸12 mL配制成100 mL溶液,加热温度60℃,时间30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腐蚀 多层陶瓷电容器 介电陶瓷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煅烧钛酸钡与生料钛酸钡对介电材料性能的比较
3
作者 黄祥贤 宋运雄 谢显斌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8-260,共3页
通过考察生料BaTiO3(BT)与煅烧BT的晶体结构、粉体形貌间的差异,并在3种BT基介电材料中,分别使用生料BT和煅烧BT,研究其介温特性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煅烧BT粉体变粗,晶胞轴率c/a值变大,自发极化增强,使煅烧BT基材料常温介电常数较... 通过考察生料BaTiO3(BT)与煅烧BT的晶体结构、粉体形貌间的差异,并在3种BT基介电材料中,分别使用生料BT和煅烧BT,研究其介温特性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煅烧BT粉体变粗,晶胞轴率c/a值变大,自发极化增强,使煅烧BT基材料常温介电常数较大,但其居里峰下降,导致容温变化率往负的方向变化;而生料BT因为粉体较细,c/a值小,使生料BT基材料常温介电常数较小,但其居里峰抬升,介温稳定性较为优良,更有可能适应高的工作环境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煅烧钛酸钡 生料钛酸钡 介温特性 容温变化率 居里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